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昕宇;肖长芳;张凯熠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李济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李济仁大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处方,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李济仁大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经验.结果:对筛选出的80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并挖掘出15个核心组合和6首新处方.结论:李济仁大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丰富,多用补气活血通络之品,应用灵活,配伍严谨.
作者:杨永晖;李艳;胡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从解剖学、生理功能和肝的系统连属等方面讨论了中医肝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同时也讨论了肝理论在与自然、四时关系方面与现代医学的联系.尝试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来认识和理解中医肝理论.
作者:林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以虚、瘀、风湿论治无症状性尿检异常的疗效.方法:选择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患者,以虚、瘀、风湿辨证依据进行证候调查,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持续24 h尿蛋白定量>0.5 g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II阻断剂(ARB)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下,根据中医辨证,肾虚证加用益肾方,血瘀证加用活血方,风湿证加用祛风湿方和/或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结果:治疗组(67例)完全缓解12例,显效3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6.6%,明显优于对照组(31例)(总有效率为41.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有效地减少尿蛋白、24h尿蛋白、尿红细胞排泄(P<0.05).以肾虚风湿证、肾虚风湿血瘀证患者疗效好.结论:以虚、瘀、风湿论治可以更好改善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患者的病情.
作者:俞东容;仝旭珍;李亚妤;余瑾;毛黎明;王永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益气涤痰化瘀方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Th17/Treg平衡的影响,初步揭示该方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BALB/c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益气涤痰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及雾化激发法,复帝制哮喘模型,益气涤痰化瘀方干预治疗.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改变;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进镜下观察;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取小鼠血清ELISA法检测IL-17的变化.结果:(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哮喘症状有所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2)益气涤痰化瘀方中剂量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分类计数较哮喘模型组都有减少(P<0.05).(3)益气涤痰化瘀方各剂量组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小鼠血清IL-17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益气涤痰化瘀方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抑制哮喘小鼠IL-17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干预哮喘发作.
作者:赵文娟;袁嘉丽;陈静;邢海晶;韩妮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复方楂金颗粒(CZJG)中试产品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0.06 g/kg)与复方楂金高、中、低剂量组(3.50、1.75、0.88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以标准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造模.12周末称重,处死所有大鼠,计算肝指数.测定大鼠血清中ALT、AST、ALP、GGP、TC、TG、HDL-C、LDL-C的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DA、SOD、GSH-PX、TAOC、TNF-α、Leptin的活性;并对大鼠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高、中剂量组CZJG大鼠肝脏炎症程度明显减轻(P<0.01);与模型组比较,CZJG高、中剂量组血清中TG、ALT、AST、ALP水平显著降低(P<0.05;P <0.01);高、中、低剂量组血清中TC、LDL-C、TNF-α、Leptin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中、低剂量组血清中SOD、GSH-PX酶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高、低剂量组显著降低MDA活性显著下降(P<0.01).结论:CZJG中试颗粒可有效防治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其机制可能为:减少TNF-α、Leptin的产生;提高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作者:许静;李兆翌;施军平;田静;蒋小琴;纪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系统的评价益气解毒活血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2-2012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生物文献数据库、万方中华生物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及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人工检索,收集西药联合益气解毒活血中药对比单用西药类药物或单用益气解毒活血中药对比单用西药治疗DN的随机对照实验(RCT)和半随机对照实验.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评估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组提供的Revman5.2软件对16篇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中文RCT论文,1篇被评为B级,余均被评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药基础上联合益气解毒活血中药治疗临床D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P =0.001)、血肌酐(Cr) (P <0.000 01)、尿素氮(BUN) (P <0.000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 (P =0.04)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西药组;益气解毒活血中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P=0.02)、肌酐(Cr)(P=0.03)的作用优于ACEI或ARB类药物,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 (P =0.28)的作用可能相似于ACEI或ARB类药物.益气解毒活血中药治疗DN的总体疗效得以肯定,为指导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漏斗图显示不对称,可能与临床试验设计和发表偏倚有关.结论:益气解毒活血中药治疗DN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丽;李敬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查阅麻黄相关文献资料,着眼于非常规剂量、特殊剂型或特殊用法应用麻黄的验方及验案,并筛选整理出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或科研价值的案例.综述麻黄在内、外、妇、儿、男、五官科及疑难杂症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简述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与其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相关联系,结合古代医籍对麻黄的阐述与现代药理学对麻黄的研究,为如何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扩大麻黄的临床应用,发挥其大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昕宇;肖长芳;张凯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组药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HPLC法测定的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以及收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优选出佳的提取工艺.结果: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组药物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入10倍量的6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提取率较高.
