边大勤
笔者近3年来运用自拟方法祛毒益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万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周世光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近50年,对头痛病研究造诣颇深.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亲受教诲,现将随诊所载验案整理如下:
作者:边大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幽门螺杆菌(HP)自198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瓦林和马斯分离、培养出后,经国外学者研究表明: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和重要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为95%~100%,胃溃疡为70%~85%[1].胃病的严重程度与阳性率有密切关系,随年龄增加而增长,且可癌变.研究发现:小儿胃炎的HP感染率为63.3%;成人慢性胃炎高达90.5%[2].梁后杰等[3]用HP的提取液作用于体外培养人胃粘膜细胞已获得恶性转化的部分表型特征,证实了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因此抑制和根除HP是该病主要病因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P感染性胃病,取得一定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杨俊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孙喜才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陕西省著名的脾胃病专家,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博士生导师兼陕西省中医学会会长等职.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40多年,辨证细致,组方严谨,用药巧妙,特别对脾胃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用药巧妙,特别对脾胃病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他强调只有知人知病、知医知药,才能把握全局,疗效卓著.孙老总结治疗脾胃病十一大法,为晚辈在临床实践中起到了航标的作用,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为了弘扬其学术思想,试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肖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病例介绍患儿女,5岁.因发现蛋白尿2日,于2003年2月19日入院.入院前二日发热、轻咳,偶然查尿常规蛋白卅,颗粒管型0-1,红细胞1-2/HP,白细胞3-4/HP.患儿为第一胎一产,足月顺产出生,既往易患呼吸道感染,无肾病史.母孕期健康.家庭中无肾脏疾病及遗传疾病史.
作者:马艳辉;何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于1984年至2004年采用生脉饮为主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秀坤;赵岚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于1992年开始用防己茯苓汤加减治疗风心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满意,现扩展到治疗各种病因引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于2004年8月止观察80例并设对照组78例,现报导如下:
作者:贺丽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小儿咳喘为临床常见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由于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理法方药自有其异于成人的规律性.
作者:林拥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产后大便难是属产妇病之一.笔者根据产妇这一特点用生化汤加味于产前诊断,备好药物,产后即服,做到有备无患,收到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秦秀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将2003年的44例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男14例,女8例,年龄17~63岁,平均24.7岁,病程2~30天;对照组男16例,女6例,年龄18~68岁,平均29.5岁,病程2~28天,入院时两组高体温均达40℃以上.
作者:胡良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肺心病急性加重是肺心病死亡的重要基础死因,主要是由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出血、电解质紊乱所造成.临床上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治疗经验是除了常规治疗外,应认真分析病人的具体情况及用药反应,调整治疗措施,这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预后是很有成效的.
作者:胡升安;宁光农;冯爱玲;许成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自2001年以来,自拟通窍蜈蝎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长者8例,短者2月;主要症状为突发头痛,多为偏则,也可表现为两侧或全头痛.疼痛呈周期性反复发作,多伴有眩晕、恶心.疼痛性质呈刺痛、钝痛、固定痛、摇头、府首或咳嗽时使头痛加剧,历时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发作时患者常以掌紧按患部,以期缓解疼痛.全部病例经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测定(TCD)可见脑血流减少或增多先减少后增多等,但频谱图像在正常范围.
作者:柳月霞;赵晋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近5年来运用加味三拗汤治疗喉源性咳嗽168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作者:吴冰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小儿惊惕证属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多无显效办法,笔者采用手法推拿治疗的方法,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且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永波;田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现已成为人类衰老过程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亦在不断深入,并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近年来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志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自1998年11月始,笔者根据机械通气病人的特点,对每一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措施,规范护理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英;孙大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眩晕张某,女,28岁.患眩晕症已1年,近3日加重.自述头晕目眩,天旋地转,行走漂浮,恶心呕吐,口苦,脉沉滑细,舌苔稍白腻.被某医院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证属痰浊上扰清窍,以致眩晕.治宜化痰开窍,养血清眩.药用半夏10g,陈皮20g,茯苓30g,甘草5g,竹茹15g,当归15g,白芍20g,黄连10g,白术30g,肉桂10g,石菖蒲15g.水煎服,上方加减共服15剂,而愈.
作者:栗德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茜草科(Rubiaceac)植物,羊角藤M.umbellata.L的根,其根皮两者外形颇为相似,常易混淆,为正确识别真伪,进行生药鉴别应当注意巴戟天的区别要点.
作者:田嫒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近3年来,用治溃散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60例进行治疗观察,同时采用法莫替丁治疗60例作为对照组,发现治溃散治疗该病可取得疗效高、复发率低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杨顺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AA)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贫血、出血、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笔者通过查阅近十年的文献资料,结合临床观察研究,现分别从中西医结合治疗再障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两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邵佳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