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药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高糖大鼠模型生化指标的影响

高碧珍;康洁;闵莉;郑雪花;沈建英;张凌媛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高脂高糖, 动物模型, 证候
摘要: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的中医病理及证候特点.方法:以腺嘌呤制备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同时以高脂高糖饲料喂饲,分别采用代表不同中医治法的方药--四妙散、二陈汤、血府逐瘀汤、四君子汤、肾气丸进行干预.并进行相应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HDL)均有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较正常组胰岛素(INS)显著降低(P<0.05).①各药物组UA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四妙散组与血府逐瘀汤组、二陈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且这3组疗效优于肾气丸组与四君子汤组;②四妙散组与模型组BUN比较显著降低(P<0.05);③四妙散、二陈汤、四君子汤组、肾气丸组与模型组Cr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四妙散组、二陈汤组、肾气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④各药物组TG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各药物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⑤四妙散组、二陈汤组、血府逐瘀汤组、四君子汤组与模型组GLU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这4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⑥各药物组与模型组HDL比较均无明显差异;⑦四妙散组及血府逐瘀汤组与模型组INS比较显著升高(P<0.05),这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清热利湿(四妙散)、化痰降浊(二陈汤)、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益气健脾(四君子汤)及温肾补阳(肾气丸)法对高尿酸血症高脂高糖均有一定作用,以清热利湿作用显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性早熟配伍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性早熟的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79-2007年中医辨证治疗性早熟相关文献,提取证候类型、辨证用药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早熟辨证以阴虚火旺型多见.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常与温里药、理气药、活血药和养阴药组合配伍;复方的使用以知柏地黄丸为主.结论:辨证治疗性早熟用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多在主方、主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证型病机特点,适当配伍其他类药物或使其兼顾病机更加广泛,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从整体出发,重视辩证论治的思想.

    作者:尹蔚萍;夏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硬膜外人参皂苷药囊电极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意义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人参皂苷药囊电极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成人参皂苷药囊电极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采用兔视交叉注血法制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应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分别测量注血前至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脑灌注压(CP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迭峰时间(TPP)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失状窦、直窦和大脑大静脉直径,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参数.结果:注血第2~14天治疗组的平均ICP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PP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第4~12天的CBF、第2~12天的CBV明显大于对照组,而第4~12天的TPP均小于对照组(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第4~14天治疗组上失状窦平均直径均大于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第2~14天:治疗组直窦和大脑大静脉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药囊电极与尼莫地平地比较,明显的降低了SAH大白兔ICP和TPP,并增加了引流静脉直径、CPP、CBF和CBV,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参考途径.

