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并文献复习

袁紫刚;李锦泉;金国良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机化, 误诊
摘要:目的 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的原因和处理的方法. 方法 报告1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病例,通过文献复习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特点. 结果 通过开颅手术切除包膜和包膜内机化组织,患者术后恢复可. 结论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早期症状不典型,起病隐袭,很容易误诊.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认真阅片,可以避免此类误诊,骨瓣开颅是目前重要的治疗选择.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配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配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与单纯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 方法 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需要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难愈性创面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按常规进行护理,连续24小时持续吸引.实验组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基础上每日两次向创面注入5L/min流量的氧气,期间暂停负压吸引,每次累计给氧15分钟;期间要保证避免VSD敷料贴膜渗漏.当停止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后,约10天时间,观察并测量两组创面的愈合情况与初相比较;计算出创面的愈合率与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10天时间的创面愈合率、创面植皮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植皮愈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配合局部间断高浓度氧(每次15分钟每日2次)优于单独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愈合.

    作者:伍丹智;郑晓芳;黄秀微;季滢瑶;郑立程;吴纪奎;黄周丽;卓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邻近椎间盘退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术后疗效与术前邻近椎间盘退变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本院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根据改良Pfirrmann椎间盘退变MRI分级标准计算退变指数,并分为正常组、轻度退变组和重度退变组3组.比较患者满意度及二次手术率,并完成为期2年的随访,对比治疗前后的腰背、下肢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结果 各组年龄分布有所不同,重度退变组、轻度退变组、正常组依次降低,组与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退变组Modic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组间二次手术率和术后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各组之间的腰背、下肢疼痛VAS评分及ODI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下肢疼痛VAS评分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重度退变组、轻度退变组、正常组的腰背疼痛VAS评分和ODI依次降低,且组与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腰突症手术临床疗效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化程度有关,按Pfirrmann分级评分得出的腰椎间盘退变指数对术后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葛云林;卢一生;符楚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法. 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产后门急诊就诊并确诊性乳腺炎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以头孢呋辛2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天,治疗组加服疏肝清热,通乳消肿的乳痈1号汤剂,每日1剂,水煎服,200ml,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天.同一疗程对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症状评分及中医兼症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达96.55%,对照组为86.2%,治疗组疗效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乳房结块大小在治疗后均明显减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显著,可缩短疗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髓内钉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35例

    目的 探讨髓内钉(PANA-Ⅱ)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方法 采用髓内钉(PFNA-Ⅱ)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35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 结果 手术时间75~150分钟,平均105分钟;术中出血量250~700ml,平均400ml;骨折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6周;除外7例早期出现髋关节疼痛,其余患者均获满意疗效,无1例出现术后股骨头切出、内固定物断裂、髋内翻等并发症. 结论 髓内钉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徐超平;许关富;万云华;潘肇坊;陈琼杰;潘王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苏芬太尼与帕瑞昔布钠对骨科手术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苏芬太尼与帕瑞昔布钠对骨科手术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脊柱及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06例,根据双盲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即A组为帕瑞昔布钠+苏芬太尼镇痛;B组为单纯苏芬太尼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18、24、48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6、12、24、48小时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指标水平;术后12、24小时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24、48小时舒适度评分、镇静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A组患者术后6、12、18、24、48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均小于相同时段B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记录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术后12、24小时内镇痛泵总体按压次数和有效次数均明显小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A组患者术后12、24、48小时舒适度评分(BCS)和镇静评分评估比较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9%(8/53),B组并发症发生率32.08%(17/53),A组明显优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帕瑞昔布钠应用于脊柱、下肢骨科手术术后,可有效增强镇痛药物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本文认为帕瑞昔布钠联合苏芬太尼对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实更佳,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应用.

