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子和论治咳嗽经验探析

邱立新

关键词:张子和, 咳嗽, 经验
摘要:金元名医张子和论治咳嗽经验独到,特点有七:为咳嗽正病名;论病反对拘泥寒伤肺,主张六气乘肺致病;咳嗽涉及他病广泛,症状有轻重;轻者辨六气施治,重者施攻邪三法;内服用药平淡神奇,擅长单方、外治;临证灵活运用攻邪三法,不避虚甚;重视禁忌,慎用治寒嗽药.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电视辅助胸腔镜制作慢性微创心肌梗死模型的研究

    目的:尝试以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技术(VATS)为新方法,探索建立慢性微创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找到家犬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后,以钛夹钳夹,造成心肌梗死并进行长期观察,系统监测了模型组与对照组的肢体导联ST段抬高值、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OMP、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梗塞区面积占心室面积的百分比(%)等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同时观察了两组的Masson三色染色病理学表现.结果:模型家犬的ST段抬高值、WBC、血清OMP、CK、cTnI含量、梗塞区面积占心室面积的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asson三色染色与cTnI免疫组化染色也为梗死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结论:VATS下钛夹央闭犬冠脉前降支能够建立家犬的慢性微创心肌梗死模型.

    作者:李连达;周晓辉;吴理茂;韩蕾;李贻奎;王炜;乔洪翔;杨俊;周雪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蜂毒素对骨肉瘤UMR-106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蜂毒素抗骨肉瘤UMR-106细胞裸鼠胫骨移植瘤的作用及其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骨肉瘤UMR-106细胞裸鼠胫骨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蜂毒素治疗组.瘤内注射给药治疗10天,计算治疗组肿瘤的体积抑制率和重量抑制率;采用免疫组化CD105观察移植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VEGF、HIF-1α蛋白表达.结果:蜂毒素组对骨肉瘤的重量押制率为38.92%,体积抑制率为43.04%(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蜂毒素组CD105蛋白标记的MVD、VEGF、HIF-l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蜂毒素能明显抑制骨肉瘤UMR-106细胞裸鼠胫骨移植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与蜂毒素能够下调瘤组织VEGF、HIF-1α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高启龙;李玉梅;陈永强;李柏;凌昌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风后遗症患者主要证型及其血液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中风病后遗症期主要证候分型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指导临床用药,以预防中风病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与证候学研究相结合.结果:在所有证候分型中,气虚血瘀证型占中风病后遗症期47.88%;与健康老年组比较,气虚血瘀证组在血流动力学相关生化指标FIB(g/L)、ηL(10s-1)、ηp(mPa·s)、ESR(mm/h)、IR值、PAgT、VWF:Ag、Fn、ATⅢ:A、PLG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虚血瘀证是中风病后遗症期患者主要证型,该型患者血液呈高黏、高凝状态.

    作者:江涛;刘金民;尹岭;王玉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波提取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超声条件下黄芪中黄芪甲苷的提取效果.方法:设计了变频超声提取装置,以黄芪为原料研究超声频率对黄芪甲苷提取率的影响,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闪射检测法.结果: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采用25kHz与40kHz双频超声提取时,测得黄芪甲苷的含量为0.067%,明显高于其他双频及单频提取时的测得含量.结论:双频超声强化可以降低提取温度,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

    作者:董巍巍;吕效平;孙东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镁呼氢实验.结果:虚证为主患者中胃酸分泌下降;肝胃气滞、肝胃郁热型为主患者胃酸分泌较高.结论:胃泌酸功能与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作者:韩立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颜德馨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简介

    介绍全国著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经验:(1)注意胃府的和降通达;(2)重视脏腑间相互影响;(3)详辨病在气分血分,并举病案说明.

