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对比西医百忧解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贾春霞;徐清照;杜月光;张宇燕

关键词:脑梗死, 抑郁症, 中医药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对比西医百忧解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共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的患者共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脑梗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理气活血解郁方加减辨证治疗合心理认知疗法),对照组给予百忧解片20 mg/d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接受治疗后第10、30、60 d记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表现评分、临床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结果:①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治疗组及对照组接收治疗后第10 d均有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②从中医整体症候评分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治疗开始10 d后,治疗组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提示理气活血解郁方合认知疗法在缓解老年PSD患者中医临床伴随症状方面,更优于百忧解片;③以HAMD减分率统计数据,治疗组有效率为50%,显效率为18.3%,总有效率达68.3%;对照组有效率为48.3%,显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65.0%,两者有效率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提示理气活血解郁方合认知疗法在治疗老年PSD患者抑郁症状方面,与百忧解片效果相当.④入组时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全血黏度(120 s-1、70 s-1和30 s-1)、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呈显著正相关(P<0.05 ~0.01);⑤治疗组全血黏度(120 s-1、70 s-1和30 s-1)、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经中医药治疗第10 d的变化值与HAMD抑郁量表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 <0.05 ~0.01).结论:运用理气活血解郁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并且还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血液的高黏滞状态,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红花对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红花对青春期前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组织在青春期前后的组织学改变以及精子生成情况.方法:42只健康雄性青春期前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14)、睾丸扭转复位组(B组,n=14)和睾丸扭转复位+红花组(C组,n=14).按Turner法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周及8周时处死7只,即刻采集各组大鼠右侧睾丸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8周时同时取附睾尾部行精子计数及活动率测定.结果与B组相比,术后1周时C组平均曲细精管直径(MSTD)增大,睾丸结构评分降低;术后8周时C组生精上皮层数增多,平均曲细精管直径增大,睾丸组织结构评分降低,同时附睾精子密度与活动率明显升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花能够减轻青春期前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组织损伤,使附睾精子生成显著增多.

    作者:林孝坤;吴大洲;姚贤明;武鹏;沈德雷;冯召广;秦乐;陈肖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以临床为线索的姜黄素作用机制探析

    姜黄素(Curcumin)具有诸多药理作用,近年来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其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力药物的研究正越来越多的引起关注.研究显示,姜黄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肝炎、癫痫、胃肠道疾病、肿瘤等有显著疗效.

    作者:黄敏芳;刘端勇;徐荣;赵海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于数字化慢性肾炎湿热证面诊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湿热证面诊参数特征,并分析面诊参数变化与病理生化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中医面诊数字化检测仪采集与分析慢性肾炎患者面诊特征信息,同步收集其病史资料及病理生化指标.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慢性肾炎组面色参数中青色指数明显升高(P<0.05),黑色指数显著降低(P<0.001);慢性肾炎组光泽指数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2)慢性肾炎湿热证组的面色指数、青色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黑色指数显著降低(P<0.01);湿热证组较非湿热证组面色指数显著升高(P<0.01);非湿热证组黄色指数、青色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黑色指数显著下降(P<0.01).(3)慢性肾炎患者湿热证面色参数中青色指数与尿素氮、肌酐、尿酸存在一定相关.结论:(1)慢性肾炎湿热证面诊信息参数变化有一定规律,提示面色参数可作为该病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之一.(2)慢性肾炎湿热证型的面色参数与临床病理生化指标尿素氮、血肌酐、尿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中医临床病证面色变化可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诠释.

    作者:刘金涛;陈叶;金燕;朱源;郭兵权;郑佳丽;康文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芪连扶正胶囊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肺癌转移的研究

    目的:观察芪连扶正胶囊对TGF-β/smad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制备芪连扶正胶囊含药血清,按实验分组干预,Western blotting检测TβR Ⅰ、TβRⅡ、Smad2/3、Smad4、Smad7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 mRNA表达.结果:芪连扶正胶囊含药血清可上调TβR Ⅰ、TβRⅡ、Smad2/3、Smad4表达,下调Smad7、TGF-β1mRNA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其中,各药组分子表达量除芪连扶正胶囊低剂量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化疗组相比,联合组及芪连扶正胶囊各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0.01).结论:芪连扶正胶囊合药血清可通过纠正TGF-β/smad通路紊乱发挥抗肺癌转移作用.

    作者:齐元富;李慧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防治乳腺癌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乳腺癌常用治法之一,报道较多.对近年来活血化瘀法防治乳腺癌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其主要作用方向及靶点,及其防治乳腺癌的优势.并指出进一步研究应注意规范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及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深层次药物机制研究.

