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止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熊姗姗;傅敏

关键词:中耳炎, 伴渗出液, Ⅰ型鼓室成形术, 细菌培养,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手术
摘要:目的:了解静止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腔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以指导Ⅰ型鼓室成形术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均已干耳1个月以上的148例住院患者的中耳鼓室黏膜表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共培养出16种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山羊葡萄球菌等;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3.1%,其中革兰阳性菌为69.4%,革兰阴性菌为30.6%.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利福平等;对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结论:拟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患者术前虽已干耳,但仍存在潜在的致病菌,术前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指导术后临床用药,防治感染.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静止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静止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腔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以指导Ⅰ型鼓室成形术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均已干耳1个月以上的148例住院患者的中耳鼓室黏膜表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共培养出16种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山羊葡萄球菌等;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3.1%,其中革兰阳性菌为69.4%,革兰阴性菌为30.6%.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对革兰阳性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利福平等;对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抗生素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结论:拟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患者术前虽已干耳,但仍存在潜在的致病菌,术前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指导术后临床用药,防治感染.

    作者:熊姗姗;傅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飞行学员高频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飞行学员高频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12例某飞行学院2011级、2012级、2013级学员,检测学员4、6及8 kHz频段的听阈.以有无听力损失为应变量,以地域、吸烟情况、饮食习惯、耳鸣既往史、强噪声暴露时长、前庭功能、心品评分为自变量,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及累加logistic回归分析听力损失的影响因素.结果:飞行学员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听阈值在4、6 kHz频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辣饮食与不喜辣饮食组听阈值在4 kHz频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强噪声暴露时长组听阈值在4、6及8 kHz频段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同频率下随暴露时长的增加听力损失呈加重趋势.不同前庭功能分级组听阈值在4、6 kHz频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加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强噪声暴露是4、6 kHz频段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前庭功能优秀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听力损失在飞行学员群体具有较高发生率,吸烟、强噪声暴露及前庭功能水平与听力损失存在关联.

    作者:张红蕾;朱晓全;郭睿;李大鹏;李佳;李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急性会厌炎并会厌脓肿2例成功抢救经验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危症之一,因发病急且进展迅速,如控制不力,随时可发生急性喉阻塞,造成窒息而危及生命.急性会厌炎如未及时控制可并发会厌脓肿,其病情更凶险,短时间可致患者呼吸道梗阻[1].近年来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抢救2例急性会厌炎伴会厌脓肿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男,35岁.因“咽痛伴吞咽疼痛5d,加重伴吞咽、呼吸困难1d”为主诉急诊入院.患者诉5d前因感冒出现咽痛,在当地门诊部就诊,予静脉滴注“头孢菌素、地塞米松针”等药物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咽痛逐渐加重,出现讲话含糊、吞咽困难、张口受限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作者:李军政;陈伟南;许教远;高翔;梁悦浓;郑庆生;田文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鼻咽癌microRNAs差异表达谱的鉴定

    目的:筛选及验证鼻咽癌中microRNAs(miRs)的差异表达谱.方法:通过芯片高通量表达谱分析及大规模微阵列技术,筛选鼻咽癌与炎症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s,并应用RT-QPCR方法验证筛选结果的可信性.结果:鼻咽癌组织与对照组织的miRs存在差异表达,其中差异倍数大于2倍的人属miRs共有144种.RT-QPCR发现与炎症组织相比,癌组织中miRs-34b、miRs-449b、miRs-7-1表达显著下调,而miRs-125b、miRs-184、miRs-196b、miRs-205及miRs-24-1表达上调,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相一致.结论:差异表达的miRs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鼻咽癌miRs表达谱的研究可能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靶向依据.

