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吉奥联合健脾丸对老年结直肠癌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OX-2及MMP-2水平影响研究

韩茜;李五生;陈卫东;马亮

关键词:替吉奥, 健脾丸, 老年结直肠癌转移, 肿瘤标志物, COX-2, MMP-2
摘要:目的:探究替吉奥联合健脾丸对老年结直肠癌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环氧合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影响.方法:收集肛肠科病房患者51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替吉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健脾丸,治疗结束后检测对比疗效、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OX-2、MMP-2水平,以及随访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CEA、CA199以及CA242水平下降(P<0.05),COX-2水平上升,MMP-2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CEA、CA199以及CA242水平较低(P<0.05),COX-2水平较高(P<0.05),MMP-2水平较低(P<0.05),消化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较低(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健脾丸治疗老年结直肠癌转移患者,能有效降低癌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缓解病情,安全性高.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肠炎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评价及对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肠炎康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通过其对肠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细胞因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症状、肠镜检查并结合活检结肠黏膜病理检查结果,明确诊断为UC的60例处于活动期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分组,每组30例,其中治疗组应用肠炎康,对照组应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MS),疗程为8周,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并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治疗组中随机抽取10例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病变肠道黏膜中IL2、IL-6、TNF-α表达的变化.对以上观察及检查、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并均采用积分综合计量,应用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肠炎康治疗组与美沙拉嗪(MS)对照组,在总有效率上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肠炎康组与MS组疗效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的结果提示:按照治疗后-治疗前的负秩输出,P均<0.05,说明IL-2、IL-6及TNF-α表达水平在应用肠炎康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炎康治疗有效,与MS疗效相似,且从细胞因子机制角度得出,肠炎康可较好的抑制肠黏膜促炎细胞因子表达,而发挥保护肠黏膜的作用.

    作者:王利平;高文艳;林一帆;于丽;王长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医结合认知疗法对自闭症儿童家庭成员的抑郁情绪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结合认知疗法在治疗自闭症儿童家庭的抑郁情绪的时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确切诊断为自闭症的患儿分为中医结合疗法以及认知疗法两个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恢复情况以及家庭成员抑郁缓解程度.结果:应用认知疗法以及中医结合治疗的患儿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单纯认知疗法治疗的患儿,家庭成员的抑郁情况也较另外一组有所好转.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的自闭症的效果好,家庭的抑郁情况也有明显改善,可以作为临床干预方式.

    作者:赵阳;谷学静;李秀玲;苑杰;韩林;冯小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二至丸不同时相对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索二至丸不同时相对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0只Wistar大鼠随机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二至丸预防组、二至丸治疗组、雷帕霉素组.除正常组建立肝部分切除术(partial hepatectomy,PHx)模型外,其余各组灌胃给予2-乙酰氨基芴(2-acetylaminofluorene,2AAF)灌胃7d,同时二至丸预防组预防性给药7d,第8天行肝部分切除术建立损伤后肝细胞再生抑制复合模型(PHx+2AAF),术后6h、12 h、24h、3d后处死,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术后24h再行预防性给药组及治疗性给药3d.采用流式检测肝细胞凋亡水平及Caspase-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至丸预防组及治疗组大鼠肝细胞早期凋亡、晚期凋亡水平明显降低(P <0.05或P<0.01),且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二至丸不同时相预防性及治疗性给药可显著抑制损伤后肝细胞再生障碍大鼠肝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并降低Caspase-3表达,提示二至丸有效保护肝脏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细胞凋亡实现的.

    作者:王馨;赵海梅;邹勇;徐荣;岳海洋;周步高;左铮云;刘端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丹红注射液活性成分与阿尔茨海默病脑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药物组成丹参红花主要成分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内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查阅相关文献,阿尔茨海默病涉及的神经系统广泛,已认识到胰岛素可通过PI3K/PKB途经改变糖原合成激酶(GSK-3β)的磷酸化状态进而调节其活性,激活的PKB引起GSK-3β在Ser位点磷酸化失活起关键作用.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是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变过程,难用单一高选择性、高亲和力和作用特异药物调节AD.中医药有可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结论:丹参红花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性,使其有望从中寻找出疗效满意、作用靶点明确的新型神经保护剂.