    作者:殷玉琨;王蕾;冯利;丁立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病从脾胃中焦枢纽调理气血经验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及饮食文化的改变等,冠心病发病率均居各种心脏病之首,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又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病性属本虚标实.综而观之,本病与中焦脾胃斡旋气血环环相扣,鉴古知来,由历代医家及现代研究来探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并总结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痛的学术思想相关经验.

    作者:许丞莹;王亚红;刘玉霞;李靖靖;王倩;朱文秀;闫文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桂枝汤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桂枝汤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CYP1A2、CYP2D6和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18只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大鼠每日灌胃给予桂枝汤10 g/kg,连续7d,测定其肝微粒体CYP1 A2、CYP2D6和CYP3A4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桂枝汤对大鼠CYP1 A2、CYP2D6和CYP3A4的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桂枝汤对大鼠CYP1 A2、CYP2D6和CYP3A4活性无影响.

    作者:王福宏;王福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药逆转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研究进展

    目的:整理和分析中医药逆转非小细胞肺癌的基本情况,为中药干预肿瘤获得性耐药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收集、整理、分析目前有关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获得性耐药的研究文献.结果:中药对于NSCLC化疗耐药干预主要体现在降低细胞药物外排,减弱细胞核屏蔽、细胞药物代谢、核酸修复等功能,调整凋亡机制失衡,提高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活性,抑制EMT导致的免疫逃逸等方面.研究涉及中药单体,单药及复方,药物剂型多样.结论:方药干预体现了扶正祛毒的辩证原则.气血阴阳亏虚是本,脏腑主要涉及肺、脾、肾,痰瘀毒聚是标.同时充分运用了有毒动物类药的解毒抗癌作用,把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正虚邪聚”可能是NSCLC化疗获得性耐药的基本病机.

    作者:刘中良;沈小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OXO3a/Bim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OXO3a/Bim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PQS预处理组(IR+P)在术前3d腹腔注射PQS,假手术组(S组)仅接受假手术.再灌注24h后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生化指标测定、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s检测心肌FOXO3a,p-FOXO3a和Bim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Bim mRNA表达.结果:TUNEL结果显示,与S组(0.6±0.0)相比,IR组(23.1±3.7)和(IR+P)组(12.4±3.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且(IR+P)组明显低于IR组(P<0.01).IR组和(IR+P)组心肌SOD明显低于S组(P<0.01),且(IR+P)组明显高于IR组(P<0.01);IR组和(IR+P)组心肌MDA、CK、LDH高于S组(P<0.05或P<0.01),且(IR+P)组明显低于IR组(P<0.05或P<0.01).免疫组化和Westem blots结果发现,三组心肌组织FOXO3a蛋白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IR组和(IR+P)组p-FOXO3a蛋白明显低于S组(P<0.01),(IR +P)组高于IR组(P<0.01);IR组和(IR+P)组Bim蛋白明显高于S组(P<0.05或P<0.01),(IR+P)组低于IR组(P<0.05或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IR组和(IR+P)组Bim mRNA明显升高(P<0.01),(IR+P)组低于IR组(P<0.01).结论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可能是通过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水平调节FOXO3a/Bim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吴茂林;翟昌林;张亚梅;吴飞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八角茴香水提物理气止痛的实验研究(Ⅰ)

    目的:观察八角茴香水提物理气止痛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法、热板致小鼠疼痛法及小鼠离体肠段实验进行理气止痛的实验研究.结果:八角茴香水提物对二甲苯诱导的耳廓肿胀、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热板所致小鼠疼痛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5或P<0.01);终浓度为10、20mg/mL八角茴香水提物在给药后的15 min内均能显著降低小鼠正常肠段的收缩能力,并可使在乙酰胆碱(Ach)和氯化钡(BaCl2)作用下的肠肌收缩张力减小(P<0.05或P<0.01).结论:八角茴香水提物可通过抗炎、镇痛及松弛肠收缩起到理气止痛的作用.

    作者:黄丽贞;邓家刚;罗培和;杨玲玲;游健敏;何育佩;谈美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中西医结合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结合西医标准治疗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将240合格受试者采取中央随机化方法分至试验组与对照组,结合盲法、安慰剂对照,疗程8周,随访18周,观察西雅图生存质量(SAQ)变化以及心电图变化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各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各个维度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各导联下降值好转情况试验组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作者:刘光颖;张哲;李峥;杨关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促进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阳气暴脱证)患者氧代谢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早期及时快速的容量复苏、积极处理原发病、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多巴胺稳定血压及对症支持治疗等措施.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氧摄取率、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和Marshall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d氧摄取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7d氧摄取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均降低,以第1d下降为明显;第1~7d动脉血乳酸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MarshMl评分均下降;第3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31.58%、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附注射液,可提高“高排低阻型”感染性休克(阳气暴脱证)患者的氧摄取率,降低动脉血乳酸水平,降低APACHEⅡ评分和Marshall评分.

