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秉久;阎斌;杨新莉
目的:探讨新世纪我国医药企业的发展战略.方法:从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人力资本、企业文化5个方面阐述医药企业应采取何种发展战略.结果与结论:面对新的经营环境,我国医药企业发展战略必须有新的突破,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作者:刘玉红;杨艳;王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丹参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细茵内毒素检查法.结果:丹参注射液注射液经30倍稀释后,用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无干扰因素的影响.结论:丹参注射液可应用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嵇扬;邓英贤;王文俊;沈娟;聂渝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五汁饮对温病高热伤阴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建立家兔温病高热伤阴的动物模型,模型组和空白组灌服生理盐水,五汁饮组灌服五汁饮,以体温、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等作为相关性指标来观察五汁饮的养阴清热作用.结果:五汁饮组发热高峰和发热持续时间均低于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模型组造模3h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与造模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下降明显,与造模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汁饮对家兔温病高热伤阴动物模型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并提示五汁饮的养阴清热作用可能与细胞保护有关.
作者:江凌圳;徐珊;王英;王绪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传统的蜜炙炒制法,受炒制时间、温度等因素影响,其内、外质量难以掌握.现根据本院用药情况和现有设备,利用蒸气烘房进行中药蜜炙炮制.使蜜炙中药饮片品形、色、味均符合省炮制规范要求,达到提高疗效,便于存贮,操作简便,节约燃料之目的.
作者:董常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固表解毒合剂等对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方法:大鼠皮下注射15%干酵母悬液10mL/kg后立即以固表解毒合剂灌胃给药,同时以不同中药及阿司匹林为对照,于给药后1、2、4、6、8h测体温,求出各测定时刻体温相对于正常体温的变化值.结果:固表解毒合剂在给药后的1h体温升高不明显,且在4、8h可显著降低体温的升高(P<0.05~P<0.01).结论:固表解毒合剂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可能与扶正固本的作用有关.
作者:李灿东;王瑞国;杜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灵魂,几千年来,一直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但是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及哲学内涵至今还存在许多争论.文章从五行名称的象理内涵,以及五行内涵的应用发挥角度,探讨了与四时时令气候、物候的深刻内在相关性,提出五行初可能源于古代天文历法指导下的四季认识.
作者:谭春雨;方力行;陶御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鳖甲煎丸化裁对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抑瘤率、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鳖甲煎丸化裁高剂量组、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组、鳖甲煎九化裁低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正常组.通过测定荷瘤小鼠的瘤重、抑瘤率观察鳖甲煎丸化裁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通过对荷瘤小鼠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来观察鳖甲煎丸化裁对其机体的免疫调节效应;通过对本实验各种指标的观察和研究来讨论鳖甲煎丸化裁高、中、低3个剂量在治疗肝癌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作用中的差异及优劣程度.结果:鳖甲煎丸化裁能使肝癌22荷瘤小鼠的瘤重减小,抑制肿瘤的生长,高、中、低组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56.66%、48.11%、40.88%;鳖甲煎丸化裁高、中、低剂量组荷瘤小鼠血液内的CD4百分率、CD4/CD8比值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尤其中剂量组效果尤为突出;另外,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组对荷瘤小鼠肿瘤包膜完整性控制好.鳖甲煎丸化裁中剂量是对肝癌抑制及治疗作用的具体、有效、安全的优先剂量.结论:鳖甲煎丸化裁能明显抑制肝癌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增强荷瘤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王丹;艾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鲜明特点之一,本文就脏腑生理、病理的整体联系以及五脏与自然界的整体性,阐述了<内经>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思想.
作者:方迪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同时对治疗组的不同中医分型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对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与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法(针刺方法同治疗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治疗率为9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经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不同中医分型的对比分析,发现湿热瘀滞型与冲任虚寒型的有效率高于其他两型,但无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针刺联合红藤败酱合剂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谢文霞;柳献云;董海欣;胡燕;江照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取穴天枢、水分、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等穴位,对照组20例,每晚1次,谷维素20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5%,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丽霞;王国明;温峰云;宋永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医形神学说认为形俱神藏、形神相即及形神合一.通过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发病机制)及治疗来释析中医心身整体观.
