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占文;殳长林;杨伟;韩建秋;冯慧琴
目的:研究沙苑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加醇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佳提取工艺为A2B1C3D3,即药材加乙醇20倍量,提取3次,提取时间1h,乙醇浓度80%.结论:正交实验法优选沙苑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李君玲;王大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分析了采用不同颜色模型进行中医舌色、面色望诊的客观化研究报道,在众多颜色模型如RGB模式、YUV模式、HIS模式、Lab模式等中,究竟哪一种模式更适用于中医舌色、面色望诊的客观化研究、更能准确的描述中医的望诊五色的各种参数特征,是中医舌色、面色望诊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难点问题之一.
作者:陈群;张书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红景天复方对小鼠免疫器官和血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西洋参阳性对照组、红景天复方低剂量组和红景天复方高剂量组4组,用药4周后,小鼠进行无负重游泳40min,检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0min和运动后40min4个时间点血乳酸浓度,测定其免疫器官质量并计算相应指数.结果:低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高剂量组、西洋参组脾指数与生理盐水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运动前血乳酸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40min血乳酸值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20min血乳酸值与西洋参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复方方剂能通过促进小鼠胸腺及脾脏分化发育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提高小鼠机体对乳酸的清除或利用,从而促进小鼠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作者:吴新正;何迎春;田道法;吴新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筛选妇科泡腾栓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处方中主药黄柏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以及处方总固体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不同浓度、体积的乙醇、不同提取时间以及不同提取次数等4种因素对盐酸小檗碱提取率以及处方总固体量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A3B2C1D3即为乙醇浓度90%,乙醇倍数7倍,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3次.结论:该工艺简便,所制成品含量稳定.
作者:陈惠红;吕建伟;梁学政;梁陈方;王亚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竹黄颗粒剂Ⅱ号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3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竹黄颗粒剂Ⅱ号治疗组(竹黄组)19例与银屑灵冲剂治疗组(银屑组)17例,分别于治疗前、后ELISA检测血清中MMP-2和MMP-9水平,并以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血清中MMP-2, 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竹黄组效果优于银屑组(P<0.01).结论:竹黄颗粒剂Ⅱ号能显著降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MMP-2, MMP-9水平.
作者:陈晋广;杨志波;欧阳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对H22荷瘤小鼠的生存质量、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除正常对照组外,腋下接种H22瘤株,出瘤后,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非辨证治疗组(以下简称非辨组)、辨证治疗组(以下简称辨证组).采用小鼠四诊标准化、计量化采集方法,收集相关诊断指标,进行辨证,非辨组给予固定方治疗,辨证组根据具体证型给予相应的辨证论治.综合评估其生存质量及生存期限.结果:用药组生存期均长于模型组;辨证组各项四诊指标和证候的严重程度优于非辨组、模型组.结论:荷瘤小鼠是可以实现个体化辨证论治的,经辨证论治对其生存质量及生存期均有帮助.
作者:肖芸;方肇勤;潘志强;卢文丽;袁亚丽;陈宝英;侯俐;廖明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胰泰复方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L-精氨酸左下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2个月后取胰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NF-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中药对照组及中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TNF-α含量低于中药对照组.结论:胰泰复方能降低胰腺组织中TNF-α的含量,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纤维化具有恢复作用.
作者:刘华生;陈馨馨;周景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滋肾解毒中药对Ⅳ型狼疮性肾炎(LN)血清干预下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细胞凋亡及GMC中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滋肾解毒中药治疗LN的机制.方法:[1]结合血清药理学方法,分空白对照组、对照组血清+15%LN血清组、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15%LN血清组5组观察,MTT法检测GMC的增殖及抑制率,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GMC细胞凋亡.[2]RT-PCR检测GMC中纤维连接蛋白(VN)mRNA的表达.结果:[1]含药血清均可明显抑制GMC增殖、诱导GMC细胞凋亡,与对照组血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以高浓度组显著.[2]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GMC中FNmRNA的表达,以高浓度组显著.结论:滋肾解毒中药的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15%Ⅳ型LN患者血清干预下的GMC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FN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滋肾解毒中药治疗LN的分子机理.
