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辉;赵斯君;李赟
鼻的骨、软骨支架是维持鼻外形的基本结构.各种外伤致鼻部骨、软骨支架的损伤都会引起外鼻偏曲畸形,并常伴有鼻中隔偏曲,而陈旧性外伤患者鼻骨已错位愈合,修复难度更大.自2010年起,我科采用自制锤播器(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进行锤椿法鼻骨重组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整复陈旧性外伤歪鼻畸形,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刚;郑亮;张龙芳;温妮热;荆建军;李书红;赵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1(BTG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7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35例癌旁组织中BTG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TG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43%,明显低于癌旁组织(91.43%,P<0.05).Western blot示喉癌和癌旁组织BTG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17±0.032和0.918士0.081(P<0.05).BTG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所在部位无关,与肿瘤局部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TG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检测BTG1的表达对喉癌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姜润学;胡万宁;孙国贵;王建功;韩晓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Fusion电磁波感应型影像导航辅助鼻内镜手术,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微创和精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鼻内镜手术中应用Fusion情况,包括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10例,真菌性鼻窦炎5例,视神经减压术16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9例,蝶窦骨化纤维瘤1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9例,脑脊液鼻漏5例,眶尖血管瘤2例,眶整复3例.结果:60例手术顺利,无颅内和眶内并发症.术中能准确定位额窦、上颌窦、蝶窦的窦口以及纸样板和颅底;CT与CTA、MRI和MRA的融合,能准确定位视神经、颈内动脉;CT与MRI融合,有助于对肿瘤范围的判断.在克服学习曲线后术前导航的准备时间为(7.13士1.358)min,术中均能达到<1 mm的注册误差.术中没有出现因器械被遮挡而无法实时定位或因患者追踪器松动需要重新注册的问题.结论:Fusion影像导航使鼻内镜手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和精准,术前准备时间短,注册精确度高,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文晶莹;甄宏韬;史丽丽;曹平平;崔永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涂翔;陈静;江红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先天性会厌囊肿是一种起病于婴儿期的少见疾病,其发病早、症状重,以吸气性呼吸困难、喉喘鸣、咳嗽、喂养困难为主要表现,若不及时诊治,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窒息死亡.现将我科2014-01-2014-12收治的10例先天性会厌囊肿的诊治体会回顾性总结如下.
作者:吴磊;盛远见;唐兰芳;陈志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外耳道罕见恶性肿瘤患者相关的诊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去除常见的外耳道鳞状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患者,共收集8例外耳道罕见恶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分期、手术方法、辅助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共有基底细胞癌5例,黏液表皮样癌2例,肌上皮癌1例.基底细胞癌患者中有3例患者被长期误诊,4例T1期患者仅通过完整切除肿物即达到良好预后,1例T2期患者行单纯切除术后2年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辅以放疗,现肿瘤得以控制;黏液表皮样癌患者均被误诊为外耳道良性肿瘤而行切除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黏液表皮样癌,1例鼻咽部及咽旁间隙转移,给予同步放化疗,随访5年,肿瘤控制佳,另1例腮腺受侵,行肿瘤扩大切除,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1例T4期腮腺肌上皮癌转移至外耳道患者行颞骨部分切除术,术后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外耳道罕见恶性肿瘤因发病率极低,发病位置隐蔽,常被误诊.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减少误诊的发生率.早期肿瘤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晚期可考虑辅以放化疗.
作者:王方园;吴南;侯昭晖;刘军;申卫东;韩维举;杨仕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内产生的比较坚韧而呈支气管树状的内源性异物广泛或者局部堵塞支气管,导致肺全部或部分通气功能障碍的一种罕见疾病,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其命名尚未完全统一,又名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塑型或成型支气管炎、管型支气管炎.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多数认为该病与肺静脉压力增高、支气管树及气管上皮细胞功能受损、变态及炎症反应、气道黏液过度分泌等因素相关.该病流行病学特点不明确,任何年龄段皆可发病,大多数为儿童.临床表现以咳出纤维素支气管样管型为特征.该病发病急骤,进展快,病情严重,临床病死率可高达50%[1].现将2011-07-2014-07我院收治的12例儿童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诊断及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吴雄辉;赵斯君;李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DrafⅡb型手术治疗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疗效.方法:回归性分析15例行DrafⅡb型手术治疗的额窦NI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生存分析法计算临床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结果:15例患者中肿瘤复发1例(6.67%),额窦口狭窄1例(6.67%),额窦口闭锁4例(26.67%),并发额窦黏液囊肿1例(6.67%).DrafⅡb型手术治疗额窦NIP的3年临床成功率为93.3%,3年手术成功率为65.0%.结论:对于累及瞳孔中线以内范围的额窦NIP均可考虑采用DrafⅡb术式,该术式的常见并发症为术后额窦口狭窄或闭锁,建议术后1年内密切随访.降低并发症的措施有待进一步探究.
