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嵩;QIU Le;刘健;SHEN Ying
对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从实施PBL教学改革的意义、目的探讨这一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实施方法、效果评价等,总结了在5年制本科生中开展PBL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
作者:刘燕平;HUANG Cen-han;章莹;WANG Fei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用标本理论辨析胃黏膜异型增生(Dys)的临床证候,其具有本虚标实相关联的结构特征.为了研究Dys虚实关联证证候结构,探讨其演变规律,判断各类别的癌变趋向,课题组建立起虚实关联证证候辨识系统数据库,多中心协作,将首诊选择的186例Dy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信息资料,输入数据库进行辨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首诊病例75.27%属虚实标本关联证,且以主兼关联证居多,在一月后复诊时点上的个体化证候演化统计,转入单实证24例,多有饮食、劳倦、受寒等诱发因素,多因病情加重而就诊;转入单虚证16例,其中脾胃气虚、胃阴不足、气阴两虚证病情轻.表明Dys的证候具有本虚标实的结构特点,治疗Dys不能陷入非实即虚、非虚即实的证候选择之中.
作者:沈舒文;YUWEN Ya;彭宁;NIU Yang;陈丽英;LIU Mei-jun;白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陈民藩教授、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福建省中医肛肠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从事肛肠专业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现就其对肛裂的诊病思路和中医治疗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广大同道就肛裂的诊疗和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蔡而玮;HAN Wen-hua;游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造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安冲剂小剂量组、肾安冲剂中剂量组、肾安冲剂大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每组12只.造模后开始给药,治疗8周后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全血T细胞亚群.结果:模型组阿霉素肾病大鼠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与各治疗组,各治疗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CD4+、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且以肾安冲剂大剂量组对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好(P<0.05).结论:肾安冲剂通过调节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免疫功能,发挥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作者:符逢春;LIU Bai-xiang;段建平;MAO Yi-lin;王萍;PENG Gui-yang;刘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脾虚模型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BDNF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作用.结果:模型组BDNF免疫阳性反应物在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明显降低;归脾汤治疗组上述脑区的BDNF免疫阳性反应物明显增加.结论:脾虚模型脑内BDNF表达有变化,提示归脾汤可能通过对BDNF调节作用而影响学习记忆.
作者:QIAN Hui-nan;李娟;SU Jun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芪玄益心胶囊对糖尿病(DM)大鼠的降糖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四氧嘧啶腹腔注射致胰腺损伤复制大鼠DM模型,将其随机分关吡达组、关吡达+芪玄益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并设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模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胰腺白介素-1β(IL-1β)及其mRNA、核转录因子-kBp50(NF-κBp50)及其抑制蛋白(IκBa)水平,并与空白组对照.结果: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血糖、糖化血清蛋白、IL-1β及其mRNA、NF-κBp50(细胞核)、IκBa(细胞浆)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美吡达+芪玄益心胶囊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糖、糖化血清蛋白、IL-1β及其mRNA、NF-κBp50、IkBa表达明显降低(P<0.05).芪玄益心胶囊与美吡达比较,美吡达+芪玄益心胶囊高剂量组对胰腺IL-1β及其mRNA、NF-κBp50、IκBa改善优于美吡达(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胰腺中存在IL-1β、NF-κBp50的激活,芪玄益心胶囊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推测抑制IL-1β-NF-κBp50(IkBa)这一途径的激活,是芪玄益心胶囊降低血糖,胰腺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LI De-lin;栗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阻络证及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辨证属湿热阻络及寒热错杂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中药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丸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纽症状改善及血沉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71.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上中下通用痛风方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阻络证及寒热错杂证有较好疗效.
