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祖晓;赵国平;何贵平;陈宝君;虞安娜;李燕;陈世勇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饮片对胃溃疡患者的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它对胃黏膜白细胞介素表达的影响.方法:把经过胃镜手段确诊的90例胃溃疡患者(中医上辨证为肝郁脾虚)按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根除HP的三联用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健胃愈疡饮片进行治疗,1个疗程为4周.治疗的前、后都记录下患者的胃镜疗效、症状积分、HP清除率等;取胃黏膜进行活检,并检测NF-κB、IL-1β及β防御素-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在胃镜下溃疡总体有效率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F-κB p65、IL-1βmRNA以及β防御素-2 mRNA表达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的比较差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胃愈疡饮片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显著降低胃黏膜NF-κB p65、IL-1βmRNA以及β防御素-2 mRNA的表达水平,对溃疡黏膜修复有益.
作者:潘国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延缓周围神经损伤后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效应和途径.方法:将失神经支配的家兔90只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42只、模型对照组42只和正常组6只,手法治疗组给予按揉法治疗,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不做处理.分别在造模后第1、2、3周和第1、2、4、6个月逐月各取1小组6只家兔检测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结果:手法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肌球蛋白重链MHC-Ⅱ亚型在1周、2周时明显升高,MHC-Ⅰ亚型在3周、1月、2月时明显升高,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促进肌肉结构改建能力,促进骨骼肌再生修复.
作者:郭汝宝;翁军;李增图;张喜林;严隽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熏洗疗法是治疗中医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该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日渐广泛,就该方法在肛门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男科疾病、皮肤病以及外科其他疾病的应用研究作一概述,认为今后在熏洗疗法的研究上应注重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及作用机理探讨,并加强局部辨证的应用,从而使其得到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作者:王旭昀;张宏;孙占学;李曰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刺手法在分子水平对高血压调控的作用机制及补泻手法效应的差异.方法:SHR 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15只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每天上午分别对各组大鼠双侧“太冲”穴施以相应刺激,14天后,检测各组大鼠胸主动脉中TGF-β1、P38 MAPK的基因表达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GF-β1结果:针刺泻法组TGF-β1的m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针刺补法组大体一致(P>0.05),低于针刺对照组(P<0.05)和模型对照组(P<0.01).P38 MAPK结果:针刺泻法组P38 MAPK的m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针刺补法组大体一致(P>0.05),低于其它SHR组(P<0.05).结论:捻转泻法可降低主动脉组织中TGF-β1、P38 MAPK的mRNA表达,且泻法作用优于补法.
作者:张毅;刘清国;王朝阳;李涛;陈中;张月;段嵩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为鉴别潞党参药材和制订潞党参地方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方法对潞党参及不同基源和不同产地常用商品党参药材进行鉴定.结果:潞党参、素花党参和川党参性状差异明显,栽培品潞党参根头下环纹少,素花党参环纹致密且长达全长一半以上,而川党参表面有明显纵沟,木部比例小约为1/3;与潞党参同来源的台党“狮子盘头”明显,根头下致密环纹可达全长一半,而“白条党”表面黄白色,近根头处有绳孔.粉末特征主要为石细胞、网纹导管、黄色有节乳汁管、菊糖和淀粉粒,各类党参粉末特征略有差别.潞党参横切面外侧木栓细胞嵌有石细胞;韧皮部宽广;乳管群与筛管群相伴径向排列,且常与周围环绕的薄壁细胞形成团状在韧皮部外层分布;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中含菊糖.结论:可以通过性状鉴定区别山西道地药材潞党参及常用商品党参,建议制订潞党参地方质量标准增加粉末鉴别.
作者:赵江燕;王东;高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大黄(蟅)虫丸对Lewis肺癌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微血管生成的作用,探索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造模后次日先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根据预试结果确定高(H)、中(M)、低(S)剂量;同时设空白组和化疗组.d11处死小鼠,剖取完整肿块称重并计算抑瘤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OX-2的表达,并用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微血管生成状况.结果:实验组高(H)、中(M)、低(L)和化疗组抑瘤率分别为29.70%、38.79%、17.58%、63.64%.免疫组化法表明大黄(蟅)虫丸具有抑制VEGF、COX-2表达的作用,同时降低肿瘤微血管生成.结论:大黄(蟅)虫丸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及COX-2表达,降低肿瘤微血管生成有关.
