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酰胺柱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广藿香叶总黄酮的含量

庞贺;杨明;胡丽萍;田原;康廷国

关键词:紫外分光先度法, 广藿香叶, 总黄酮, 芦丁
摘要:目的:采用柱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6批广藿香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作参照物,在室温25℃下,510nm处测定广藿香叶中总黄酮的吸光度.结果:该方法在线性10.1~50.5μg/mL范围内,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2%~98.3%;RSD≤2.0%.结论:该方法测定广藿香叶中总黄酮,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金匮要略》治风湿病方剂探要

    论述了<金匮要略>治疗风湿病的方剂.以祛邪为主的方荆:以祛风湿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麻黄加术汤等;以祛寒温为主的方剂主要有乌头汤等;以祛风痰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藜芦甘草汤;以祛热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白虎加桂枝汤等;以祛风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阳旦汤等.以扶正为主的方剂:以扶正祛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薯蓣丸等;以扶正为主的方剂主要有小建中汤等.<金匮要略>针对胸痹、心痛的方剂:主要有栝萎薤白白酒汤等.

    作者:黄仰模;陈志勇;章文平;刘浩;陈莉;田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尿毒康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尿毒康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大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的大黄酚含量.结果:大黄酚在48~1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54%,RSD为3.6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尿毒康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雷素云;罗清;吴惠妃;钟希文;梁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抗纤灵对肾小球硬化大鼠脂质代谢和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纤灵对5/6肾切除所致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功能、血脂和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4周后按血肌酐水平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抗纤灵低、中、高剂量治疗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血脂和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血脂水平和24h尿蛋白定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3个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抗纤灵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脂和24h尿蛋白定量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

    作者:符强;何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抗痿通痹贴膏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抗痿通痹贴膏的制备,观察对膝骨性关节炙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明胶:羧甲基纤雏素钠(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聚丙烯酸钠(PAANA):氧化锌:丙三醇:聚乙二醇(PEG400)=1:4:7:0.5:1:3.5:10为基质制备抗痿通痹贴膏,并以抗痿通痹贴膏为治疗组60例、以抗痿通痹搽剂为对照组60例观察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结果:抗痿通痹贴膏在膝关节部位附着时间长,贴适性良好,由于药物在贴膏中缓缓释放后迅速透过皮肤吸收,有利于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使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因而抗痿通痹贴膏的治疗效果较优于其他剂型.结论:抗痿通痹贴膏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宣痹止痛、补肝益肾的功效,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治疗效果较优于其他剂型.

    作者:丁关生;沈钦荣;谢浩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七情配伍与中药复方毒/效之间的内在联系

    目的:考察七情配伍对中药复方毒/效关系的影响,探讨其内在联系.方法:以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结果为依据,分析总结七情对中药复方毒/效影响及其作用的规律.结果:七情配伍中相须、相使配伍能产生增效减毒效应,相杀、相畏配伍具有减毒增效之功,相反、相恶配伍有潜在的增效作用.七情合和在病证的影响下对复方整体毒/效关系起多样性作用,能使复方毒性小化,疗效大化.结论:中药七情配伍与复方的毒/效关系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合理利用七情对药物毒/效关系的影响,对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提高药物疗效有重大意义.

    作者:董霞;范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浆NO SOD GSH-Px MDA的影响

    目的:观察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浆NO、SOD、GSH-Px、MDA的影响.方法:将26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DS-201)、硒+DS-201组.分别检测血浆中SOD、GSH-Px活力和NO、CK、LDH、MDA含量.结果:DS-201组、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CK、LDH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硒+DS-201纽与DS-201组相比,血浆CK、LDH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DS-201组、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T-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但硒+DS-201组与DS-201组相比,血浆T-SOD活力没有显著性差异.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GSH-Px活力无显著性差异.但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P<0.01)、DS-201组(P<0.05)及假手术组(P<0.05)相比,血浆GSH-Px活力均显著升高.结论: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优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提高血浆SOD、GSH-Px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王卉;张中林;马越娇;李屹;宋天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张子和论治咳嗽经验探析

    金元名医张子和论治咳嗽经验独到,特点有七:为咳嗽正病名;论病反对拘泥寒伤肺,主张六气乘肺致病;咳嗽涉及他病广泛,症状有轻重;轻者辨六气施治,重者施攻邪三法;内服用药平淡神奇,擅长单方、外治;临证灵活运用攻邪三法,不避虚甚;重视禁忌,慎用治寒嗽药.

    作者:邱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于世家教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经验

    介绍于世家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经验.总结出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作者:齐月;于世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风后遗症患者主要证型及其血液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中风病后遗症期主要证候分型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指导临床用药,以预防中风病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与证候学研究相结合.结果:在所有证候分型中,气虚血瘀证型占中风病后遗症期47.88%;与健康老年组比较,气虚血瘀证组在血流动力学相关生化指标FIB(g/L)、ηL(10s-1)、ηp(mPa·s)、ESR(mm/h)、IR值、PAgT、VWF:Ag、Fn、ATⅢ:A、PLG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是中风病后遗症期患者主要证型,该型患者血液呈高黏、高凝状态.

    作者:江涛;刘金民;尹岭;王玉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活血膏的无铅化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活血膏处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以氧化锌代替铅丹制备无铅化活血膏的工艺.方法:按L9(34)正交试验表优选无铅化工艺.结果:根据正交试验显示:佳工艺条件为氧化锌与麻油配比为1:4、炼油温度为265℃、炼油时间为4.5h.结论:按无铅化工艺制备的活血膏,软硬度适宜,粘贴、揭扯性能良好,疗效显著,不影响骨折病人X线摄片复查,不污染衣物及环境.