    作者:许宏辉;应江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Ⅱ期微创内固定治疗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目的 探讨分期内固定治疗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分期治疗的58例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8例患者中55例获得随访,失访3例,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53例患者逾期达到骨性愈合,2例患者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病例,无截肢病例.创口甲级愈合52例,乙级愈合3例,无丙级愈合病例.所有患者按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诊疗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7.3%,总体随访结果良好. 结论 分期治疗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总体疗效良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作者:陈小伟;季必池;沈伟华;陈叶荣;周伟;吴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40例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40例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腹股沟疝患者80例,治疗医师根据双盲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即A组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B组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所有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期间复发例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医师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所有病例行平均(16.19±3.67)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术后1、3、5天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例数及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时间及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应用.

    作者:陈旦东;麻百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层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基层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1065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065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05例,感染率19.25%.其中男136例,感染率为20.86%;女69例,感染率为16.71%.不同性别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3.65%,其次为上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道和穿刺引流部位,分别占20.98%、15.61%、7.32%和2.44%;住院时间越长、有基础疾病、有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率就越高. 结论 基层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的医院感染是关系到患者及医院的重要问题,在临床工作中要积极控制各种高危因素,有效控制颅脑损伤患者的医院感染.

    作者:吴来林;王孝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输尿管下段小结石输尿管镜下低能量中频率钬激光碎石术后双J管早期拔除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下段小结石输尿管镜下低能量中频率钬激光碎石术后双J管早期拔除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102例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术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运用输尿管镜下低能量中频率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小结石,术后3~5天即拔除双J管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在临床过程中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李林锦;朱建龙;鲍文朔;黄卫文;陈合益;翁志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冷冻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液氮冷冻后曲安奈德局封治疗瘢痕疙瘩和单纯局封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瘢痕疙瘩患者42例,采用随机方法等分至治疗组(液氮冷冻联合曲安奈德局封)、对照组(单用曲安奈德局封),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并追踪观察1年.结果 治疗组有率为73.33%,对照组有效率为45.09%,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液氮冷冻联合曲安奈德局封治疗瘢痕疙瘩有较好的疗效,且其副作用明显减少.

    作者:杨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晶状体玻璃体前后联合手术治疗角巩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晶状体玻璃体前后联合手术治疗角巩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临床分析. 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来本院就诊诊断为角巩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在行角巩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的同时,采取Ⅰ期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伤后2小时~2天.)和B组(在行角巩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后,14~60天采取Ⅱ期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各组32例.均在Ⅰ期清创缝合时将眼内异物取出. 结果 术后随访1~1.5年;术后1年矫正视力≥0.8,A组7眼,B组眼;矫正视力≥0.5,A组7眼,B组眼;矫正视力0.05~0.5,A组7眼,B组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炎症反应及后囊膜混浊等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A组术后睫状体脱离4例,脉络脱离5例,继发青光眼7例,治疗病程较B组长.B组Ⅰ期手术后,睫状体脱离3例,脉络脱离3例,继发青光眼4例,治疗病程较A组短(P<0.05). 结论 晶状体玻璃体前后联合手术治疗角巩膜穿通伤合并的外伤性白内障,能减少手术时麻醉的风险,促进术后视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的时间,但是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及时机对手术的成功尤为重要.

    作者:孙岚;金志彤;刘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老年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值与术后肺部感染等的关联,以期为临床管理提供借鉴. 方法 回顾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1例,分析PaO2<70mmHg,PaO2≥70mmHg的患者以及选择不同麻醉方式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 结果 PaO2<70mmHg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大于PaO2≥70mmHg的患者,选择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的患者. 结论 对于术前PaO2<70mmHg的患者,宜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将PaO2调整至70mmHg以上,且麻醉方式优先选择椎管内麻醉.