    作者:郑毅;潘陈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血液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体内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主要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使肿瘤细胞内钙离子升高等有关.目前,该类药物在血液系统中的抗肿瘤作用已得到研究者认可,但作用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现对其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及在血液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吴逢选;叶宝东;周郁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鲜铁皮石斛提取物对Lewis肺癌小鼠VEGF、PCNA、MVD的影响

    目的:观察鲜铁皮石斛生物碱、多糖提取物对Lewis肺癌小鼠VEGF、PCNA、MVD的影响,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随机分为8组,即模型组、CTX组、鲜铁皮石斛生物碱高剂量组、生物碱中剂量组、生物碱低剂量组、鲜铁皮石斛多糖高剂量组、多糖中剂量组、多糖低剂量组.除CTX组在造模成功第3、6、9d腹腔注射CTX(40 mg/kg)外,其余各组连续给药20 d.给药结束后,观察鲜铁皮石斛提取物对Lewis肺癌小鼠VEGF、PCNA、MVD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抑瘤率为8.5%~33.4%,其中生物碱高、中剂量组和多糖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显著(P<0.05);HE染色中生物碱高剂量和多糖高剂量组肿瘤细胞未见大片坏死;不同剂量生物碱和多糖组的VEGF、PCNA表达和MVD计数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生物碱高剂量组和多糖高剂量组的VEGF、PCNA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鲜铁皮石斛的抗肿瘤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鲜铁皮石斛生物碱和多糖联合抑制瘤块VEGF、PCNA、MVD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王杰;葛颖华;周萃;童晔玲;任泽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熟地黄不同蒸制工艺的比较及其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比较先切片再蒸制与先蒸制再切片工艺对熟地黄质量的影响,筛选熟地黄较优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和浸出物测定法对不同蒸制方式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梓醇和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并以毛蕊花糖苷、梓醇和浸出物含量为指标优选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炮制工艺条件.结果: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样品中毛蕊花糖苷、梓醇和浸出物含量较熟地黄先蒸制再切片的样品略高;筛选出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较优炮制工艺条件为浸润水量0.2 L/kg,浸润时间2h,蒸制时间7h.结论: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工艺与先蒸制再切片的工艺有差别;优化了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炮制工艺,确保了熟地黄的质量.

    作者:张浩;杜伟锋;梅威威;葛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和三焦的“通利水气,分别清浊”理论在临床期糖尿病肾病中治疗意义

    提出糖尿病肾病的“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和三焦的的“通利水气,分别清浊”发病机理,并通过理论、临床实践到证候学研究,结合动物实验的机制进行探讨,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学理论,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并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的可行性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作者:牟新;柴可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甘麦大枣颗粒的质量研究

    目的:建立甘麦大枣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铵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甘草的薄层色谱法鉴别方法,在所确定实验条件下,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具有相同颜色斑点,阴性液无干扰;建立了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实验条件,各项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有关规定,并规定甘麦大枣颗粒中甘草苷含量不少于3.6 mg/g,甘草酸铵含量不少于6.9 mg/g.结论:本实验确定的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玉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ERCP取石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或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ERCP取石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或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胆总管结石ERCP取石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或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抗感染、抑酸、抑酶和补液治疗基础上及针刺及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50例: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时间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转外科手术率、死亡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自主排便出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尿淀粉酶、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恢复正常值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恢复正常值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组的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外科手术率与死亡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ERCP取石术后出现的高淀粉酶血症或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好,且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肖亚男;刘俊丽;林一帆;杨卓;高文艳;巩阳;刘杨;雷春红;盛天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大孔树脂吸附法优化分离纯化黄芪总皂苷的实验研究

    目的:优化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黄芪中总皂苷工艺的实验研究.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通过树脂型号、吸附时间、佳pH、上样流速、洗脱体积等条件考察,优化黄芪皂苷的纯化工艺.结果: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黄芪总皂苷的较佳工艺是,DA-201型树脂,静态吸附8h,上样样品pH5,上样流速0.5 mL/min,洗脱溶剂4BV的50%乙醇.结论:优化的黄芪总皂苷分离纯化工艺相对稳定,成本较低,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为含有黄芪的相关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金乾兴;李艳芳;杨洁红;张宇燕;周惠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隔药灸预防胃癌化疗相关性呕吐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化疗相关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SOX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当天联用隔药灸,连用14d,休息7d,21 d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观察患者化疗后第1、7、14 d呕吐症状分级,化疗后伴随症状评分及疗效,化疗完成率及KP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结果:化疗后第1、7、14天治疗组呕吐患者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后第14天呕吐患者例数显著少于第1天呕吐患者例数(P<0.05).化疗后14 d治疗组胃痛、乏力及饮食减少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组KPS评分、QOL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可有效抑制CINV,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伴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

    作者:阮奕;张卫星;王希安;顾群浩;矫健鹏;刘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