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郭正宏;刘庆博;毕开顺
近年来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作用引起了医学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白花丹的提取物——白花丹醌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及其他领域成为研究者的首选之一.近的研究表明白花丹醌在癌症治疗方面是理想的重药,鉴于其用途极大,为了进一步临床前制剂开发研究,就白花丹醌的提取、药理作用以及综合利用作如下述说.
作者:王玖恒;李景强;彭岳;张园;谭乐诚;赵铁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气虚证大鼠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仁术健胃颗粒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的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以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训练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将CAG脾气虚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和仁术健胃颗粒3个剂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治疗5周,正常组给予等量NS.实验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GAS、SS和MTL水平.结果:CAG脾气虚证模型组大鼠GAS和SS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MTL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经仁术健胃颗粒治疗后,6∥kg和12g/kg剂量组可显著降低MTL水平;升高GAS和SS水平.结论:仁术健胃颗粒治疗CAG脾气虚证与调节GAS、MTL、SS等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胃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胃黏膜的修复和腺体的再生有关.这可能是其治疗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朱萱萱;王海丹;周继发;史淋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香薷防感喷雾剂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7nm.结果:连翘苷的线性范围为0.07~2.24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为1.70%(n=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香薷防感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巧凤;郝云云;戴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克感复方在MDCK细胞上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物,运用抑制试验、预防试验、中和试验3种方法,以MTr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研究克感复方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并判断其作用原理.同时,通过药物血凝抑制实验分析其抗流感病毒作用是否与病毒血凝素相关.结果:克感复方对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CC50)为(2.84±0.65)mg/mL,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0.18±0.12)mg/mL,选择性指数(SI)为15.78.有细胞外杀流感病毒作用,但作用较弱,高抑制率未超过50%.无阻断流感病毒吸附的作用.无药物血凝抑制作用.结论:克感复方在MDCK细胞上具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其中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能力强.
作者:尤金彪;郭潮潭;吴海波;沃恩康;李颖;王怡婷;王闻哲;王巧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恶性肿瘤病程中出现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中医药在防治恶性肿瘤营养不良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历代医家从“虚则补之”的角度,结合脏腑气血阴阳辨证予以发挥论治.现代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的研究,揭示了中医药防治肿瘤营养不良规律及作用机理.多学科渗透交融的研究模式,将引导中医药干预肿瘤营养不良研究及运用的前进方向.
作者:王辉;花宝金;孙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观察前列煎对实验大鼠前列腺组织IL-1β、COX-2表达的影响,探讨前列煎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参照Seethalakshm等的方法建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将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治疗组予以前列煎水煎剂(含生药1.13g/mL),对照组予以前列通瘀水溶液(含生药0.06g/mL),均按1mL/100g体重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将各组大鼠干预30天,第30天称重后脱颈处死,取出前列腺并称湿重,免疫组化法检测前列腺组织IL-1β 、COX-2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IL-1β 、COX-2表达水平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1L-1β 、COX-2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治疗组IL-1β 、COX-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煎可下调与炎症反应和组织纤维化密切相关的IL-1β、COX-2表达,这可能是前列煎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机制之一.
作者:崔云;陈建伟;沈维才;冯奕;胡彦辉;黄奉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和PI双标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DHA对其凋亡的影响;并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色下胰腺癌细胞SW-1990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DHA对胰腺癌细胞SW-1990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DHA在体外可以明显的抑制SW-1990的增殖,并且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DHA在体外能明显诱导SW-1990细胞的凋亡;DHA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中hTERT mRNA的表达,并且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DHA在体外抑制胰人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肿瘤细胞中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的表达.
