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叶珊珊;李雪;黄伟

关键词:舒血宁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宁心益脉汤, 病毒性心肌炎
摘要:目的:比较舒血宁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联合宁心益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6月之间到医院心内科就诊的6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纯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使用中医药治疗方法,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开始治疗前的肌酸磷酸激酶(以下简称CK)和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以下简称CK-MB)在开始治疗前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856,0.140,P>0.05),在经过治疗后,两个组别的CK和CK-MB均出现了降低,而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299,21.489,7.118,14.181,P<0.05),对治疗后的数据比较结果发现,两组的CK和CK-MB均为观察组的低于对照组的,而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09,7.314,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68.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0.63%,两个组别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30,P=0.030).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联合宁心益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够对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将临床治愈率提高,值得在更大的临床范围内推广.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RA-IL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条件的RA-IL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甲氨蝶呤片为主,12.5 mg/次,每周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20 mg/次,每日3次,口服.两组观察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RA-ILD患者症状、实验室炎症指标、动脉血气分析、肺高分辨CT(HRCT)、肺功能等诸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 (P <0.05).主要炎症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ESR、CRP、RF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部HRCT积分及血气分析结果较疗前均改善,但治疗组变化较显著(P<0.05);而两组肺功能结果前后也有差异,而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能明显改善RA-ILD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肺间质病变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松伟;郭洪涛;王子华;王荷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白术多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白术多糖对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4周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在造模第9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白术多糖组和罗格列酮对照组,灌胃给药6周.观察:(1)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2)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变化;(3)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肝组织TG、FF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ALT、AST活性较正常组亦明显升高(P<0.01).白术多糖的上述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肝组织TG、FFA含量及血清ALT、AS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白术多糖具有良好的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效学效应.

    作者:车财妍;李红山;应豪;周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必净对卵清蛋白诱导哮喘小鼠上气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血必净在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中的抗氧化损伤作用以及它与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关系,探讨血必净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建立OVA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用血必净(1 mL·kg-1·d-1)及地塞米松(3 mg·kg-1·d-1)进行气道雾化干预,对照组用PBS(pH 7.4)代替.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IgE、OVA特异性IgE及炎症因子;双氢罗丹明(DHR)-123试剂盒检测BALF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分别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TAOC)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BALF中SOD、GSH、CAT和TAOC的水平;HE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炎症浸润及形态学变化;依文思蓝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的干湿比重;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HO-1的表达.结果:病理研究结果显示血必净明显减轻了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纤毛脱落、杯状细胞增生、肺组织中黏液产生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相对于OVA诱导组,血必净处理组明显降低了小鼠BALF中总IgE、OVA特异性IgE及IL-4、IL-5的表达水平,降低了BALF中ROS含量;提高BALF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和和抗氧化能力;明显诱导肺组织HO-1表达,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血必净可明显抑制ROS的产生、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上气道氧化损伤,对哮喘小鼠有治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O-1的表达有关.

    作者:牛英豪;刘刚;冯青;于磊;王建涛;宋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复方楂金颗粒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Toll样受体4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楂金颗粒剂(CPZD)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正常饮食,模型组、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0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后分别以生理盐水、易善复、复方楂金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灌胃,每日1次,共10周.处死大鼠,分别进行如下检测:①计算肝指数;②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③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LR4、MyD88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NAFLD活动度积分(NAS)明显高于正常组;模型组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P<0.01,P<0.05);易善复组、CPZD高、中、低剂量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而低于模型组,但只有CPZD中剂量组TLR4、MyD88蛋白和mRNA表达相对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楂金颗粒剂能抑制脂质在大鼠肝脏内沉积,具有防治NASH作用;复方楂金颗粒剂能明显减少NASH大鼠肝组织TLR4和MyD88基因表达,通过MyD88依赖途径减轻肝脏炎症.