    作者:吕立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热疗对顺铂耐药的卵巢癌化疗增敏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热疗是一种古老的疗法,热疗除了能够直接杀伤癌细胞外,还具有放射增敏和化疗增敏作用.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热疗与顺铂联合对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AOV3/cDDP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温度与药效的关系.方法:将热疗(42℃)和顺铂(6、12、24μg/mL)分别单独以及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CAOV3/cDDP细胞株.采用MTT(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法检测各实验组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AOV3/cDDP的生长抑制率;采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各实验组对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CAOV3/cDDP的诱导分化作用;应用先镜观察实验处理前后人卵巢癌CAOV3/cDDP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确定凋亡细胞,评价各组细胞凋亡程度.结果:42℃热疗单独作用对肿瘤细胞的生长仅有轻度抑制作用,但它能显著增强顺铂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受热42℃的顺铂与37℃生理温度下的顺铂相比较,前者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P<0.01).结论:顺铂作用的增强与温度的升高呈正相关性,热疗与顺铂药效之间存在着相互协同增敏作用.

    作者:潘玉真;殷东风;高宏;刘欣;潘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论阴阳学说对中药药性理论的渗透

    阴阳学说是中医研究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属于富含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古代哲学思想.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发展,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阴阳学说作为方法论,帮助人们构筑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提出了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性,而且概括了药性的阴阳属性,提出了药物的应用原则及药物的配伍和应用规律,为药性学说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康欢;崔撼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山里红叶提取物抗脂肪肝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筛选山里红叶抗高血脂性脂肪肝活性部位.方法:采用高血脂脂肪肝模型,模型组与正常组及给药组在生理状况、肝体比计算、生化检测指标(TC、TG)及肝脂变率进行比较,并结合肝脏病理检查研究山里红叶提取物抗脂肪肝作用.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及各给药组比较.肝体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高于正常组(P<0.05),给药组肝脏病理学检查有明显改善.结论:山里红叶705乙醇提取的正丁醇部位有明显抗脂肪作用.

    作者:张文洁;张春梅;王冬艳;英锡相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金匮要略》治风湿病方剂探要

    论述了<金匮要略>治疗风湿病的方剂.以祛邪为主的方荆:以祛风湿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麻黄加术汤等;以祛寒温为主的方剂主要有乌头汤等;以祛风痰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藜芦甘草汤;以祛热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白虎加桂枝汤等;以祛风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阳旦汤等.以扶正为主的方剂:以扶正祛邪为主的方剂主要有薯蓣丸等;以扶正为主的方剂主要有小建中汤等.<金匮要略>针对胸痹、心痛的方剂:主要有栝萎薤白白酒汤等.

    作者:黄仰模;陈志勇;章文平;刘浩;陈莉;田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抗痿通痹贴膏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抗痿通痹贴膏的制备,观察对膝骨性关节炙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明胶:羧甲基纤雏素钠(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聚丙烯酸钠(PAANA):氧化锌:丙三醇:聚乙二醇(PEG400)=1:4:7:0.5:1:3.5:10为基质制备抗痿通痹贴膏,并以抗痿通痹贴膏为治疗组60例、以抗痿通痹搽剂为对照组60例观察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结果:抗痿通痹贴膏在膝关节部位附着时间长,贴适性良好,由于药物在贴膏中缓缓释放后迅速透过皮肤吸收,有利于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使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因而抗痿通痹贴膏的治疗效果较优于其他剂型.结论:抗痿通痹贴膏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宣痹止痛、补肝益肾的功效,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治疗效果较优于其他剂型.

    作者:丁关生;沈钦荣;谢浩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托里消毒散研究述评

    展示了近些年来托里消毒散的研究进展,分门别类对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文献除继续深入研究普通疮疡,还对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交、原发性肝癌、肝脓疡等病作了治疗上的探索,研究方法也日趋深入、科学.

    作者:郝福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的建立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在临床表现、药理学、电生理、免疫学及组织学表现等方面已经证明与重症肌无力患者极为相似,是进一步研究人类重症肌无力的极佳工具.介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的各种制备方法、其检测指标及影响动物模型成功的因素.