作者:吴伟林;杜章;鲍贤俊;陈玲玲;蔡振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犬脂肪基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珊瑚支架材料在裸鼠皮下成骨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诱导、扩增犬ADSCs,将第2代细胞接种于珊瑚支架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测细胞形态,DIO染色后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状况,细胞材料复合物植于8只裸鼠右侧背部皮下作为实验组,在左侧对称部位植入单纯珊瑚支架作为对照组.分别在移植后第4、8周取材,HE染色,进行组织学及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ADS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为成纤维细胞样梭形外观,与材料共培养后共聚焦显微镜可见细胞贴附于材料表面及孔隙内生长.HE染色显示,4周时实验组可见新生骨组织形成;8周时实验组新生骨组织形成增加.图像分析显示,两个时间点实验组成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8周成骨量高于第4周,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犬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珊瑚支架材料可以在裸鼠皮下形成骨样组织.
作者:沈海刚;李晔;刘波;袁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滑膜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的影响,探索艾灸调控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细胞增殖的分子信号机制.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作为RA疾病模型,艾灸实验性RA家兔双侧“肾俞”穴,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治疗前后家兔关节滑膜细胞的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结果:RA模型组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艾灸组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艾灸抑制RA滑膜细胞CyclinD1及CDK4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其调控RA滑膜细胞增殖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魏铮;杨露晨;杨馨;杨慎俏;陈婷;刘旭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从中风高危因素的发生和中医证候学研究,中风的临床证候学研究以及历代治疗学研究等角度论证从痰论证中风的重要性,认为从痰论治中风,注重痰浊的致病作用,更符合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通过治痰治疗中风应引起重视.
作者:沈王明;李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知母总皂苷对甲亢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小鼠每天皮下注射左旋甲状腺素钠350μg·kg-1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知母总皂苷(50、100、200 mg·kg-1)不同剂量组、阳性对照他巴唑(0.01 g·kg-1)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动物体重、心率、自发活动;RIA法测定血清T3、T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体重增长明显减慢、心率加快、自发活动增加,血清T3、T4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知母总皂苷低、中剂量组及他巴唑组体重增长明显加快(P<0.05),知母总皂苷中剂量组心率减慢、自发活动减少(P<0.05),知母总皂苷中剂量组和他巴唑组血清T4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知母总皂苷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改善实验性甲亢动物模型症状、降低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作用.
作者:李欣;陈长勋;郭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了揭示我国风寒署湿燥火等六邪(气候异常)时空敏感性特征,利用全国50年(1955-2004年)逐日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实测资料,采用EOF和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近50年来我国①华北地区是我国的燥湿火邪气敏感区、肝肾肺易受邪,华中地区是我国风暑邪敏感区、脾肾肺易受邪;②年内六淫邪气敏感时段不同;③1967-1989年间风寒邪易出现、心脾易受邪,进入1990年之后燥热(火邪)敏感时段,肝肺易受邪;④六邪强弱振荡以3~6年和12年左右准周期为主.
