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哲;王春林;祝光礼;行俊柱
根据<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有关气分、水分、血分之条文,结合临床体验,对气分、水分、血分的涵义进行了归纳,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气分、水分、血分同病分析严重水气病之病机,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原则.
作者:刘玉金;孟静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古代医家对瘀血舌的诊断与治疗有相当研究,尤其在诊断方面,故从瘀血舌的舌色、舌苔及其舌下络脉3个方面论述了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对瘀血舌的诊断意义.
作者:武哲丽;陈群;刘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通过研究白僵菌胞外分泌蛋白对小鼠毒性作用,判断是否为僵蚕入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方法:提取球孢白僵菌胞外分泌蛋白,以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ICR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另设Tris-HCl和空白两对照组,连续注射7天.实验结束后取血清,测ALT和AST,取肝、心、脾、肺、肾5脏器进行石蜡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各实验组均未见小鼠死亡,蛋白处理组小鼠表现行为异常.病理切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蛋白处理组小鼠肝脏及肺脏有极轻微病变,但未见细胞坏死;其余脏器未见异常.AST和ALT分析显示,各处理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各指标来看,球孢白僵菌胞外分泌蛋白有可能是僵蚕入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如若确定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陈宜涛;程东庆;林美爱;丁志山;潘佩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柴黄理气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柴胡、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用TLC法能检出柴胡、白芍;黄芩苷进样量在80.15~721.35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8%, RSD=0.83%(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柴黄理气胶囊的质量.
作者:王志刚;徐涓;黄森;张静;张海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对中医证候信息学及其相关基本概念(证候、信息)作了明确定义,并简要论述了中医证候信息学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作者:李瀚旻;毛树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制备CAM模型,比较大鼠含药血清和无药血清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情况.结果:含药血清对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益气养阴方对活体血管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在肿瘤和其他病理情况下的血管形成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复方积雪草对炎症因子刺激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生物活性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用IL-1β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用不同剂量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福辛普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拮抗剂)含药血清作为对照.TGF-β1、Activin A和Activin A受体Act R I等基因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结果:IL-1β诱导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和Activin A的基因表达较正常对照细胞显著增高.各浓度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干预均可下调Activin A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但仅高浓度复方积雪草含药血清对TGF-β1的基因表达有显著下调作用.结论:复方积雪草对肾小管上皮细胞Activin A及其受体Act R I的基因表达有下调作用,可能是其抑制炎症因子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细胞活性改变,降低肾小管间质进一步炎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福辛普利亦有相似作用,但机制可能不完全相同.
作者:杨汝春;王永钧;鲁盈;朱晓玲;王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健骨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骨方口服,对照组给予口服固邦10mg/天,6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分,观测骨密度(BMD),骨钙素(BGP),雌二醇(E2),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7%,明显优于对照组53.3%(P<0.01), BMD、 BGP、 E2明显增加(P<0.05), IL-6明显降低(P<0.05).结论:健骨方能改善临床症状,增加雌激素水平,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对PMOP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邱仁斌;沈瑞子;张培钦;陈远林;叶红萍;张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结合口服愈疡止血胶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除常规处理外,在胃镜下针对出血病灶局部喷洒愈疡止血胶Ⅰ号,并口服愈疡止血胶Ⅱ号4次/天.两组用药5天后均复查胃镜,结束临床观察.结果:在临床的止血疗效评定上,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79.31%,痊愈率分别为64.52%、37.93%,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组为优;在胃镜下溃疡愈合疗效评定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72.41%,痊愈率分别为41.94%、17.24%,两者相比较,亦以治疗组为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愈疡止血胶在胃镜下喷洒结合口服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具有确切的效果.
作者:李恺;李健;张尚斌;郭绍举;张竞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复方对小鼠免疫器官和血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西洋参阳性对照组、红景天复方低剂量组和红景天复方高剂量组4组,用药4周后,小鼠进行无负重游泳40min,检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0min和运动后40min4个时间点血乳酸浓度,测定其免疫器官质量并计算相应指数.结果:低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高剂量组、西洋参组脾指数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运动前血乳酸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0min血乳酸值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20min血乳酸值与西洋参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复方方剂能通过促进小鼠胸腺及脾脏分化发育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提高小鼠机体对乳酸的清除或利用,从而促进小鼠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作者:吴新正;何迎春;田道法;吴新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为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8.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且没有副作用.