    作者:金迪;张立德;刘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定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定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气阴两虚型失眠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30例给予定心汤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柏子养心丸治疗,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惠者的总体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患者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心汤对于气阴两虚型失眠患者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瑞玉;张艳;王艳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黄芪多糖中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目的:为了筛选佳的黄芪多糖的脱蛋白效果.方法:比较sevage法,蛋白酶法,乙酸铅法和732树脂法脱除黄芪多糖中的蛋白质的效果.结果:蛋白酶法和732树脂法都可以较好的除去黄芪多糖中的蛋白质.尤其以732树脂静态吸附效果为佳.多糖得率达88.6%,蛋白质含量降低至0.91%.而且732树脂成本低,快速,吸附效果好,样品损失小,便于在黄芪多糖的制备中推广使用.结论:732树脂静态吸附法是佳的黄芪多糖脱蛋白方法.

    作者:高美风;俞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刺五加皂苷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检测刺五加皂苷(ASS)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测定刺五加皂苷(ASS)对VE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刺五加皂苷(ASS)250、500μg/mL作用于Hep G2细胞株,VEGF mRNA表达量下降(P<0.01).结论:一定剂量刺五加皂苷(ASs)抑制Hep G2细胞株的VEGF mRNA表达量,提示刺五加皂苷(ASS)可以抑制VEGF介导的肿瘤血管新生途径,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

    作者:丰俊东;林代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补肾健脾方对去卵巢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补肾健脾中药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健脾口服方,并与更年康相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评分,同时放免测定了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含量.结果:(1)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各主要症状,痊愈率为28.57%,总有效率迭91.42%,较更年康疗效显著(P<0.05);缓解胸闷心悸、烦燥易怒、倦怠乏力、浮肿症状显著优于更年康对照组(P<0.05或P<0.01).(2)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升高50岁以下患者E2水平(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可靠,并对尚未完全衰退的卵巢功能有促进和调节作用.

    作者:范红霞;林琼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南葶苈子饮片中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目的:从南葶苈子饮片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测得南葶苈子饮片中多糖含量较高,平均回收率100.26%,RSD=1.61%(n=6).结论:首次从南葶苈子饮片中提取出多糖;其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

    作者:马梅芳;吕文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七情配伍与中药复方毒/效之间的内在联系

    目的:考察七情配伍对中药复方毒/效关系的影响,探讨其内在联系.方法:以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结果为依据,分析总结七情对中药复方毒/效影响及其作用的规律.结果:七情配伍中相须、相使配伍能产生增效减毒效应,相杀、相畏配伍具有减毒增效之功,相反、相恶配伍有潜在的增效作用.七情合和在病证的影响下对复方整体毒/效关系起多样性作用,能使复方毒性小化,疗效大化.结论:中药七情配伍与复方的毒/效关系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合理利用七情对药物毒/效关系的影响,对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提高药物疗效有重大意义.

    作者:董霞;范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常见胃溃疡模型小鼠胃组织病理变化及差异

    目的:观察常见胃溃疡模型小鼠胃的组织病理变化,评价和比较各模型.方法: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选取水浸拘束、乙酸、磷酸组胺、消炎痛、利血平、乙醇等6种方法,同步制作胃溃疡模型,并设置正常、禁食、假手术等对照组.在造模当天(第1天)及第8天取胃组织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禁食、水浸拘束、假手术等造模当日,小鼠胃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第8天基本消失,持续时间短;消炎痛、利血平、乙醇造模当日,小鼠胃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至第8天其病理改变仍未完全消失;磷酸组胺病变程度轻且易于恢复;乙酸造模对动物损伤重,易致死亡.以上病理变化,大多为黏膜局部或弥漫性炎症、水肿、出血,或黏膜萎缩、坏死和脱落,属急性胃炎或部分急性胃溃疡性质.结论:水浸拘束、消炎痛、利血平、乙醇等造模成模率高,假手术、禁食次之,而磷酸组胺和乙酸造模似不宜作为小鼠常规胃溃疡模型.

    作者:卢文丽;方肇勤;侯俐;潘志强;刘小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