作者:陈雪;黄庆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功能及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消渴平合剂高、中、低剂量组.12周时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变化情况,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消渴平合剂可以改善DN大鼠的一般状况,与模型组比较,消渴平合剂高、中剂量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TG含量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无显著差异(P>0.05);消渴平合剂高、中剂量组及厄贝沙坦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较模型组下调(P<0.01),消渴平合剂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渴平合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N大鼠肾脏TNF-α和IL-6的激活有关.
作者:辛传伟;杨秀丽;田云龙;李功华;林蒙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颗粒对去势大鼠的肾虚症状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采用补肾治本的原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4只雌性大鼠单纯随机分为补肾活血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补肾活血组与模型组麻醉后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麻醉后行假手术处理,饲养3个月确认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补肾活血颗粒、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灌胃,90 d后进行3d大鼠的一般情况观察及生理状态的量化检测,然后麻醉下处死大鼠,用电子天平称取垂体、肾、肾上腺、子宫的湿重,采用Elisa法进行ACTH、E2、T3、T4的血清学检测.结果:补肾活血组大鼠的体毛光滑略显稀疏、行动活泼、反应尚可、精神尚佳、食欲可、身体肥胖、略有嗜睡、眼睛明亮、眼角干燥、二便基本正常等表现;活动度、肛温及进食量均高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血压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ACTH、E2、乃、T4的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垂体、肾上腺、肾的湿重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的湿重高于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颗粒能够明显的改善去势大鼠的肾虚症状,并且推测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是补肾活血颗粒改善去势大鼠肾虚症状的作用机制.
作者:许兵;王萧枫;王冠华;林忠壮;肖鲁伟;童培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制备具有胃内漂浮和生物黏附特征的油酸胃滞留微丸,并考察处方中各因素对其体外释药的影响.方法:采用熔融制粒法制备油酸胃滞留微丸,分别将各因素不同处方在1、3、5、6h的累积释放度作为取样点,计算释药百分率,并以f2相似因子对各因素进行相似性判断,以考察不同因素对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所制备的胃滞留微丸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和漂浮能力,6h体外累积释放度能达到90%以上.结论:处方中HPMC与NaHCO3的比例,Cp与Lactose的比例,compritol在辅料中的用量对于药物的释放均有较大影响,而且各个因素不同处方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
作者:张溪桐;张悦;王冰;张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上消化道出血(UGIB)发病因素与中医时相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消化内科316例UGIB住院病例,统计不同发病因素的分布及与中医时相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溃疡炎症因素相关的UGIB发病具有季节性、节气性;血管性因素与肿瘤性因素相关的UGIB无明显季节性及节气性.溃疡炎症因素相关的UGIB昼夜发病有统计学差异,各时辰间发病亦有统计学差异,发病高峰在卯时;血管因素相关的UGIB昼夜以及各时辰间的发病无显著差异;肿瘤因素相关的UGIB昼夜发病无统计学差异,但各时辰间的发病有统计学差异,发病高峰在卯时和辰时.结论:UGIB不同病因所致UGIB的发病与中医时相的关系存在差异.
作者:傅志泉;李珍;李春霞;周嘉鹤;李清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复方楂金颗粒长期灌胃给药对实验大鼠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评价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复方楂金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相当于原生药为62.5、35.7和17.8 g/kg,为临床推荐用量的35、20和10倍),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周灌胃6天(每周六停药1次),连续给药13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症状、体质量变化、耗料量,测定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动物剖检后,称重主要脏器并计算脏器系数,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给药13周后,各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体质量增长,摄食情况、血常规和血液生化学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雌性大鼠高剂量组(62.5 g/kg),雄性大鼠中剂量组(35.7 g/kg)肝脏和肾脏脏器系数升高,胸腺脏器系数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脏器的组织形态学检查,高、中剂量大鼠肾小球血管周围可见少量炎细胞.结论:复方楂金颗粒对SD大鼠的安全剂量为17.8 g/kg,雌性大鼠开始出现毒性剂量为62.5g/kg,雄性大鼠在35.7 g/kg剂量可能产生毒性,建议加大用量或延长疗程使用时定期进行血液学指标检测.
