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浩祥;丁关生;陈劲柏;黄月娟
阐述疏肝理气在胃病治疗中的作用,讨论8种胃证的遣方用药方法.
作者:张舒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抗纤灵对5/6肾切除所致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功能、血脂和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4周后按血肌酐水平将造模大鼠分为模型组和抗纤灵低、中、高剂量治疗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血脂和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血脂水平和24h尿蛋白定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3个剂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抗纤灵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脂和24h尿蛋白定量延缓肾小球硬化进展.
作者:符强;何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抗痿通痹贴膏的制备,观察对膝骨性关节炙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明胶:羧甲基纤雏素钠(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聚丙烯酸钠(PAANA):氧化锌:丙三醇:聚乙二醇(PEG400)=1:4:7:0.5:1:3.5:10为基质制备抗痿通痹贴膏,并以抗痿通痹贴膏为治疗组60例、以抗痿通痹搽剂为对照组60例观察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结果:抗痿通痹贴膏在膝关节部位附着时间长,贴适性良好,由于药物在贴膏中缓缓释放后迅速透过皮肤吸收,有利于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使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因而抗痿通痹贴膏的治疗效果较优于其他剂型.结论:抗痿通痹贴膏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宣痹止痛、补肝益肾的功效,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治疗效果较优于其他剂型.
作者:丁关生;沈钦荣;谢浩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采用柱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6批广藿香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作参照物,在室温25℃下,510nm处测定广藿香叶中总黄酮的吸光度.结果:该方法在线性10.1~50.5μg/mL范围内,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2%~98.3%;RSD≤2.0%.结论:该方法测定广藿香叶中总黄酮,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
作者:庞贺;杨明;胡丽萍;田原;康廷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总结了5-HMF的形成、存在、性质等概况,归纳了其毒副作用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并且探讨了实验室现阶段的研究结果,提出5-HMF可能会被作为中药中一个新的活性成分加以研究,并认为它对阐明中药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傅紫琴;王明艳;蔡宝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对兔PTCA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运用球囊原位扩张、拉伤致兔颈总动脉PTCA术后内皮损伤模型,术前3天予活血解毒益气法大、小剂量组和普拉固灌胃给药,造模成功后继续给药15天,采集标本,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按试剂盒说明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观察其对血清NO、NOS和血浆、vWF的影响.结果:活血解毒益气法大、小剂量组和普拉固均能显著增加NO、NOS的含量,并能显著降低vWF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活血解毒益气法组方可能通过增加NO、NOS的含量,降低vwF的表达等机制,改善因PTCA术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干预PTCA术后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
作者:彭哲;王春林;祝光礼;行俊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汤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观察组100例,辨证施治口服桂枝茯苓汤加减,对照组为100例,口服大黄(庶)虫丸.结果:两组药物在缩小瘤体上均有疗效,桂枝茯苓汤在止血止痛作用上效果优于大黄(庶)虫丸.结论:桂枝茯苓汤在缩小瘤体及止血止痛作用方面效果均显著,是综合疗效满意的药物.
作者:赵辉;何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治疗肝郁气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加味逍遥散治疗,对照组给予芬必得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缓解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道遥散治疗肝郁气痹疗效满意.
作者:杨同广;冯兴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镁呼氢实验.结果:虚证为主患者中胃酸分泌下降;肝胃气滞、肝胃郁热型为主患者胃酸分泌较高.结论:胃泌酸功能与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作者:韩立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为了筛选佳的黄芪多糖的脱蛋白效果.方法:比较sevage法,蛋白酶法,乙酸铅法和732树脂法脱除黄芪多糖中的蛋白质的效果.结果:蛋白酶法和732树脂法都可以较好的除去黄芪多糖中的蛋白质.尤其以732树脂静态吸附效果为佳.多糖得率达88.6%,蛋白质含量降低至0.91%.而且732树脂成本低,快速,吸附效果好,样品损失小,便于在黄芪多糖的制备中推广使用.结论:732树脂静态吸附法是佳的黄芪多糖脱蛋白方法.
作者:高美风;俞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浆NO、SOD、GSH-Px、MDA的影响.方法:将26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DS-201)、硒+DS-201组.分别检测血浆中SOD、GSH-Px活力和NO、CK、LDH、MDA含量.结果:DS-201组、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CK、LDH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硒+DS-201纽与DS-201组相比,血浆CK、LDH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DS-201组、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T-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5),但硒+DS-201组与DS-201组相比,血浆T-SOD活力没有显著性差异.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浆GSH-Px活力无显著性差异.但硒+DS-201组与缺血再灌注组(P<0.01)、DS-201组(P<0.05)及假手术组(P<0.05)相比,血浆GSH-Px活力均显著升高.结论: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合用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优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提高血浆SOD、GSH-Px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王卉;张中林;马越娇;李屹;宋天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医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各讲述了人心理的一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人的心理整体过程.而结合的关键在于元神支配下形成的人格参照模式,人格参照模式是人的心理行为的背景.