作者:王毅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维生素K3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噻唑氮蓝比色法检测As2O3联合VK3对RPMI8226细胞生长抑制作用DNA电泳、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标记法检测凋亡,观察As2O3联维生素K3对RPMI8226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同时通过RT-PCR检测VEGF表达来观察VK3、As2O3对RPMI8226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两者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VK3和As2O3二者均可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系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Bc-2mRNA的表达、诱导调亡,这种效应具有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二者间具有协同作用.经VK3和As2O3作用后的RPMI8226细胞出现凋亡细胞的特征;维生素K3(VK3)、As2O3单独及联用作用于RPMI8226细胞DNA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梯形条带.与单用As2O3相比,As2O3联合VK3作用于RPM0I8226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减少.RT-PCR检测表明RPMI8226细胞经VK3、As2O3单独及联合作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明显降低.结论:VK3、As2O3单用及联用对RPMI8226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可能通过VEGF表达降低而起作用.VK3和As2O3在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中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作者:邓姝;沈建平;沈一平;周郁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通过对薄荷在近几年国内外化学研究、药理作用方面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薄荷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沈梅芳;李小萌;单琪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的发生年龄与生物学特征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2011年1月,经腹部超声、CT、MRCP检查,ERCP乳头切开取石,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1133例患者的发病年龄、结石部位、大小、数目与中医证型特点,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胆总管结石多发年龄在40~93岁(94.4%),其中,21 ~40岁患者占6.9%,41~60岁患者占31.5%,61 ~93岁患者占61.6%,各年龄段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辨证结果显示,61~93岁患者中以肝阳不足证为主,其次为肝气虚弱(41.4%,30.5%),41 ~60岁患者中以肝气虚弱为主,其次为肝郁气滞(32.8%,31.9%),21 ~40岁患者中以肝郁气滞为主,其次为肝血亏虚(35.9%,33.3%),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龄段患者除胆石发生率高外,还显示出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胆石易复发、大结石多、合并胆囊结石与肝内胆管结石多、多发结石多的特点,与低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总管结石好发在中老年,具有易复发、结石大、易多发、多合并胆囊结石与肝内结石的特点.机体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肝血亏虚、肝郁气滞证、肝气虚证、肝阳不足证与胆总管结石发生关系密切.胆总管结石的防治,对高龄段患者宜益气温阳为主,中龄段宜疏肝散结与益气温阳并用,低龄段患者宜养血柔肝与疏肝散结并用.
作者:刘志新;林一帆;朱虹;巩阳;刘杨;陆宇平;高文艳;季芳;雷春红;李昊燃;盛天骄;王长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长久以来中医术语的英译存在很大分歧,词频可作为规范英译的参考之一,可使中医术语的英译有据可循,同时也使读者更易于直接从英译名中了解中医术语的本质内涵.因此旨在分析中医术语英译的不确定性的原因,进而提出词频依据的重要性,并阐述词频在中医术语英译辨析实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孙琴;晋永;杨明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在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对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有效性做进一步评价并进行安全性观察.方法:采用安慰剂对照设计、分层区组随机、随机双盲试验、多中心临床研究、优效性检验的方法,入选144例患者,试验组72例,剔除2例,脱落7例,对照组72例,剔除5例,脱落3例.结果:小儿脾胃乐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食欲不振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56.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量减少疗效的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0.00%,对照组为67.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效性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脾胃乐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有效并且安全.
作者:赵越郡;马融;胡思源;魏小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中医药综合防治措施对预防腹腔间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00例符合纳入、排除和诊断标准病人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和腹内压的变化.结果:中医症状积分各项指标和腹内压在干预前后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综合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内压常规监测与中医药联合防治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秀娟;张庚;李玉花;孟建标;季春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病,近几年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4(TLR4)在U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TLR4信号转导主要通过MyD88依赖性信号转导路径和MyD88非依赖性信号转导路径活化NF-kB及炎症因子转录,从而导致NF-kB激活,引起炎性因子释放,终介导炎症反应.大量的研究显示UC动物实验模型和UC患者结肠黏膜中TLR4的高表达,干预TLR4通路传导的相关药物的实验疗效也得到了证实.TLR4信号转导通路为今后治疗UC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谢晶日;张冰;刘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尝试以蛛丝为新材料探索建立亚急性颈动脉缺血模型,并评论此模型对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先从蜘蛛中绕取长约10cm的蛛丝备用.将家免颈动脉分离好后,再将准备好的蛛丝缠绕于颈动脉上,形成结扎点,建立亚急性缺血模型,并测定血流、血压、SOD等各项指标.结果:蛛丝结扎后的颈动脉血流、血压总体表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血清MDA,SOD在结扎后首先明显升高,随后又缓慢下降,大体病理观察发现蛛丝对颈动脉的作用过程是一个从部分阻断到完全阻断的渐进过程.结论:利用蛛丝结扎可以建立血管的亚急性缺血模型,将来可能将其应用到人类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模型中去.
作者:韩蕾;比比努尔;张桂申;周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