    作者:向晶;施军平;陈海君;邵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甘木通总黄酮对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甘木通总黄酮(TFCD)对大鼠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FCD组(75、150、300μg/mL)及地奥心血康阳性药物对照组.采用MTT法测定TFCD对心肌细胞的存活率;Hoechest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含量;荧光法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TFCD可显著提高H/R损伤心肌细胞内SOD的活性,能显著抑制LDH、CK的活性、MDA的生成以及细胞内钙浓度.结论:TFCD对乳鼠H/R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和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作者:聂阳;李博;朱俊访;黄海潮;方春生;陈新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鸭跖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实验研究

    目的:为建立鸭跖草抗病毒谱-效相关评价系统,对鸭跖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筛选,后选择鸭跖草75%乙醇冷浸提取物抗呼吸道合包病毒(RSV)活性和鸭跖草蒸馏水回流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活性进行下一步研究.方法:采用体外抗病毒实验CPE法结合MTT染色法,以半数治疗浓度(EC50)和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并以治疗指数TI值作为评价指标,观察鸭跖草不同提取物对肠道病毒71型(EV71)、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结果:中药材鸭跖草对于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未见明显效果;75%乙醇冷浸的鸭跖草浸取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并且测得鸭跖草75%乙醇冷浸浸取液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治疗指数为21.1,阳性对照药治疗指数为29.8;采用蒸馏水提取的鸭跖草提取液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病毒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且测得鸭跖草蒸馏水回流提取物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的治疗指数为19.6,阳性对照药治疗指数为36.7.结论:鸭跖草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有一定的效果,为进一步进行鸭跖草抗病毒研究和建立鸭跖草谱-效模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作者:袁琦;侯林;刘相文;陈亚乔;张晓平;田景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重楼皂苷Ⅲ人工抗原的合成、鉴定及抗血清的制备

    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法分别合成重楼皂苷Ⅲ的免疫抗原(POL Ⅲ-BSA)和包被抗原(POL Ⅲ-OVA).通过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鉴定人工抗原偶联成功,并用POL Ⅲ-BSA免疫小鼠,使小鼠体内产生抗重楼皂苷Ⅲ(polyphylin Ⅲ,POL Ⅲ)的抗体,效价1∶16 000以上,线性范围为1 ng·L-1~ 100 μg· L-1,并测定了POL Ⅲ与重楼皂苷Ⅰ (POL Ⅰ)、重楼皂苷Ⅱ(POL Ⅱ)、重楼皂苷Ⅶ(POL Ⅶ)的交叉反应.实验成功合成了POL Ⅲ的人工抗原,为制备POL Ⅲ的单克隆抗体以及建立快速、便捷的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秦高凤;成金俊;屈保平;曾文浩;刘姝晨;孔慧;屈会化;赵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紫癜康颗粒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多个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应用紫癜康颗粒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观察骨髓细胞中细胞因子,如IL-3、IL-6、IL-11、TPO含量及其mRNA相对含量的变化,探讨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模型小鼠骨髓细胞中IL-3、IL-6、IL-11、TPO含量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以上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骨髓细胞中IL-3、IL-6、IL-11含量及其mRNA相对含量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含量及其mRNA相对含量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过程中,很多细胞因子,如IL-3、IL-6、IL-11、TPO等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紫癜康颗粒通过调控外周血及骨髓中的IL-3、IL-6、IL-11、TPO等细胞因子含量来达到有效治疗该疾病.

    作者:郝颖;初杰;范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黄治疗脑出血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大黄功能通腑泻热、凉血化瘀,为治疗中风急性期阳明热结腑实证的主药.现代研究发现大黄治疗脑出血有保护脑神经的作用,其机制与减轻脑血肿、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调节脑-肠轴可能为新的研究方向.就大黄治疗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进行综述.