    作者:韩进;虞立;范红晶;李敏;万海同;张宇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中医肾藏精理论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肾藏精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再生修复有着密切的关系.干细胞治疗是目前脏器损伤后,促进机体自我修复与再生或改善损伤组织和器官功能的重要手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属成体干细胞中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拟以近期“从肾论治”法诱导BMSCs多向分化的科研成果为依据,探讨肾藏精理论与BMSCs定向分化之联系,希冀为中医药与BMSCs相结合早日运用于临床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指导.

    作者:陈立;王小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药蟾酥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醇提和水提蟾酥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并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所得蟾酥提取液与不同抗菌药物联合抗菌效果.方法:采用水提和醇提两种方法提取蟾酥有效成分,分别检测其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以及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研究.结果:醇提蟾酥的MIC范围是0.313 ~ 1.25 mg/mL,MIC50为0.625mg/mL,MIC90为1.25 mg/mL.水提蟾酥的MIC范围是0.625~2.5 mg/mL,MIC50为1.25 mg/mL,MIC90为2.5 mg/mL.醇提蟾酥与抗菌药物联合可以降低多数抗菌药物MIC2~4个浓度梯度,水提蟾酥与抗菌药物联合可以降低多数抗菌药物MIC 1 ~2个浓度梯度.结论:中药蟾酥对鲍曼不动杆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醇提蟾酥效果更佳,醇提蟾酥和水提蟾酥与其他抗菌药物有协同抑菌作用.

    作者:王晓磊;余道军;侯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背景:在早期妊娠中,先兆流产的发病率较高,如何防治先兆流产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寿胎丸是治疗先兆流产的经典用方,其临床疗效已得到临床大部分学者的认同,因此研究其对治疗先兆流产的具体疗效的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检索寿胎丸治疗先兆流产的RCT临床观察报导,评价其疗效,及研究其对先兆流产患者的血清β-HCG和孕酮P的水平变化.结果:总共26个RCT纳入研究,实验组为单纯用寿胎丸治疗或者寿胎丸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对照组为用西药治疗先兆流产.Meta分析表明单纯的寿胎丸治疗或者寿胎丸联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有效率达到90%以上,甚至100%,显著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而且寿胎丸及其结合西药组对比单纯西药组治疗先兆流产,能够显著增加孕酮的水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能够显著提高β-HCG的水平,可以预防自然流产的发生.结论:寿胎丸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由于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发现.

    作者:高飞霞;巫海旺;郜洁;罗颂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糖尿病肾脏病病理探讨从“积”论治糖尿病肾脏病

    糖尿病肾脏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且临床进展迅速,一般很快进入终末期肾脏病并需要透析治疗,临床预后较差.糖尿病肾脏病病理主要表现为系膜基质增宽,K-W结节形成以及肾小球硬化.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已显示出独特疗效,主要基于现代医学糖尿病肾脏病微观病理变化来探讨从“积”治疗糖尿病肾脏病.

    作者:马雷雷;周静威;刘玉宁;王耀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祖师麻总香豆素缓释片的处方设计及体外释药特征研究

