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燕
小儿腹泻四季均可发生,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便为其主症,此病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日久可影响小儿营养生长 .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胡斌教授从医近40年,擅治内科疑难杂证.对内科疑难杂证的治疗是,在宏观辨证使用经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技术及中药药理微观辨病用药,疗效卓著.笔者有幸成为学术继承人,聆受教诲,现撷其临床验案三则:
作者:贾素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导致男性不育症的原因很多,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男性结婚1年以上无子女而女方妇科检查无异常者,为男性不育症.(1)精子产生障碍或精液异常.(2)输精管道阻塞.(3)精液不能正常进入阴道.(4)无精子症.临床所见到以第一种情况为多见,精子检查为精子数量少,活动力差,死精子或精子畸形,精液不液化等.
作者:王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累及直肠与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本病26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群益;胡伟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风也叫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2002~2003年以来,笔者运用针灸佐以正确、合理的功能锻炼,治疗护理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痉挛状态29例取得较好效果,并与常规药物治疗做对照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育英;杨莉;刘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两年来,我科采用复方蛤青注射液天突穴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路欣;汤建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是由于正气内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胸部发生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该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根据五脏相关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笔者拟从生理、病理和辨证治疗等方面对胸痹心痛与五脏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如下:
作者:庞敏;于跃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胃镜下常见,属慢性胃炎一种.笔者近年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临床营养支持是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疗法,它包括胃肠外营养与胃肠内营养支持.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挽救无数危重病人,它提高了当代医学的治疗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笔者近年来通过观察与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作者:祖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自1998年至2003年用补气化饮法治疗倾倒综合征2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脂肪肝是常见疾病.笔者就2002年至今的有关42篇文献报道进行了汇总、并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程运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DN5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晓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半夏厚朴汤为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之方,笔者以此方在纤维喉镜下观察治疗梅核气82例,临床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英林;任大鹏;刘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易发展为AMI,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临床取得显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津液代谢失常异化出水湿痰饮,笔者简称为津液异生,对津液异生所致的病证经温阳为主治疗疗效不明显者辅以养阴,或以养阴为主常获较好疗效.对此,笔者对津液异生与阴虚关系予以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借鉴.
作者:刘桂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柴胡舒肝散原载于<景岳全书>笔者经多年临床运用,屡有心得,现就临证所得,略录如下:
作者:张立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前,化疗仍然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化疗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利于患者的继续治疗及康复.因此,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化疗疗效,以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为此,笔者采用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并与单纯化疗作对照,观察其对化疗的减毒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宣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清尿酸增高,尿酸钠结晶沉着于关节和结缔组织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自1995年以来,笔者对16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策;刘元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1],随着糖尿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也增高,据报道可达90%~100%,可累及神经系统各个部分.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所致[2],笔者用银杏叶提取物(EGB)改善微循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着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月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梅核气许某某,女,30岁.于1999年5月18日初诊.自述1个月前因工作不顺,心情欠佳而致喉中异物哽阻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伴有两胁胀闷,月经不调,口苦.舌质淡红,苔白略腻,脉沉弦.药用柴胡9g,陈皮10g,川芎15g,香附10g,枳壳10g,赤芍15g,甘草10g.药进12剂后诸症消失.
作者:吴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