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中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刘太明

关键词:舒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人流, 麻醉,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中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随机数法将20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后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不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总有效率、手术中的平均动脉压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更高,麻醉后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3项指标更低,且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见效更快,利于患者术后及时清醒,联合麻醉效果更好,且患者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指标更加稳定.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Nd:YAG激光联合超声洁刮治疗牙周炎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分析Nd:YAG激光联合超声洁刮治疗牙周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到2016年2月间在本院予以牙周炎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超声波洁牙以及龈下刮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Nd:YAG激光疗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菌斑指数、菌落数量、龈沟出血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菌斑指数、菌落数量、龈沟出血指数均得到降低,与治疗之前相比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与2个半月时,菌落数量明显低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半个月与1个月时的龈沟出血指数,明显低于同时间段的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d:YAG激光联合超声洁刮治疗牙周炎比单独使用超声洁刮治疗,临床效果更好,能有效清除菌斑,清除患者口腔内的有害菌群,调节菌群平衡,保护牙周组织,临床效果更加可靠,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郦芳;王峻;汤刘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闭合性肝创伤患者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肝创伤患者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5例单纯闭合性肝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33例)和非手术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及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治愈62例(95.38%),死亡3例(4.62%).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患者的肝外伤分级、收缩期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腹膜炎体征和腹腔积液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闭合性肝创伤的治疗方法应综合血液动力学状态、腹腔积液量、腹膜炎体征和CT检查进行选择,非手术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手术治疗要积极预防并发症.

    作者:杜学峰;戴启强;朱昱;杨健;张法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T检查在钝性胸部外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CT检查在钝性胸部外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以本院128例钝性胸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CT检查及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128例患者经CT与X线平片检查后,平片检查异常者共计95例,CT检查异常者共计119例,两种方法均未发现异常者共计11例.CT检查在肋骨骨折、肺挫伤、血胸的显示上敏感度显著高于X线检查,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诊剖胸检查或经胸腔闭式引流者69例,有59例为CT检查前进行.而于CT检查后实施治疗的患者中,6例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相同;RTS外伤评分越低实施胸外科治疗的几率越大.结论 对于钝性胸部外伤的诊断而言,CT图像在显示肺挫伤、血胸、肋骨骨折等上的敏感度高于平片图像,可作为X线平片的补充检查方法,临床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义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60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60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选择在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病例3960例,术后有60例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取其切口分泌物分离出病原菌82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病原菌的药敏试验,观察记录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在分离的82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有52株,革兰氏阴性菌有27株,真菌3株;其所构成比分别为63.41%,32.93%,3.66%.革兰氏阳性菌是病原菌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8株,表皮葡萄球菌13株,肠球菌属9株,链球菌10株,构成比分别为21.95%、15.85%、10.97%、12.16%;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孢菌11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鲍曼不动杆菌7株,构成比分别为13.41%、9.76%、8.54%.通过分析革兰氏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50.0%).通过分析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及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50.0%).结论 发生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且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医院应该采用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趋势,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

    作者:林优波;竺智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球内异物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球内异物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24例眼后段金属球内异物的临床资料,其中Ⅰ期手术23例,Ⅱ期手术1例.随访3~6个月,观察记录:佳矫正视力、手术并发症、异物取出率、视网膜复位等情况,对上述资料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异物取出成功率100%;24例中视力提高20例,占83.33%;眼压及炎症反应控制良好;发生术后PVR者4例,其中3例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至末次随访除1例为硅油依赖眼,其余23例视网膜在位情况均良好.结论 应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眼后段球内异物,尤其Ⅰ期手术应用该治疗方式安全有效.