作者:姚欣艳;LI Shu-jun;范伏元;ZHANG Qing-mei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PDGF、TGF-β含量与慢性肝炎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辨证设慢性肝炎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3组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证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PDGF、TGF-β的含量.结果:肝郁脾虚等3组PDGF、TGF-β含量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瘀血阻络证组高于肝郁脾虚、湿热中阻,差异有显著性;定量水平结果亦与其相符;肝炎程度不同,其PDGF、TGF-β水平也不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性肝炎不同证型肝纤维化程度不同,与PDGF、TGF-β水平有较强的关联.
作者:LOU Xian-hui;夏小芳;WANG Ji-yun;吴建;TU Jian-guo;徐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药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不同时期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分别于14、28天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中药对它们的影响.结果:①模型组急性期肺组织肺泡炎症表现显著,巨噬细胞活化明显,慢性期以肺间质纤维母细胞增生,纤维化形成较明显.②中药组肺组织急性期炎症反应较模型组减弱(P<0.01),巨噬细胞活化减弱;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肺纤维化早期巨噬细胞活化明显,以炎症反应为主,晚期以纤维化形成为主.中药通过减弱巨噬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肺纤维化发展.
作者:刘景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湖南长沙黄药子水煎液HPLC指纹图谱.方法:应用Kromasil C18柱,0.1%乙酸水与纯色谱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30℃.结果: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试验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0%;不同产地黄药子相似度大于98.5%.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可以作为评价黄药子药材质量及其制剂体外指纹图谱研究的基础.
作者:赵艳;LIU Shu-min;朴宏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对阿霉素诱导的微小病变肾病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从脂质过氧化反应方面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用表柔比星(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法复制微小病变肾病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液、强的松混悬液.测定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Scr)、MDA、SOD、T-AOC的含量,并进行电镜下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DA含量增高,SOD、T-AOC水平降低(P<0.05~0.01).益气养阴、清利活血中药可减少微小病变肾病大鼠尿蛋白的排泄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降低MDA含量,升高SOD、T-AOC水平,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P<0.05~0.01),修复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的结构.结论:微小病变肾病大鼠存在脂质过氧化反应亢进,益气养阴、清利活血法对微小病变肾病大鼠有明显疗效,并能抑制其亢进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缓解肾病.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海红果中黄酮类成分的苷元-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C18柱(150mm×4.6mm,5μm)作为色谱柱;甲醇:0.05%磷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2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18~1.09μg,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9.05%,RSD为0.6%;海红果中黄酮苷元的含量为0.0245%,经过提取纯化后含量提高到1.06%.结论:该法用水解后苷元-槲皮素的含量反映海红果中黄酮类成分总量,方法准确,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作者:赵亮;LIU En-li;杨翠林;LIANG Tai-gang;李青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忍冬实分金银花和忍冬藤两处药用,具有清热解毒通络的功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李学铭教授从事临床40余载,在理法方药的组合及中药的运用上颇有心得.总结李学铭对忍冬的应用经验,讨论对痛风,蛋白尿,血尿等的治疗.