作者:李萍;舒琦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穿山龙总皂苷对抑制慢性迁延期哮喘小鼠气道壁及支气管平滑肌增生,抑制肺泡灌洗液、肺组织匀浆中白介素-17A的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BALB/c小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穿山龙总皂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组)、穿山龙总皂苷+醋酸泼尼松组.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小鼠制作哮喘小鼠模型,在实验第18 ~55天,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穿山龙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每天灌胃给予穿山龙总皂苷80、40、20 mg/kg,阳性对照组给醋酸泼尼松混悬液10 mg/kg,穿山龙总皂苷+醋酸泼尼松组给穿山龙总皂苷40 mg/kg和醋酸泼尼松5 mg/kg.实验结束后HE染色观察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测定气道平滑肌面积和气道内壁面积,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匀浆中白介素-17A水平.结果:穿山龙总皂苷能抑制慢性迁延期哮喘小鼠气道壁及支气管平滑肌的增生,抑制其肺泡灌洗液和肺匀浆中白介素-17A表达的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气道平滑肌、气道内壁增厚(P<0.01),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匀浆中IL-17A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气道平滑肌、气道内壁增厚缓解(P<0.01),低、高、中剂量组IL-17A水平降低(P<0.01);穿山龙治疗组间比较,中、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对气道平滑肌、气道内壁增厚改善效果明显(P均<0.05),中剂量组对小鼠IL-17A表达的影响更为显著(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穿山龙总皂苷+醋酸泼尼松组对小鼠IL-17A表达影响更为显著(P<0.01).结论:穿山龙总皂苷能够抑制慢性迁延期哮喘小鼠气道壁及支气管平滑肌的增生,抑制其肺泡灌洗液、肺组织匀浆中白介素-17A的表达,控制哮喘的发生、发展.
作者:叶育双;宋康;江立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对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全麻电子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术后应用抗生素和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病理分型的中医辨证论治.出血型(风热蕴肺证、痰热蕴肺证)以银翘散或清金化痰汤加减,水肿型(湿浊壅阻证)以五苓散合二陈汤加减,纤维瘤型(肺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以百合固金汤或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d.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和嗓音指数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65.00%、28.75%,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8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Jitter和N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根据病理类型加用中药辨证论治可改善声带息肉摘除术后患者的嗓音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慧;诸葛盼;王珊;朱艳芬;尤慧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颈部康复操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CEH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电针+康复操组)及对照组(电针组),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配合自主颈部康复操训练,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头痛程度,评价颈椎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分别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同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观察两种治疗方法改善焦虑的情况.结果: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后VAS差值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P<0.05);两组治疗后SAS标准分均低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的SAS标准分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改善CEH患者的头痛程度、颈椎关节活动度,缓解其焦虑症状,电针配合颈部康复操治疗CEH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针治疗.
作者:陈勇;廖文军;冯晓珍;郑瑞献;高明慧;谢文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但目前尚未得到满意疗效,且长期使用西药,会有一定不良反应,中医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整体出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程秋实;汪龙德;刘俊宏;毛兰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创新三参滋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液及胃泌素的治疗机制,为新制剂的临床实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Wistar大鼠11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两组,空白对照组12只和模型对照组98只,造模68 d后,将造模动物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18只、创新三参滋胃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和维酶素组各16只.所有造模大鼠在继续采用造模刺激因素的基础上,同时以三参滋胃颗粒小、中、大剂量,维酶素连续治疗57 d;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胃液及胃泌素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成功.经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中、大剂量三参滋胃颗粒组和维酶素组的一般情况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三参滋胃颗粒中,大剂量组胃液明显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液总酸度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胃泌素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参滋胃颗粒可以明显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液情况,改善大鼠胃泌素情况,为改制剂的临床长期应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李海燕;董宇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杠杆定位手法对腰椎间盘的作用机理,为手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学依据.方法:应用模拟杠杆定位手法建立生物力学建模,用CT对健康志愿者的腰椎4~5进行实时扫描,观察3种体位下的腰椎生理曲度、腰椎间盘与神经根的距离与腰椎管前后径的变化.结果:平躺位、后伸位、加力后伸位分别实时测试取腰椎4~5中间层数据比较,发现后伸加力位的腰椎生理曲度、腰椎间盘与神经根的距离与腰椎管前后径的距离均变大.结论:杠杆定位手法可使腰椎生理曲度发生变化,即腰椎在原有基础上曲度加大,增加了腰椎脊柱的稳定性,同时使椎间盘与神经根发生位移和腰椎管前后径的距离变大,初步明确了杠杆定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机理.
作者:吕立江;陆森伟;王晓东;朱朝阳;范炳华;应晓明;应航;杨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全国名医针灸专家田维柱教授在对眼针理论反复研习的基础上,参照八卦具体方位对照衡量,通过多年大量临床实践,归纳、总结并完善了眼针分区定穴.
