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陈志军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N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NICP监测技术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监测,同时评价NICP监测在手术治疗中的作用及预后.结果 随访3个月,按ADL评定标准,Ⅰ组42例,2.70≤ICP<5.30kPa,Ⅰ~Ⅲ级32例(71.1%),Ⅳ~Ⅴ级6例(14.3%),死亡4例;Ⅱ组23例,ICP≥5.30kPa,Ⅰ~Ⅲ级4例(17.4%),Ⅳ~Ⅴ级7例(30.4%),死亡12例.结论 早期手术降低颅内压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成功的关键,无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指导手术及判断预后.
作者:张斌;栗洁;贾丛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治疗方法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了本院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期间,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方法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病人21例.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丢失57%(46~75%),Cobb角平均26°(18°~39°),平均在伤后5.7天内手术.结果 所选21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0~6.1年,平均随访时间5.4年.影像学资料显示术后即刻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96%(87%~100%),术后Cobb角平均为6.5°(0°~10°),复位良好,末次随访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89%(81%~94%),Cobb角平均为8.3°(4°~13°).无断钉、断棒等内固定失败.讨论对胸腰椎骨折应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结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利于椎体高度恢复和矫正后凸成角,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后凸畸形,减少内固定的失败率,但远期随访仍有一定程度的矫正丢失.
作者:何勇;冯明录;董涛;朱大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009年至2011年本院收治9例创伤性膈疝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住院时间14~35天,平均21天,1例术后死于严重肺部感染,余8例均恢复良好.结论 创伤性膈疝病死率高,但只要从疾病的本质入手,做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更多的患者必将能得到挽救.
作者:俞晓军;郑武俊;姜正科;冯侃;陆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CA125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来本院就诊的43例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前后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CA125变化,及在不同病理分期患者中的变化.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者明显增高.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手术前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在Ⅲ期、Ⅳ期比Ⅰ期明显增高,而Ⅱ期与Ⅰ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中MMP-2和CA125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手术后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明显降低,在Ⅲ期和Ⅳ期患者中降低尤为明显;手术前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在G2、G3期比G1期明显增高,随着病理分级的增高,血清中MMP-2和CA125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在手术后血清中MMP-2和CA125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中MMP-2和CA125水平变化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疗效判定、评价预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困难清宫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在超声引导下行困难清宫术115例,对超声引导下行困难清宫术进行实时观察,并评价清宫术的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一次性成功率为99.0%(113/115),刮出组织均经病理组织活检,为绒毛、蜕膜及机化组织.术后无严重出血、感染,无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超声引导可明显提高困难清宫术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清宫术操作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此方法应用简便,效果明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蔡银娣;叶少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意义.方法 将健康大鼠随机分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炎性因子TNF- α、IL-1 β水平,并相互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三七总皂甙、乌司他丁均可以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其中以两者联合应用的抑制作用为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与三七总皂甙联合治疗能有效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 α、IL-1β水平,对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有积极意义.
作者:傅丽霞;罗鸣;陈然;陈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痛点超激光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5周为1疗程.超激光疼痛治疗仪B型探头痛点照射,每点照射时间5~10分钟,每天1次,每周6次.结果 治疗5周后,88.7%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痛点超激光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尤其对早中期患者效果更佳.
作者:许丽华;牟朝晖;徐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对白血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40例白血病缓解患者分为贮存式自体输血20例和异体输血20例.贮存式自体输血方式:患者在化疗前3天,采集自体全血200~400ml,于4℃保存,待患者病情需要时回输.结果 自体输血组患者异体输血量远远低于无自体输血组患者,自体输血组患者未出现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无自体输血组患者出现2例发热反应,3例过敏反应,P<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贮存式自体输血可减少异体输血量及输血不良反应,对白血病治疗是科学、经济、有效的输血方式.
作者:沈少卿;钟永根;桑利勇;冯水堂;金炯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T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T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92.8%.结论 T型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特别是对移位明显的MasonⅡ型及MasonⅢ、Ⅳ型,疗效满意.
