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联合Epworth嗜睡评估表用于鼻腔扩容术治疗OSAHS后症状改善的临床观察

李思;苗旭涛;张宁;潘蕾;彭本刚

关键词: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 Epworth嗜睡评估表,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 鼻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联合Epworth嗜睡评估表(ESS)在鼻腔扩容术治疗OSAHS的应用.方法:观察42例存在鼻阻塞的OSAHS并且行鼻腔扩容术的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行PSG监测,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NOSE与ESS评分,所有患者接受鼻腔扩容术.比较术前、术后评分差异,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2例患者按照轻、中、重分度,行鼻腔扩容术后较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评分联合ESS反映鼻腔扩容术后,OSAHS患者鼻腔阻塞、白天嗜睡等主观症状有明显改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茶多酚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索茶多酚对鼻咽癌细胞株HONE1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研究相关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处理鼻咽癌HONE1细胞,分别用细胞计数法-8(CCK 8)法、荧光染色法、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同时,检测茶多酚对鼻咽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茶多酚能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HONE1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而对正常鼻咽上皮细胞则无明显抑制作用;诱导HONE1细胞凋亡;茶多酚还有降低鼻咽癌细胞HONE1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并明显减少鼻咽癌细胞内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茶多酚在体外能够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降低鼻咽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

    作者:田梦秋;袁东杰;郑实兴;李庆玉;石书婧;徐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阻鼾器与鼻腔和口咽联合手术治疗重度OSAHS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阻鼾器与鼻腔、口咽联合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分析阻鼾器在重度OSAHS患者鼻腔、口咽联合手术后配合治疗的意义.方法:根据AHI和睡眠中的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选取46例经PSG确诊为重度OSAHS(即AHI>30,LSaO2< 80%)的患者,根据患者鼻、咽情况,分别进行鼻腔、咽腔手术,术后2周对46例患者全部行PSG监测,然后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分组,将其中同意佩戴阻鼾器的26例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其余20例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3个月后再次对全部病例进行PSG监测,记录AHI、长呼吸暂停时间(LAT)、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数值和睡眠结构的变化,采用问卷式调查患者主观症状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情况.结果:在鼻腔、口咽联合手术后佩戴阻鼾器的联合治疗组中患者AHI及LAT均低于单纯手术治疗组,而LSaO2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2组MSaO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在治疗后睡眠比例N1显著减少,N2和N3显著增加(P<0.05),REM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手术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浅睡眠比例更短,慢波睡眠比例更长,患者主观感觉诸如精神状态、白天嗜睡及体力等显著改善.2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0%和92.3%.结论:鼻腔及口咽手术后佩戴阻鼾器对于重度OSAHS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防止病情复发及改善手术的远期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惠培林;谢宇平;魏晓泉;赵丽君;马薇;王金凤;宁静;徐超;杨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天骄;易红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DNA甲基化在甲状腺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现运;尚小领;张玉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颌面及颈胸部金属穿通伤1例

    作者:盛国民;莫志洋;高东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儿童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方式行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4岁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手术与传统扁桃体切除手术术后出血时间及出血率的差异性.等离子组患儿2012-03-2013-08期间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传统组患儿于2005-03-2006-08期间行冷器械扁桃体切除术.结果:低温等离子手术方式组1000例,术后出血19例,出血率为1.9%.其中原发性出血4例,原发性出血率为0.4%,出血时间均在手术后8h内.迟发性出血15例,迟发性出血率为1.5%,出血时间在2~13 d,平均7.5d.15例迟发性出血患儿中,存在感染因素者9例,术后进食不当者6例.进食不当者中在出血前有4例患儿有进食水果及坚硬食物,2例患儿因进食多少导致体重减轻.传统手术方式组患儿860例,术后出血29例,出血率为3.37%,其中原发性出血26例,原发性出血率为3.02%.术后迟发性出血3例,迟发性出血率为0.35%,出血时间在2~6 d,平均4d.结论:儿童扁桃体切除术更适宜选择低温等离子的手术方式.其术后迟发性出血可能与术后感染,术后感染引发的刺激性干咳,饮食不当,主刀医师手术技术的差异,手术中止血的方式不同,患儿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患儿及家长的对医嘱的依从性等因素相关.