    作者:聂国辉;刘锋;林宜林;陈静;余振东;李晓庆;段鸿芳;路瑞静;赵春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Tos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Tos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8耳)施行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病例,总结技术特点,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听力.结果:26耳(92.86%)干耳;3耳术后鼓膜再穿孔(10.71%),其中2耳微小穿孔经处理后愈合.24耳术后3~6个月鼓膜恢复光锥,其中22耳保持鼓膜前倾角,1耳鼓膜-外耳道前壁夹角变钝,1耳鼓膜外移愈合.1耳再发性上鼓室内陷囊袋形成,1耳胆脂瘤复发.无听力下降、面瘫病例.手术前后纯音测听结果比较示:术后听阈[(42.80±17.97)dB]优于术前[(47.49±18.01)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气骨导差[(19.76±7.49)dB]较术前[(30.65±10.02)dB]显著缩小(P<0.01).结论:改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能有效清除鼓室及乳突病灶,并形成稳定的中耳含气腔和传声结构,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尤其是气化不良乳突的完壁式乳突切除鼓室成形术.

    作者:陈仁辉;郑亿庆;吴先光;何少婉;危晓琴;王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鼻咽癌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鼻咽癌为我国多发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之首,对于放化疗较敏感,但随着疾病进展,疗效明显下降.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鼻咽癌患者预后的重要途径.由于其原发部位深而隐蔽,初期原发病灶小,不易观察,加之周围毗邻关系复杂,又与眼、耳鼻咽喉及颅底相毗邻,易从黏膜下向邻近器官直接浸润或经淋巴转移,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易误诊;多属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发展快、转移早,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警惕.现回顾性分析本科误诊的72例鼻咽癌患者,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和帮助,以避免误诊.

    作者:董淑霞;卫元峡;金海江;汤建强;曼丽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低温等离子术后假膜脱落的临床讨论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术后假膜脱落情况,讨论由此可能带来的一些潜在问题.方法:以2012-11-2013-06期间行低温等离子手术的4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扁桃体切除术116例,腺样体消融术98例,下鼻甲消融术255例,会厌囊肿切除术8例,喉部新生物切除术4例.重点观察术后假膜出现情况、脱落时间、脱落后伤口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扁桃体切除术后假膜脱落时间在2周左右,并发出血3例,其中1例与进食不当有关.腺样体消融术后2~3周假膜基本脱落,未出现后鼻孔狭窄及咽腔粘连等.会厌囊肿切除术后4周左右假膜脱落,并发出血1例.下鼻甲消融术后3~4周假膜脱落,1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并发大出血.1例左喉室神经鞘瘤患者术后4个月假膜才完全脱落,术区又长出新生物;1例左声带重度不典型增生伴原位癌患者术后4个月假膜还未完全脱落,术区亦可见新生物,术后9个月术区创面平整光滑,愈合好;1例左声门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术后第8天假膜完全脱落,随访至术后6个月未见复发;1例左侧杓会厌襞囊肿患者术后失访.前3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内源性气管异物等并发症.结论:低温等离子手术具有明显优势,但术后假膜脱落带来的潜在问题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低温等离子喉部新生物术后假膜脱落时间长短不一,与文献报道不完全一致,可能与其作用于周围组织的时间有关.

    作者:田天捷;周意;刘忠;刘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乳突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目的:探讨乳突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4耳)行乳突切除手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其中行完壁式并面隐窝开放手术20耳,开放式手术4耳,同期行鼓膜切开置管术3耳.术后6个月拔管,测试术前、术后的听力.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听力下降,19耳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提高,鼓室导抗图为A型曲线者17耳,C型曲线者7耳.术后随访6~36个月,未见中耳炎复发.结论:对反复发作、长期迁延经治疗无效的分泌性中耳炎,乳突切除术可改善乳突、鼓窦、鼓室和咽鼓管的通气引流,减少分泌性中耳炎的复发.

