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明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7月,确诊的Peutz-Jegher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通过综合临床表现和家族史,及时行胃镜、肠镜和小肠钡剂造影检查,发现胃肠息肉并取病理检查.病例确诊后采用了胃肠镜下息肉电切治疗,经2年多时间的4次治疗,并随访5年,患者体重增加,营养状态改善,复查胃肠镜息肉无复发,所有切除的息肉经病理检查均无恶变. 结论 在Peutz-Jegher综合征患者尚未出现腹痛、血便、贫血或肠梗阻前,经内镜下电切胃肠多发息肉操作简单,风险小,疗效好,且能保留了几乎全部有功能胃肠组织,为复发再次手术提供了更多机会,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余利荣;郭绿云;詹雅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回顾分析老年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值与术后肺部感染等的关联,以期为临床管理提供借鉴. 方法 回顾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1例,分析PaO2<70mmHg,PaO2≥70mmHg的患者以及选择不同麻醉方式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 结果 PaO2<70mmHg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大于PaO2≥70mmHg的患者,选择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的患者. 结论 对于术前PaO2<70mmHg的患者,宜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将PaO2调整至70mmHg以上,且麻醉方式优先选择椎管内麻醉.
作者:张赛男;林仙菊;朱广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期内固定治疗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分期治疗的58例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8例患者中55例获得随访,失访3例,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53例患者逾期达到骨性愈合,2例患者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病例,无截肢病例.创口甲级愈合52例,乙级愈合3例,无丙级愈合病例.所有患者按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诊疗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7.3%,总体随访结果良好. 结论 分期治疗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总体疗效良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作者:陈小伟;季必池;沈伟华;陈叶荣;周伟;吴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法. 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产后门急诊就诊并确诊性乳腺炎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以头孢呋辛2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天,治疗组加服疏肝清热,通乳消肿的乳痈1号汤剂,每日1剂,水煎服,200m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天.同一疗程对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症状评分及中医兼症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达96.55%,对照组为86.2%,治疗组疗效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乳房结块大小在治疗后均明显减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腹腔镜(Laparoscopic,LS)辅助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术在右半结肠癌(Right colon cancer,RCC)根治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RCC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实施CME根治性手术治疗,而对照组采取传统根治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2年,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 结果 观察组总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分别为(21.5±2.8)个、(125.8±51.8)ml、(3.5±1.0)天和(4.0±1.2)天,对照组为(17.8±2.3)个、(210.2±77.4)ml、(4.4±1.5)天和(5.2±1.3)天,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观察组复发率和死亡率为2.1%(1/48)和2.1%(1/48),对照组为10.4%(5/48)和6.3%(3/4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LS辅助下CME术能减少术后出血量,术后恢复更快,并未增加手术风险和影响远期疗效.
作者:张小风;张筱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外伤所致颅脑缺损伴发脑积水患者在不同时期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5例脑外伤伴发颅骨缺损及脑积水患者,根据双盲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C组(33例)患者在2个月内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T组(32)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3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分别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应用Banher指数法和Fugl-Meyer法对C、T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能力)和四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记录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同一组治疗医师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所有患者行6~1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术后6个月的GCS和GO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C组的GCS和GOS评分明显高于T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T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T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随访临床效果评估明显优于T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医师应先判定颅脑缺损伴发脑积水患者的手术适应征,熟练掌握手术技术,对于颅脑创伤患者行同期脑室-腹腔引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更少,患者恢复更快,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家强;严玉金;胡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孕前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使用RevMan 4.2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并对各纳入结局的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孕前BMI≥24.0kg/m2显著增加巨大儿、剖宫产、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和产后出血的发生(P<0.01).孕前BMI<18.5kg/m2增加低出生体重儿和贫血的发生(P<0.05). 结论孕前体质量指数对于预测妊娠不良结局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夏亚娣;方雅琴;孙芸;王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颈椎过伸伤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25例根据患者主诉致伤力能量分级、受伤机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选择手术方式,其中非手术治疗6例,前路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14例,后路减压椎管成型术5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及术后1.5年随访时变化ASIA分值. 结果 非手术法术后随访1.5年时ASIA评分为(91±10)分,改善率82.77%;前路减压术术后随访1.5年时ASIA评分为(85±10)分,改善率86.58%;颈后路椎管成型术术后随访1.5年时ASIA评分为(86±12)分,改善率84.35%. 结论 根据颈椎过伸伤患者的致伤力能量、受伤机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沈万祥;周成洪;龙亨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使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制剂对危重创伤患者静脉胰岛素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将40名危重创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标准配方的EN制剂(瑞素),研究组给予含缓释淀粉的EN制剂(瑞代),比较两组患者EN期间胰岛素用量及EN前后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浓度变化. 结果 EN期间研究组的胰岛素剂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束时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无明显差异(P>0.05);同EN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A均有显著升高(P<0.05),但ALB则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含缓释淀粉的EN制剂能够很好地改善危重创伤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对血糖影响较小,比标准配方更加适合危重创伤患者.