    作者:张赛男;林仙菊;朱广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呼吸参数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目的 研究3种不同呼吸参数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 方法 单肺通气全身麻醉下行胸科手术的ASAⅠ~Ⅲ级患者60例,根据3种不同呼吸参数设置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麻醉诱导前(T0)、OLV前(T1)、OLV后即刻(T2)、OLV后15分钟(T3)、OLV结束即刻(T4)、手术结束(T5)等的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于术后12、24和48小时3个时间点评估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T0时比较,3组T3、T4时点的PETCO2、PaCO2显著增高(P<0.05),而B、C两组在T3、T4时点的PETCO2、Pa-CO2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效果显著(P<0.05).B、C两组患者的术后2天POD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而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P>0.05). 结论 单肺通气期间,VT=6ml/kg,RR=15次/分,I:E=1:1.5的呼吸参数设置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POD的危险性.

    作者:桂强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腹膜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防治体会

    目的 对老年人急性腹膜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进行调查,针对调查结果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救治对策,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病痛伤害,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切口感染程度相同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行插管引流)和B组(常规处理切口,不进行插管引流),两组患者均配合使用抗生素.比较A、B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用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无菌性和细菌性急性腹膜炎所占的比例情况. 结果 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发现A组患者急性腹膜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4.0%)、用药时间(10.2±2.3)小时、住院时间(15.2±6.3)天明显低于B组(34.7%,24.5±4.6,32.8±3.9),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无菌性急性腹膜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率(100%) (96.2%)明显高于细菌性急性腹膜炎(0)(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经调查后发现,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消毒保护切口、行腹内容物或脓液引流,并加用抗生素抑制细菌感染,做好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救治工作,减少患者的病痛和治疗费用,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率,提高急性腹膜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斌斌;胡英兴;胡望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基层医院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体会(附25例报告)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运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 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DCNS 25例,选取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100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致残率、住院费用下降,住院时间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基层医院运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俊杰;刘泽洪;叶长永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尺-桡骨克氏针辅助外固定治疗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一种经皮尺桡骨克氏针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合并有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本院2008年至2012年,45例应用经皮尺桡骨克氏针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合并有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情况(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从而对此种新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按Gartland和Werley标准评定:优4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8%. 结论 使用此种方法治疗合并有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定期指导患者腕部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故可将此种新方法作为治疗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选择.

    作者:舒和喜;蔡明;巩金鹏;刘鹏程;杨勇;刘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间于本院及上级医院行碎石术的患者140例,其中70例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为观察组;另外70例接受气压弹道碎石术,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手术结束后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碎石成功率及2个月后结石排净率,同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肾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和2个月术后结石排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可作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术式.

    作者:阮磊;袁利荣;鲁来兴;张承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术中自体血回输抢救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44例体会

    目的 通过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成功救治腹腔内多量出血来探讨自体输血的可行性及优点. 方法 采用输液、回收式自体输血和手术等方法救治44例腹腔内出血患者. 结果 44例患者均救治成功. 结论 积极救治腹腔内大量出血,经过筛选后应用回收式自体输血补充血容量是可行的,而且可以节省大量异体输血,减少了输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志超;陈兴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20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比较B超、B超联合宫腔镜、病理活检的检出率,对比B超、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情况,探讨其诊断方法的准确性. 结果 B超、B超联合宫腔镜、病理活检的检出率分别为56.31%、83.50%、97.08%.对比B超诊断与病理检查的总符合率为58.00%,其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胚胎残留及其他的符合率分别为33.33%、62.50%、76.67%、54.55%、85.71%、63.64%.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与病理检查的总符合率为86.00%,其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胚胎残留、子宫内膜癌及其他的符合率分别为69.70%、75.00%、100.00%、81.82%、100.00%、75.00%、87.50%. 结论 应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合理性与准确率,对治疗子宫异常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风莲;王晓倩;沈伶俐;朱雁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度烧伤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重度烧伤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临床改变. 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本院就诊的重度烧伤患者共252例为烧伤组,同期到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一般情况、白蛋白(ALB)、总蛋白(TP)、二氧化碳(CO2)、空腹血糖(GLu)、尿酸(U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密度值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胆固醇(CHOL)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烧伤组的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烧伤组的ALB、TP、CO2、UA、HDL-C、CHOL值高于对照组,而AST、ALT、Glu以及血液NO的浓度高于对照组,且均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海军;应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