    作者:张永胜;肖大江;吴四海;陈琦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行为及言语可懂度分级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应用听觉行为分级(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IR)评估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言语交流状况,探讨其得分与听力下降时间、植入时间、术前助听器使用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3例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其听力下降时间、植入时间、术前助听器使用情况等相关资料,应用CAP、SIR分级评估其言语交流状况.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结果分析.结果:CAP分级平均得分为6.13分,统计分析示CAP分级与听力下降时间、植入时间、术前助听器使用时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均P>0.05).患者均为语后聋,其SIR分级的平均得分为4.91分.结论: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CAP分级与听力下降时间、植入时间、术前助听器使用情况无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CAP分级的精确性和细节上的欠缺或该研究样本量限制,未显示出其与3个变量之间的关系.SIR不适用于评估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的言语状况.

    作者:郭思荃;李华伟;陈兵;戴春富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唇腭裂术后患儿的听力学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唇腭裂术后患儿的听力学特征.方法:对62例唇腭裂术后患儿进行DPOAE、ABR和声导抗检查,分析其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以ABR阈值为诊断标准,诊断为听力异常者共51耳,以轻度和中度异常为主;63耳鼓室导抗图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耳功能障碍;26耳DPOAE检查未通过.结论:唇腭裂术后患儿听力异常的比例高.3种客观听力学检查方法在唇腭裂术后的患儿检查中具有高度一致性.

    作者:王小亚;熊琪;罗仁忠;李琰;李玉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慢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形成与细菌培养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形成与细菌培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术中取得的样本进行扫描电镜检查,并对中耳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分析慢性中耳炎细菌生物膜形成与细菌培养结果之问的关系.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与中耳胆脂瘤细菌生物膜形成率分别为87.5%、81.3%(P>0.05).慢性中耳炎扫描电镜细菌生物膜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之间比较,灵敏度为70.37%,特异度为60.00%,误诊率为40.00%,漏诊率为29.63%,阳性预测值为90.46%,阴性预测值为27.27%,正确率为68.75%,约登指数为30.37%,Pearson相关系数为0.232(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与中耳胆脂瘤均有较高的生物膜形成率,但中耳分泌物常规细菌培养结果不能反应慢性中耳炎患者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情况,需要探索更为可靠的细菌学实验方法来准确反映慢性中耳炎的感染情况.

    作者:顾兴智;阿不拉江·托合提;尤乐都斯·克尤木;程秀琴;谭元元;史冬梅;张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鼻敏感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鼻敏感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小鼠树突状细胞(DC)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分离出小鼠骨髓细胞,使用rGM-CSF和rIL-4共培养骨髓细胞,刺激骨髓细胞向DC转化.然后加入脂多糖和不同浓度的鼻敏感颗粒共刺激未成熟DC,12 h后检测DC中MHCⅡ、CD80、CD86表面分子以及细胞上清中TNF-α、IL-1β、II-6和IL-10的表达.结果:鼻敏感颗粒能够显著抑制成熟DC标志性细胞因子IL-6、TNF-α、IL-10、IL-1β的生成和成熟DC标志物MHCⅡ、CD80和CD86的表达.结论:鼻敏感颗粒能够显著抑制未成熟DC向成熟DC的分化.

    作者:吴继勇;严道南;马华安;朱芸;张世中;胡瑶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保留瘢痕组织瓣的耳廓瘢痕疙瘩切除

    临床发现耳廓瘢痕疙瘩主要见于穿耳洞后感染,可导致耳廓变形或畸形.目前主要采用手术切除,辅以术后放疗、激素注射和加压等综合治疗.目前尚无规范的治疗手段,疗效各异口].我科2009-05-2014-03期间收治15例耳廓瘢痕疙瘩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部分辅以瘢痕内激素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2年,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耳廓瘢痕疙瘩患者15例,均为女性,年龄18~35岁,平均27.2岁.单侧12例,双侧3例,均为初次治疗.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瘢痕疙瘩.