作者:张威;海英;黄春元;车戬;田维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药用植物悬浮细胞系,筛选稳定合成次生代谢产物的转基因生产细胞株.方法:诱导胡萝卜(Daucus carota L.)愈伤组织,并建立胡萝卜悬浮细胞系.利用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MC-GUS转化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GV3101并侵染胡萝卜悬浮细胞,经潮霉素筛选得到阳性克隆,24孔板培养后离心检测GUS表达,GUS染色较深克隆100 mL锥形瓶传代1月,再次染色确认基因整合稳定性.结果:驯化获得胡萝卜悬浮细胞系,转基因后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经GUS检测获得表达较高的细胞克隆,克隆于100 mL锥形瓶传代1月,GUS染色确认基因已稳定整合至胡萝卜悬浮细胞基因组.结论:成功驯化获得胡萝卜悬浮细胞系,并通过转基因技术筛选得到表达GUS蛋白的转基因悬浮细胞株,基因稳定整合至胡萝卜细胞基因组.该方法筛选得到的转基因细胞株具备开发成为生产细胞系的潜能.
作者:陈观平;王刚;汪一帆;应栩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白鲜皮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该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采用TL法鉴别,建立白鲜皮药材的高效液相特征图谱,对10批不同来源白鲜皮药材的杂质、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水分、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0批不同来源白鲜皮药材的薄层色谱中与对照品黄柏酮、白鲜碱、梣酮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10批不同来源的白鲜皮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检出6个共有特征峰,不同批次药材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但相对峰面积有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可较全面地控制白鲜皮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
作者:朱利霞;张汉扬;杨春云;高璟春;张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贯叶金丝桃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和重量差异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基质组成、药物细粉与基质配比、滴制温度和滴距等进行筛选.结果:优选的优工艺参数为:PEG 4000与PEG 6000的配比为2∶1,药物浸膏粉与基质的比例为1∶4,滴制温度为80℃,滴距为4 cm.结论:优选的贯叶金丝桃滴丸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滴丸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培民;曹广尚;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茵柏益肝汤不同配伍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以生化指标和病理变化评价茵柏益肝汤的肝脏保护作用,观察茵柏益肝汤不同配伍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结果:全方组保肝作用强,含茵陈的各配伍组其保肝作用均强于不含茵陈的配伍组;配伍岩柏草-凤尾草-六月雪后保肝作用增强;配伍金钱草、矮地茶后各配伍组的保肝作用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茵陈、岩柏草-凤尾草-六月雪、金钱草、矮地茶在茵柏益肝汤中分别起到君臣佐使的作用,深刻体现了组方规律.
作者:田静;李兆翌;蒋小琴;纪倩;刘辉;杨庆芳;金巧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九味镇心颗粒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8%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显著性(x2=5.031,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总分为(1.84±0.85)分、(7.55±1.58)分优于对照组入睡时间、睡眠总分(2.26±0.80)分、(9.33±2.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3、T4、TRH及TSH水平为(1.38±0.24) nmol/L、(11.25±2.32)nmol/L、(78.92±13.68)pmol/L、(3.88±0.84) mU/L均低于对照组T3、T4、TRH及TSH水平(2.01±0.62)nmol/L、(14.68±2.62)nmol/L、(90.78±14.39)pmol/L、(4.35±1.24) mU/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失眠患者具有较佳疗效,能够明显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状态及血清T3、T4、TRH及TSH水平.
作者:赵金龙;林勇;严韬;邹展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蝉蜕、僵蚕对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肾组织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蝉蜕高剂量组、蝉蜕低剂量组、僵蚕高剂量组、僵蚕低剂量组,采用改良慢性血清病法复制MsPGN模型,各组大鼠分别给予蝉蜕、僵蚕不同剂量颗粒冲剂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清ALB、BUN、Cr、TC.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情况.结果:蝉蜕、僵蚕各剂量组大鼠尿蛋白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不同程度升高,肌酐、尿素氮降低.肾脏病理改善,肾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减少.结论:蝉蜕、僵蚕能改善脂质代谢,减少蛋白尿,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减轻系膜基质积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组织中TLR4过度表达有关.
作者:于俊生;杜雅静;汪慧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应用凝胶内差异显示电泳和质谱方法研究乳腺正常组织及纤维瘤组织蛋白质组的变化,探讨乳腺纤维瘤的发病机理.方法:提取乳腺正常组织及纤维瘤组织总蛋白,分别用Cy3或Cy5标记,与一个Cy2标记的内标等量混合后,上样于同一胶中进行电泳分离,经不同光激发下扫描得到不同样品的蛋白质组图谱.所获得的图谱经DeCyder 6.5软件进行分析,筛选表达量差异超过两倍的蛋白质进行质谱鉴定.结果:15个蛋白质在乳腺正常组织及纤维瘤组织中有显著差异.其中,T细胞受体、钙磷脂结合蛋白A2、a-B crystallin、肌球蛋白轻链\T盒转录因子3、CDC16蛋白、血红素α链、RAB14、烯醇酶1表达量增加,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肽基脯氨酸异构酶、转甲状腺素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突变体、阻抑素表达降低.结论:这15个蛋白质可能与乳腺纤维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以作为乳腺纤维瘤早期检测和治疗药物筛选的候选指标.
作者:赵虹;卢德赵;沃立科;顾锡冬;郭艳花;楼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