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穷;于明洋;孙立优;张振兴
恶性肿瘤病程中出现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中医药在防治恶性肿瘤营养不良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历代医家从“虚则补之”的角度,结合脏腑气血阴阳辨证予以发挥论治.现代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的研究,揭示了中医药防治肿瘤营养不良规律及作用机理.多学科渗透交融的研究模式,将引导中医药干预肿瘤营养不良研究及运用的前进方向.
作者:王辉;花宝金;孙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维生素K3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氮蓝比色法检测As2O3联合VK3对RPMI822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DNA电泳、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标记法检测凋亡,观察As2O3联维生素K3对RPMI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同时通过RT-PCR检测VEGF表达来观察VK3、As2O3对RPMI822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两者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VK3和As2O3二者均可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系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Bc-2mRNA的表达、诱导调亡,这种效应具有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二者间具有协同作用.经VK3和As2O3作用后的RPMI8226细胞出现凋亡细胞的特征;维生素K3(VK3)、As2O3单独及联用作用于RPMI8226细胞DNA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梯形条带.与单用As2O3相比,As2O3联合VK3作用于RPM0I8226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减少.RT-PCR检测表明RPMI8226细胞经VK3、As2O3单独及联合作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明显降低.结论:VK3、As2O3单用及联用对RPMI8226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可能通过VEGF表达降低而起作用.VK3和As2O3在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中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邓姝;沈建平;沈一平;周郁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香薷防感喷雾剂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7nm.结果:连翘苷的线性范围为0.07~2.24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为1.70%(n=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香薷防感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巧凤;郝云云;戴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年龄与生物学特征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2011年1月,经腹部超声、CT、MRCP检查,ERCP乳头切开取石,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1133例患者的发病年龄、结石部位、大小、数目与中医证型特点,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胆总管结石多发年龄在40~93岁(94.4%),其中,21 ~40岁患者占6.9%,41~60岁患者占31.5%,61 ~93岁患者占61.6%,各年龄段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辨证结果显示,61~93岁患者中以肝阳不足证为主,其次为肝气虚弱(41.4%,30.5%),41 ~60岁患者中以肝气虚弱为主,其次为肝郁气滞(32.8%,31.9%),21 ~40岁患者中以肝郁气滞为主,其次为肝血亏虚(35.9%,33.3%),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龄段患者除胆石发生率高外,还显示出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胆石易复发、大结石多、合并胆囊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多、多发结石多的特点,与低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总管结石好发在中老年,具有易复发、结石大、易多发、多合并胆囊结石与肝内结石的特点.机体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肝血亏虚、肝郁气滞证、肝气虚证、肝阳不足证与胆总管结石发生关系密切.胆总管结石的防治,对高龄段患者宜益气温阳为主,中龄段宜疏肝散结与益气温阳并用,低龄段患者宜养血柔肝与疏肝散结并用.
作者:刘志新;林一帆;朱虹;巩阳;刘杨;陆宇平;高文艳;季芳;雷春红;李昊燃;盛天骄;王长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滑膜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的影响,探索艾灸调控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增殖的分子信号机制.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RA疾病模型,艾灸实验性RA家兔双侧“肾俞”穴,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治疗前后家兔关节滑膜细胞的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结果:RA模型组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艾灸组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艾灸抑制RA滑膜细胞CyclinD1及CDK4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其调控RA滑膜细胞增殖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魏铮;杨露晨;杨馨;杨慎俏;陈婷;刘旭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降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证实其降脂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2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降脂康胶囊口服,对照组予脂必妥胶囊口服,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降低血清TG和LDL-C含量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降低血清TC含量的疗效相当,而升高血清HDL-C含量的疗效均不显著.结论:降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确切,并能显著减少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郭齐;田昕;杨傲然;吴丹;朱晓奕;周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在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对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有效性做进一步评价并进行安全性观察.方法:采用安慰剂对照设计、分层区组随机、随机双盲试验、多中心临床研究、优效性检验的方法,入选144例患者,试验组72例,剔除2例,脱落7例,对照组72例,剔除5例,脱落3例.结果:小儿脾胃乐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食欲不振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56.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量减少疗效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0.00%,对照组为67.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性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有效并且安全.