    作者:刘宁;黄金龙;刘育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情绪障碍对难治性梅尼埃病疗效的影响

    梅尼埃病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由于其可导致反复发作性眩晕、听力障碍、耳鸣、耳闷胀感等症状,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困难和障碍.既往研究显示,许多梅尼埃病患者伴有情绪障碍,二者常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对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进行鼓室置管灌注地塞米松治疗,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2],分析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了解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情绪障碍与疗效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作者:郭向东;王庆林;张治成;丁玲;杨晓;和培举;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鼻内镜下2种不同术式切除腺样体疗效的比较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发育期的常见病症,彻底解决腺样体肥大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切除.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腺样体刮除术或腺样体切除器切除术,目前全身麻醉在鼻内镜直视下以腺样体切割刀头行腺样体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已成为主要的术式[1].尽管射频消融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2],但受手术器械及手术技术的影响,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仍然是鼻内镜下用腺样体切割刀头行切除术.近10年来,我院先后采用了鼻内镜下经鼻腺样体切除术、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及鼻内镜下口鼻联合径路腺样体切除术3种术式,因经鼻腺样体切除术的局限性,我们已经放弃了该术式,仅对后2种术式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作者:曾冬前;翁永彩;顾东胜;王天生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咽鼓管咽口形态及功能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及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并检测其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50例患儿分为分泌性中耳炎组(50例)、慢性鼻-鼻窦炎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无分泌性中耳炎及慢性鼻鼻窦炎的声嘶患儿),在电子鼻咽喉镜直视下观察各组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用声导纳仪检测各组患儿的咽鼓管功能状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分泌性中耳炎组咽鼓管咽口的形态学改变高达94%,慢性鼻-鼻窦炎组则为8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分泌性中耳炎组70%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慢性鼻-鼻窦炎组26%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与对照组(2%)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及慢性鼻-鼻窦炎患儿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形态的改变;咽鼓管功能障碍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中占主导作用,与慢性鼻-鼻窦炎比较,咽鼓管功能障碍较咽鼓管咽口的形态改变更有差异性.

    作者:夏忠芳;王智楠;徐忠强;崔珑;魏翠芬;刘艳;黄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虚拟CT耳镜评价先天性单纯性中耳畸形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虚拟CT耳镜评价先天性中耳畸形中听骨链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16耳)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行高分辨率CT扫描,将获取的原始图像数据经三维重建后,以虚拟CT耳镜的方式从不同角度与方向观察听骨链的病变情况,并依观察结果进行术前评估,将术前虚拟CT耳镜观察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3例(16耳)中耳畸形,虚拟CT耳镜发现5耳锤骨及砧骨上部结构发育不良或固定在上鼓室内壁,镫骨存在;3耳锤骨、砧骨及镫骨均发育不全或缺如,均经完壁式上鼓室进路行听骨链松解术或听骨链成形术;8耳为砧骨长脚或镫上结构发育不全、镫骨缺如或镫骨异位,经耳道内进路完成前庭窗开窗与人工镫骨手术.16耳术后外耳道和鼓膜均保存或恢复完好,语频听力平均提高25~45 dB.手术探查听骨链畸形与术前虚拟CT耳镜观察符合率为100%.结论:虚拟CT耳镜是中耳畸形术前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涂博;蒋立新;马玉坤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GJB2相关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聋人工耳蜗植入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携带GJB2基因突变的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的疗效.方法:对40例携带GJ B2基因突变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进行疗效评估,测试内容包括:声场助听听阈测试、(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评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评分及普通话早期言语感知测试.以80例未检出已知热点突变者为对照组.结果:携带GJB2基因突变的患儿术后声场助听听阈优于对照组,其余测试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CJB2基因突变的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聋患儿适于行人工耳蜗植人手术,术后效果满意.

    作者:蔡超婵;黄莎莎;高雪;黄邦清;袁永一;王国建;康东洋;韩东一;戴朴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

    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不同,成人OME的发病率低(0.55%)(Robinson等,1987),不引起语言发育障碍等重大后遗症,因此临床工作中关注度低,相应的文献研究也较少,其重要性往往被低估.虽然成人OME的诊断与儿童相同,但两者的治疗却大相径庭.其差异主要为成人OME的病因诊治十分重要,同时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成人OME不如处理儿童患者有效.

    作者:唐志辉;陈仁辉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神经干细胞与雪旺细胞联合应用于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煜;於子卫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