    作者:李恩辉;金琴辉;李高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型颅脑损伤小儿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Gln)对重型颅脑损伤(SCI)小儿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本院82例小儿SC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Gln治疗,测定其乳果糖排泄率、血浆内毒素及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乳果糖排泄率,内毒素及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且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给予Gln,可有效的降低肠粘膜通透性及上皮细胞坏死,对肠粘膜屏障作用的重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减少炎症的发生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钱振华;马卫星;向辉;薛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75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41例行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者为观察组,34例行传统开放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常规手术情况和术后功能,并评估其形态学和疼痛改善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后脊柱改良Prolo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形态学指标矢状面指数、Cobb′s角和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在椎体形态学改善程度方面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差不大,但创伤小,利于减轻患者疼痛和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张富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关节镜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陈旧骨折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陈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38例移位肱骨大结节陈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采用关节镜下陈旧肱骨大结骨块滑除+肩袖修补术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开始功能锻炼时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陈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作者:汤海军;蔡国荣;许元元;叶恒力;赵九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外科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阑尾切除术76例、阑尾切除联合腹腔引流术24例、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12例;术后所有患者使用两联抗生素,并对其他症状对症处理.结果 经手术治疗后痊愈75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99.1%.死亡1例,死因为心肺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12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0.9%),肺部感染2例(1.8%),尿路感染4例(3.6%),粘连性肠梗阻4例(3.6%).住院时间为8~18天,平均10.5天.结论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老年人身体敏感度下降,容易出现误诊或治疗延误的问题,因此需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朱剑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及保守治疗分析

    目的 对本院近3年来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手术及保守治疗,评估两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单孔单管组、单孔双管组和保守治疗组,分别收集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颅内积气量、残留液体量、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收集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患者58例,其中单孔单管组20例、单孔双管组19例和保守治疗组19例.3组之间患者基础疾病、血肿位置、CT表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治疗组(单孔双管与单孔单管)与保守治疗组比较,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单孔双管组术后颅内积气量以及残留液体量显著低于单孔单管组(P<0.01),而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月及6月随访发现,保守治疗组复发率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单孔双管和单孔单管)(P<0.05),而单孔双管组与单孔单管组的复发率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钻孔单孔双管引流术是老年患者的慢性自发性硬膜下血肿处理的佳方案,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同时能显著降低术后颅内积气、血液残留、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减少硬膜下血肿的复发.

    作者:潘柏林;赵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右美托咪定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以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60例颅脑肿瘤手术患者为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基于诱导基础,对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完毕后术中对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患者基于诱导基础,给予与观察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患者各个时段收缩压、心率与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进行观察、记录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手术时间方面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气管插管后5分钟收缩压、心率方面,对照组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在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方面,观察组气管插管5分钟、瘤体分离时、手术结束时3个阶段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颅脑肿瘤手术中对右美托咪定加以应用,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能够促进患者脑供氧状态的改变,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沈菊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行胸腔镜急诊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行胸腔镜急诊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52例,依据患者自愿原则选取剖胸内固定术与胸腔镜下微创术治疗,每组26人.对照组给予剖胸内固定术,观察组行胸腔镜下手术.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资料,术后疼痛以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E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撕裂伤患者行胸腔镜急诊手术,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手术以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中创伤,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贝荣新;杨泽山;王昌荣;王俊青;周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对宫腔镜下IUA切除术后再次粘连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研究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Foley球囊导尿管和常规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入联合口服戊酸雌二醇的两种方法对宫腔黏连TCRA术后再发粘连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TCRA治疗,术后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评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0例,TCRA术后行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Foley球囊导尿管预防性治疗;对照组60例,TCRA术后行常规透明质酸钠腔内注入联合戊酸雌二醇口服预防治疗.于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月经干净3~7天后行宫腔镜复查并进行AF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宫腔黏连预防及整体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并进行AFS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AFS评分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03,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4个月的AFS评分比较,实验组在宫腔黏连的累及范围、黏连情况、月经情况及总体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Foley球囊导尿管应用对宫腔黏连患者TCRA术后再发粘连的预防效果更佳,对宫腔内组织的无瘢痕愈合及月经恢复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作者:邓代荣;梁伟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单切口钢板支撑在Pilon骨折临床运用

    目的 对超过2年的21例经踝关节前外侧入路PILON骨折随访观察,总结临床效果与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踝关节前外侧入路作为显露切口,处理胫骨远端及腓骨,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对手术时间、出血、骨折愈合所需时间、患者术后AOFAS评分、并发症等进行评估,探讨该方式适应证及优缺点.结果 2013年1月自2015年12月对21例Pilon,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19~55岁,平均(32±10.2)岁.手术时机选择致伤后7~14天,平均12天.根据AO/OTA分型B3型3例,C1型5例,C2型11例,C3型2例.术后随访(24±6.5)月,骨折愈合(16±2.5)周,未发现内固定物失败.术后X片测量均<6°成角畸形.术后踝关节背伸(20°±5°),跖曲(30°±6.5°).手术时间(75±32.5)分钟,术中失血(200±37.6)ml,术后引流(80±45.5)ml.AOFAS评分(80±15.2)分.80分以上14例,60分以上5例,<40分2例.优良率90.4%.结论 踝关节前外侧入路对合适PILON骨折能有效减少软组织并发症,恢复胫骨关节面,可显露并复位固定腓骨骨折.