    作者:徐震;黄李法;张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定痫丸对戊四唑点燃癫痫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含量及海马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定痫丸对癫痫大鼠神经递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海马c-fos表达的影响来探讨该方治疗癫痫的机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戊四唑3.2mg/100g,连续给予4周造成大鼠癫痫模型,造模同时给予定痫丸、丙戊酸钠和定痫丸加丙戊酸钠治疗,连续4周.结果:采用戊四唑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升高而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降低,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定痫丸组、丙戊酸钠组和中西药合用组均可明显降低谷氨酸含量,升高γ-氨基丁酸含量,减少c-fos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痫丸可对抗戊四唑致大鼠癫痫的作用,作用机理与降低脑内神经递质谷氨酸含量、升高γ-氨基丁酸含量以及阻断脑内c-fbs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朱萱萱;戴兵;殷坤;万伟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冠心合剂对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冠心合剂对兔颈动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损伤建立PTC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从术前3天开始各治疗组予相应荆量冠心合剂灌胃给药,分别于2、4、6周处死动物,取手术侧颈动脉标本观察血管形态并计算内膜和中膜厚度比(L/M)、内膜和中膜面积比(SI/SM).结果:中药各剂量组内膜增生、管腔狭窄较模型组减轻,I/M、SI/SM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合剂大剂量组6周的I/M、SI/SM值低.结论:冠心合剂具有抑制PTCA术后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作者:祝光礼;周凡;方伟;魏丽萍;刘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药联合干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脊液NGF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对蛛网膜下腔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NCs和BMSCs,1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1正常组,2假手术组,3模型组,4BMNC组,5BMNC联合中药组,6BMSC组,7BMSC联合中药组.3、4、5、6、7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2h模型(MCAO),24h后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法移植100微升0.01MPBS溶液(3组)、BMNCs悬液(4组、5组,2.0×107个)或BMSCs悬液(6组、7组,2.0×107个),5组、7组当日进行中药灌胃.应用定量ELISA法于移植后4天、28天检测脑脊液(CSF)内Neural growth factor(NGF)含量.结果:模型组CSF中NGF水平在移植后28天有所升高,4、5、6、7组在移植后4dNGF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5、6、7组在移植后28天NGF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BMNC组和BMSC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中药联合BMNC组在治疗28天时较单纯BMNC组明显升高,中药联合BMSC组在治疗4天、28天时均较单纯BMSC组增高.两组中药联合组间比较,治疗4天时中药联合BMSC组NGF含量更高.两中药联合治疗组在治疗28天时均较4天水平升高.结论:脑动脉阻塞本身就可以使大鼠脑脊液中NGF水平升高,BMNC和BMSC移植可进一步提高MCAO大鼠CSF中NGF水平,中药联合BMNC或BMSC移植治疗对NGF水平的升高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作者:李檀;陈霞;王淑丽;高莹;王秀琴;韩春玲;池明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微波萃取法提取连钱草中总三萜酸成分

    目的:微波萃取法提取连钱草中总三萜酸成分.方法:选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微波萃取法提取连钱草中总三萜酸的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的醇提取法相比较.结果:微波萃取总三萜酸的佳工艺为:50%的乙醇8倍量,于70%萃取10min,其中乙醇浓度对提取结果有显著影响.且在佳条件下微波萃取比传统的醇回流法提取效率提高了45.3%.结论:微波萃取法在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和得率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醇回流法.

    作者:吴茗希;周仁义;夏洁;张懿;黄俊俊;陶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现状与思考

    疗效评价方法是检验临床疗效的重要尺度,中医学从先秦时期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重要原因就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疗效评价方法,其有效性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对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并展望了中医药疗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作者:赵丹;任现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卫星细胞在骨骼肌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通过综述国内外肌卫星细胞的研究资料,对肌卫星细胞在骨骼肌修复中作用的总结.肌卫星细胞的分子标志物的概述,能更好的在研究过程中对卫星细胞的鉴定.肌卫星细胞的特性研究能更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肌卫星细胞.探讨肌卫星细胞在骨骼肌修复作用中的激活机制和可能的增殖分化的信号通路,有助于针对性的促进骨骼肌损伤后的修复研究.肌卫星细胞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有细胞因子、物理因素、中医药等,其中中医药做为一个积极的影响因子有待于进一步更广泛的展开研究.

    作者:董学亮;成羿;章婵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化痰五味散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化痰五味散祛痰和镇痛作用.方法:应用大鼠毛细玻管排痰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化痰五味散祛痰和镇痛作用.结果:化痰五位散对大鼠毛细玻管的排痰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也使各组小鼠的痛阈值均有所提高.结论:化痰五味散具有明显的祛痰和镇痛作用.

    作者:刘月英;宣丽颖;宝鲁尔;宋葆华;林琳;刘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温针透刺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透刺+TDP红外线照射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针灸透刺的同时,给予TDP红外线照射,对照组仅予普通针刺治疗.结果:两组愈显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透刺配合红外线照射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是治疗面瘫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裘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张仲景《伤寒论》桂枝汤类方配伍解析

    桂枝汤为仲景<伤寒论>之代表方,体现其辨证论治思想之精髓,其类方为<伤寒论>中多的一组类方,在全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以图形的方式表述桂枝汤的组方及桂枝汤类方的组方规律,对仲景组方思想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张仲景的类方组方思想来指导临床的组方用药和辨证加减.

