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糖消渴颗粒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张毅;于娜;穆倩倩;赵丹丹;左加成;安宏;莫芳芳;高思华

关键词:降糖消渴颗粒, 2型糖尿病, 肝脏, 脂质代谢
摘要:目的:探讨降糖消渴颗粒对高脂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KKAy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30只KKAy小鼠予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建立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3.9 mmol·L-1)小鼠模型.将成模后的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降糖消渴颗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1.75、3.5、7 g·kg-1),6只C57BL/6J鼠为正常对照组.干预10周后,称取体质量和肝重,计算肝重指数;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结果:降糖消渴颗粒低剂量(1.75 g·kg-1)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P <0.01),且可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TG)含量(P<0.05);中剂量(3.5g·kg-1)显著降低了糖尿病小鼠的肝重指数,对血清和肝脏脂质各项指标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P<0.01);高剂量(7 g·kg-1)不仅降低了糖尿病小鼠的肝重指数(P<0.01),对血清中TG、LDL及肝脏脂质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结论:降糖消渴颗粒可以有效改善T2DM状态下肝脏的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血脂含量.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参皂苷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作为一种从人参属药材中提炼的物质,被视为是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因而成为热门的研究目标.而Nrf2/ARE信号通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为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其调控的下游抗氧化基因在抗氧化应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人参皂苷通过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多种保护性基因的表达发挥其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今后人参皂苷用于氧化应激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佳纬;黄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四象脾土四时六气和五脏的理论渊源及其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的意义

    基于易经河洛象数理论及内经对脾土的“中央”之用、四时主事时间(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四时生四脏”的认识,在李东垣《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所构架的“以脾胃为枢的天-地-人”诊治模式启发下,构建了四象脾土模型并提出“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认为借天地枢机之力以调人体之枢机,即“以枢调枢”能使脏腑气机通调,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同时,基于中医“藏象”、“时补”理论提出四象脾土“以象补藏”及时补防治观(包括:一年四季月末一十八日脾主令之时“以枢调枢”、一日之丑辰未戌时脾土的欲解及欲剧时的“以时调衡”),对“四象脾土四时六气以枢调枢和五脏”这一观点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的意义进行阐释.

    作者:谢胜;刘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和0.4%磷酸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20 μL.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的检测波长为351 nm,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的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分别在5.15~103.00 μg/mL(r =0.999 2)、4.58~91.60 g/mL(r=0.999 8)、9.95 ~ 199.00 μg/mL(r =0.999 6)、8.27~165.40μg/mL(r=0.999 9)、4.55~91.00 μg/mL(r=0.9994)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和相应的RSD(n =6)分别为97.59%(1.06%)、99.33%(1.17%)、98.18% (0.92%)、98.95% (1.11%)、97.05% (0.77%).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波长切换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5个成分: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补肾益精丸全面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韦坤璇;罗俊;刘国萍;徐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祖师麻总香豆素缓释片的处方设计及体外释药特征研究

    目的:确定祖师麻总香豆素缓释片的处方,并评价其体外释药特征.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为骨架材料,乳糖为填充剂,在处方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对缓释片释放行为影响较大的2个处方因素—HPMC用量和乳糖用量,以累积释放度为指标,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评价释药特征.结果:优处方组成为祖师麻总香豆素200 mg,HPMCK4M为80 mg,乳糖60 mg,MCC60 mg;其在2、6、12 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均值分别为31.41%、60.85%、81.56%,满足缓释片释放要求;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双重机制.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祖师麻总香豆素缓释片工艺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作者:封玲;王丽丽;石森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金明秀教授益肾壮骨蠲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证经验总结

    金明秀教授是第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的指导教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在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诸多要素中,肾精亏虚是根本,决定其是否发病,痰浊、瘀血是标,决定了病情进展的速度.两因相合,终出现关节骨质的破坏,关节畸形变,日久出现关节强直,不能活动.在治疗上确立益肾壮骨、蠲痹通络法,治病求本.

