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创伤患者应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研究

蔡云

关键词:肠内营养, 缓释淀粉, 创伤
摘要:目的 评价使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EN)制剂对危重创伤患者静脉胰岛素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将40名危重创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标准配方的EN制剂(瑞素),研究组给予含缓释淀粉的EN制剂(瑞代),比较两组患者EN期间胰岛素用量及EN前后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浓度变化. 结果 EN期间研究组的胰岛素剂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研究结束时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无明显差异(P>0.05);同EN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A均有显著升高(P<0.05),但ALB则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含缓释淀粉的EN制剂能够很好地改善危重创伤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对血糖影响较小,比标准配方更加适合危重创伤患者.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腹手术治疗与经胸手术治疗左侧创伤性膈疝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左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及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6月至2014年6月左侧创伤性膈疝患者48例,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行常规经腹治疗,对照组32例,行经胸手术治疗.术后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 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所有患者行平均(29.67±4.83)个月随访,常规经腹及经胸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整体疗效评估,优43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达97.92%. 结论 临床中,对于左侧创伤性膈疝,可联合伤后胸腹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准确的早期确诊,治疗可根据造成膈疝的内容物、合并损伤器官不同选择有效的手术方法,均可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道立;陈勇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 方法 对112例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LAVH)8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LTH)32例,比较两组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LAVH组出血量比LTH组多,LTH组手术时间比LAVH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均良好. 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手术简单、适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难度大,为妇科腹腔镜手术奠定基础.

    作者:周可欣;李春红;马永珍;邢丽英;刘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急性创伤性氧化应激反应、能量代谢及肾功能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急性创伤性氧化应激反应、能量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观察组,n=40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对照组,n=40例),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5天的血浆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SOD)、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静态能量消耗(REE)与呼吸商(RQ)值;以及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同时在相同时间点留取尿标本测定微量白蛋白(Alb)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 结果 与术前前比较,两组患者MDA、8-iso-PGF2α、CRP均在术后1天升高达到高峰后降低,而SOD则呈相反趋势,观察组术后1~5天的MDA、8-iso-PGF2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EE亦在术后1天升高达到高峰后降低,而RQ则呈相反趋势,观察组治疗后1~5天的REE低于对照组(P<0.05),而RQ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cr及BUN围术期并未出现明显的统计学变化(P>0.05),两组尿Alb/Cr和NAG/Cr在术后1天明显增高,之后逐渐回落,观察组尿Alb/Cr和NAG/Cr在术后1天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术后3~5天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肾功能造成一过性损伤,但不影响患者恢复,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造成的创伤性氧化应激及炎性损伤程度较轻,且消耗机体能量少,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国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髓内钉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35例

    目的 探讨髓内钉(PANA-Ⅱ)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方法 采用髓内钉(PFNA-Ⅱ)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35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 结果 手术时间75~150分钟,平均105分钟;术中出血量250~700ml,平均400ml;骨折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6周;除外7例早期出现髋关节疼痛,其余患者均获满意疗效,无1例出现术后股骨头切出、内固定物断裂、髋内翻等并发症. 结论 髓内钉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徐超平;许关富;万云华;潘肇坊;陈琼杰;潘王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中,采取门脉断流术与脾脏切除术合用;50例对照组患者中,采取双介入栓塞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情况、并发症、随访1年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进行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1年后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4、6.481、4.104、2.234,P<0.05).但是在红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方面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2、0.084、0.142,P>0.05).对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2,P<0.05),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3,P<0.05). 结论 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若患者的肝脏储备能力较强时,应该先选择外科手术方式,其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层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基层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1065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06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05例,感染率19.25%.其中男136例,感染率为20.86%;女69例,感染率为16.71%.不同性别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3.65%,其次为上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道和穿刺引流部位,分别占20.98%、15.61%、7.32%和2.44%;住院时间越长、有基础疾病、有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率就越高. 结论 基层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的医院感染是关系到患者及医院的重要问题,在临床工作中要积极控制各种高危因素,有效控制颅脑损伤患者的医院感染.

