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朱军东;骆建国;蒋海涛;谢民民

关键词:颅脑损伤, 多发伤, 预后,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救治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在伴有基础疾病、收缩压≤8.0kPa、GCS评分较低、ISS评分较高、伤后时间长、血小板计数≤80×109/L、血糖≥9mmol/L、合并胸腹部损伤、休克以及ARDS等因素方面与生存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收缩压≤8.0kPa、存在基础疾病、GCS评分≤8分、ISS评分≥25分、伤后时间>5小时、合并胸腹部损伤、并发休克或ARDS等8个变量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2.14、3.18、2.21、2.87、3.48、6.58、3.06,P<0.05).结论 建立迅速有效的救治通道,正确评估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及时确切的救治措施,始终注意对并发症的防治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急性硬膜外血肿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的原因和处理的方法. 方法 报告1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为急性硬膜外血肿的病例,通过文献复习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特点. 结果 通过开颅手术切除包膜和包膜内机化组织,患者术后恢复可. 结论 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早期症状不典型,起病隐袭,很容易误诊.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认真阅片,可以避免此类误诊,骨瓣开颅是目前重要的治疗选择.

    作者:袁紫刚;李锦泉;金国良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究外伤性脾脏破裂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与分析外伤性脾脏破裂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和2各15例患者,对照组1和2各15例患者.实验组1和对照组1选取相同手术时间,术式选择不同对比研究治疗效果.实验组2和对照组2选取不同手术时间,术式选择相同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分别对比实验组1和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的感染发生率,实验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5.56,P<0.05;χ2=4.76,P<0.05).分别对比实验组1和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两组间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3.98,P<0.05;t=4.58,P<0.05).分别对比实验组1和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两组间脾热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5.11,P<0.05;χ2=4.18,P<0.05).分别对比实验组1和对照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2两组间脾梗阻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χ2=4.21,P<0.05;χ2=3.89,P<0.05). 结论 尽早对外伤性脾破裂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及减少住院时间,行保脾手术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抵抗力.

    作者:李平海;包曙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支撑喉镜和电子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8例声带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电子喉镜组(107例),支撑喉镜组(9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支撑喉镜组(45.9±9.88)分钟长于电子喉镜组(31.8±7.87)分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息肉切除术后总有效率相比,简单型息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复杂型息肉治疗方面,支撑喉镜组总有效率(96.4%,53/55)明显高于电子喉镜组(81.6%,40/49)(P<0.05).电子喉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91)明显低于支撑喉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方法在声带息肉治疗方面各有利弊.因此,选择手术方式时,需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视具体情况而定,扬长避短,采用合理的手术方法.

    作者:宋俊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 方法 对112例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LAVH)8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LTH)32例,比较两组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LAVH组出血量比LTH组多,LTH组手术时间比LAVH组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均良好. 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手术简单、适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难度大,为妇科腹腔镜手术奠定基础.

    作者:周可欣;李春红;马永珍;邢丽英;刘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腰麻用于低体重新生儿手术体会分析

    目的 总结腰麻用于7例低体重儿外科手术的体会. 方法 2004年至今共7例低体重儿的外科手术选用腰麻,男性5例,女性2例,腰骶部硬脊膜膨出1例,锁肛1例,巨大脐膨出1例,十二指肠幽门闭锁2例,食道裂孔疝1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例,体重平均2.09±0.23kg,观察新生儿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 结果 术中6例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1例新生儿经处理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结论 低体重新生儿外科手术选用腰麻可减少静脉麻醉药的用量,平稳度过围术期.