    作者:叶钰华;王智楠;徐忠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癌术后缺损1例

    作者:齐志勇;张治平;呼和牧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努力提高OSAHS外科手术技术

    作者:陈雄;孔维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联合Epworth嗜睡评估表用于鼻腔扩容术治疗OSAHS后症状改善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联合Epworth嗜睡评估表(ESS)在鼻腔扩容术治疗OSAHS的应用.方法:观察42例存在鼻阻塞的OSAHS并且行鼻腔扩容术的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行PSG监测,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NOSE与ESS评分,所有患者接受鼻腔扩容术.比较术前、术后评分差异,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2例患者按照轻、中、重分度,行鼻腔扩容术后较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评分联合ESS反映鼻腔扩容术后,OSAHS患者鼻腔阻塞、白天嗜睡等主观症状有明显改善.

    作者:李思;苗旭涛;张宁;潘蕾;彭本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新认识OSAHS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肖水芳;张俊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指数与同步血压特征

    目的:利用PSG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伴高血压(HT)患者睡眠呼吸指数及同步血压变化分析其与单纯OSA、HT差异,揭示其变化的特征.方法:PSG与动态血压分别监测2012-2013年确诊的单纯HT(45例)、单纯OSA(50例)及OSA伴HT(56例),比较3组睡眠呼吸参数及同步血压,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T组及OSA组比较,OSA伴HT组AHI增加(P<0.01),氧减指数(ODI)、微觉醒指数(AI)、觉醒时间(WASO)及N1期占总睡眠时间(TST)比例显著增多(P<0.05),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低血氧饱和度(LSaO2)、慢波睡眠期(SWS)及REM期(REM)占TST的比例显著减少(P<0.05).经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后,与单纯OSA组比较,OSA伴HT组昼间平均收缩压(dMSP)、昼间平均舒张压(dMD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昼夜平均收缩压差(△SBP)、昼夜平均舒张压差(△DBP)明显增加(P<0.05).AHI、ODI、AI、WASO及N1期占TST百分比与平均收缩压/舒张压(SBP/DBP)呈正相关(P<0.05),与MSaO2、LSaO2呈负相关(P<0.05).血压变化主要发生在REM时相增多的睡眠后期,该血压以DBP升高为显著特征,并伴有SaO2降低.结论:OSA伴HT睡眠呼吸指数与OS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睡眠期血压变化密切相关;AHI是OSA伴HT高危因素;CPAP可显著OSA伴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PSG是判断OSA伴HT病程发展和预后有效手段.

    作者:马薇;王金凤;谢宇平;谢萍;侯一平;张兆鹏;惠培林;赵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切除后喉-气管缺损的处理