作者:杨银芳;张建英;楚更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糖尿病的发病中,中国传统医学非常重视脏腑功能失调的作用.在当今这样一个重视证据与科学依据的时代,深入讨论传统医学中对于糖尿病的致病机制就显得更有必要,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对于该病的认识由来,也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医的不足之处,在临证诊治时,可以更客观地处理疾病.
作者:李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云南灯盏花胶囊对慢性肾衰大鼠血常规、血脂、肾功能及肾小球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5/6肾切除肾衰模型,分别给予云南灯盏花胶囊及尿毒清颗粒剂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肾功能(Scr、BUN),血脂(CHO、TG、HDL、LDL),血常规(HB、RBC、HCT)及实验鼠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灯盏花组的HB,RBC、HCT,Ser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G差异不显著(P>0.05):尿毒清组的HB、RBC、HCT、TG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cr差异不显著(P>0.05).光镜下可见,灯盏花组肾小球体积接近正常组,球囊粘连较模型组轻,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生,系膜基质轻度增宽: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纤维连接蛋白(FN)抗体染色阳性,灯盏花组肾小球FN抗体染色阳性程度低于模型组,与尿毒清组相当.结论:云南灯盏花胶囊可以改善肾性贫血,明显降低CRF实验大鼠血ser数值,明显减轻CRF实验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防止慢性肾衰纤维化的形成,从而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作者:王志祥;肖泓;段艳蕊;张泽渊;李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从对经络的理解及古代经络的形成来分析经络实质研究,认为经络实质问题可以简化为穴位的实质问题,也就是经穴-脏腑相关问题.从穴位主治作用入手,明确针刺穴位是通过什么途径起治疗作用的,终确定经穴与脏腑的联系途径即真正意义上的经络.
作者:任婷婷;裴景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具有补肾益气作用的软脉煎对与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有关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PDGF-A)mRNA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贴块法培养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VSMC),用药物血清学方法将药物血清作用于细胞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软脉煎5倍、10倍、20倍成人剂量组和舒降之10倍成人剂量组.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法测定各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链mR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各组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软脉煎能够使家兔VSMCs PDGF-A链的mRNA表达降低并改变其超微结构.结论:肾中精气亏虚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补肾益气可能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原则.
作者:陈家和;顾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建国几十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扶持,中医药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相对于西医的发展势头仍显不足.尤其是近10多年来,由于现代科技及现代管理学的有力推动,西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中医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相对缓慢.在这各行各业竞相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医要生存,就必须发展,中医要发展,就必须总揽全局,从战略高度克服中医药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作者:胡相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药饮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难度,从饮片入库前的验收,包括易混品、掺伪品、假冒品的鉴别,药用部位、饮片杂质、湿度、虫蛀、发霉和走油等方面的检查,及包装和数量的清点,到饮片的在库养护如库房的管理和饮片的保存等,都需要在实践中结合理论进行摸索和总结.
作者:吴洁;秦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特点属风病,病位在心之络脉,病机主要为心络阻滞和心络痉挛.风药主要的治疗学机制为:祛除致病因素,急则治标、速止疼痛,活血通络,直接治血,宣畅气机,宣通阳气,风药调肝,风药治脾,但多为协同综合性治疗作用.并介绍验效方羌威合剂的应用经验及其现代药理学机制.
作者:王艳;郑国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眩颗粒对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及NF-KB、PDGF-B、FGF-2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清眩颗粒高剂量组、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各10只.喂养8周后,分别灌服蒸馏水、清眩颗粒高剂量液、清眩颗粒低剂量液、银杏叶片液,连续灌胃4周.检测大鼠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及NF-KB、PDGF-B、FGF-2阳性表达.结果:清眩颗粒高剂量组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较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清眩颗粒高剂量组主动脉壁NF-KB、PDGF-B、FGF-2阳性细胞百分比低于模型对照组、清眩颗粒低剂量组、银杏叶片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清眩颗粒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抑制动脉壁NF-KB、PDGF-B、FGF-2阳性表达有关.
作者:庄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并雏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在人体,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的气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时刻推动、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升降出入运动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
作者:卢秉久;阎斌;杨新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