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超;杨华元;刘堂义;高明;胡银娥;徐刚
目的:探讨巴戟天与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大鼠破骨细胞RANK和CAII的表达影响.方法:选用4月龄SPF级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离大鼠原代破骨细胞并分为3组:B组给予17β-雌二醇10-6 mmol/L,C组给予1.0 mmol/L巴戟天,D组给予17β-雌二醇10-6 mmol/L和1.0 mmol/L巴戟天进行培养,观察比较各组CAⅡ、RANKmRNA表达等指标差异.结果:B、C和D组破骨细胞数量均较A组明显减少,而D组减少明显(P<0.05);B、C、D组骨吸收陷窝面积相均低于A组(P<0.05),而D组骨吸收陷窝面积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B、C、D组CAII、RANKmRN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RANK-mRNA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IImRNA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CAII、RANKmRNA基因表达水平低(P<0.05).结论:巴戟天联合雌激素能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大鼠破骨细胞RANK和CAII的表达,起到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
作者:王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在小鼠内毒素血症发病中起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用50只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10只.5组分别为:预防剂量组、治疗剂量组、药物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于攻毒前和攻毒后6、12、18和24 h检测各组小鼠的直肠温度,给药5天后分别观察小鼠的死亡率、病理解剖观察心、肝、肾和肠病变,眼球取血进行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测定,分离血清,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IL-1、IL-6水平.结果:预防剂量组、治疗剂量组小鼠较LPS对照组小鼠死亡率下降,在6h和12h时,治疗剂量组和预防剂量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PS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和预防组的白细胞、血小板数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预防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预防组的TNF-α、IL-1、IL-6水平较LPS组低,前者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者与正常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对内毒素血症小鼠有保护作用,预防、治疗均有效果,预防效应强于治疗.
作者:杨雪静;侯佳惠;彭来君;曹俊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N-甲基-N-亚硝基脲(MNU)诱C57BL/KsJ-db/db小鼠胃癌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同批22只雄性糖尿病模型动物C57BL/KsJ-db/db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六味地黄丸组,隔周给予新鲜配制的MNU120ppm自由饮水20周诱导胃癌模型,21周起两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及六味地黄丸,持续10周,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后测量体质量,空腹血糖,分离胃组织,H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胃组织的病理学改变,Real-time PCR法检测胃癌相关炎症因子IL-6,IL-1β,IL-10,IL-18,TNF-α及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六味地黄丸组C57BL/KsJ-db/db小鼠胃黏膜异型增生占10%,无肿瘤形成;对照组小鼠异型增生占67%,1例(11%)胃肿瘤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胃癌相关炎症因子1L-6,1L-1β,1L-10 mRNA的表达(P<0.05),TNF-α的相对表达量降低58%,IL-10及IFN-γ的表达所有所下调,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六味地黄丸可通过抑制胃癌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糖尿病小鼠胃癌的发生风险.
作者:简咏梅;孙永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利胆软坚方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为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给药浓度(3g·mL-1)和大给药体积(0.04 mL·g-1)的利胆软坚方水煎剂对小鼠灌胃给药,24 h内给药2次,给药后连续观察7d.详细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及一般情况.结果:小鼠无一例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测得利胆软坚方药大给药量(以含生药量计)为240 g·kg-1,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60倍.结论:利胆软坚方药比较安全,未在小鼠动物实验中见到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姚静慧;王清亮;杨柏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代谢变化情况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建立NASH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复方绞芪方治疗,检测大鼠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LT、AST、LDL-C、FFA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HOL、T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明显下降;NAS计分明显升高.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NAS计分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CHOL、TG、LDL-C、FF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HDL-C明显升高,肝组织中CHOL和TG含量也明显下降.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复方绞芪方能一定程度纠正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重要机制.
作者:徐晶莹;顾慧华;朱飞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连钱草配方煮丸制备工艺的研究,为研究开发配方煮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鉴别,TLC法鉴别,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的测量,比较其基本情况.结果:连钱草配方煮丸,TLC法鉴别,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连钱草配方煮丸具有有颖粒大小均一,密度均匀,流动性好,便于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包装,且疗效可靠,质量标准清晰、稳定可控,调配快速等特点,适合企业大规模生产;同时,可临方调配,进行群药共煮,服用等方法均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要求.
作者:黄芳;曹岗;葛卫红;岳显可;蔡宝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其病程分期大体可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COPD稳定期治疗对患者至关重要,正如世界卫生组织COPD全球策略(GOLD)明确提出通过稳定期治疗从而达到预防COPD急性加重是其重要治疗原则.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长期应用可发生耐药且药物自身不良反应会越发明显,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辨证论治思想指导COPD稳定期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回顾近5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COPD稳定期的文献.
作者:吴健广;郭思佳;封继宏;刘伟;郝正华;付敏;窦钊;李云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朱丹溪“倒仓法”对当今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启迪意义.方法:以《格致余论》、《丹溪心法》为研究对象,分析朱丹溪“倒仓法”的原意,重视“倒仓法”研究的现实意义,提出现今运用“倒仓法”的原则和方法.结果:现今运用“倒仓法”必须强调预防为先、顾护正气、身心并重,从饮食“倒仓”、情志“倒仓”、运动“倒仓”、规律排便“倒仓”、药物“倒仓”等多方面综合实施.结论:古老的“倒仓法”具清理肠胃,荡涤留毒,“去苑陈痤”,恢复平衡的作用,与现今“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观点不谋而合,对于中老年人和久病之人养生保健,开拓了新思路,值得研究.
