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外中医骨伤科研究生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韦坚;韦贵康;周学龙;周红海;韦理;谢冰;陈靖红

关键词:对外, 中医骨伤科, 研究生教材
摘要:1994年始,本院中医骨伤科开始招收瓣加坡硕士研究生后,1997、2000、2003、2004年又多次招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硕士研究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应于这些来自东盟国家的研究生,必须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养心活血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养心活血汤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分析评定疗效.结论:养心活血汤对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孙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热泻火法治疗面部痤疮6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热泻火法对面部痤疮的疗效.方法:60例面部痤疮病例,采用清热泻火法,以清痤灵加减,每日1剂,分2次口服,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皮疹消退情况.结果:痊愈38例(63.3%),显效12例(20%),有效6例(10%),无效4例(6.7%),愈显率83.3%,总有效率93.3%.结论:清热泻火法治疗面部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王旭;袁艳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舌针为主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

    目的:观察舌针为主加廉泉穴针刺,同时配合语言训练对中风后构音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与语言训练相结合,针刺疗法以舌针为主配合廉泉穴进行治疗;对照组按常规体针取穴原则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但治疗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舌针为主配合语言训练可大限度地改善中风后构音障碍的言语清晰度.

    作者:于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排膜汤治疗蜕膜胎盘胎膜残留疗效观察

    对56例确诊为脱膜、胎盘胎膜残留的患者服用排膜汤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愈48例,无效5例,3例未回访.故采用中药口服治疗,具有经济、简便、无痛苦的特点,是临床医师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代嘉莉;代嘉虹;陈柯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抗癌的分子药效探讨

    通过查阅分析近5年肿瘤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发现中药的抗癌效应目前存在2种情况,即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存在适剂量等.同时,中药抗癌也涉及较多的分子靶点,如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调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等多种抗癌途径,因此中药抗癌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杨杰;高锋;孙洋;丁维俊;王米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现代中医药发展战略思考

    建国几十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扶持,中医药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相对于西医的发展势头仍显不足.尤其是近10多年来,由于现代科技及现代管理学的有力推动,西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中医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相对缓慢.在这各行各业竞相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医要生存,就必须发展,中医要发展,就必须总揽全局,从战略高度克服中医药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作者:胡相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莫成荣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介绍莫成荣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黄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内外合治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作者:洪光;莫成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从肠易激综合征释析中医心身整体观

    中医形神学说认为形俱神藏、形神相即及形神合一.通过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治疗来释析中医心身整体观.

    作者:杨银芳;张建英;楚更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五汁饮对温病高热伤阴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五汁饮对温病高热伤阴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家兔温病高热伤阴的动物模型,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五汁饮组灌服五汁饮,以体温、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等作为相关性指标来观察五汁饮的养阴清热作用.结果:五汁饮组发热高峰和发热持续时间均低于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模型组造模3h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与造模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下降明显,与造模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汁饮对家兔温病高热伤阴动物模型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并提示五汁饮的养阴清热作用可能与细胞保护有关.

    作者:江凌圳;徐珊;王英;王绪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论中医脏腑命名原则

    脏腑是中医概念中特有的有差别的器官称谓.它们在结构性、功能性、方向性、运动性、序位性、奇偶性6个方面,均有重大差别,构成脏腑的六大命名原则:结构性命名原则、功能性命名原则、方向性命名原则、运动性命名原则、序位性命名原则、奇偶性命名原则,脏腑命名原则,透视着生命演化本质的秘密.

    作者:王全年;李秀美;孙广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外伤性脑积水证治初探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356例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结果出现急性脑积水者6例,慢性脑积水者35例.分析认为昏迷患者给以流质饮食、小便不利、高热是颅脑外伤后发生脑积水的主要因素,并从瘀阻清窍、脾虚水聚、肾阳不足膀胱失司、热毒壅滞四个方面对其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进行了分型探讨.

    作者:赵新军;姜汝明;王德亮;孙登江;张恺;焉兆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软脉煎对凝血酶诱导的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具有补肾益气作用的软脉煎对与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有关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PDGF-A)mRNA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贴块法培养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VSMC),用药物血清学方法将药物血清作用于细胞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软脉煎5倍、10倍、20倍成人剂量组和舒降之10倍成人剂量组.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法测定各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mR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各组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软脉煎能够使家兔VSMCs PDGF-A链的mRNA表达降低并改变其超微结构.结论:肾中精气亏虚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补肾益气可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原则.

    作者:陈家和;顾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解释学引入《伤寒论》解读的可能性和意义

    解释学作为理解和解释的学问,日渐成为显学,成为人文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论基础.文中简要介绍了解释学的发展,及其在相关学科的应用情况;从解释学和<伤寒论>解读的起源和流变,及两者哲学视野的一致性等方面,讨论了解释学引入<伤寒论>解读的可能性;从思维方式,方法论和研究视野等方面,指出了解释学引入<伤寒论>解读的意义.

    作者:张新亮;盖丽丽;李赛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热解毒中药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清热解毒中药无论单药、复方在肿瘤临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查阅近年研究情况,概述其作用机理.

    作者:潘磊;陈培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气学说是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核

    通过所述中医8项理论体系的形成支柱、指导中医临证实践的3项防治模式、推进中医药学术催生现代医学等三方面实践进展而有力地证实:气学说是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核.

    作者:王明辉;王风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固表解毒合剂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并比较固表解毒合剂等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注射15%干酵母悬液10mL/kg后立即以固表解毒合剂灌胃给药,同时以不同中药及阿司匹林为对照,于给药后1、2、4、6、8h测体温,求出各测定时刻体温相对于正常体温的变化值.结果:固表解毒合剂在给药后的1h体温升高不明显,且在4、8h可显著降低体温的升高(P<0.05~P<0.01).结论:固表解毒合剂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可能与扶正固本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灿东;王瑞国;杜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肺咳颗粒中陈皮的薄层鉴别方法改进研究

    按照颁布标准和中国药典方法鉴剐小儿肺咳颗粒中的辛弗林,斑点不清,分离度差,文章对样品的提取方法和薄层鉴别条件都作以改动,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项海芝;桑育黎;郝延军;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灯笼草的生药鉴别研究

    对灯笼草药材进行生药学研究,分别从基源鉴别、性状鉴别、组织构造、粉末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更好的开发应用、药材鉴定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远志;许亮;王冰;王荣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法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大法探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功能失调性疾病,其致死致残率很高,目前尚无根治性的治疗方法,稳定期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但又易被医患双方所忽视.本文从中医气血理论出发,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提出肺、脾、肾三脏气虚及血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根本的病理改变,是COPD稳定期确定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出益气活血法为COPD稳定期根本治疗大法的观点.

    作者:张双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