    作者:谢浩祥;丁关生;陈劲柏;黄月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活血解毒益气方对兔PTCA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对兔PTCA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PTC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术前3天予活血解毒益气法大、小剂量组和普拉固灌胃给药,造模成功后继续给药15天,采集标本,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按试剂盒说明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观察其对血清NO、NOS和血浆、vWF的影响.结果:活血解毒益气法大、小剂量组和普拉固均能显著增加NO、NOS的含量,并能显著降低vWF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可能通过增加NO、NOS的含量,降低vwF的表达等机制,改善因PTCA术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干预PTCA术后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

    作者:彭哲;王春林;祝光礼;行俊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思虑过度与亚健康

    中医学关于思的概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为认知范畴,是指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思维活动,是思考、思想、思虑之意,是外界的客观事物在人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正常复制或转化;二为情绪范畴,是一种应激状态之思,苦思冥想、凝神敛志之思,超过了机体反应能力.思为七情时空的中心,是七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各种情绪都有评价决定的中心作用.当思虑过度之时,气机郁结,伤及脏腑,从而引发身心疾病,这与现代医学所提的亚健康的病因有所类似,笔者通过现代医学研究加以印证,得出过度思虑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首要情志因素.

    作者:邓洋洋;李睿;郑洪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制作慢性微创心肌梗死模型的研究

    目的:尝试以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技术(VATS)为新方法,探索建立慢性微创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找到家犬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后,以钛夹钳夹,造成心肌梗死并进行长期观察,系统监测了模型组与对照组的肢体导联ST段抬高值、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OMP、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梗塞区面积占心室面积的百分比(%)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同时观察了两组的Masson三色染色病理学表现.结果:模型家犬的ST段抬高值、WBC、血清OMP、CK、cTnI含量、梗塞区面积占心室面积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asson三色染色与cTnI免疫组化染色也为梗死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结论:VATS下钛夹央闭犬冠脉前降支能够建立家犬的慢性微创心肌梗死模型.

    作者:李连达;周晓辉;吴理茂;韩蕾;李贻奎;王炜;乔洪翔;杨俊;周雪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2月-2007年4月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倍他乐克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天麻钩藤饮与知柏地黄丸,各观察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2.7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1.1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论是血压改善情况,还是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故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雪平;高艳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莪术油对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莪术油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机理.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组、康莱特组及莪术油组.采用DMBA诱导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第10周进行干预治疗,第14周进行病理学、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疾病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还原黏度增高(P<0.05),乳房微循环灌注量降低(P<0.05);莪术油组大鼠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象黏度、还原黏度降到接近空白组水平,微循环灌注量恢复到空白组水乎,与病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莪术油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康莱特组及三苯氧胺组(P<0.05).结论:莪术油可改善乳腺癌癌前病变造模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机理之一.

    作者:宋爱莉;张敬涛;李静蔚;殷玉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补肾健脾方对去卵巢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补肾健脾中药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健脾口服方,并与更年康相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评分,同时放免测定了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含量.结果:(1)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各主要症状,痊愈率为28.57%,总有效率迭91.42%,较更年康疗效显著(P<0.05);缓解胸闷心悸、烦燥易怒、倦怠乏力、浮肿症状显著优于更年康对照组(P<0.05或P<0.01).(2)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升高50岁以下患者E2水平(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可靠,并对尚未完全衰退的卵巢功能有促进和调节作用.

    作者:范红霞;林琼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建立亚健康中医监测网络的构想

    根据多年中医证候学和亚健康研究基础,基于预防监测网络,以流行病学研究为基本方法,遴选具有较高研究水平和基础较好的亚健康监测与研究单元,研究面向社区人群健康状态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及其标准,对推进亚健康研究和相关干预手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巧兰;辛宝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菘蓝种子萌芽习性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菘蓝种子萌发习性,为收获优质大青叶筛选优良种源.方法:采用室内实验观察方法.结果:适宜在气候凉爽、湿润、弱酸性、基质疏松的环境下生长;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0~25℃;光照条件好,则生长发育较快;不耐涝,如果人工栽培不适宜渠灌.结论:实验为研究菘蓝种子的萌芽习性做了初步的研究,并在此条件下比较了不同产地种子的优劣,可作为大青叶GAP栽培的参考依据.

    作者:冯娇;吴启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研究思路

    目的:探讨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动物实验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对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选择,动物造模方法,实验动物的给药途经与方法进行文献研究,阐述了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作用机理.结果:中药经皮给药对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造模多选用大白鼠、家兔、豚鼠等,方法主要有雌二醇法、雌二醇配合少量黄体酮法、己烯雌酚法及病证结合造模法等.结论:通过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经皮给药途径进行实验,能够更好的研究中药经皮给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作用机理.

    作者:宫少波;李湘奇;宋爱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大鼠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大鼠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大鼠脾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观察补脾益气法对模型动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细胞数(Eos)及BALF上清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二者的比值的影响,以及补脾益气中药和β2-受体激动剂(β2-AA)对BALF细胞孵育液中cAMP、cGMP含量及二者比值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哮喘动物和哮喘动物均表现为Tot、Eos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cGMP比值降低.脾虚哮喘动物的变化更为明显.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和哮喘动物均可降低其Tot、Eos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BALF细胞孵育液中,补脾益气中药与β2一从联合应用能更为显著的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结论:补脾益气中药可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纠正cAMP/cGMP比值.补脾益气中药与β2-从合用药可加强抗哮喘作用.

    作者:杨月妍;朱晓明;王巍;朴仁范;魏庆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