    目的:确定祖师麻总香豆素缓释片的处方,并评价其体外释药特征.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为骨架材料,乳糖为填充剂,在处方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对缓释片释放行为影响较大的2个处方因素—HPMC用量和乳糖用量,以累积释放度为指标,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评价释药特征.结果:优处方组成为祖师麻总香豆素200 mg,HPMCK4M为80 mg,乳糖60 mg,MCC60 mg;其在2、6、12 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均值分别为31.41%、60.85%、81.56%,满足缓释片释放要求;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双重机制.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祖师麻总香豆素缓释片工艺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作者:封玲;王丽丽;石森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半夏泻心汤拆方对胃溃疡大鼠胃组织GAS、MTL与血清PAF、ET、NO的影响及其寒热并用配伍的意义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半夏泻心汤拆方各组对胃溃疡大鼠模型的胃组织中GAS、MTL及血清中PAF、ET含量变化的影响,分析本方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探讨该方中不同药物组在治疗胃溃疡中的配伍意义,揭示寒热并用配伍方法的优势及作用靶点.方法:选取SD大鼠,雌雄各半,先用苦寒泻下法制作脾胃虚寒模型,再用辣椒与乙醇溶液,配合乙酸胃黏膜注射建立胃溃疡寒热错杂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胃溃疡造模24h后,各组灌胃给药,分别给予半夏泻心汤及拆方各组药物,第28天处死各组大鼠,采集适量胃组织和血清,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胃组织中GAS、MTL及血清中PAF、ET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与KB组比较,MX组大鼠胃组织中GAS、MTL及血清中PAF、ET含量显著升高,血清中NO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X组比较,QF组、HR组、HB组及YX组胃组织中GAS、MTL含量显著降低(P<0.01),QF组、HR组、WR组及WB组的PAF、ET含量显著降低(P<0.01),HR组、WR组、BY组、WB组、HB组及YX组的NO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QF组比较,HR组和YX组的GA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HR组、HL组和HB组的MTL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HR组的PAF含量无差异(P>0.05),HR组及WR组的ET含量无差异(P>0.05),HR组、WR组和WB组的NO含量无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方中HL组及HB组在降低胃组织中GAS、MTL的含量方面作用显著.WR组在升高血清中NO含量,降低血清中PAF、ET含量方面作用显著.寒热并用配伍能够消除单独使用HL组或WR组药物的局限和不足,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作用.靶点来发挥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并且在多个方面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

    作者:王江;周永学;谢勇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联合梯度洗脱法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方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和0.4%磷酸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20 μL.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和蟛蜞菊内酯的检测波长为351 nm,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的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分别在5.15~103.00 μg/mL(r =0.999 2)、4.58~91.60 g/mL(r=0.999 8)、9.95 ~ 199.00 μg/mL(r =0.999 6)、8.27~165.40μg/mL(r=0.999 9)、4.55~91.00 μg/mL(r=0.9994)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和相应的RSD(n =6)分别为97.59%(1.06%)、99.33%(1.17%)、98.18% (0.92%)、98.95% (1.11%)、97.05% (0.77%).结论:本文建立的HPLC波长切换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补肾益精丸中的5个成分:异去甲基蟛蜞菊内酯、蟛蜞菊内酯、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异鼠李素,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补肾益精丸全面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韦坤璇;罗俊;刘国萍;徐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降糖消渴颗粒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糖消渴颗粒对高脂饮食诱导2型糖尿病KKAy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30只KKAy小鼠予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建立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3.9 mmol·L-1)小鼠模型.将成模后的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降糖消渴颗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1.75、3.5、7 g·kg-1),6只C57BL/6J鼠为正常对照组.干预10周后,称取体质量和肝重,计算肝重指数;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结果:降糖消渴颗粒低剂量(1.75 g·kg-1)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P <0.01),且可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TG)含量(P<0.05);中剂量(3.5g·kg-1)显著降低了糖尿病小鼠的肝重指数,对血清和肝脏脂质各项指标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P<0.01);高剂量(7 g·kg-1)不仅降低了糖尿病小鼠的肝重指数(P<0.01),对血清中TG、LDL及肝脏脂质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结论:降糖消渴颗粒可以有效改善T2DM状态下肝脏的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血脂含量.

    作者:张毅;于娜;穆倩倩;赵丹丹;左加成;安宏;莫芳芳;高思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筋病灶点与激痛点的比较

    经筋理论源起于内经时代,是古代医家对反复出现在筋肉组织之上的常见劳损痛点及其扩延现象进行的朴素总结和概括.肌筋膜激痛点理论早在1942年提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肌肉和筋膜.而基于经筋理论的结筋病灶点与激痛点无论在基础理论、形成机理角度,还是在检查、分布分类、治疗方面,都有一定相似性,因此有必要对二种“点”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发现能使古今贯串、中西结合的“点”,借以推动现代针灸学的发展.