    作者:黄晓霞;蓝志坚;杨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保守治疗外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保守治疗对外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外伤性颅内出血患者217例.所有患者均在重症医学科接受保守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统计患者治疗后的存活率. 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8周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瞳孔恢复时间(58.02± 9.58)小时,颅内血肿清除率(91.74±5.13)%,根据GOS评分,其中轻度残疾的有46例,占21.20%,恢复良好的有171例,占78.80%,见表1.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逐步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存活率达到100.00%. 结论 对于暂无手术指征的外伤性颅内出血,采取保守治疗的策略是可行的.治疗过程中应严密关注病情的变化,重视并发症的防治,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滕;虞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诊开颅合并前颅底重建处理鼻漏21例体会

    目的 总结急诊开颅脑外伤早期前颅底重建处理脑脊液鼻漏经验,评估前颅底重建对脑脊液鼻漏疗效. 方法 选择本院21例存在前颅底骨折鼻漏并符合急诊开颅指征患者,如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硬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等,术前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重建颅底骨性结构,指导开颅手术,在手术治疗血肿、破碎脑组织及碎骨片的同时一并行前颅底骨性及膜性重建. 结果 经前颅底重建21例患者脑脊液鼻漏均治愈. 讨论 前颅底重建合并处理成为急诊开颅患者减少脑脊液鼻漏及逆行感染佳时机,完整的骨性重建及膜性重建结合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杜庆华;陈旭东;金一勤;叶碎林;王伟明;朱缙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腹手术治疗与经胸手术治疗左侧创伤性膈疝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左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断及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6月至2014年6月左侧创伤性膈疝患者48例,通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行常规经腹治疗,对照组32例,行经胸手术治疗.术后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 通过门诊复查方式对所有患者行平均(29.67±4.83)个月随访,常规经腹及经胸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整体疗效评估,优43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达97.92%. 结论 临床中,对于左侧创伤性膈疝,可联合伤后胸腹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准确的早期确诊,治疗可根据造成膈疝的内容物、合并损伤器官不同选择有效的手术方法,均可得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道立;陈勇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Ⅱ期微创内固定治疗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目的 探讨分期内固定治疗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分期治疗的58例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8例患者中55例获得随访,失访3例,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53例患者逾期达到骨性愈合,2例患者延迟愈合,无畸形愈合病例,无截肢病例.创口甲级愈合52例,乙级愈合3例,无丙级愈合病例.所有患者按照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诊疗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7.3%,总体随访结果良好. 结论 分期治疗GustioⅡ、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总体疗效良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作者:陈小伟;季必池;沈伟华;陈叶荣;周伟;吴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丙泊酚复合苯磺顺阿曲库铵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苯磺顺阿曲库铵用于全麻剖宫产对产妇的麻醉镇静效应以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 方法 将7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待产产妇随机分为全麻组(A组,丙泊酚+苯磺顺阿曲库铵)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甲磺酸罗呱卡因),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在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lS),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10天的NBNA值. 结果 两组产妇入室时、手术开始时、胎儿剖出时、手术结束时的HR、SpO2、MAP值,入室时、意识消失时、手术开始时、胎儿剖出时、手术结束时和意识恢复时的BIS值及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及娩出后第3天、10天的NBN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丙泊酚复合苯磺顺阿曲库铵用于全麻剖宫产术安全有效,可维持产妇生命体征平稳,使产妇处于镇静状态,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召文;鲁华荣;李亭;李水凤;郑良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髓内钉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35例

    目的 探讨髓内钉(PANA-Ⅱ)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 方法 采用髓内钉(PFNA-Ⅱ)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35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 结果 手术时间75~150分钟,平均105分钟;术中出血量250~700ml,平均400ml;骨折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6周;除外7例早期出现髋关节疼痛,其余患者均获满意疗效,无1例出现术后股骨头切出、内固定物断裂、髋内翻等并发症. 结论 髓内钉结合钛缆环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徐超平;许关富;万云华;潘肇坊;陈琼杰;潘王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210例在本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5例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115例行传统疝修补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多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术式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手术的逐渐规范化、标准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将会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作者:夏广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度烧伤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重度烧伤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临床改变. 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本院就诊的重度烧伤患者共252例为烧伤组,同期到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一般情况、白蛋白(ALB)、总蛋白(TP)、二氧化碳(CO2)、空腹血糖(GLu)、尿酸(U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密度值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胆固醇(CHOL)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烧伤组的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烧伤组的ALB、TP、CO2、UA、HDL-C、CHOL值高于对照组,而AST、ALT、Glu以及血液NO的浓度高于对照组,且均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海军;应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全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全面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全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折解剖复位总有效率、平均张口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全面部骨折,可以大限度恢复患者的咬合功能,改善面部形态,促进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伟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特殊部位创伤性膈肌破裂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 方法 分析本院1例特殊部位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例患者经及时手术治疗痊愈. 结论 创伤性膈肌破裂早期诊断困难,往往合并严重的脏器损伤,死亡率较高.早期手术治疗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伟;王亚平;赵余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带线骨锚钉治疗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