    作者:姜兆荣;于静;金明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黄帝内经》的”神本论”研究

    《内经》自问世2500余年来,大多认同其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形神合一和藏象经络学说.再次认真研读后提出:《内经》的核心思想应是“神本论”.全经共提“神”字达176次,养生先养神,诊病先察神,治病先治神.“上守神,粗守形”,“神舍于心”,使心成为五藏之大主.“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结论:西方医学治局部微观的细胞的病,传统中医药学治整体的宏观的证,匡调元体质病理学调治个性化的人,此“神本论”兼调每个人的“心神”(Spirit).

    作者:匡调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下丘脑弓状核Src激酶在大鼠炎症痛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下丘脑弓状核Src激酶在大鼠炎性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00~ 250 g,9周龄,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23)、炎症性痛组(IP组,n=23)、Src激酶抑制剂结构类似物PP3对照组(PP3组,n=7)和Src激酶抑制剂PP2组(PP2组,n=7).采用大鼠左侧后肢足垫皮内注入完全弗氏佐剂(CFA)0.1 mL的方法制备炎性痛模型.PP3、PP2组于造模后第3天弓状核内分别注射PP3、PP2(5nmol,0.5 μL).分别于CFA注射前1天(T1)、注射后第2天(T2)、第3天(T3)、第3天脊髓给药后30 min(T4)和第5天(T5)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S组和IP组于T1-3、T5时处死大鼠,取下丘脑弓状核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rc及磷酸化Src (pSr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P组、PP3组和PP2组T2-5时MWT降低,TWL缩短(P<0.05),IP组各时点pSrc表达上调(P<0.05),Sr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P组比较,PP2组T4时MWT升高,TWL延长(P<0.05),PP3组各时点MWT和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丘脑弓状核Src激酶的活化参与了大鼠炎性痛的形成.

    作者:徐龙生;冯勤丽;张小平;姚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何氏妇科流派傅萍治疗不孕症临床经验

    阐述了傅萍主任中医师治疗不孕患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独特思维和经验,归纳了其不孕症治疗三步八法,十个经验方,为中医诊治不孕症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作者:姜萍;傅萍;陈扬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白术-白芍药对佳配伍比例研究

    目的:研究白术-白芍不同比例配伍对水提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探求药对的佳配伍比例.方法:运用HPLC切换波长法考察白术、白芍单独水提液与白术-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共提液中芍药苷、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与白术、白芍单提液相比,白术-白芍(1∶1,2∶3,1∶2,2∶5,3∶2,2∶1,5∶2)7个比例配伍后芍药苷、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白术与白芍配伍后,对彼此有效成分的溶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白术-白芍药对的佳配伍比例为2∶3.

    作者:孙萍萍;余平;葛淑瑜;楼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与机理探析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藏药用药规律、疗效机理、有效率等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病的藏医临床和科研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通过CNKI、VIP、Wanfang Med Online等国内权威学术数据库相关文章的搜索,对藏药复方的主客观疗效指标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施用16种藏药复方治疗6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现佳胃镜有效率达86%,佳病理活检有效率达86.6%,佳症状有效卒97.1%,其中,使用频次多的是十五味黑药散、十味黑冰片散两种复方.结论:藏药复方在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作者:仁青东主;华青措;斗周才让;尕藏多吉;多杰措;周加太;张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替吉奥联合健脾丸对老年结直肠癌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OX-2及MMP-2水平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替吉奥联合健脾丸对老年结直肠癌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环氧合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影响.方法:收集肛肠科病房患者51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替吉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健脾丸,治疗结束后检测对比疗效、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OX-2、MMP-2水平,以及随访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CEA、CA199以及CA242水平下降(P<0.05),COX-2水平上升,MMP-2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CEA、CA199以及CA242水平较低(P<0.05),COX-2水平较高(P<0.05),MMP-2水平较低(P<0.05),消化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较低(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健脾丸治疗老年结直肠癌转移患者,能有效降低癌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缓解病情,安全性高.