作者:朱近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祛风湿中药对环磷酰胺(CTX)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低下模型,测定灌胃给药后小鼠体内碳粒廓清水平和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结果:四大类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碳粒廓清率,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在2个免疫增强作用的试验中,辛温(热)合归脾胃经药均表现出很强的免疫增强作用,其次是祛风湿强筋骨药也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作用,另外2大类祛风湿止痹痛药和舒筋活络药有一定作用.结论:免疫作用可能是祛风湿中药的共同药理作用之一,辛温(热)合归脾胃经药表现出较强的免疫增强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完全支持提出将其归为第四类祛风湿中药的观点.
作者:陈瑞明;张小丽;李芳;任亚娟;章文齐;陈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金氏消痔散(Jin's Xiaozhisan Decoction)治疗痔术后水肿、疼痛的疗效.方法:将356例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2例)术后口服金氏消痔散;对照组(174例)术后口服消脱止-M片,比较二者治疗痔术后水肿、疼痛的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在水肿积分、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术后14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氏消痔散能有效减轻痔术后水肿、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晨果;陈念昭;诸葛林敏;金定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方法,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钩藤中钩藤碱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钩藤碱的含量,流动相(甲醇-0.05%醋酸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54 nm.通过响应面法考察加速溶剂萃取法的工艺条件.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基础筛选出钩藤中钩藤碱的加速溶剂萃取技术3个主要因素,乙醇浓度、萃取次数和萃取时间.结论: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佳组合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3次,萃取时间12 min.在此条件下,加速溶剂萃取法所提取的钩藤碱的含量是6.121 mg·g-1.加速溶剂萃取技术具有省时、方便、提取效率高等优点,适合于对钩藤中钩藤碱的提取.
作者:王辉;王乐奇;杨树东;任浚萁;张默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抑郁大鼠模型的心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内皮素-1(NO、ET-1)变化,了解抑郁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调脂积冲剂的可能干预作用.方法:Wistar老年大鼠共32只,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调脂积冲剂干预组、氟西汀干预组.适应性喂养后,给予持续性温和刺激(包括冰水游泳、热刺激、禁食、禁水、夹尾、昼夜颠倒、高速水平摇晃、频闪灯照射)造抑郁模型.经检测造模成功后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糖水偏嗜等一般情况,同时检测血管活性物质(NO、ET-1)水平.结果:给予持续性温和刺激56 d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糖水偏嗜度有降低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调脂积冲剂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糖水偏嗜度有明显升高,其中调脂积冲剂组差异明显(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调脂积冲剂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NO水平有下降趋势,其中调脂积冲剂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调脂积冲剂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ET-1水平均呈下降趋势,氟西汀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抑郁大鼠模型相关心血管活性物质(NO、ET-1)可产生变化,可能以此途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预后;调脂积冲剂对老年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及相关心血管活性物质具有干预作用.
作者:唐黎群;余肖琴;潘智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及对尿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6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IL-1、IL-6、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片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降低尿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作用,故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光标;陈德君;陈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李铁教授临床诊病善用经方,辩证施治以和为用.在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方面,以“凉血散血”理论为指导,创新研究出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经验用药“四草四根汤”.并长期从事中药血药的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血药体系.他认为:人身不外气血,疾病亦不出气血两端.肝的自然属性及生理特点都决定着其在调节控制气血运行方面的重要性,“气血冲和,万病不生”.若肝疏泄失权,则气不行而致瘀,从而形成各种疾病.因此“从肝论治”也始终贯穿着其诊病的全过程.综述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作者:丁丽;李国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载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作用的强心合剂口服,7d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BNP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载中医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可以改善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BNP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于占文;王敬民;韩建秋;朱志芳;沈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就是健康状态,《黄帝内经》所提到的“平人”即为健康者.探讨健康是医学永恒的主题,维护健康是医学的宗旨.从词源学的角度及中医文献研究来解读“平人”的内涵,并从养生、预防、治疗三个层面来探讨“平人”内涵对健康维护的启示作用.
作者:徐铭悦;倪红梅;何裕民;郭盈盈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祖师麻总香豆素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后续研究开发新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评价祖师麻总香豆素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模型,评价其镇痛活性.结果:祖师麻总香豆素可明显抑制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和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减轻由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减少扭体反应次数.结论:祖师麻总香豆素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杨鸽华;王丽丽;封玲;石森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侯丽辉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的检查手段灵活运用王琦教授的“三辨诊疗模式”先辨病,后辨证,再辨体,病证结合,以病统证,辨证论治和辨体论治相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寇丽辉;侯丽辉;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白鲜皮提取物在体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及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M27-A2测定白鲜皮提取物对白念珠菌的小抑菌浓度(MIC);XTT法评价白鲜皮提取物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及细胞黏附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检测白鲜皮提取物作用后,ALS3、HWP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白鲜皮提取物对白念珠菌的MIC为128μg/mL;对生物膜的SMIC50和SMIC80分别为256 μg/mL和512 μg/mL;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白鲜皮提取物(16~512 μg,/mL)对培养1、2、3、4h的白念珠菌细胞黏附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 0.05);qRT-PCR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ALS3、HWP1基因表达降低(P<0.05).结论:白鲜皮提取物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ALS3、HWP1等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Ras/cAMP通路的功能.
作者:谈潘莉;曹毅;夏永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考察紫龙金片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紫龙金片治疗,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安慰剂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分别检测患者的总体有效率、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缓解率为45.3%,对照组为28.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控制率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人数35例(54.7%),对照组为22例(34.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31.25±4.35 vs 27.56±6.13)和CD4/CD8(1.23±0.21 vs 1.71±0.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紫龙金片联合化疗可有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紫龙金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孙彩萍;王建芳;陈遐林;叶万立;朱晓灵;刘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