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元富;李慧杰
目的:探讨寒邪客胃对乙酸性胃溃疡模型胃黏膜的影响及冬胃颗粒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乙酸注射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寒性溃疡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寒性溃疡组及治疗组制成溃疡模型后采用寒冷因素刺激复制寒邪客胃型动物模型,先用0℃冰水浸泡3d,后用0℃冰水灌胃3d,治疗组同时给予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测定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及溃疡抑制率,应用ELISA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消瘦、倦怠,蜷缩聚堆,毛发疏松粗糙,大便稀溏.药物治疗组上述症状轻微,大便或干或溏,冬胃颗粒治疗组大鼠大便性状优于西药治疗组.寒性溃疡组胃黏膜溃疡指数大于溃疡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溃疡指数均小于寒性溃疡组(P<0.01),其中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其溃疡抑制率(54.55%)优于西药治疗组(45.40%).溃疡模型及寒性溃疡模型均使胃黏膜6-keto-PGF1α水平降低(P<0.05,P<0.01),其中寒性溃疡组6-keto-PGF1α低于溃疡模型组(P<0.05),EGF水平稍增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与寒性溃疡组比较,中西药物治疗组均可明显升高6-keto-PGF1α及EGF水平(P<0.05,P<0.01),中药治疗组6-keto-PGF1α及EGF水平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中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均可明显增强胃溃疡黏膜EGFR的表达(P<0.05或P<0.01),中药治疗组EGFR表达(积分光密度P<0.01,面积百分比P<0.05)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寒性刺激可增加乙酸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害,冬胃颗粒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包永欣;林一帆;高文艳;吕冠华;毕殿红;石胜男;祝宁;都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综合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医药综合治疗葡萄膜炎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9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所有研究得分均低于3分,属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比较的相对危险度(RR值)=1.13,95%的可信区间(CI值)为(1.08,1.19);随访1年及以上复发率比较的相对危险度(RR值)=0.33,95%CI为(0.24,0.45).结论:本次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中医药综合疗法对于葡萄膜炎具有治疗作用,且安全性较高.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较低等因素影响,降低了该系统评价结论的可靠性.要进一步验证中医药综合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行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崔丽君;宋小莉;郭大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芪连扶正胶囊对TGF-β/smad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制备芪连扶正胶囊含药血清,按实验分组干预,Western blotting检测TβR Ⅰ、TβRⅡ、Smad2/3、Smad4、Smad7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 mRNA表达.结果:芪连扶正胶囊含药血清可上调TβR Ⅰ、TβRⅡ、Smad2/3、Smad4表达,下调Smad7、TGF-β1mRNA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其中,各药组分子表达量除芪连扶正胶囊低剂量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化疗组相比,联合组及芪连扶正胶囊各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0.01).结论:芪连扶正胶囊合药血清可通过纠正TGF-β/smad通路紊乱发挥抗肺癌转移作用.
作者:齐元富;李慧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姜黄素(Curcumin)具有诸多药理作用,近年来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其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力药物的研究正越来越多的引起关注.研究显示,姜黄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肝炎、癫痫、胃肠道疾病、肿瘤等有显著疗效.
作者:黄敏芳;刘端勇;徐荣;赵海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2型糖尿病大鼠HPA轴紊乱及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灌胃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慢性应激3周,另一组不进行慢性应激;同时以空白对照组及慢性应激组为对照.造模结束后,Morris水迷宫测定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测定血浆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HE染色观察海马、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慢性应激组及糖尿病联合慢性应激组大鼠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EL)延长,空间探索时间(SET)缩短;血浆CORT、ACTH、CRH水平升高;海马、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形态结构呈现不同程度的器质性改变;但是糖尿病联合慢性应激组大鼠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可导致糖尿病大鼠HPA轴紊乱及海马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可能与此有关.