作者:卢焕兴;章银灿;王乃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创伤致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明确诊断的27例创伤后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 27例创伤后急性肺栓塞患者占总患者的0.8%,经过治疗后死亡6例,占22%.结论 年龄大于50岁,长期吸烟,有高血压病史,创伤合并骨折与肺栓塞发病相关;D-二聚体检查可以作为肺栓塞的筛选检查,增强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作者:王雪峰;张楼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复合皮混合移植早期修复踝关节深度烧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10月,本组12例含踝关节深度烧伤的病例.烧伤总面积18%~65%,Ⅲ度5%~35%TBSA,烧伤后72小时内行踝关节深度创面削痂,采用J-Ⅰ型异体脱细胞真皮(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复合皮移植面积10cm×8cm~18cm×12cm.结果 术后2例因皮下积血部分皮缺血坏死脱落,肉芽形成Ⅱ期自体皮移植修复,其余均Ⅰ期愈合.随访2~24个月,踝关节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早期削痂复合皮移植是修复踝关节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喻三宝;蒋金珩;宗文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 4年来对12例经后腹腔途径在腹腔镜下使用胆道镜取出肾盏结石的手术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分钟,术中出血40~100ml,术后住院5~8天,未发生因器械、设备故障或改变手术方式,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是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治疗的一个可选择方法.
作者:翁责茗;贾万伟;薛川;张建球;杨崇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报道临床应用非气腹腹腔镜在儿童剖腹术后并发症诊治中的体会.方法 本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月应用非气腹腹腔镜诊断和治疗30例儿童剖腹术后并发症病例.结果 30例按手术设计完成诊治,阴性探查2例,术后无1例并发症.结论 非气腹腹腔镜在治疗儿童剖腹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具有积极、微创、准确、安全、少并发症、患儿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詹汉柽;沈方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引起的输尿管损伤的治疗方式.方法 对2005年至2010年的23例腹腔镜手术引起的输尿管损伤病人,采用输尿管镜下留置双J管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3例病人中22例病人成功留置双J管,术后3~14天后症状都消失.双J管拔出后随访6~12个月,影像学上未见明显肾积水或者输尿管狭窄征象.结论 输尿管镜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引起的输尿管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减轻病人再次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王旭亮;于志坚;廖国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腔镜治疗方法.方法 联合采用经尿道侧视膀胱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和内窥镜下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110例.结果 110例均取得镜下碎石和电切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3年,排尿情况良好,无结石复发和前列腺再次手术病例.结论 采用前列腺电切镜联合侧视膀胱镜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是安全、有效的,也符合腔道泌尿外科的发展潮流.
作者:楼国新;张军平;吴兆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获治疗成功,术后切口处皮下血肿2例,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远端栓塞及急性血栓形成病例的发生,随访2~12个月,出现再狭窄病例1例,经再次血管腔内治疗后好转.结论 杂交手术是治疗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国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实效.方法 建立住院患者防跌工作计划,成立院防跌管理小组,分层次施行防跌工作知识培训,实施规范防跌护理程序,防跌干预措施启用和评定标准及指标以达到干预措施防跌的实效.结果 全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7.55 /万人下降到2.82/万人,严重伤害率由82.98%下降到63.42%;患者由宣教前平均掌握人次8.1%提高到76.6%,未掌握人次由51.9%下降到6.5%.护理人员能掌握相关知识由培训前30%提高到培训后82%,未掌握下降到0,陪护人员掌握防跌相关知识与年龄无关,但与学历和工龄有关联,培训前后有明显关联.结论 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防跌采用干预措施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和严重伤害率,宣教和指导是住院患者防跌回报率高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跌意识和技能是降低跌倒发生率的关键,加强陪护人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是住院患者防跌的保证.
作者:王谊;林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眼眶爆裂性骨折早期Medpor填充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26例(26只眼)眼眶爆裂性骨折早期行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前术后视力、眼球突出度、眼外肌运动及复视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2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患眼明显视力下降,术后眼球内陷度数为(0.7±0.3)mm,与术前(3.1±0.8)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6例患者复视完全消失,以上26例患者均未发现填充物移位、感染或排异反应.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术后早期运动训练,是治疗效果的关键.Medpor填充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所致复视、眼球内陷,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郑志斌;黄慧慧;赵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创伤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便为有效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常规方法对创伤部位标本作细菌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法,ESBLs检测采用纸片扩散确证法,MRSA和MRCNS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6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57.1%和41.7%;ECO中ESBLs检出率42.6%; MRSA检出率73.5%;SEP中MRCNS的检出率64.3%.结论 创伤部位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ECO,SAU,PAE和SEP;这些细菌的耐药性普遍较强,临床应加强预防措施,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保证创伤治疗的及时愈合.
作者:赵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及相关心理状态,为患者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妇科手术患者100例,术前1天和术后7 天由患者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分别自行填写William WK 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2]及自制的与手术相关心理状态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妇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SAS评分均高于常模值(P<0.001),手术前及手术后的SAS评分比较,术后分值较术前低(P<0.001);妇科手术患者SDS术前评分高于常模值(P<0.01),而术后与常模值比较(P>0.05).结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前应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解答与疾病及手术相关问题,协助患者提高认知能力并消除或减轻焦虑与抑郁,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王运根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