    作者:沈宇平;董宝强;林星星;高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龟羚帕安丸对PD大鼠中脑黑质Caspase-3、SYN表达及行为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PD)大鼠病理学、行为学及中脑黑质突触核蛋白(SYN)、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OHDA注射法建立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龟羚帕安丸大、中、小剂量组(4、2、1g·kg-1),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给药4周.观察各组大鼠旋转行为、中脑黑质细胞病理学及Caspase-3、SYN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增多,旋转圈数多,SYN、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1);各用药组大鼠旋转圈数显著低于模型组,SYN、Caspase-3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龟羚帕安丸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病理改变及行为学,下调Caspase-3、SYN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良芝;常学辉;宁亚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心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邓铁涛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邓铁涛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病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邓铁涛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254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用药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演化得到15个新方组合.结论:邓铁涛教授治疗心系病证用药以益气健脾、除痰化瘀为主,常辅以利水、理气、安神等药,体现其“痰瘀相关”、“心脾相关”为主的辨证思想和“益气除痰”、“调脾护心”的临证经验.

    作者:郑升鹏;陈文嘉;庄逸洋;卢茵茵;刘小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替吉奥联合健脾丸对老年结直肠癌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OX-2及MMP-2水平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替吉奥联合健脾丸对老年结直肠癌转移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环氧合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影响.方法:收集肛肠科病房患者51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替吉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健脾丸,治疗结束后检测对比疗效、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OX-2、MMP-2水平,以及随访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CEA、CA199以及CA242水平下降(P<0.05),COX-2水平上升,MMP-2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CEA、CA199以及CA242水平较低(P<0.05),COX-2水平较高(P<0.05),MMP-2水平较低(P<0.05),消化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较低(P<0.05),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健脾丸治疗老年结直肠癌转移患者,能有效降低癌细胞活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缓解病情,安全性高.

    作者:韩茜;李五生;陈卫东;马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白术-白芍药对佳配伍比例研究

    目的:研究白术-白芍不同比例配伍对水提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探求药对的佳配伍比例.方法:运用HPLC切换波长法考察白术、白芍单独水提液与白术-白芍药对不同比例配伍共提液中芍药苷、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与白术、白芍单提液相比,白术-白芍(1∶1,2∶3,1∶2,2∶5,3∶2,2∶1,5∶2)7个比例配伍后芍药苷、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白术与白芍配伍后,对彼此有效成分的溶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白术-白芍药对的佳配伍比例为2∶3.

    作者:孙萍萍;余平;葛淑瑜;楼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人参皂苷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进展

    人参皂苷作为一种从人参属药材中提炼的物质,被视为是人参中的活性成分,因而成为热门的研究目标.而Nrf2/ARE信号通路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为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其调控的下游抗氧化基因在抗氧化应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人参皂苷通过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多种保护性基因的表达发挥其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今后人参皂苷用于氧化应激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佳纬;黄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黄帝内经》的”神本论”研究

    《内经》自问世2500余年来,大多认同其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形神合一和藏象经络学说.再次认真研读后提出:《内经》的核心思想应是“神本论”.全经共提“神”字达176次,养生先养神,诊病先察神,治病先治神.“上守神,粗守形”,“神舍于心”,使心成为五藏之大主.“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结论:西方医学治局部微观的细胞的病,传统中医药学治整体的宏观的证,匡调元体质病理学调治个性化的人,此“神本论”兼调每个人的“心神”(Spirit).

    作者:匡调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安全有效性评价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全面收集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提取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鉴定研究间的异质性,根据检验结果再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运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实验(1539名患者),所有实验都对纳入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统计16个实验总有效率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银质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一项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疗效优于银质针组,但随访6个月时银质针疗法有优势([OR =3.75,95%CI(2.51,5.62)],提示银质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高于其他保守疗法,且Z=6.42(P<0.000 01),说明银质针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质针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短期综合疗效优于其他保守治疗,乃当下治疗腰间椎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作者:王一帆;冷萍;木彬;李小峰;章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