    作者:袁梦果;李健香;顾恒;过伟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证型间PCOS患者体质分布情况,探讨中医证型体质的分布差异,从中医体质角度为PCOS中医辨证论治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PCOS患者共460例,分为脾虚痰湿型组(139例)、痰瘀互结型组(116例)、肾虚肝郁型组(139例)、肾虚血瘀型组(66例);脾虚痰湿及痰瘀互结型组属于痰湿型组(255例),肾虚肝郁及肾虚血瘀型属于非痰湿型组(205例).结果:(1)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在痰湿型与非痰湿型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体质类型在2种证型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2)痰湿质、气郁质在脾虚痰湿、痰瘀互结、肾虚肝郁、肾虚血瘀4种证型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体质类型在四种中医证型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 0.05;痰湿质分布在脾虚痰湿型和肾虚肝郁型间x2 =6.31,P<0.05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型和肾虚肝郁型间x2=4.89,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郁质分布在脾虚痰湿型和肾虚肝郁型间x2=5.86,P<0.05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型与肾虚肝郁型间x2 =4.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证型的PCO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可能是导致PCOS证型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发生PCOS的高危人群,通过中医辨体质,及早进行调整,可以预防PCOS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颖华;侯丽辉;徐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与探讨采用颈椎牵引、针灸推拿、运动训练综合手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6年4月经医院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1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患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并将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单号)89例仅给予颈椎牵引进行治疗,观察组(双号)89例则应用颈椎牵引联合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案,同时两组病患均进行相应运动训练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肌力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1%、复发率2.25%、JOA评分(14.16±1.21)分、VAS评分(1.97±1.35)、躯体健康(77.88±5.91)分、心理健康(74.97±2.91)分、肌力(73.01±15.86)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4.16%、复发率14.61%、JOA评分(13.27±1.88)分、VAS评分(2.78±1.47)、躯体健康(75.18±5.49)分、心理健康(73.53±2.64)分、肌力(65.09±11.76)分,组间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椎牵引、针灸推拿以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更好,病患颈部功能改善较好,疼痛及运动感觉障碍等临床不适症状均明显减轻,有效减少了疾病的复发,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升,作用效果较优.

    作者:刘生发;张锋;王雅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比单纯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YMDD变异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将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比单纯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阴转、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及YMDD变异率进行分析.方法:收集CNKI、CBM、维普、万方、Pubmed数据库(2015年11月以前)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比单纯苦参素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RCT试验资料,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文章的偏倚进行评价.利用RevMan 5.3软件对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分析.结果:一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与苦参素相比,HBeAg阴转率:RR=2.00,95%Cl为[1.37,2.93] (P =0.000 4),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疗效是苦参素组的2倍.HBeAg血清转换率:RR =2.24,95% Cl为[1.56,3.21] (P <0.000 1),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疗效是苦参素组的2.24倍.HBV DNA阴转率:RR=1.76,95% Cl为[1.24,2.50] (P =0.002),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比苦参素干预增加了76%的HBV DNA阴转率.YMDD:RR =4,95% Cl为[0.46,34.54],无统计学意义(P=0.21),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组和苦参素组无明显差别.结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在改善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较好,且未使YM-DD基序变异率增加,但纳入文献质量不高,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三盲试验支持.

    作者:王晓彤;林海雄;马延怀;金远林;张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叶酸介导靶向给药体系研究进展

    随着恶性肿瘤患病率的逐年升高,受体-配体介导靶向治疗恶性肿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由叶酸受体介导的靶向给药系统正倍受关注.该类靶向给药系统是以叶酸为配体,以胶束、脂质体、纳米粒、聚合物等为药物载体,通过叶酸受体介导,实现抗肿瘤药物的靶向运输.主要就叶酸受体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以及一些常见的叶酸靶向药物载体进行综述.

    作者:张文平;陈艳五;张昆;程欣;杨培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从《丹溪心法》的配伍和炮制特点谈黄连的用法

    目的:从配伍规律与炮制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丹溪心法》中黄连的用法,为客观评价朱丹溪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黄连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丹溪心法》中含有黄连的内服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利用方荆分析功能,分析朱丹溪应用黄连的配伍规律;同时分析《丹溪心法》中黄连的炮制方法,结合文献研究,探讨黄连临床应用的炮制特点.结果:共纳入方剂147首,除黄连外,涉及中药175味.频次≥10次的药物有30味;发现95组常用药物组合,涉及20味药,86组关联规则;黄连的核心配伍中药有甘草、黄芩、陈皮、当归、白术、半夏、人参、芍药、生姜.黄连的炮制方法有用吴茱萸、生姜、酒、益智仁、土炮制以及蒸、炒.结论:《丹溪心法》应用黄连注重配伍和炮制,讲究寒温同用、攻补兼施.经配伍与炮制后,黄连可广泛应用于“气、血、痰”诸证的治疗.现代临床亦应充分重视配伍和炮制的重要作用,以全方位把握中药性能和功效,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张琴;佟旭;孟庆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维生素D与“肾藏精主生殖”的功能探讨

    随着对人体生殖功能与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之间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代谢的功能外,与人类生殖也具有密切关系.维生素D缺乏会出现两性生殖功能异常.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殖,生殖功能异常与肾虚证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对维生素D的作用机制与肾藏精主生殖的相关性研究予以阐述和探讨.