作者:赵越郡;马融;胡思源;魏小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以化痰散瘀为核心,综合脏腑调理的开郁散结颗粒对乳腺增生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0例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2∶1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由患者根据第一感觉填写SF-36调查问卷,入组时、治疗4周、8周和停药8周后各填写1次,比较两组患者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4周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总评分两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活力评价方面治疗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方面,对照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②治疗8周后,除活力评价外,各方面及总分两组内均有统计学差异;活力评价方面治疗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③停药8周后,生活质量各方面及总分组内均有统计学差异.④治疗和对照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开郁散结颗粒对乳腺增生病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有改善,其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方面起效时间早,改善明显.
作者:宋爱莉;李静蔚;时光喜;陈娜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从中风高危因素的发生和中医证候学研究,中风的临床证候学研究以及历代治疗学研究等角度论证从痰论证中风的重要性,认为从痰论治中风,注重痰浊的致病作用,更符合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通过治痰治疗中风应引起重视.
作者:沈王明;李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有效组分(SGM)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并研究SGM的给药时机和是否有超前镇痛作用.方法:所有大鼠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来分别评价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SD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假手术组、CCI组和空白组,BN组和BS组,于术前7天开始灌胃给予0.9%生理盐水或SGM120mg/kg,每天2次,直至手术当天结束;AN组、AS组为后给药组,于术后第1天给予直至术后第7天;BAN组和BAS组术前7天前开始直至术后第7天.各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3、7天分别测定MWT和TWL.结果:和空白组和假手术组相比,CCI组术后MWT及TWL明显下降(P<0.01).BS、AS和BAS组与各生理盐水组相比,MWT和TWL在术后1、3和7天均明显增加(P<0.01).BS组和AS组相比,术后第1天的MWT和TWL均明显增加(P<0.01),但到术后第7天,AS组的MWT和TWL均高于BS组(P<0.01),BAS组和AS组相比,术后第1天的MWT和TWL均明显增加(P<0.01),但到术后第7天,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CCI大鼠从术后1天形成稳定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SGM能抑制CCI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作用,术前给予SGM对NP有超前镇痛作用,镇痛作用并能持续数天.和术后用药相比,术前后给药组镇痛作用出现更快.
作者:张娟;郑晖;郭小文;王海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糠秕孢子茵作为人体皮肤寄生之正常菌群,是花斑癣及糠秕马拉色茵性毛囊炎的主要致病因子,近年来实验研究发现糠秕孢子菌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此结果与中医银屑病“虫毒论”不谋而合.将“虫毒论”作为银屑病发病的一项重要因素,由临床到理论,系统论述了“虫毒”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阐述其渊源及内涵,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糠秕孢子茵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作者:郭健;杨晓红;赵诚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病,近几年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4(TLR4)在U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TLR4信号转导主要通过MyD88依赖性信号转导路径和MyD88非依赖性信号转导路径活化NF-kB及炎症因子转录,从而导致NF-kB激活,引起炎性因子释放,终介导炎症反应.大量的研究显示UC动物实验模型和UC患者结肠黏膜中TLR4的高表达,干预TLR4通路传导的相关药物的实验疗效也得到了证实.TLR4信号转导通路为今后治疗UC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谢晶日;张冰;刘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作用引起了医学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白花丹的提取物——白花丹醌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及其他领域成为研究者的首选之一.近的研究表明白花丹醌在癌症治疗方面是理想的重药,鉴于其用途极大,为了进一步临床前制剂开发研究,就白花丹醌的提取、药理作用以及综合利用作如下述说.
作者:王玖恒;李景强;彭岳;张园;谭乐诚;赵铁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宫腔给药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疗效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9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2:1比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 tuberecanalization,FTR)联合中医内外合治.对照组采用FTR和常规西药治疗.术后随访1-2年,记录受孕情况或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对比分别如下,输卵管术后通畅率82.02%、64.29%;闭塞率17.98%、35.71%;再闭塞率12.66%、31.58%;宫内妊娠15(27.78%)例、4(16.67%)例;输卵管妊娠1(1.85%)例、3(12.5%)例;术后半年仍保持通畅或通畅度有改善的输卵管共计68(76.40%)条、18(42.86%)条.两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有显著差异(Z=-3.186,P=0.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宫腔给药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灌肠可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介入术后的疗效,降低输卵管再粘连率,为受孕提供可能.