作者:杨蕙;王宇红;张秀丽;尹玲桃;孟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OXO3a/Bim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PQS预处理组(IR+P)在术前3d腹腔注射PQS,假手术组(S组)仅接受假手术.再灌注24h后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生化指标测定、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s检测心肌FOXO3a,p-FOXO3a和Bim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Bim mRNA表达.结果:TUNEL结果显示,与S组(0.6±0.0)相比,IR组(23.1±3.7)和(IR+P)组(12.4±3.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且(IR+P)组明显低于IR组(P<0.01).IR组和(IR+P)组心肌SOD明显低于S组(P<0.01),且(IR+P)组明显高于IR组(P<0.01);IR组和(IR+P)组心肌MDA、CK、LDH高于S组(P<0.05或P<0.01),且(IR+P)组明显低于IR组(P<0.05或P<0.01).免疫组化和Westem blots结果发现,三组心肌组织FOXO3a蛋白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IR组和(IR+P)组p-FOXO3a蛋白明显低于S组(P<0.01),(IR +P)组高于IR组(P<0.01);IR组和(IR+P)组Bim蛋白明显高于S组(P<0.05或P<0.01),(IR+P)组低于IR组(P<0.05或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IR组和(IR+P)组Bim mRNA明显升高(P<0.01),(IR+P)组低于IR组(P<0.01).结论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可能是通过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水平调节FOXO3a/Bim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吴茂林;翟昌林;张亚梅;吴飞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系统评价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并评价其质量,用RevMan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9篇文献共纳入受试者149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梗死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RR=2.98,95%CI(1.57 ~5.67),P=0.0008].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MD=-2.54,95%CI(-2.91~-2.17),P<0.00001].不良反应极少发生,表现轻微,使用相对安全.结论: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但由于纳入的研究少、质量低,故尚不能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何晓玮;范晓萍;钟涛;姚斌;何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优化扶正康复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表,选择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人参皂苷含量、总多糖含量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考察指标,优化扶正康复合剂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为A2B2C3,即加9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用于扶正康复合剂的制备.
作者:韩淑萍;吴瑾瑾;李晶;石森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优化采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黄芪中总皂苷工艺的实验研究.方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通过树脂型号、吸附时间、佳pH、上样流速、洗脱体积等条件考察,优化黄芪皂苷的纯化工艺.结果: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纯化黄芪总皂苷的较佳工艺是,DA-201型树脂,静态吸附8h,上样样品pH5,上样流速0.5 mL/min,洗脱溶剂4BV的50%乙醇.结论:优化的黄芪总皂苷分离纯化工艺相对稳定,成本较低,可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为含有黄芪的相关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金乾兴;李艳芳;杨洁红;张宇燕;周惠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对比西医百忧解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共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的患者共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脑梗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理气活血解郁方加减辨证治疗合心理认知疗法),对照组给予百忧解片20 mg/d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接受治疗后第10、30、60 d记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表现评分、临床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结果:①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治疗组及对照组接收治疗后第10 d均有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②从中医整体症候评分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治疗开始10 d后,治疗组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提示理气活血解郁方合认知疗法在缓解老年PSD患者中医临床伴随症状方面,更优于百忧解片;③以HAMD减分率统计数据,治疗组有效率为50%,显效率为18.3%,总有效率达68.3%;对照组有效率为48.3%,显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65.0%,两者有效率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提示理气活血解郁方合认知疗法在治疗老年PSD患者抑郁症状方面,与百忧解片效果相当.④入组时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全血黏度(120 s-1、70 s-1和30 s-1)、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呈显著正相关(P<0.05 ~0.01);⑤治疗组全血黏度(120 s-1、70 s-1和30 s-1)、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经中医药治疗第10 d的变化值与HAMD抑郁量表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 <0.05 ~0.01).结论:运用理气活血解郁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并且还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血液的高黏滞状态,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贾春霞;徐清照;杜月光;张宇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以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97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55)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米非司酮同时服用自拟中药方剂,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β-HCG值下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64.29%),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36%)显著低于对照组(35.71%),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方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显著地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沈家芬;叶银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乳腺癌常用治法之一,报道较多.对近年来活血化瘀法防治乳腺癌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其主要作用方向及靶点,及其防治乳腺癌的优势.并指出进一步研究应注意规范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及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深层次药物机制研究.