作者:蔡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前后联合手术治疗角巩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临床分析. 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来本院就诊诊断为角巩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在行角巩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的同时,采取Ⅰ期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伤后2小时~2天.)和B组(在行角巩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后,14~60天采取Ⅱ期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各组32例.均在Ⅰ期清创缝合时将眼内异物取出. 结果 术后随访1~1.5年;术后1年矫正视力≥0.8,A组7眼,B组眼;矫正视力≥0.5,A组7眼,B组眼;矫正视力0.05~0.5,A组7眼,B组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炎症反应及后囊膜混浊等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A组术后睫状体脱离4例,脉络脱离5例,继发青光眼7例,治疗病程较B组长.B组Ⅰ期手术后,睫状体脱离3例,脉络脱离3例,继发青光眼4例,治疗病程较A组短(P<0.05). 结论 晶状体玻璃体前后联合手术治疗角巩膜穿通伤合并的外伤性白内障,能减少手术时麻醉的风险,促进术后视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的时间,但是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及时机对手术的成功尤为重要.
作者:孙岚;金志彤;刘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良方法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医治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德国多尼尔D-II碎石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将20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14例用传统方法治疗:采用仰卧位或仰卧位并略向患侧倾斜,冲击波源处于床下或床旁位置,冲击波经患侧腰部软组织单一方向照射患侧结石.B组1012例用改良方法治疗:冲击波源由传统的单一固定位置沿球面多方位变化,从床下反转至床上相反的位置,患者均仰卧在床上,上段输尿管结石冲击波穿过腹壁进入患侧或对侧的腹壁,呈多方位多角度射入碎石治疗. 结果A组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成功951例,出现血肿6例;B组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成功998例,出现血肿0例;两组间差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进的方法比传统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更有效,能显著减少肾周血肿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嗣平;翁志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常规治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术后脓毒血症合并肾损伤患者应用时效性的影响及意义,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术后脓毒血症合并肾损伤患者共6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经常规治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肾功能恢复情况、生化指标及炎症介质表达量变化情况. 结果 患者经首次连续血液滤过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中MAP、HR、CI值及肾功能指标都有很明显的改善,经统计学分析,P<0.01.患者经过连续血液治疗后炎症介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炎症介质IL-6,CRP,ESR有很明显的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L-10也有一定的下降,但在统计学上,P>0.05,差异无明显意义.经过多次滤过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经多次滤过治疗后患者生存率达58%. 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术后脓毒血症合并肾损伤患者的治疗疗效比较满意,可以降低临床死亡率.