    作者:蔡皎皓;庄海峰;沈建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水提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3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盐酸小檗碱的佳提取工艺为加药材12倍量的水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1h.结论:该优化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

    作者:黄家卫;盛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药联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联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8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及口服厄贝沙坦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CR(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尿素氮、血肌酐、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CRP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除尿素氮、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等外其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药联用厄贝沙坦有较好的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改善血糖血脂的作用.

    作者:鲍红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和生态环境穿龙薯蓣两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穿龙薯蓣中原薯蓣皂苷和薯蓣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建立药材质量评价的综合指标.方法:采用RP-HPLC,Agilent TC-C<,18>(5μm,4.6mm×250mm);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03mm,记录35个穿龙薯蓣药材的HPLC图,依据线性关系计算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的含量;同时进行了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了主成分的得分分值.结果:建立的色谱条件能使2种皂苷类成分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都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回收率符合标准;原薯蓣皂苷和薯蓣皂苷的相关系数为-0.615,呈中度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一个主成分,可以代表80%以上两指标的信息,得分分值计算快捷.结论:含量测定的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主成分得分分值可为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囡;康廷国;尹海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黄精抗衰、养生与美容作用诠析

    黄精是一味常用的抗衰老、养生与美容中药之一,就黄精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诠析.黄精通过作用于上焦以滋补肺阴,作用于中焦以健脾益气,作用于下焦以补肾益精等综合作用,达到抗衰老、养生与美容的目的.深入研究黄精的抗衰老机制及其养生与美容作用,在当前关注养生与美容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富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健脾通窍丸对AR模型大鼠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通窍丸治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方法:按参考文献复制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观察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血清总IgE、IL-4含量的影响.结果:健脾通窍丸对大鼠鼻部症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总IgE、IL-4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健脾通窍丸对变应性鼻炎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清总IgE、IL-4值的产生有关.

    作者:李国云;王进军;胡锡元;陈丽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络安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为了控制脑络安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其中的黄芪甲苷进行了鉴别,并建立HPLC法对主要组成黄芪中黄芪甲苷进行定量.结果:鉴别项下的阴性对照品无干扰,专属性较强;黄芪甲苷在7.8~5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脑络安胶囊的质量.

    作者:陈骐;张宇燕;杨洁红;方海同;袁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加味交泰汤对高血压失眠大鼠动脉内皮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交泰汤对高血压失眠大鼠主动脉内皮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dothelial,eNOS)表达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合并失眠状态思路.方法:24只12周龄SHR分为4组:空白组(高血压),模型组(高血压失眠),加味交泰汤组,归脾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睡眠剥夺法建立模型(空白组除外),用药2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eNOS、VWF8的表达.结果:加味交泰汤组eNOS表达升高,vWF表达降低显著.结论:加味交泰汤具有降压安神和明显内皮保护作用.

    作者:窦丽萍;殷子杰;姚晓天;黄抒伟;程志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痛风临床疗效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已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痛风临床试验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4.2软件对其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5个随机对照试验1750例病人满足纳入标准.与西药组相比,中药治疗痛风有效率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4.69,P<0.00001,合并后的RR值为1.08,95%的可信区间为(1.05,1.1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综合检验结果为:Z=11.37,P<0.00001,合并后的OR值为0.05,95%的可信区间为(0.03,0.08).结论:中药治疗痛风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袁红宇;何苗;欧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冠心病辨证的现代文献研究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进行冠心病辨证分类.方法:回顾近10年冠心病中医现代文献,收集冠心病症状和体征,聚类分析结合因子分析进行冠心病中医辨证分类.结果:多元统计分析得出痰阻心脉、心血瘀阻、心肾l舛虚、寒凝心脉、心气亏虚为冠心病文献证.结论:多元统计分析在冠心病辨证分类定量研究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杜莹;张哲;张会永;袁东超;王鸿琳;梁茂新;杨关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