作者:刘家强;王米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蜂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组织块法培养脐动脉平滑肌细胞,按分组分别施加药物孵育24h后,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培养凌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新西兰大白兔饲喂不同的饲料后,检测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总SOD活力、MDA的含量.结果:在蜂胶水提液抑制Ang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过程中总SOD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与Ang Ⅱ组均差异显著(P<0.01):蜂胶能增加高脂血症兔的总SOD活力.降低LDL、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蜂胶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桑慧;司艳红;王家富;商战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筛选山里红叶抗高血脂性脂肪肝活性部位.方法:采用高血脂脂肪肝模型,模型组与正常组及给药组在生理状况、肝体比计算、生化检测指标(TC、TG)及肝脂变率进行比较,并结合肝脏病理检查研究山里红叶提取物抗脂肪肝作用.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及各给药组比较.肝体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组(P<0.05),给药组肝脏病理学检查有明显改善.结论:山里红叶705乙醇提取的正丁醇部位有明显抗脂肪作用.
作者:张文洁;张春梅;王冬艳;英锡相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蜂毒素抗骨肉瘤UMR-106细胞裸鼠胫骨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骨肉瘤UMR-106细胞裸鼠胫骨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蜂毒素治疗组.瘤内注射给药治疗10天,计算治疗组肿瘤的体积抑制率和重量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CD105观察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VEGF、HIF-1α蛋白表达.结果:蜂毒素组对骨肉瘤的重量押制率为38.92%,体积抑制率为43.04%(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蜂毒素组CD105蛋白标记的MVD、VEGF、HIF-l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蜂毒素能明显抑制骨肉瘤UMR-106细胞裸鼠胫骨移植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与蜂毒素能够下调瘤组织VEGF、HIF-1α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高启龙;李玉梅;陈永强;李柏;凌昌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尝试以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技术(VATS)为新方法,探索建立慢性微创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找到家犬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后,以钛夹钳夹,造成心肌梗死并进行长期观察,系统监测了模型组与对照组的肢体导联ST段抬高值、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OMP、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梗塞区面积占心室面积的百分比(%)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同时观察了两组的Masson三色染色病理学表现.结果:模型家犬的ST段抬高值、WBC、血清OMP、CK、cTnI含量、梗塞区面积占心室面积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asson三色染色与cTnI免疫组化染色也为梗死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结论:VATS下钛夹央闭犬冠脉前降支能够建立家犬的慢性微创心肌梗死模型.
作者:李连达;周晓辉;吴理茂;韩蕾;李贻奎;王炜;乔洪翔;杨俊;周雪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确切疗效.方法:通过对29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行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并与26例行局部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相比较,对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辨经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腰扭伤患者行辨经远道取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鞠庆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要将中医药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就需要借鉴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临床疗效的研究和评价.从中医肿瘤的临床实践特点出发,在对常规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包括现代医学疾病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生存质量评价、卫生经济学评价等在内的中医肿瘤疗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能更科学、更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正效能,并有利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效果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作者:江锋;叶永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大鼠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大鼠脾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观察补脾益气法对模型动物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细胞数(Eos)及BALF上清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二者的比值的影响,以及补脾益气中药和β2-受体激动剂(β2-AA)对BALF细胞孵育液中cAMP、cGMP含量及二者比值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哮喘动物和哮喘动物均表现为Tot、Eos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cGMP比值降低.脾虚哮喘动物的变化更为明显.补脾益气中药对脾虚哮喘和哮喘动物均可降低其Tot、Eos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BALF细胞孵育液中,补脾益气中药与β2一从联合应用能更为显著的降低cGMP含量,升高cAMP含量和cAMP/cGMP比值.结论:补脾益气中药可升高cAMP含量,降低cGMP含量,纠正cAMP/cGMP比值.补脾益气中药与β2-从合用药可加强抗哮喘作用.
作者:杨月妍;朱晓明;王巍;朴仁范;魏庆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心理的本体是元神和个人模式的整体,中医心理学的研究不能离开本体研究.个人模式是社会和教育背景的结果.中医心理学结合生物学和现代心理学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发展.
作者:毕京峰;刘家强;王米渠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