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于术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陈静;李玲辉;窦德强

关键词:白术, 挥发油, 提取, GC/MS
摘要:目的:于潜产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以离子流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共检测出41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3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其中含量高于1%的共有12个,并以苍术酮的含量高(26.302%).结论:于潜产白术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这与已报道市售白术、湖南白术、河北白术挥发油中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本研究为不同产地白术的开发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糖肝康治疗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糖肝康治疗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予糖肝康合剂,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合阿拓莫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功能、胰岛素相关指标、肝脏B超及中医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65.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糖肝康对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志颖;钱秋海;蔡欣蕊;李慧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中西医结合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结合西医标准治疗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将240合格受试者采取中央随机化方法分至试验组与对照组,结合盲法、安慰剂对照,疗程8周,随访18周,观察西雅图生存质量(SAQ)变化以及心电图变化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各基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各个维度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各导联下降值好转情况试验组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生存质量,疗效确切.

    作者:刘光颖;张哲;李峥;杨关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和三焦的“通利水气,分别清浊”理论在临床期糖尿病肾病中治疗意义

    提出糖尿病肾病的“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和三焦的的“通利水气,分别清浊”发病机理,并通过理论、临床实践到证候学研究,结合动物实验的机制进行探讨,建立具有创新性的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学理论,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并为糖尿病肾病早期干预的可行性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作者:牟新;柴可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氧代谢促进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阳气暴脱证)患者氧代谢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早期及时快速的容量复苏、积极处理原发病、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多巴胺稳定血压及对症支持治疗等措施.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氧摄取率、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和Marshall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28 d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d氧摄取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7d氧摄取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均降低,以第1d下降为明显;第1~7d动脉血乳酸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MarshMl评分均下降;第3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31.58%、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附注射液,可提高“高排低阻型”感染性休克(阳气暴脱证)患者的氧摄取率,降低动脉血乳酸水平,降低APACHEⅡ评分和Marshall评分.

    作者:郑毅;潘陈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桑枝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研究

    目的: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研究桑枝提取物对其血糖、血脂、血黏度、尿微量白蛋白、血浆内皮素等指标及肾脏形态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桑枝提取物低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并设立正常组大鼠10只,灌胃给药14 d后测定血糖(FPG)、血脂(TC、TG、LDL-c、HDL-c)、血黏度(ηb、ηp、fib)、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浆内皮素(ET),并制作肾脏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单纯模型组比较,桑枝提取物治疗组FPG、TC、TG、LDL-c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 <0.05);ηb、ηp、fib下降(P<0.05);mAlb下降(P<0.05),其中FPG、TC、LDL-c、HDL-c、ηb、ηp、mAlb高剂量组作用强于低剂量组(P <0.05);ET改善不明显(P>0.05);肾脏病理切片显示高剂量组大鼠肾脏损害轻于模型组.结论:桑枝提取物对DN模型大鼠的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邢冬杰;宿世震;陈桂玉;王金凤;项东宇;刘杰;张彩坤;曲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桂枝汤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桂枝汤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CYP1A2、CYP2D6和CYP3A4活性的影响.方法:18只大鼠被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大鼠每日灌胃给予桂枝汤10 g/kg,连续7d,测定其肝微粒体CYP1 A2、CYP2D6和CYP3A4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桂枝汤对大鼠CYP1 A2、CYP2D6和CYP3A4的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桂枝汤对大鼠CYP1 A2、CYP2D6和CYP3A4活性无影响.

    作者:王福宏;王福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OXO3a/Bim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OXO3a/Bim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PQS预处理组(IR+P)在术前3d腹腔注射PQS,假手术组(S组)仅接受假手术.再灌注24h后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生化指标测定、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s检测心肌FOXO3a,p-FOXO3a和Bim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Bim mRNA表达.结果:TUNEL结果显示,与S组(0.6±0.0)相比,IR组(23.1±3.7)和(IR+P)组(12.4±3.1)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且(IR+P)组明显低于IR组(P<0.01).IR组和(IR+P)组心肌SOD明显低于S组(P<0.01),且(IR+P)组明显高于IR组(P<0.01);IR组和(IR+P)组心肌MDA、CK、LDH高于S组(P<0.05或P<0.01),且(IR+P)组明显低于IR组(P<0.05或P<0.01).免疫组化和Westem blots结果发现,三组心肌组织FOXO3a蛋白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IR组和(IR+P)组p-FOXO3a蛋白明显低于S组(P<0.01),(IR +P)组高于IR组(P<0.01);IR组和(IR+P)组Bim蛋白明显高于S组(P<0.05或P<0.01),(IR+P)组低于IR组(P<0.05或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IR组和(IR+P)组Bim mRNA明显升高(P<0.01),(IR+P)组低于IR组(P<0.01).结论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可能是通过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水平调节FOXO3a/Bim信号通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吴茂林;翟昌林;张亚梅;吴飞飞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甘麦大枣颗粒的质量研究