    目的 探讨带线骨锚钉治疗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7例新鲜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应用带线骨锚钉缝合固定的方法治疗,参照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本组优5例,良1例,可1例. 结论 带线骨锚钉治疗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袁建迪;陈烽;陈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非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镇静在非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在非全身麻醉下的外科、骨科手术60例,其中椎管内麻醉40例,臂丛神经阻滞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MB组)待麻醉起效,麻醉平面到达预期效果,手术开始前用咪达唑仑0.02~0.04mg/kg,iv镇静,后用瑞芬太尼0.1~0.8μg/kg/min维持,Ⅱ组(M组)待麻醉平面到达预期效果,手术开始前单次用咪达唑仑0.02~0.04mg/kg iv镇静,Ⅲ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手术全程未使用镇静剂.监测和记录患者麻醉前(T1)、麻醉平面固定时(T2)、镇静后1分钟(T3)、10分钟(T4)、30分钟(T5)、60分钟(T6)、清醒后(T7)的BIS值、PETCO2、MAP、HR、SPO2,记录术中烦躁,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时间及术后24小时随访的满意度. 结果 Ⅰ组Ⅱ组的MAP稍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随访满意度Ⅰ组Ⅱ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Ⅰ组满意度高. 结论 非全身麻醉中静脉给予小剂量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能给患者提供有效的镇静,对呼吸循环抑制轻,术后苏醒快,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裘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急性创伤性氧化应激反应、能量代谢及肾功能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急性创伤性氧化应激反应、能量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观察组,n=40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对照组,n=40例),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5天的血浆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SOD)、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静态能量消耗(REE)与呼吸商(RQ)值;以及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同时在相同时间点留取尿标本测定微量白蛋白(Alb)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 结果 与术前前比较,两组患者MDA、8-iso-PGF2α、CRP均在术后1天升高达到高峰后降低,而SOD则呈相反趋势,观察组术后1~5天的MDA、8-iso-PGF2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EE亦在术后1天升高达到高峰后降低,而RQ则呈相反趋势,观察组治疗后1~5天的REE低于对照组(P<0.05),而RQ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cr及BUN围术期并未出现明显的统计学变化(P>0.05),两组尿Alb/Cr和NAG/Cr在术后1天明显增高,之后逐渐回落,观察组尿Alb/Cr和NAG/Cr在术后1天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术后3~5天恢复至术前水平. 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肾功能造成一过性损伤,但不影响患者恢复,但腹腔镜手术创伤小,造成的创伤性氧化应激及炎性损伤程度较轻,且消耗机体能量少,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国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研究与应用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300例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分别予以0.12%(A组)、0.15%(B组)的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以及传统分娩无镇痛(C组).记录各组产妇的宫口扩张速率、胎心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VAS评分、产后出血率(>400ml者)、剖宫产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 结果 A、B宫口扩张速率高于C组(P<0.05).3组产妇胎心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新生儿1~5分钟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产妇均未见产后出血>400ml者.A、B两组产妇用药后30分钟及分娩后的VAS评分均低于用药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剖宫产率均低于C组(P<0.05),A、B组之间分娩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0.12%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能为产妇提供可靠的分娩镇痛.

    作者:楼颖素;朱鸣萍;刘稚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双胎剖宫产产后出血中B-lynch缝合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双胎剖宫产术中B-lynch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12年4月共32例于本院住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双胎孕妇,将其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孕妇剖宫产术中采用B-lynch缝合术,对照组孕妇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法.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输血率、切除子宫率、产褥感染率等指标. 结果 采用B-lynch缝合法的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率、治疗有效率、子宫切除率和产褥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法的患者,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双胎剖宫产术中采用B-lynch缝合法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罗柳珍;孔建平;金翠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