    作者:韩茜;李五生;陈卫东;马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中药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琥珀丸和壮骨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琥珀丸组和壮骨片组各60例,对照组以常规药物口服钙尔奇-D片进行治疗,琥珀丸组和壮骨片组分别在此基础上加用琥珀丸和壮骨片,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视为有效,观察治疗前后血钙、血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33%,琥珀丸组为80%,壮骨片组为91.66%,琥珀丸组和壮骨片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0,P=0.03).治疗前各组血钙、ALP、B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53,P=0.954;F=0.236,P=0.790;F =0.345,P=0.709);治疗后各组血钙、AL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912,P=0.057;F =0.771,P=0.464);治疗后各组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967,P=0.021).各组治疗前后血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21,P=0.000).对照组治疗前后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琥珀丸组及壮骨片组治疗前后AL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2);琥珀丸组及壮骨片组治疗前后B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00).结论:琥珀丸和壮骨片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钙浓度,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结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邬波;柳椰;马旭;翟良全;杜明昌;谭成波;杨政博;付恂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和停止造模后自愈情况.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1、2、3、4、5、6组,每组6只.正常组予标准饲料,模型组均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10周后改为标准鼠料喂养.分别于实验第2、4、6、8、10、14周将模型1~6组依次全部处死,正常组于第14周处死,观察各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血清、肝脏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大鼠肝指数、Lee's指数于造模第4周时开始升高,到第8周达到高峰,于第14周(即停止高脂饲料4周后)有降低趋势.在肝组织切片在病理学和形态学上,造模组大鼠于第2周肝脏开始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气球样变、小叶炎症和门脉炎症,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上述病理改变加重,于造模第6周开始有大鼠肝脏出现纤维化,并呈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变化.而第14周(即停止高脂饲料4周后)肝脏自然愈合在组织病理学上不明显.结论:高脂饲料喂养8~ 10周内可以成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且模型在停止造模4周内较为稳定.

    作者:陈剑明;王丙信;伏爱国;李琳;郭乾坤;吴镇宇;谭洪玲;马增春;赵映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张金良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用药经验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全国名老中医张金良主任医师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用药经验.方法:严格按照入选标准收集张金良主任医师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临床验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采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核心组合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张金良主任医师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用药经验.结果:对入选的63例患者处方进行分析,统计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间组合的关联规则,熵聚类得到药物间的核心组合26个,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新处方13个.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可用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分析与总结.

    作者:刘定;姚晓菲;杨沈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黄芩胶囊对19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黄芩胶囊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黄芩胶囊肉汤溶液42.000、21.000、10.500、5.250、2.625 mg/mL,对193株MDR-AB菌株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根据肉眼观察产生浑浊、沉淀或表面生长判断其低抑菌浓度.结果:黄芩胶囊对193株MDR-AB菌株的低抑菌浓度在2.625~42.000 mg/mL的范围内,并且随着黄芩胶囊药液的浓度增加,浓度为42 mg/mL黄芩胶囊药液能完全抑制MDR-AB菌株.结论:黄芩胶囊对各部位的MDR-AB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本研究可以帮助临床提高医务工作者对多重耐药及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认识和诊疗思路.