    目的:建立甘麦大枣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铵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甘草的薄层色谱法鉴别方法,在所确定实验条件下,供试品色谱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具有相同颜色斑点,阴性液无干扰;建立了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苷和甘草酸铵的实验条件,各项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有关规定,并规定甘麦大枣颗粒中甘草苷含量不少于3.6 mg/g,甘草酸铵含量不少于6.9 mg/g.结论:本实验确定的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玉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齿瓣石斛研究进展

    为推进齿瓣石斛产业发展,对齿瓣石斛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繁殖技术作了全面综述,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洪云;李铭;郝俊杰;陈玲玲;马光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对比西医百忧解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对比西医百忧解片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共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的患者共12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人,所有患者均接受脑梗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医理气活血解郁法(理气活血解郁方加减辨证治疗合心理认知疗法),对照组给予百忧解片20 mg/d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接受治疗后第10、30、60 d记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中医证候表现评分、临床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结果:①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治疗组及对照组接收治疗后第10 d均有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②从中医整体症候评分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治疗开始10 d后,治疗组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提示理气活血解郁方合认知疗法在缓解老年PSD患者中医临床伴随症状方面,更优于百忧解片;③以HAMD减分率统计数据,治疗组有效率为50%,显效率为18.3%,总有效率达68.3%;对照组有效率为48.3%,显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65.0%,两者有效率对比并无明显差异,提示理气活血解郁方合认知疗法在治疗老年PSD患者抑郁症状方面,与百忧解片效果相当.④入组时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正常,全血黏度(120 s-1、70 s-1和30 s-1)、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呈显著正相关(P<0.05 ~0.01);⑤治疗组全血黏度(120 s-1、70 s-1和30 s-1)、全血还原黏度(高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经中医药治疗第10 d的变化值与HAMD抑郁量表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P <0.05 ~0.01).结论:运用理气活血解郁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并且还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血液的高黏滞状态,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贾春霞;徐清照;杜月光;张宇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及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一种复发率高、致盲率高的角膜病.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有两种形式:原发性感染和复发性感染.其中,复发性单疱病毒感染是导致感染性角膜盲的主要原因,探索其发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焦点,实验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实验研究的开展.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HSK有了新的认识,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王珍;梁丽娜;白昱旸;唐由之;周尚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Rg1和Rb1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XDB-C18色谱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0.8 mL/min,柱温20℃.比较了乙醇、正丁醇、水饱和的正丁醇和水四种提取溶剂,并同时考察了回流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三七皂苷R1在10.536~106.1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0864X+0.3302(r =0.9998),加样回收率为97.10% (RSD =2.43%,n=6);人参皂苷Rg1在45.44~454.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5304X+6.7317(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5.14%(RSD=2.22%,n=6);人参皂苷Rb1在38.32~ 383.2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9308X+3.2983 (r=1.0000),加样回收率为98.05%(RSD=1.76%,n=6)结论:采用水饱和的正丁醇作为提取溶剂,在105℃中回流2h,样品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于测定冠心丹参片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含量,为冠心丹参片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钟浩;邓祖磊;葛德洲;刘浩;崔田;宋雅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苦参碱诱导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自噬及凋亡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苦参碱诱导人乳腺癌Bcap-37细胞自噬及凋亡的作用,为苦参碱用于乳腺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苦参碱(终浓度为0、0.5、1、1.5、2、2.5、3 mg/mL)处理乳腺癌Bcap-37细胞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运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Cleaved PARP和Lc3b-Ⅰ/Lc3b-Ⅱ蛋白表达水平.苦参碱联合氯喹(chloroquine)(自噬抑制剂)处理Bcap-37细胞24h后,运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变化.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均数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均以P <0.01为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结果:苦参碱可显著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苦参碱诱导细胞凋亡,且凋亡率与苦参碱浓度成正比;经苦参碱处理后,Bcap-37细胞胞浆内出现大量囊性小泡,经透射电镜扫描证实细胞发生自噬;Westem-blot法检测到CleavedPARP和Lc3b-Ⅱ蛋白表达均上调.苦参碱联合氯喹作用于Bcap-37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加强(P<0.01).结论:苦参碱可显著抑制Bcap-37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发生自噬现象;自噬抑制剂氯喹可增强苦参碱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提示自噬现象是一种细胞保护性反应.

    作者:任莉莉;蓝天;王晓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的制备及对高胆固醇血症兔Oddi括约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目的:建立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制备方法,并观察不同浓度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高胆固醇血症兔Oddi括约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甘草汤灌胃后不同时间点兔血清中芍药苷、甘草酸血药浓度,以确定佳采血时间.同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对高胆固醇血症兔Oddi括约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结果.结果:兔口服芍药甘草汤后芍药苷血药浓度在90min达到高峰,甘草酸血药浓度在60min达到高峰.高胆固醇血症组细胞内Ca2+浓度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芍药甘草汤含药血清可以明显降低细胞内的Ca2+浓度,随浓度增加而作用增强(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通过降低细胞内的Ca2+浓度起到对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的治疗作用.