    目的:探讨累及喉-气管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切除术后喉-气管结构和功能保存、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2007-2014年1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累及喉气管术中喉气管结构保存和缺损处理的治疗效果,其中不包含全喉切除病例.男3例,女10例;年龄46~67岁,中位年龄53岁.初次手术累及喉气管5例,局部复发累及喉气管8例.术前通过纤维喉镜及CT明确病变范围.首次手术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及累及喉气管切除加择区颈淋巴清扫术.复发病例作复发灶及累及喉气管部分切除加择区颈淋巴清扫术.缺损的处理采用3种方式.带蒂胸锁乳突肌锁骨骨膜皮瓣、颈阔肌带蒂皮瓣或保留缺损段喉气管结构喉气管造瘘、待二期修复的处理方法.术后随访半年到3年.结果:13例患者中10例拔管,3例终身带管(其中2例二期皮瓣转移缩小造瘘口).结论:选择适当病例,选用皮瓣转移或喉气管造瘘二期修复,都可以保留部分喉气管结构和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文;陈敏;杨柳;袁莉清;杨凤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S100β及NSE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S100β及NSE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06-2012-06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20例经PSG确诊的中重度OSAHS患者,根据其AHI和夜间低氧饱和度,随机分为重度组和中度组,每组为60例;并根据患者病程的长短再将每组分为<5年组、5~10年组及>10年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给予中重度组CPAP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后均采用PSG测定中重度组治疗前后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及AHI,同时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中重度组不同病程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S100β和NSE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重度组治疗后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及AH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中重度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2组>10年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和NSE水平高于5~10年患者,5~10年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和NSE水平高于<5年组患者,中重度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和NSE水平随病史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治疗前重度组患者血清S100β和NSE均高于治疗前中度组(P<0.05),中重度2组治疗后血清S100β和NSE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中重度2组治疗后血清S100β和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2组血清S100β、NSE均与AHI呈正相关(P<0.01).结论:CPAP显著降低OSAHS患者血清S100β及NSE的水平,两者可能是评价CPAP对OSAHS患者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盼盼;韩晓庆;王红阳;李琳;王玲;张敏;刘晨;禹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97例下咽癌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下咽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12期间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下咽癌97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梨状窝型75例,咽后壁型16例,环后型6例.手术方式包括下咽部分切除术21例(21.6%),部分喉切除加下咽部分切除7例(7.2%),全喉加下咽部分切除术53例(54.6%),全喉全下咽切除加胃上提胃咽吻合术12例(12.4%),全喉全下咽切除加空肠代食道修补术4例(4.1%). 61例术后于肿瘤科进行放疗.采用x2检验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访率为90.7%.全部患者1年生存率为76.0%,3年生存率为56.0%,术后病理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71.1%,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占19.6%.术后局部复发率为21.6%.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21.9%),局部复发12例(37.5%),远处转移10例(31.3%)等.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大小(P<0.01)以及肿瘤的T分期(P<0.05)对生存预后有影响,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下咽癌早期不易发现,术后极易发生复发及转移,慎重选择病灶切除术式及颈清扫方式,辅助术后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策略.咽后壁型下咽癌较另外两型下咽癌更易出现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治疗创伤较大,应引起重视.

    作者:连欣;季文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央区清扫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特别是甲状腺微小灶癌)是否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分析2012-09-2013-12期间在我科(同一术者、同一标准)进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资料121例,评价术前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灶癌和非微小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121例患者中甲状腺微小灶癌(原发病灶d≤1.0 cm)62例,其颈中央区淋巴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74.2%(46/62),漏诊率为61.9%(13/21),误诊率为7.3%(3/41),灵敏度为38.1%(8/21)、特异度为92.7%(38/41),阳性预测值为72.7%(8/11),阴性预测值为74.5% (38/51),Kappa值为0.3485(<0.4),表示在PTMC中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较差;非微小灶癌(原发病灶d>1.0 cm)患者59例,其术前超声中央区淋巴结诊断的准确率为55.9%(33/59),漏诊率为58.3%(21/36),误诊率为21.7%(5/23),灵敏度为41.7%(15/36),特异度为78.3%(18/23),阳性预测值75.0%(15/20),阴性预测值为46.2%(18/39),Kappa值为0.1757(<0.4),表示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仍较差.结论:甲状腺微小灶癌术前中央区淋巴结超声诊断提示可疑阳性的,需常规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于中央区淋巴结超声提示阴性的,可结合患者高危因素决定是否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非微小灶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超声检查无论是否提示有无异常淋巴结,均应行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作者:赵志军;赵珍;马金华;景尚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中国睡眠呼吸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韩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颅颌面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的诊疗

    作者:卢晓峰;朱敏;王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睡眠呼吸障碍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与发展方向

    作者:叶京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喉癌术后应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不同肠内营养乳剂对营养状况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83例喉癌术后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7例,给予商业制品肠内营养乳剂;对照组96例,给予自制匀浆膳.测定患者术前3d及术后第3、7、10天营养指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即淋巴细胞,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第3天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0天实验组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2组间体重差异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术后10 d实验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术后患者早期使用商业制品肠内营养乳剂可以有效的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付伟伟;刘杰;黄沂传;李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水平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探讨OSAHS与MPV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2-01-2014-01期间70例OSAHS患者分为轻中度组(32例)和重度组(38例),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水平.结果:重度组与对照组PLT[(202.8±68.9)×109/L、(235.9±65.2)×109/L],MPV(10.9±0.9、10.4±0.8 fL),PDW[(12.9±1.9)%、(12.0±1.4)%],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MPV(10.7±0.7 fL)与对照组(0.4±0.8 f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OSAHS患者的MPV水平升高.

    作者:郑雪松;郝锐;付文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