    作者:柴芳;黎俊禹;张海锋;周祥富;朱雄;陈海;陈晓君;王彬;李志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半夏泻心汤拆方对胃溃疡大鼠胃组织GAS、MTL与血清PAF、ET、NO的影响及其寒热并用配伍的意义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半夏泻心汤拆方各组对胃溃疡大鼠模型的胃组织中GAS、MTL及血清中PAF、ET含量变化的影响,分析本方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探讨该方中不同药物组在治疗胃溃疡中的配伍意义,揭示寒热并用配伍方法的优势及作用靶点.方法:选取SD大鼠,雌雄各半,先用苦寒泻下法制作脾胃虚寒模型,再用辣椒与乙醇溶液,配合乙酸胃黏膜注射建立胃溃疡寒热错杂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胃溃疡造模24h后,各组灌胃给药,分别给予半夏泻心汤及拆方各组药物,第28天处死各组大鼠,采集适量胃组织和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胃组织中GAS、MTL及血清中PAF、ET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与KB组比较,MX组大鼠胃组织中GAS、MTL及血清中PAF、ET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NO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X组比较,QF组、HR组、HB组及YX组胃组织中GAS、MTL含量显著降低(P<0.01),QF组、HR组、WR组及WB组的PAF、ET含量显著降低(P<0.01),HR组、WR组、BY组、WB组、HB组及YX组的NO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QF组比较,HR组和YX组的GA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HR组、HL组和HB组的MTL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HR组的PAF含量无差异(P>0.05),HR组及WR组的ET含量无差异(P>0.05),HR组、WR组和WB组的NO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方中HL组及HB组在降低胃组织中GAS、MTL的含量方面作用显著.WR组在升高血清中NO含量,降低血清中PAF、ET含量方面作用显著.寒热并用配伍能够消除单独使用HL组或WR组药物的局限和不足,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作用.靶点来发挥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并且在多个方面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

    作者:王江;周永学;谢勇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心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邓铁涛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邓铁涛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邓铁涛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254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用药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演化得到15个新方组合.结论:邓铁涛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用药以益气健脾、除痰化瘀为主,常辅以利水、理气、安神等药,体现其“痰瘀相关”、“心脾相关”为主的辨证思想和“益气除痰”、“调脾护心”的临证经验.

    作者:郑升鹏;陈文嘉;庄逸洋;卢茵茵;刘小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筋病灶点与激痛点的比较

    经筋理论源起于内经时代,是古代医家对反复出现在筋肉组织之上的常见劳损痛点及其扩延现象进行的朴素总结和概括.肌筋膜激痛点理论早在1942年提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肌肉和筋膜.而基于经筋理论的结筋病灶点与激痛点无论在基础理论、形成机理角度,还是在检查、分布分类、治疗方面,都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有必要对二种“点”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发现能使古今贯串、中西结合的“点”,借以推动现代针灸学的发展.

    作者:沈宇平;董宝强;林星星;高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丹红注射液活性成分与阿尔茨海默病脑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药物组成丹参红花主要成分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内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查阅相关文献,阿尔茨海默病涉及的神经系统广泛,已认识到胰岛素可通过PI3K/PKB途经改变糖原合成激酶(GSK-3β)的磷酸化状态进而调节其活性,激活的PKB引起GSK-3β在Ser位点磷酸化失活起关键作用.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是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变过程,难用单一高选择性、高亲和力和作用特异药物调节AD.中医药有可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结论:丹参红花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性,使其有望从中寻找出疗效满意、作用靶点明确的新型神经保护剂.

    作者:韩进;虞立;范红晶;李敏;万海同;张宇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蟾酥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醇提和水提蟾酥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所得蟾酥提取液与不同抗菌药物联合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水提和醇提两种方法提取蟾酥有效成分,分别检测其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以及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研究.结果:醇提蟾酥的MIC范围是0.313 ~ 1.25 mg/mL,MIC50为0.625mg/mL,MIC90为1.25 mg/mL.水提蟾酥的MIC范围是0.625~2.5 mg/mL,MIC50为1.25 mg/mL,MIC90为2.5 mg/mL.醇提蟾酥与抗菌药物联合可以降低多数抗菌药物MIC2~4个浓度梯度,水提蟾酥与抗菌药物联合可以降低多数抗菌药物MIC 1 ~2个浓度梯度.结论:中药蟾酥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醇提蟾酥效果更佳,醇提蟾酥和水提蟾酥与其他抗菌药物有协同抑菌作用.

    作者:王晓磊;余道军;侯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