作者:殷玉琨;王蕾;冯利;丁立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及饮食文化的改变等,冠心病发病率均居各种心脏病之首,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又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病性属本虚标实.综而观之,本病与中焦脾胃斡旋气血环环相扣,鉴古知来,由历代医家及现代研究来探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并总结郭维琴教授治疗冠心痛的学术思想相关经验.
作者:许丞莹;王亚红;刘玉霞;李靖靖;王倩;朱文秀;闫文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为120例GERD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停治疗后半年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d、治疗第14 d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较治疗前均改善明显(P<0.05);停治疗后半年随访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差异明显(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7d与治疗第14 d任督二脉的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而对照组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结论:任督二脉经气交会有利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的改善;背俞指针疗法利于肝胆之气条达,肝升脾升,胆降胃降,达到改善脾胃的升降;该疗法通过膀胱之“俞”调“肝胆之枢”达到“以俞调枢”的目的.
作者:谢胜;侯秋科;韦金秀;周晓玲;张越;刘园园;税典奎;梁谊深;颜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红花对青春期前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组织在青春期前后的组织学改变以及精子生成情况.方法:42只健康雄性青春期前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14)、睾丸扭转复位组(B组,n=14)和睾丸扭转复位+红花组(C组,n=14).按Turner法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周及8周时处死7只,即刻采集各组大鼠右侧睾丸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8周时同时取附睾尾部行精子计数及活动率测定.结果与B组相比,术后1周时C组平均曲细精管直径(MSTD)增大,睾丸结构评分降低;术后8周时C组生精上皮层数增多,平均曲细精管直径增大,睾丸组织结构评分降低,同时附睾精子密度与活动率明显升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花能够减轻青春期前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组织损伤,使附睾精子生成显著增多.
作者:林孝坤;吴大洲;姚贤明;武鹏;沈德雷;冯召广;秦乐;陈肖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整理畲医对肚翻痧的诊断及治疗特色.方法:通过深入浙江、福建等畲族村镇,走访近百名畲医,整理畲医对肚翻痧的诊痧、辨痧、论治经验及理论,全面总结并归纳出畲医对肚翻痧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疗法等理论与技术.结果:制定畲医肚翻痧的诊疗规范.结论:认为畲医肚翻痧的诊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肚翻痧的疗效、诊疗安全性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畲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邹光翼;徐向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醒脑液(XNY)对PAP双转基因痴呆小鼠行为学及大脑组织中老年斑(SP)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观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XNY高剂量组、XNY中剂量组和XNY低剂量组小鼠大脑组织中老年斑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均有所下降,脑组织中的老年斑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XNY高剂量组脑内老年斑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醒脑液对双转基因痴呆小鼠大脑组织中老年斑的表达有较好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小鼠记忆学习能力,说明醒脑液对防治老年性痴呆能起到良好效果.
作者:常富业;张子洋;张允岭;王新祥;郑宏;马涛;刘雪梅;闫妍;单媛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于潜产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以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共检测出41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3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其中含量高于1%的共有12个,并以苍术酮的含量高(26.302%).结论:于潜产白术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这与已报道市售白术、湖南白术、河北白术挥发油中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为不同产地白术的开发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陈静;李玲辉;窦德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化疗相关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SOX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当天联用隔药灸,连用14d,休息7d,21 d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观察患者化疗后第1、7、14 d呕吐症状分级,化疗后伴随症状评分及疗效,化疗完成率及KPS评分、生活质量(QOL量表).结果:化疗后第1、7、14天治疗组呕吐患者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化疗后第14天呕吐患者例数显著少于第1天呕吐患者例数(P<0.05).化疗后14 d治疗组胃痛、乏力及饮食减少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组KPS评分、QOL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药灸可有效抑制CINV,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伴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体力状况.
作者:阮奕;张卫星;王希安;顾群浩;矫健鹏;刘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结合西医标准治疗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将240合格受试者采取中央随机化方法分至试验组与对照组,结合盲法、安慰剂对照,疗程8周,随访18周,观察西雅图生存质量(SAQ)变化以及心电图变化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各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各个维度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各导联下降值好转情况试验组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作者:刘光颖;张哲;李峥;杨关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