作者:李兆翌;施军平;许静;蒋小琴;纪倩;田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使中医药治疗aMCI在辨证上有据可循.方法: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aMCI诊断标准的150例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患者进行中医症侯的分析.结果:在此次aMCI患者调查研究中,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证型积分高.结论: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瘀血阻络是aMCI中常见的证型.
作者:顾超;沈婷;梅国江;安红梅;袁灿兴;张田丽;顾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以丹参素钠为内参物,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丹参合剂中5种水溶性成分(丹参素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以丹参合剂为研究对象,以丹参素钠为内参物,确定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相对于丹参素钠的相对校正因子.外标法测定丹参素的含量,通过相对校正因子对其他4个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两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各成分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表明具有了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丹参合剂中水溶性成分的质量评价.
作者:张琳;窦志华;陈霞;王征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新安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医家所著医籍卷帙浩繁,医籍所载治疗痹证效方繁多.利用数据频数分析与频繁集技术,对新安医籍所载治疗痹证方中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新安医籍所载治痹方虽载药宽泛、但用药集中.新安医家治疗痹证用药特色鲜明、风格独具;强调固本培元、重视调理脾胃;针对病机,重用补虚,重补气血,善化痰瘀,用药轻灵.
作者:刘磊;刘健;许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nminuria,MAU)、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bin,β2-M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名DN Ⅲ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5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对照组仅用西药控制血糖、甘油三酯、血压,治疗组除使用对照组的西药外,还配合使用益肾活血方服用.分别在治疗初始(0 d)、30 d、60 d和90 d时记录每位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24h尿白蛋白定量、尿RBP、尿β2-MG,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记录的血压均在理想范围内,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治疗0d时,两组24 h尿白蛋白定量、尿RBP、尿β2-MG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0 d、60d、90 d后,治疗组的24h尿白蛋白、尿RBP、尿β2-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组内比较:治疗30 d时,两组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β2-MG均明显低于治疗0 d(P <0.01).治疗60d时,两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β 2-MG明显低于0d、30 d(P<0.01).治疗90d时,治疗组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p2-MG明显低于0d、30 d、60 d(P<0.01),而对照组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β 2-MG明显低于0d、30 d(P<0.01))、而较60d时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西药配合益肾活血方在改善DN的24 h尿白蛋白、尿RBP、尿β2-MG时,比单纯使用西药效果更持久、更显著.
作者:金丹;瞿联霞;戴其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地黄饮子为古代经典方剂.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地黄饮子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中风及后遗症等疾病方面有一定疗效,并且对神经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的实验研究进行论述.
作者:谢宁;刘艳丽;宋琳;井宏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活血溶检汤预防外伤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于医院外科住院的需要进行皮瓣移植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手术以后均接受医用射灯照射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于术后当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次/d,连续使用7d.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汤剂活血溶栓汤加减口服.疗效与对照组相同.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统计显示,在两组临床总优良率比较中,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68.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用药前后血小板计数水平比较中,治疗组在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改变,而对照组则较治疗后下降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两组用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TT)比较中,治疗组在治疗后PT及APTT数值无明显改变,而对照组则较治疗后增加明显,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活血溶栓汤对于外伤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防治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勇;李莹;严望;汪涛;孙锋;苏悛檩;刘志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肝脏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建立T2DM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T2DM小鼠随机分成姜黄素给药组(50 mg/kg、100 mg/kg)和模型组,正常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通过生化指标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免疫印迹、和苏木素-伊红染色实验,探讨姜黄素对糖尿病肝脏的药理活性.结果:同糖尿病组相比,姜黄素能够改善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P<0.05).研究发现,姜黄素降低糖尿病小鼠肝脏糖皮质激素水平(P<0.05),并伴随着糖皮质激素受体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显著性低于糖尿病模型组(1.17±0.23 vs Cur 100 mg/kg0.40±0.20,P<0.01).病理切片确证姜黄素缓解糖尿病肝脏脂肪变性.结论:姜黄素具有调节糖尿病小鼠代谢紊乱的药理活性,可能是通过缓解糖皮质激素信号通路紊乱的作用.
作者:余维;俞杭锋;管家齐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