作者:彭芮;黄谦;梁娜;崔顺九;黄振校;李云川;周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1前言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发展和内镜器械的改进,扩大了经鼻内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如中线颅底和旁中线颅底手术.经鼻内镜进行鞍区和鞍旁区手术是常见的扩大经鼻内镜径路手术,以这种方式处理垂体病变,被称为垂体微创手术(MIPS).丰富的腹侧颅底和相关的神经血管解剖学知识对手术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周密的术前方案能使颅底外科医生预见解剖变异,并做好相应的预案.现在MIPS已被广泛接纳,相对于传统术式,MIPS费用/效益比更高.
作者:Del Signore A G;Thorp B D;Senior B A;甄宏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儿自觉症状与气象环境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AR患儿自觉症状评分和上海市气象环境要素资料,应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293例AR患儿自觉症状与同期气象环境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温湿度与AR患儿自觉症状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平均温度每下降1℃,自觉症状评分升高0.04分(P<0.01),平均湿度每下降10%,自觉症状评分升高0.04分(P<0.05).PM10和PM2.5与AR患儿自觉症状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M10和PM2.5每升高10 μg/m3,自觉症状评分分别升高0.02分(P=0.0246)和0.03分(P=0.0293).结论:气象环境因素与儿童AR的自觉症状有较大的相关性,高温度和高湿度可能减轻AR患儿的自觉症状,而PM10和PM2.5浓度的增加可能加重AR患儿自觉症状.
作者:何珊;牟喆;彭丽;陈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又称急性膜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急性假膜性坏死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等.该病多见于儿童,为喉以下呼吸道的化脓性感染,病情险恶,病死率高[1].该病发病急,为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呈混合性,伴有高热,在不能及时控制症状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另外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多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单纯的影像学检查通常不能作为确定诊断的依据[2].故在儿科对症治疗呼吸困难无缓解的情况下以耳鼻咽喉科会诊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并对取出的假膜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期获得明确诊断.由于该病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情况严重者有窒息死亡的危险,故对常规治疗不奏效的呼吸困难患儿应进一步明确喉梗阻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解除致呼吸道梗阻的因素,挽救患儿生命.现将我院于2007-06-2013-06诊断为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的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天夫;任树北;朱旭;解晶辉;胡延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以鼻内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CRSwNP)伴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45例CRSwNP伴哮喘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CRSwNP病情完全控制32例,部分控制9例,未控制4例,有效率为91.1%(41/45).哮喘症状完全控制由术前4例变为16例.结论:CRSwNP伴哮喘经鼻内镜为主的综合治疗后,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和改善肺功能,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以保障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古庆家;何刚;李静娴;樊建刚;李德炳;赵李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上少见,患者常有颅面部创伤史,发生部位可见于岩部、海绵窦区和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其中海绵窦区较为常见,但以蝶窦占位为表现者临床少见.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已开展鼻内镜手术,治疗范围由鼻腔鼻窦疾病扩展到鼻眼相关疾病及鼻颅底病变.由于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因此,增进临床经验交流,不断提高诊治水平,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报道2例就诊于我院表现为蝶窦占位的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由于处理得当,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现报道如下,以提高对蝶窦占位病变复杂性的认识.