作者:沈立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一种新型肌腱周边缝合方法与改良Kessler并连续周边缝合法在肌腱愈合不同阶段的生物力学特点,从而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有关的动物实验依据. 方法 在成年三黄鸡双足第3趾Ⅱ区建立趾深屈肌腱横断模型,分别应用新型肌腱缝合方法(A组)、改良Kessler并连续周边缝合法(B组)修复,于术后立即、术后2周、4周,分批处死动物,获取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检查. 结果 切割发生率,A组0.05);生物力学测试结果:A组在肌腱愈合的各阶段,2mm间隙形成负荷及大抗拉强度优于B组 (P<0.05). 结论 该新型肌腱周边缝合法的生物力学强度高于目前临床应用的改良Kessler并连续周边缝合法,能提供较大的抗张强度,有效抵御间隙形成,操作简便,有利于肌腱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
作者:林加豪;邱海胜;吴建伟;林传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同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究.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本院诊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对照组(32例)行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生理盐水冲洗用量)、术后引流量、下地功能锻炼时间,术前、术后1、3、5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3月伤椎后突cobb角,伤椎cobb角纠正率(%)、椎弓根入钉准确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术后引流量、下地功能锻炼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术后1、3、5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治疗后即刻、术后2个月、6个月伤椎后凸cobb角、cobb角纠正率及椎弓根入钉准确率大致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避免过度剥离腰旁肌,增加腰椎稳定性,术野清晰,操作容易,并可保证伤椎cobb角纠正率和椎弓根螺钉入钉率,特别对术后腰背部恢复期疼痛具有较好的减轻疗效,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海波;滕红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功能节段保留的颈椎后路扩容术前后的生物力学变化及观察临床疗效. 方法 采集19例行后路椎管扩容术病例,采集术前颈椎薄层CT扫描图像信息,应用建模软件三维建模、逆向设计简化模型、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测试术前及术后模拟的颈椎运动度变化.同时在术前及术后6月测量患者实际颈椎活动度以进行比较.在术后1周、1月、3月、6月进行随访,采用Odom评分.结果 有84.2%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对疗效感到满意.有限元计算中俯仰动作在术后较术前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侧弯和旋转活动度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际测量术后6个月的活动度均小于术前或没有显著性变化. 结论 现有的保留功能节段的椎管扩容术能满足在减压的同时保持稳定性的要求.有限元方法计算的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沈愉歆;袁永健;王丹;李战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 方法 分析本院1例特殊部位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例患者经及时手术治疗痊愈. 结论 创伤性膈肌破裂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合并严重的脏器损伤,死亡率较高.早期手术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伟;王亚平;赵余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腹部手术术野皮肤状况及对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择期腹部手术患者155例,随机分为不剃毛组80例和剃毛组7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皮肤损伤情况和术后切口感染率. 结果剃毛组在放大镜下可见的皮损24例,占32%;肉眼可见的皮损4例,占5.3%;不剃毛组在放大镜下可见的皮损2例,占2.5%,无肉眼可见的皮损.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剃毛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占3.8%;剃毛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有4例,占5.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剃毛备皮方法可减少对皮肤的损伤,也不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作者:童淑芳;李建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松质骨螺钉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12例获得9个月以上随访的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临床资料.均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喙突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后循序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观察复位、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物情况,并采用Karlsson评价标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至末次随访时,所有喙突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愈合良好,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肩关节无疼痛;肩关节外展、后伸等活动无明显受限;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 结论 采用锁骨钩钢板联合松质骨螺钉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突骨折可有效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活动,更好地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黄小敬;林垂聪;李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腓骨长短肌腱通道的完整性在跟骨骨折术后恢复中的意义.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58例手术治疗的单纯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其中腓骨长短肌腱通道完整的30例(A组),未得到完整保护的28例(B组,其中包括4例双跟骨骨折患者).随访内容主要包括跟骨外侧的肿胀及疼痛情况. 结果 58例患者均在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及6个月进行病情评分,两组之间平均得分予以比较.根据两组患者平均得分情况对比,可发现A组患者肿胀情况明显优于B组患者,疗效显著. 结论 保持腓骨长短肌腱通道的完整对于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术后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万蕾;张龙君;陈建良;叶锋;王晓;郑晓东;朱少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外伤性脾脏破裂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和2各15例患者,对照组1和2各15例患者.实验组1和对照组1选取相同手术时间,术式选择不同对比研究治疗效果.实验组2和对照组2选取不同手术时间,术式选择相同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分别对比实验组1和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的感染发生率,实验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5.56,P<0.05;χ2=4.76,P<0.05).分别对比实验组1和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两组间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3.98,P<0.05;t=4.58,P<0.05).分别对比实验组1和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两组间脾热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5.11,P<0.05;χ2=4.18,P<0.05).分别对比实验组1和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两组间脾梗阻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4.21,P<0.05;χ2=3.89,P<0.05). 结论 尽早对外伤性脾破裂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住院时间,行保脾手术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抵抗力.
作者:李平海;包曙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