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胆结石488例分析

刘金库

关键词:胆系结石, 利胆排石汤, 药物离子导入, 推按运经
摘要:应用自拟口服利胆消石汤、药物离子导入、推按运经(简称综合疗法)治疗胆系结石患者488例.现临床报告如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输液中药灌肠并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分析

    中药保留灌肠是目前治疗结肠炎有效的方法之一.药液在肠腔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疗效的发挥.2000年2月~2003年8月笔者对30例患者采用输液法中药灌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亚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流行性出血热46例

    自1998年以来,我院对46例重症出血热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29例,女17例,年龄15~58岁,平均40.5岁.46例均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出现低血压休克8例,腔道出血21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心脏损害和心衰11例,肝脏损害(ALG升高)43例.

    作者:孔祥海;王海亭;王西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谷越涛老中医治疗痹证经验拾萃

    谷越涛是山东省名老中医,被指定为会国第三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从医40载,学验俱丰,精于医理,专于实践,擅长内科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对痹证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聆听教诲,现将谷师治疗痹证经验披陈如下.

    作者:张梅红;谷万里;于秀梅;谷右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百令胶囊治疗肺肾两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病50例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治疗证属肺肾两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意义.方法:100例肺肾两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配A、B两组,每组50例,A组予口服百令胶囊,B组口服金水宝胶囊.结果:A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3例(26%),有效34例(68%),显效率26%,总有效率94%.B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3例(6%),有效43例(86%),显效率6%,总有效率92%.结论:百令胶囊治疗中医证属肺肾两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吴晓晖;徐俭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50例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机理主要是免疫复合物引起肾脏实质性损害.临床表现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浮肿、高血压、贫血等.严重者可有发展为慢性功能衰竭.西医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近几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肾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药小梅;郑殿君;于跃飞;牟晓红;荣文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240例分析

    近年来,慢性肝炎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肝炎进行观察,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时梅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如何提高中药的疗效评析

    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较多,就大的方面可分为中药本身质量因素,患者个体差异因素和中药如何应用因素.作为一名医生只能就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合理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笔者就此作以探讨,为医生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忠林;李小川;李巧如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谭平生治失音一验方介绍

    龙某某,女,29岁.1995年5月2日就诊.患者2月前因吵闹数日,后渐失音.服中药、玄麦甘桔汤、清音汤,西药不详,不见其效,后服桑菊麻杏石甘汤,仍无效.时见身微寒,面色暗滞,咽喉微感不适,心急流泪.喉检声带充血水肿,声门闭合不全.曾得老师一遗方,药用麻黄12g,细辛7g,桔梗12g,大力12g,蛇蜕7g,射干12g,青杠炭15g,嫩柏树尖30g,甘草6g.2日1剂,水煎,日3服.1剂声音渐清,2剂痊愈.后凡遇此病者必治.

    作者:谭开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

    下法属八法之一,是以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或荡涤实热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笔者将下法辨证的应用于内科急症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兴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穿琥宁雾化吸入并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30例

    笔者于2003年3~12月,对3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穿琥宁静脉用药合雾化吸入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48例

    支气管哮喘临床上比较多见,但不易治愈,目前西药主要应用支气管解痉剂和糖皮质激素.笔者自1999~2003年运用癫狂梦醒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4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平胜;周薇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顽固性转氨酶升高浅识

    近年来,慢性病毒性肝炎伴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明显增多,西医西药的治疗效果欠佳.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中药辨证施治合降酶散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浅析如下:

    作者:张玲;朱雪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咽清口服液治疗咽部慢性感染200例分析

    咽部慢性感染主要指慢性咽炎、扁桃腺炎、喉炎,多由急性感染后失治或误治迁延不愈而成,患者往往长时间使用多种抗菌素不效.针对这种状况,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研制成咽清口服液治疗本病,经临床观察200例,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季凤刚;刘长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从肝论治糖尿病伴精神障碍浅探

    糖尿病作为一种当今世界的流行病、常见病,其患病率正在逐步上升,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的又一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因此我们在长期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在解除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针对其伴发的精神障碍的不同形式,在心理疏导治疗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从肝论治.在自拟方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素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胆结石488例分析

    应用自拟口服利胆消石汤、药物离子导入、推按运经(简称综合疗法)治疗胆系结石患者488例.现临床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男性病肝气虚肝阳虚证治探析

    男性病从肝论治,古今已有大量文献记载和报道,辨证多从肝气郁结、肝血不充,肝经湿热等论治,治宜疏肝、养肝、调肝、泻肝诸法,颇多成效.笔者温习历代文献及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肝气虚肝阳虚亦是男性病一重要致病因素.兹从理论探讨及临床实践方面试述管见,谬误之处请赐正.

    作者:邓志厚;杨宪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三七胃痛丸治疗慢性胃炎122例分析

    研究三七胃痛丸治疗慢性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均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根据来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中、西药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三七胃痛丸;中药对照组口服胃苏冲剂;西药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4周后的临床疗效及1年后的复发率;并观察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及分类,测定用药后幽门螺杆菌(HP)的清除率,结果:三七胃痛丸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高于中药对照组(P<0.01)和西药对照组(P<0.05);止痛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二个对照组比较,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P<0.05);治愈后的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二个对照组(P<0.01);治疗组胃粘膜的肠化检出率,特别是完全型小化生检出率治疗后较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治疗组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中药对照组(P<0.05)和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三七胃痛丸对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高社干;王立东;冯笑山;马宝根;齐义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呕吐32例

    笔者自1999年至今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呕吐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皆为我院门诊病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大者62岁,小者17岁;病程长者7年,短者15天.其中,慢性胃炎10例,胃神经官能症15例,胆囊炎3例,其它4例(贲门、幽门痉挛).

    作者:宋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98例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多以病毒感染为主,在治疗上目前大多基层单位还不能根据病原学检查,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治疗.我院儿科近2年来,采用复方半边莲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98例,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建国;许志强;侯云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四通颗粒对脑缺血缺氧的实验研究

    脑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常伴有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同时脑微血管狭窄痉挛或部分堵塞造成脑循环障碍.四通颗粒是我院临床用于缺血性中风痰热痰阻症疗效显著的组方,为进一步阐明本方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有关实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萱萱;张忠华;陈德芝;彭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