作者:郑春泉;沙炎;潘宇澄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估鼻窦球囊扩张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对其使用要点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纯鼻窦球囊扩张术及鼻窦球囊扩张术联合其他术式的15例患者(41个鼻窦)资料,对照其术前及术后的鼻窦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结果,并通过分析Lund-Mackay鼻窦CT评分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分来观察手术效果和了解患者主观症状,评价患者术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眼眶及颅脑并发症,鼻内镜检查鼻窦口开放良好,鼻窦CT显示病灶明显消失.Lund-Mackay鼻窦CT评分及SNOT-20评分显示,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的分数对比基线值明显改善(均P<0.01).单纯行球囊扩张术的患者与鼻窦球囊扩张术联合其他术式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手术疗效均十分明显,主观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鼻窦球囊扩张术不仅能有效扩张鼻窦口,同时也保留了鼻腔鼻窦的正常组织结构,手术微创,黏膜破坏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大大减少了住院时间.该术式也可联合标准的鼻内镜手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星杰;赵胤;王海涛;程金章;王宗贵;杨景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恶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SNIP恶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法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特征、临床分期以及治疗方式对SNIP恶变患者预后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SNIP恶变患者5年累计生存率为68.6%,经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显示,SNIP恶变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对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影响(均P<0.05),而性别、年龄、发病部位3个因素对5年生存率无影响(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SNIP恶变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子是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P值分别为0.019和0.006).结论: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SNIP恶变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病理分化程度可作为判断SNIP恶变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对SNIP恶变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卢醒;于焕新;刘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随着医疗技术和解剖学的发展,鼻内镜技术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鼻窦炎和其框架的手术,已扩大到颅底和眼眶等区域病变的外科治疗,即扩大的经鼻内镜径路手术(expanded endonasal approach,EEA),它是指经鼻孔到达整个腹侧颅底的手术技术.EEA可以理解为经鼻、内镜、颅底手术(endonasal endoscopic skull base surgery,EESBS),这种经颅底开颅手术(craniectomy from below)与传统的经显微镜开颅手术相比,具有视野清晰、视角灵活、直达病变部位、脑组织牵拉创伤小、缩短住院时间、面部无瘢痕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明显优势[1-5].正是由于EESBS所具备的以上优势,引起了鼻科及神经外科医师的共同关注.美国鼻科协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EESBS已广泛应用到该协会成员的临床实践中,以致于建议修改手术术语编码和报销方式以适应这种发展[6-7].学者们也指出合格的内镜颅底外科人才的培养也要适应这种发展[1-5].
作者:甄宏韬;龙小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甲醛对小鼠变应性鼻炎(AR)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其中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单纯AR组;C组为甲醛暴露组;D、E和F组分别为甲醛低、中、高浓度(1.5、3.0、6.0 mg/m3)AR组.采集外周血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血清中IL-4、IL-10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并取鼻黏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鼻黏膜中嗜酸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气态甲醛暴露可导致AR小鼠挠鼻和喷嚏次数增加;B、D、E和F组小鼠外周血中IL-4和IL-10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5),D、E和F组较C组明显升高(P<0.05);而E、F组IL-4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P<0.05),D、E和F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血清中IFN-γ水平B、D、E、F小鼠明显低于A组,B组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高于F组而低于C组,与C组相比D、E、F组外周血IFNq表达明显降低.鼻黏膜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甲醛暴露可使AR小鼠鼻黏膜下嗜酸粒细胞数量增多.结论:气态甲醛暴露可促进Th2细胞因子表达,加重鼻黏膜中嗜酸粒细胞炎症反应,协同致敏原加重小鼠AR的症状.
作者:向荣;许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作者:武大伟;张敏;宋倩;王建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童复杂食管异物致食管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食管异物致食管穿孔患儿的资料,1例异物为纽扣电池的患几为外院取出异物后转入我院;7例患儿经硬性食管镜下取异物;1例患儿因异物由食管突入气管内,经气管切开取异物;1例患儿因食管周围脓肿就诊,术中检查食管穿孔,术中未发现明确异物,术后于ICU抗炎治疗时经口吐出一玻璃片异物.结果:10例患儿中,异物分别为枣核3例、纽扣电池2例、金属齿轮1例、别针1例、易拉罐金属拉环1例、玻璃片1例、弧形硬塑料片1例.7例患几经保守治疗后食管穿孔痊愈,恢复正常饮食;3例患儿行气管食管瘘修补手术后恢复正常饮食.结论:食管异物手术中如异物嵌顿时间长、异物形状尖锐或有腐蚀性,需高度怀疑食管穿孔可能.术后禁食禁水并行食管造影明确诊断.对于已确诊食管穿孔的患儿,需积极抗炎,密切随诊,穿孔较小者经鼻饲治疗一段时间后多可自愈;对已形成气管食管瘘的穿孔,需待患儿身体条件允许后择期行修补手术.
作者:王桂香;赵靖;张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喉癌患者5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诊断结果证实,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yD88蛋白在喉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MyD88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MyD88在喉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1.8% (P<0.01);MyD88的阳性表达率与喉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5)呈正相关.MyD88的表达量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呈反比,高表达MyD88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MyD88可能是喉癌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靶向MyD88的治疗有可能改善喉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鲁保才;狄文玉;连荣;卢振民;余文发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