    作者:吴来林;王孝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救治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在伴有基础疾病、收缩压≤8.0kPa、GCS评分较低、ISS评分较高、伤后时间长、血小板计数≤80×109/L、血糖≥9mmol/L、合并胸腹部损伤、休克以及ARDS等因素方面与生存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收缩压≤8.0kPa、存在基础疾病、GCS评分≤8分、ISS评分≥25分、伤后时间>5小时、合并胸腹部损伤、并发休克或ARDS等8个变量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2.14、3.18、2.21、2.87、3.48、6.58、3.06,P<0.05).结论 建立迅速有效的救治通道,正确评估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及时确切的救治措施,始终注意对并发症的防治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朱军东;骆建国;蒋海涛;谢民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硬化伴发胆囊结石的预后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硬化伴发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患者68例,入院后行相关检查,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平均分为实验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需输血例数、术后排气及禁食时间、术后VAS评分,引流管拔出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评定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排气和禁食时间、拔除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1、2、3天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06%、2.94%,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5.29%、11.76%.观察组整体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 腹腔镜手术优点多,创伤小,如果临床医师严格准确掌握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对患者身体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术前准备充分、手术操作精准,则腹腔镜手术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陈建军;蒋祖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全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全面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全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折解剖复位总有效率、平均张口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全面部骨折,可以大限度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改善面部形态,促进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伟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胃癌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33例;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14例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患者(观察组)和119例未发生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基础合并症(糖尿病与慢性肺病)、TMN分期、切除范围、术后病理体征、生存质量评分、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能影响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低蛋白症、及TNM分期≥Ⅲ期为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P<0.05,OR>1.0). 结论 积极控制基础合并症和炎性反应、改善营养情况,术中谨慎操作、防止重要区域牵拉性损伤,可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作者:傅志红;戴文化;吕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基层医院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体会(附2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运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 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DCNS 25例,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100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致残率、住院费用下降,住院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基层医院运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俊杰;刘泽洪;叶长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T型钢板和背侧双钢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