    作者:管连城;高洁;柴艺汇;秦忠;李文;陈伟;王焕珍;陈云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1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1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强心胶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90只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6周后,将造模成功大鼠6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强心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加之前的空白组,共6组.强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66、1.32、2.64 g/kg强心胶囊溶液灌胃,西药组给予1.8 mg/kg依那普利溶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容积0.9%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治疗结束后,采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细胞个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强心胶囊中、高剂量组的凋亡细胞个数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强心胶囊中、高剂量组Caspase-1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西药组比较,强心胶囊低、中剂量组Caspase-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Caspase-12蛋白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强心胶囊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程度,与该药降低Caspase-1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陈晶;侯志涛;叶婷;张梦;张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试验疗效与不良事件的期中分析

    目的:根据临床试验前期病例纳入情况,结合灵活性较强的适应性设计方法,观察干预方案的主要疗效指标与不良事件情况.方法:采用条件概率法、α消耗函数法进行主要结局指标(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次要结局指标(McGill疼痛量表、SF-36量表)的期中分析,并进行不良事件的观察分析.结果: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组间比较的早期终止概率和早期接受概率Pr分别为:0.0052、0.001 97,0.001 97、0.0045(治疗后);0.003 5、0.021 2,0.551 7、0.017 4(随访3个月);McGill疼痛量表、SF-36量表各观察时点组间差异无显著性;3例不良事件判定为轻度不良反应.结论:主要、次要结局指标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尚不能早期结束临床试验;针灸治疗具有较好安全性,应进一步规范穴位压豆治疗的操作.

    作者:李慧;符文彬;梁伟雄;欧爱华;朱晓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济生肾气丸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济生肾气丸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济生肾气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苯溴马隆组.除正常组外,其他5组Wistar雄性大鼠均应用氧嗪酸钾灌胃法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造模开始后14 d,按组别给药.于灌胃后14、28、56 d取眼眶血,于56 d处死小鼠后进行肾脏取材.测定大鼠血尿酸水平,应用Western-Blot法测定小鼠肾脏URAT1和OAT1蛋白表达含量.结果:①治疗时间长短、不同药物及剂量对大鼠血尿酸水平均有影响,济生肾气丸各剂量组大鼠血尿酸水平下降,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且中剂量(300 mg/kg)济生肾气丸对血尿酸影响大.②济生肾气丸中剂量组(300 mg/kg)和苯溴马隆组大鼠URAT1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OAT1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且济生肾气丸中剂量组(300 mg/kg)效果较佳.结论:济生肾气丸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其中济生肾气丸中剂量(300 mg/kg)效果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URAT1的蛋白表达、升高OAT1的蛋白表达.

    作者:李柯;于彩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黄红藤消炎方佐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大黄红藤消炎方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消化内科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住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40例,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原则,依据随机数字表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及实验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大黄红藤消炎方,两组疗程均12 d.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d及12 d APACHEⅡ评分,监测血淀粉酶、白细胞及血浆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第1次自主排便时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d后、12 d后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且实验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淀粉酶、白细胞、血浆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及腹胀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有所缩短(均P <0.05),且第1次自主排便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联合应用大黄红藤消炎方可以有效改善APACHEⅡ评分,缩短血淀粉酶、白细胞及血浆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较早缓解腹部症状.

    作者:陈玉梅;闫玉红;尹学敬;王丽华;邢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泻肺化瘀法对痰瘀阻肺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泻肺化瘀法治疗痰瘀阻肺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肺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组60例,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泻肺化瘀类中药治疗28 d;对照组58例,单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停中药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肺血管活性因子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7.59%;观察组IMD、ADM、ET-1及mPAP下降更显著,观察组CRP、IL-6、TNF-a、5-HT及AT-Ⅱ下降更显著.结论:泻肺化瘀类中药可提高体内PaO2水平,并可降低IMD、ADM、ET-1、CRP、IL-6、TNF-a、5-HT及AT-Ⅱ等因子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表达,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星海霞;姚惠青;赵永祥;吕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