    作者:宋睿;王长淼;薛文博;季旭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冬胃颗粒对寒邪客胃型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寒邪客胃对乙酸性胃溃疡模型胃黏膜的影响及冬胃颗粒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乙酸注射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溃疡模型组、寒性溃疡组、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寒性溃疡组及治疗组制成溃疡模型后采用寒冷因素刺激复制寒邪客胃型动物模型,先用0℃冰水浸泡3d,后用0℃冰水灌胃3d,治疗组同时给予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测定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及溃疡抑制率,应用ELISA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消瘦、倦怠,蜷缩聚堆,毛发疏松粗糙,大便稀溏.药物治疗组上述症状轻微,大便或干或溏,冬胃颗粒治疗组大鼠大便性状优于西药治疗组.寒性溃疡组胃黏膜溃疡指数大于溃疡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溃疡指数均小于寒性溃疡组(P<0.01),其中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其溃疡抑制率(54.55%)优于西药治疗组(45.40%).溃疡模型及寒性溃疡模型均使胃黏膜6-keto-PGF1α水平降低(P<0.05,P<0.01),其中寒性溃疡组6-keto-PGF1α低于溃疡模型组(P<0.05),EGF水平稍增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与寒性溃疡组比较,中西药物治疗组均可明显升高6-keto-PGF1α及EGF水平(P<0.05,P<0.01),中药治疗组6-keto-PGF1α及EGF水平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中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均可明显增强胃溃疡黏膜EGFR的表达(P<0.05或P<0.01),中药治疗组EGFR表达(积分光密度P<0.01,面积百分比P<0.05)优于西药治疗组.结论:寒性刺激可增加乙酸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害,冬胃颗粒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包永欣;林一帆;高文艳;吕冠华;毕殿红;石胜男;祝宁;都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药逆转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研究进展

    目的:整理和分析中医药逆转非小细胞肺癌的基本情况,为中药干预肿瘤获得性耐药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收集、整理、分析目前有关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获得性耐药的研究文献.结果:中药对于NSCLC化疗耐药干预主要体现在降低细胞药物外排,减弱细胞核屏蔽、细胞药物代谢、核酸修复等功能,调整凋亡机制失衡,提高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活性,抑制EMT导致的免疫逃逸等方面.研究涉及中药单体,单药及复方,药物剂型多样.结论:方药干预体现了扶正祛毒的辩证原则.气血阴阳亏虚是本,脏腑主要涉及肺、脾、肾,痰瘀毒聚是标.同时充分运用了有毒动物类药的解毒抗癌作用,把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正虚邪聚”可能是NSCLC化疗获得性耐药的基本病机.

    作者:刘中良;沈小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红花对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红花对青春期前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组织在青春期前后的组织学改变以及精子生成情况.方法:42只健康雄性青春期前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n=14)、睾丸扭转复位组(B组,n=14)和睾丸扭转复位+红花组(C组,n=14).按Turner法建立左侧睾丸扭转模型,三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周及8周时处死7只,即刻采集各组大鼠右侧睾丸标本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8周时同时取附睾尾部行精子计数及活动率测定.结果与B组相比,术后1周时C组平均曲细精管直径(MSTD)增大,睾丸结构评分降低;术后8周时C组生精上皮层数增多,平均曲细精管直径增大,睾丸组织结构评分降低,同时附睾精子密度与活动率明显升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花能够减轻青春期前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侧睾丸组织损伤,使附睾精子生成显著增多.

    作者:林孝坤;吴大洲;姚贤明;武鹏;沈德雷;冯召广;秦乐;陈肖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防治乳腺癌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乳腺癌常用治法之一,报道较多.对近年来活血化瘀法防治乳腺癌的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其主要作用方向及靶点,及其防治乳腺癌的优势.并指出进一步研究应注意规范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及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深层次药物机制研究.

    作者:殷玉琨;王蕾;冯利;丁立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熟地黄不同蒸制工艺的比较及其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比较先切片再蒸制与先蒸制再切片工艺对熟地黄质量的影响,筛选熟地黄较优炮制工艺.方法:采用HPLC和浸出物测定法对不同蒸制方式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梓醇和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并以毛蕊花糖苷、梓醇和浸出物含量为指标优选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炮制工艺条件.结果: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样品中毛蕊花糖苷、梓醇和浸出物含量较熟地黄先蒸制再切片的样品略高;筛选出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较优炮制工艺条件为浸润水量0.2 L/kg,浸润时间2h,蒸制时间7h.结论: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工艺与先蒸制再切片的工艺有差别;优化了熟地黄先切片再蒸制的炮制工艺,确保了熟地黄的质量.

    作者:张浩;杜伟锋;梅威威;葛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以临床为线索的姜黄素作用机制探析

    姜黄素(Curcumin)具有诸多药理作用,近年来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其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力药物的研究正越来越多的引起关注.研究显示,姜黄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肝炎、癫痫、胃肠道疾病、肿瘤等有显著疗效.

    作者:黄敏芳;刘端勇;徐荣;赵海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