    目的 比较研究对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T型钢板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即观察组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掌侧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通过复查X线测量桡骨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旋前、旋后)、Sarmiento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 同一组治疗医师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所有患者行平均(19.58±3.42)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基本相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X线检查测量掌倾角、尺偏角、屈曲、背伸、旋后活动度恢复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腕关节旋前活动度无差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rmiento桡骨远端骨折复位评估,观察组优46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91.67%,对照组优39例,良12例,可9例,优良率85.0%;临床疗效评估,观察组优5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3.33%,对照组优43例,良7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83.33%. 结论 虽然采用掌侧或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临床医师采用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时,术中骨折区暴露充分,将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对位、坚强固定后,教导患者进行积极正确的功能康复训练,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费红良;王金法;石盛生;费国芳;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Er:YAG激光去腐备洞治疗儿童龋齿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Er:YAG激光在儿童龋齿治疗中去腐备洞的应用优势.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龋齿儿童61例,采用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涡轮手机、观察组31例采用Er:YAG激光去腐备洞,之后均行常规牙体填充.评价两组患儿对本次治疗的舒适和疼痛评分,对比其治疗前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并记录随访期并发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和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率和血压无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和血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值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1).此外,观察组、对照组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5%、13.3%,无统计学差异(Exact 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分别为80.6%、7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Exact P<0.05). 结论 在儿童龋齿中应用Er:YAG激光去腐备洞,能够明显缓解患儿疼痛和不适程度,且无需使用麻醉剂,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吕旭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时间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所致颅脑缺损伴发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外伤所致颅脑缺损伴发脑积水患者在不同时期行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5例脑外伤伴发颅骨缺损及脑积水患者,根据双盲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C组(33例)患者在2个月内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T组(32)患者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3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分别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应用Banher指数法和Fugl-Meyer法对C、T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能力)和四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记录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同一组治疗医师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所有患者行6~1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术后6个月的GCS和GO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C组的GCS和GOS评分明显高于T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T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T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随访临床效果评估明显优于T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医师应先判定颅脑缺损伴发脑积水患者的手术适应征,熟练掌握手术技术,对于颅脑创伤患者行同期脑室-腹腔引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更少,患者恢复更快,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周家强;严玉金;胡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24例获得8个月以上时间随访的各类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行手术治疗.根据髋臼骨折Letournel分型结果,对不同类型骨折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循序进行功能锻炼.随访8~18个月,分析其复位情况、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标准进行X线评估,24例患者中17例解剖复位、5例复位良好、2例复位较差,优良率为91.7%;临床疗效评估按照Merle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进行评估,24例患者中优17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24例患者中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为坐骨神经损伤、1例为腹股沟疝,并发症发生率为8.3%. 结论 对于髋臼骨折应尽早手术治疗,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于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准确复位骨折及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隽;夏永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加速康复手术综合治疗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应用于结直肠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0名,按随机法分为2组.一组在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综合治疗模式理念指导下进行结直肠癌手术,本组患者50例(加速康复外科组);另一组在传统围术期处理理念下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本组患者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 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3.32±42.17)ml,切口长度(10.2±2.1)cm,手术时间(182.24±38.21)分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1.2±0.8)天,肛门排气时间(2.7±1.2)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天外周血PCT (215.32±145.21) mg/dL;加速康复外科组术后3天外周血PCT(76.8±23.7)mg/d,停止输液时间(3.1±1.1)天,出院时间(5.2±0.8)天,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手术综合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楼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GnRH-a宫腔镜电切粘膜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GnRH-a(达菲林)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O型12例,Ⅰ型38例,Ⅱ型18例.术前用GnRH-a 3个月,在超声监护下行宫腔镜手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愈合等情况,评价疗效. 结果 68例手术中成功切除黏膜下肌瘤91个,术中出血少,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体能恢复快.2~3个月子宫内膜修复完好,2例轻度宫腔粘连,通过宫腔镜体分离,1例出现腹痛,间隔1个月连续扩宫治疗2次后治愈. 结论 宫腔镜子宫粘膜下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myoma,TCRM)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佳选择方式,针对分型选择药物综合治疗,能够扩大手术适应征,减少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负压封闭引流配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配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与单纯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需要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难愈性创面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按常规进行护理,连续24小时持续吸引.实验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基础上每日两次向创面注入5L/min流量的氧气,期间暂停负压吸引,每次累计给氧15分钟;期间要保证避免VSD敷料贴膜渗漏.当停止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约10天时间,观察并测量两组创面的愈合情况与初相比较;计算出创面的愈合率与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10天时间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植皮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植皮愈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配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每次15分钟每日2次)优于单独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愈合.

    作者:伍丹智;郑晓芳;黄秀微;季滢瑶;郑立程;吴纪奎;黄周丽;卓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颅脑创伤急诊开颅术前凝血功能障碍与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凝血功能障碍在颅脑创伤急诊开颅术前的发生率及其与患者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65例颅脑外伤急诊行开颅手术的患者资料,按照制定的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判断患者在急诊开颅术前是否伴发凝血功能障碍;根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型和重型颅脑创伤两组,比较组间各项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患者随访至伤后3个月,比较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 结果 颅脑外伤急诊开颅术前患者继发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35.38%,重型颅脑外伤组的PT、APTT延长和INR升高较轻-中型组明显(均为p<0.05);预后不良患者组中发生颅脑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占60%,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PT、APTT延长和INR升高较预后良好组的明显(均为P<0.05). 结论 颅脑创伤急诊开颅术前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对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浩;曹烨琳;温良;杨小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的原因和处理的方法. 方法 报告1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病例,通过文献复习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特点. 结果 通过开颅手术切除包膜和包膜内机化组织,患者术后恢复可. 结论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早期症状不典型,起病隐袭,很容易误诊.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认真阅片,可以避免此类误诊,骨瓣开颅是目前重要的治疗选择.

    作者:袁紫刚;李锦泉;金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