    作者:陈鹏;赵凯;计飞;王强立;张泽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择取过去两年(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感染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ICU治疗时间的不同将所有人员均分至A、B两组,其中,A组均为ICU治疗时间不低于48小时的患者,B组则为ICU治疗时间小于48小时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重症感染患者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 无论是两组重症感染患者的乳酸水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情况(MODS)、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还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情况(DIC)等临床指标AB两组不同ICU治疗时间重症感染患者临床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 对于重症感染患者而言,ICU治疗时间同其乳酸水平、MODS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DIC等指标均有着密切的关系,ICU治疗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上述各指标变化,临床上应予重视.

    作者:余娇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失败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治疗的60例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患者行后尿道端端吻合术,30例患者行尿道内切开术,分析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和一些相关注意事项.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尿道内切开术患者有10例失败,失败率33.33%;后尿道端端吻合术有8例失败,手术失败率为26.67%.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治疗失败率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尿道内切开术组10例手术失败患者,失败的原因:1例切口过长,4例手术时间长,3例瘢痕切除不彻底,2例术中感染;30例尿道端端吻合术患者中有8例手术失败,失败的原因:2例手术方式不合理,3例手术时间长,2例瘢痕切除不彻底,1例术中感染.结论 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失败的原因比较多,治疗过程中必须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行创伤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的方法,并遵随手术原则进行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对T管引流术后胆道压力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对T管引流术后胆道压力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本院6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胆道压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胆道压力差异不明显,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胆道压力(14.52±2.26 cmH2O、12.13±2.34 cmH2O、11.49±1.52 cmH2O)显著高于对照组(11.18±2.79 cmH2O、10.58±2.25 cmH2O、9.05±2.14 cmH2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带管时间、 住院时间、 术后补液量、 住院费用(28.28±8.61小时、15.07±4.11小时、3.07±1.17天、6.07±1.31天、5286.07±941.36 ml、13566.87±941.28元)均少于对照组(42.52±12.73小时、29.53±5.21小时、3.93±1.26天、7.33±2.32天、8397.59±982.47 ml、20047.54±832.41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胆漏、胆管狭窄、结石残留、胆道出血术后总并发症率(5.88%)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把控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及术后Ⅰ期缝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较T管引流更加安全、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国军;马国峰;沈华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对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36例经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的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患者完全治愈出院,平均带管时间为9.2天,随访1~6月无复发;1例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死于颅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结论 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前提下,腰大池置管引流是治疗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的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与不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沈永锋;俞文华;杜权;胡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重度烧伤患者应用早期心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中重度烧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中重度烧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情绪状况及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2.16%、76.47%,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中重度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应激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并利于维持良好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陆敏娴;汤佳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盆腔脓肿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 腹腔镜手术治疗盆腔脓肿的诊治疗效,为腹腔镜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安全性和可行性等提供技术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收集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医院治疗的盆腔脓肿住院患者105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并收集患者的症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特征,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恢复过程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区别.结果 此研究共纳入105例,其中有65例病人采用的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占61.9%,40例病人采用的是常规方法治疗,占38.1%.患者平均年龄(40.55±10.52)岁,放置宫内节育器者41例,占39.04%,末次月经前已有白带异常者62例,占59.05%.发现衣原体感染者21例,占20.00%,人型支原体29例,占27.62%,解脲支原体50例,占47.62%,淋球菌2例,占1.90%.观察组的平均抗炎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数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对于治疗盆腔脓肿具有显著疗效,术中治疗过程安全顺利,术后恢复过程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方式,并且并发症少.

    作者:王倩倩;徐海鸥;徐婉婉;黄璐;陈莉锋;赵小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