作者:鲁琳;许丽绵;严英;李海凤;谷风;林宜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泽泻水煮液预防和治疗大鼠醉酒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预防大、中、小剂量组和治疗大、中、小剂量组.采用白酒灌胃法造模,每天灌胃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每天实验前称大鼠体重,第7天用生物化学法检测血浆中的乙醇含量和肝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EC1.15.1.1,SOD)、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中乙醇含量明显升高(P<0.05),肝匀浆中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预防和治疗各剂量组可降低醉酒大鼠血浆乙醇含量和肝匀浆中ALT、AST水平.结论:泽泻水煮液可促进醉酒大鼠血浆中乙醇代谢,预防酒精中毒,从而达到保护肝脏功能的目的.
作者:张莹;黎磊;杨正;钱丹琪;叶文冲;张露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知母总皂苷对甲亢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小鼠每天皮下注射左旋甲状腺素钠350μg·kg-1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知母总皂苷(50、100、200 mg·kg-1)不同剂量组、阳性对照他巴唑(0.01 g·kg-1)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动物体重、心率、自发活动;RIA法测定血清T3、T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体重增长明显减慢、心率加快、自发活动增加,血清T3、T4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知母总皂苷低、中剂量组及他巴唑组体重增长明显加快(P<0.05),知母总皂苷中剂量组心率减慢、自发活动减少(P<0.05),知母总皂苷中剂量组和他巴唑组血清T4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知母总皂苷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改善实验性甲亢动物模型症状、降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作用.
作者:李欣;陈长勋;郭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刺对戊四唑诱发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P13K、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癫痫模型组、LY294002组、针刺治疗组、针刺+LY294002组、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于癫痫发作后4h与24h两个时间段左心灌注固定取脑组织,免疫组化法测PI3K、Akt蛋白表达.结果:针刺+LY294002组和LY294002组两个时间段均未见明显PI3K和Akt蛋白表达;癫痫模型组可见PI3K和Akt蛋白阳性表达,其中癫痫发作4h表达较24h明显(P<0.01);针刺组PI3K和Akt蛋白阳性表达量明显增多,其中4h时间点蛋白阳性表达量增加更为明显(与24h时间点比较,P<0.05.结论:针刺具有明显调节PI3K和Akt蛋白表达,其作用与细胞内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作者:杨帆;昂文平;沈德凯;杨永清;马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伤科接骨片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只)、模型对照组(24只)和伤科接骨片组(24只),建立下颌骨缺损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动物给予正常饲料,伤科接骨片组动物给予伤科接骨片饲料.分别于建模后7、14、28、56天处死相同例数动物(n=6),收集下颌骨缺损处骨组织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OPG、OPGL表达分别于建模后第7、14天显著提高(P<0.05),伤科接骨片组OPG表达于建模后第7、14、28、56天均显著提高(P<0.05),OPGL表达则提高不明显(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伤科接骨片组OPG表达于建模后第14、28、56天均显著提高(P<0.05),OPGL表达于建模后第14天显著降低(P<0.05),OPG/OPGL比值在建模后第14、28、56天显著上升(P<0.05).结论:伤科接骨片可能通过影响OPG、OPGL的表达而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
作者:翁春辉;赖晓宇;詹春华;戴丽冰;钟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16项符合纳入标准,Jadad评分显示所有研究得分为1~2分,属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存在潜在的发表偏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优于西医治疗.
作者:张广美;周璐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和PI双标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DHA对其凋亡的影响;并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色下胰腺癌细胞SW-1990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DHA对胰腺癌细胞SW-1990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DHA在体外可以明显的抑制SW-1990的增殖,并且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DHA在体外能明显诱导SW-1990细胞的凋亡;DHA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中hTERT mRNA的表达,并且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DHA在体外抑制胰人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肿瘤细胞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的表达.
作者:吴伟林;杜章;鲍贤俊;陈玲玲;蔡振寨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