作者:YE Li-qing;马红珍;LI Xue-mi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模拟失重和辐射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变化和太空燮理汤的作用.方法:采用头低位-30°尾部悬吊法模拟失重,60Co-γ射线照射模拟辐射.中药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按7g/(kg·d)给予太空燮理汤灌胃,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采用放免法检测3个时间点(实验第11、16和21天)各组大鼠血清中CORT、下丘脑中CRH和垂体中ACTH的含量.结果:实验第11、16和21天悬吊组和悬吊加辐射组大鼠血清CORT和垂体ACTH含量高于正常组;悬吊组和悬吊加辐射组大鼠下丘脑CRH含量在实验第11天高于正常组.在实验第16天和21天低于正常组;实验第11天悬吊加辐射组大鼠血清中CORT的含量高于悬吊组;实验第11、16和21天,中药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低于悬吊加辐射组,垂体ACTH含量低于悬吊加辐射组;中药组大鼠下丘脑CRH含量在实验第11天低于悬吊加辐射组,在实验第16天和21天高于悬吊加辐射组.结论:单纯失熏和失重加辐射均可引起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紊乱;失重加辐射复合因素对血中CORT含量的影响与单一失重因素作用不同;太空燮理汤能够调节失重加辐射引起的机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
作者:ZHANG Lin;谢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为优选半夏白术天麻汤用半仿生-酶法提取的工艺条件,以天麻素为综合评价指标之一,探讨其用HPLE测定的可行性.方法:按处方比例称取各饮片,加入适宜的酶预处理,再按SBE法,采用正交实验L186×36表.于第1煎和第3煎的溶剂中加入适宜的消化酶,在适宜的温度下提取得提取液.以该提取液为研究对象,作天麻素的HPLC测定方法的研究.筛选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和HPLC的流动相,采用DiamonsilTM 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3:97),在220nm波长处检测,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25℃.结果:天麻素在0.87-10.44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2%,RSD=1.58%(n=6).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半仿生-酶法提取液可用HPLC测定其天麻素的含量,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SUN Fu-dong;孙秀梅;ZHANG Zhao-wang;王淑玲;KOU Yu-min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呼吸系统常见的咳喘症状多由气道高反应性(BHR)引起,BHR发病机制复杂,阐述了该病肺失宣降为标、痰瘀夹热为本的病证特点,介绍宋康教授以宣降气机、清化痰瘀、注重健脾为主的治疗特色.
作者:WANG Yu-guan;夏永良;SONG Kang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客观评价复方黄黛片对白血病治疗产生的影响.方法:以复方黄黛片、复方青黛片、白血康为关键词,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5年1月-2006年12月国内医学期刊载文及其被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论文分析:载文量50篇.涉及32种期刊,年均4.5篇;栏目类型中以临床研究为主,占78%;论文作者分布于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②被引分析:50篇论文中,被引率为50.0%,篇均被引9.6次,高被引频次为122次;源文献达239篇,涉及131种期刊,栏目类型以综述为主,占40.6%.结论:复方黄黛的研究既有延续性,又有广泛性,其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是研究的热点,对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者:向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以肝主疏泄理论为指导,运用调肝治法方药(JWSNS)治疗PSD,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03例PSD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分为治疗组:采用加味四逆散(JWSNS)为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52例,显效36例(69.23%),有效6例(11.54%),无效10例(19.23%),总有效率(80.77%).对照组51例,显效27例(52.94%),有效8例(15.69%),无效16例(31.37%),总有效率68.63%.结论:JWSNS临床治疗PSD有确切的效果,总有效率为80.77%.优于西药百忧解.
作者:钟旭敏;LIN Ying-ying;林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中西医结合外科在肛肠痰病的诊疗过程中,整合了两种医学的优点,提高了临床疗效,扩大了临床诊治范围,并充分注重微创理念与个体化治疗模式,具有极大的优势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相信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中西医结合外科在治疗肛肠疾病方面将会显现出更加强大的优势.
作者:WANG Lie;张再重;WANG Yu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对金银花浸膏进行提取工艺研究,探索含量高、成本低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水提,水提醇沉,醇提,1%、0.5%、0.1%碳酸钠水(碱提酸沉法)等6种方法分别提取金银花浸膏,采用HPLC法测定主要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从材料、干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几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比较.结果:水提取虽然成本低,但干膏得率(19.8%)和绿原酸总量(4.8312g)均较低;水提醇沉不仅得率(7.9%)低,绿原酸总量(3.2232g)也低,而且耗用乙醇,成本较高;醇提取成本高,得率(15.1%)、绿原酸总量(9.0902g)均较低;3种碱水(碱提酸沉法)提取比较,0.5%碱水提取绿原酸总量(14.9480g)高,所用成本低,含水率(1.85%)也低.结论:用0.5%碱水(碱溶酸沉法)提取金银花浸膏较为适宜.
作者:YANG Hong-wu;王志刚;TIAN Yuan;杨明;PANG He;康廷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