作者:刘学耀;李燕;刘亚敏;张秋林;史成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导赤止血胶囊对肾小球疾病蛋白尿、血尿的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多次尾静脉注射方法造成大鼠难治性肾病(膜性肾病)模型,测定经导赤止血胶囊不同剂量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程度.结果:导赤止血胶囊能降低膜性肾病大鼠尿蛋白和改善血尿程度.结论:导赤止血胶囊能减轻膜性肾病大鼠蛋白尿、血尿,为治疗肾小球疾病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常克;张玲;佘姝娅;孙香娟;钟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对中医证候信息学及其相关基本概念(证候、信息)作了明确定义,并简要论述了中医证候信息学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作者:李瀚旻;毛树松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血塞通注射液加入兔富含血小板血浆(PRP)中,用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其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血塞通注射液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作者:嵇扬;沈娟;聂渝琼;王文俊;高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99例患者随机为两组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中药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8.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且没有副作用.
作者:陆建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茵(H. pylori, 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CyelinE)及细胞核DNA含量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Hp感染CAG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其中脾胃湿热证44例.脾虚证36例,正常对照组18例,分别采用组织化学免疫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yelinD1、CyclinE和DNA含量,并分析比较它们间的相关性.结果:(1)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的肠化程度明显高于脾虚组.(2)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CyclinD1、 CyclinE主要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 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及脾虚组患者胃黏膜CyclinD1、 CyclinE表达增强,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与脾虚组胃黏膜细胞核DNA含量(DI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萎缩组、萎缩伴肠化组、萎缩伴不典型增生组各组间DI值比较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在一定的病情发展过程,脾胃湿热组病情进展较快,病情较重,原因可能是脾胃温热证与炎症关系密切所致.(2) CyclinD1、 CyclinE的表达增强可能与Hp感染及所继发炎症有关.脾胃湿热证和脾虚证之间细胞增殖可能呈递增的趋势,而这种递增可能提示了庆病发展的方向, CydlnE蛋白阳性表迭可能是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3) Hp感染CAG尚未发展为胃癌的过程中黏膜细胞可能尚处于病变早期或DNA合成速度相同.
作者:宗湘裕;柯晓;余青;傅肖岩;黄恒青;周凡;唐福康;杨春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从肝脾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过敏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儿均用西药酮替芬、舒喘灵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煎剂,脾虚肝旺型用二陈汤合四逆散加减,肺虚肝旺型用沙参麦冬汤合黛蛤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两组有效病例起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治疗组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降低患儿血清中IgE水平,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中西结合从肝脾论治小儿过敏性咳嗽,比单纯用西药更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邓雪梅;陈凤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结合口服愈疡止血胶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除常规处理外,在胃镜下针对出血病灶局部喷洒愈疡止血胶Ⅰ号,并口服愈疡止血胶Ⅱ号4次/天.两组用药5天后均复查胃镜,结束临床观察.结果:在临床的止血疗效评定上,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79.31%,痊愈率分别为64.52%、37.93%,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治疗组为优;在胃镜下溃疡愈合疗效评定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72.41%,痊愈率分别为41.94%、17.24%,两者相比较,亦以治疗组为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愈疡止血胶在胃镜下喷洒结合口服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具有确切的效果.
作者:李恺;李健;张尚斌;郭绍举;张竞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节育器放置后引起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来本院门诊就诊,官内节育器放置术后3个月发生副反应的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年龄、子宫位置、劳动强度、环型、血型与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人工流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发生副反应较少.
作者:朱东方;庞俏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芪黄汤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芪黄汤大剂量组、芪黄汤中剂量组和芪黄汤小剂量组,采用芪黄汤事先灌胃周,再对模型组和芪黄汤组大鼠运用栓线法制作局灶性脑梗塞的模型,检测血清中MDA(丙二醛)和NO(一氧化氮)的含量及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经芪黄汤治疗的局灶性脑梗塞大鼠血清MDA和NO非常显著降低(P<0.0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有明显好转的变化.结论:芪黄汤可有效地降低大鼠血清MDA和NO含量,改善脑组织结构,对局灶性脑梗塞大鼠大脑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徐安莉;熊智魁;蔡丽芬;周艳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从遗传因素、年龄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4个方面论述了肾虚在消渴(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认为肾虚是消渴(糖尿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补肾、护肾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王自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通过对中医证本质研究现状的分析,引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认为蛋白质组学方法在证本质研究中从认知上和技术上都是可行的,有独特的优势;并提出了方证结合、以方测证、以方验证等研究思路与途径.
作者:梅武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黄蛭口服液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述的影响,探讨中药黄蛭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ABCA1 mRNA的表述.结果: ox-LDL能够引起THP-1细胞ABCA1水平的上调;相对于阴性对照组中药黄蛭口服液能明显提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荧光强度以及ABCA1 mRNA的表达.结论:研究显示中药黄蛭口服液能显著上调THP-1细胞ABCA1的水平.
作者:高玉桥;苏丹;林慧;孙雪颖;梅全喜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