作者:陆建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机体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年龄健康人员,将以熟地、山药、山茱萸等为主方的药物制成药饼置于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施灸,比较施灸前后RFER和RFIR的变化.结果:隔药饼灸后RFER与灸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RFIR变化不明显.结论:隔药饼灸能使红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有利于机体正常状态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
作者:靳聪妮;田岳凤;李雷勇;王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运用中医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从经验上看,其病机是肝胆之气横逆犯胃,基本方是柴胡疏肝散合保和丸加减,不可使用过多的苦味和性凉的中药,如:黄连、黄芩、山栀子等.
作者:叶云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医文献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常用药对.方法:在对老年痴呆用药频次、频率以及常用中药归经和功效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分别筛取补肾填精、祛痰开窍、活血化瘀类使用频率高的3味药:熟地黄、石菖蒲和丹参.然后以3味药为核心药物,统计与之配伍且具有相同功效的各药对的频率,并运用SAS7.0软件编程方法,计算其卡方分布.结果:熟地黄与何首乌、石菖蒲与远志、丹参与川芎在方内配伍频率高.结论:在补肾益髓、祛痰开窍和活血化瘀治则下治疗老年痴呆的常用药对分别为熟地黄与何首乌、石菖蒲与远志、丹参与川芎.
作者:闫敬来;陈燕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易水开山张元素作为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后世对其学术思想的探讨与研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他的学说在金元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乃至今天,对其学术思想的探究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归拈痛汤作为张氏所创的千古名方,拟以当归拈痛汤为载体,据方论理,以窥张氏遣方用药的学术思想.
作者:安莉萍;辛小红;陈利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强心合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左心功能Ⅱ~Ⅳ级或右心衰竭,辨证属心肾阳虚、血瘀水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口服,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B型利钠肽、心功能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合剂可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效降低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于占文;殳长林;杨伟;韩建秋;冯慧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医学对于人体健康的认识是以和谐为核心,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研究无不体现在和谐的破坏和重建;历代名医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除了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外,还创立了麻醉技术、灌肠技术、心肺复苏技术和导尿技术等,特别是经过数百年实践逐步形成的人痘接种技术在人类免疫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笔者认为,中医理论和技术需要不断创新,而体制的创新是保证中医理论和技术不断进步的源泉.人才是中医创新的关键,要善于发现中医学中的新的技术元素,借鉴现代动物实验方法升华中医理论和技术.
作者:樊永平;张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筛选妇科泡腾栓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处方中主药黄柏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以及处方总固体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不同浓度、体积的乙醇、不同提取时间以及不同提取次数等4种因素对盐酸小檗碱提取率以及处方总固体量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A3B2C1D3即为乙醇浓度90%,乙醇倍数7倍,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3次.结论:该工艺简便,所制成品含量稳定.
作者:陈惠红;吕建伟;梁学政;梁陈方;王亚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优化草决明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量.方法:以多糖的提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回流提取法,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并筛选出佳提取条件.结果:提取温度90℃、料液比1:20、提取3次、提取3h为草决明中多糖的佳提取条件,多糖的含量为15.22%,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为2.34%.结论:本方法简便、迅速,草决明中多糖含量丰富,为草决明在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颖;徐晓燕;索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初步建立白花蛇舌草多糖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白花蛇舌草多糖提取、醇沉工艺,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样品含量.结果:白花蛇舌草多糖提取工艺为以总量18倍水提取2次,首次10倍量水,浸泡30min,提取2.5h,第2次8倍量水,提取1.5h;醇沉工艺为将提取液浓缩至流浸膏,边搅拌边加入计算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静置6h后离心.
作者:刘志刚;颜仁梁;罗佳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