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卿
《理虚元鉴》是明末医家汪绮石论治虚劳的专著,该书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在病因上重视情志因素,在病机上倡虚火、伏火致病学说,治疗上依三本二统,尤其重培补脾胃,重视预防,强调虚劳当治其未成,该书对临床慢性虚损性疾病辨治颇具指导意义.
作者:贺立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尿毒康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6%,相对标准偏差RSD=0.5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尿毒康合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清;钟希文;雷素云;高玉桥;梁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戊己水煎液(和剂局方)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H·pylori接种于SGC-7901细胞,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戊己水煎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的组蛋白DNA片断.结果:不同浓度的戊己水煎液组其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戊己水煎液具有抑制H·pylori感染的SGC-7901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且随着戊己水煎液浓度的降低,抑制H·pylori感染的SGC-7901细胞凋亡的程度降低.
作者:唐小梅;伍参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复方黄根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复方黄根对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匀浆SOD、MDA、GSH-PX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复方黄根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同时能减少肝匀浆MDA含量,并能使降低的肝匀浆SOD、GSH-PX活性升高.结论:复方黄根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其保肝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邓家刚;郑作文;王勤;秦华珍;王硕;周小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治疗高血压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以天然药材的独特优势,以理论与临床为依据,从中药的性能和药理分析着手,对治疗高血压痛进行阐述,沿着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引起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归纳,认为中药的有效成份对治疗高血压各类症型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的学术问题,其主要作用机理对患者的康复研究是一项很有价值的课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
作者:朱辰龙;蒋关富;陈海委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制备神芪安神汤,并观察其对失眠症的治疗作用.方法:药材共水煎煮提取、浓缩,制成安神汤.口服治疗失眠症.结果:神芪安神汤对失眠症的总有效率达90%.结论:神芪安神汤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保持传统中医药特色,对失眠症的疗效可靠.
作者:余皖琴;文春光;陈绍强;叶智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消白胶囊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临床随机观察肺卫不固、风湿蕴阻型白癜风153例,其中消白胶囊治疗组102例,白癜风胶囊对照组51例.疗程6个月.结果:消白胶囊治疗组显效率(治愈+显效)为69.61%,显著高于白癜风胶囊对照组(P<0.05);色素岛出现或白斑变淡时间,消白胶囊组显著快于白癜风胶囊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5);不同分期显效率(治愈+显效)比较,进展期消白胶囊组显效率显著高于白癜风胶囊组(P=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消白胶囊治疗肺卫不固、风温蕴阻型白癜风疗效良好,优于白癜风胶囊,而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刘爱民;余秋生;赵东滨;周国秀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化浊祛脂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灌胃给予化浊祛脂方3g/(kg·d),连续给药90天,并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MDA含量,血清SOD活力和血浆oxLDL浓度.结果:化浊祛脂方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血中TC、TG、MDA、oxLDL水平(P<0.01),显著提高HDL-C和SOD活力(P<0.05).结论:提示本方具有降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马学盛;王新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外科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分析,并以此为突破口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宋爱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实验性支气管哮喘时炎症及组织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机理.方法:采用卵蛋白成功诱发豚鼠哮喘后用阳和平喘颗粒进行治疗,ELISA法检测豚鼠血浆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白介素-6(IL-6)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浆中ET含量,并采用光镜和电镜法观察其对肺组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血浆中sIL-2R、IL-6和ET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肺组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显示:模型组动物的肺组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片状浸润,Ⅱ型细胞部分线粒体脊突消失、膨胀,板层小体减少,有较多排空现象.肺组织光镜观察显示:血管腔狭窄,毛细血管内皮肿胀,核浓缩,胞浆内可见到髓样小体(细胞器变性),基底膜结构不清.阳和平喘颗粒高剂量可明显降低上述炎症介质,并可抑制肺组织中的炎症细胞浸润.结论:阳和平喘颗粒可能通过抗炎而达到抗实验性哮喘作用.
作者:李泽庚;王成阳;李晓民;彭波;胡国俊;张念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通过几千年的理论探索和生活实践,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养生学和性治疔学(壮阳法术和方药属其一项重要内容),也在汉代以前达到了一定的学术高度.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医简《养生方》所述古代养生和性治疗学的特点之一是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防治结合并藉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故房室养生包括性事的摄养和康复.
作者:王明辉;金杰辉;王风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黄芪失笑散对结扎大鼠心肌缺血及缺氧缺糖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冠脉结扎大鼠法及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法观察黄芪失笑散对CK-MB、cTNI含量的影响.结果:黄芪失笑散各剂量组的CK-MB、cTNI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芪失笑散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作者:祝光礼;周凡;陈铁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对血脑屏障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芳香开窍类等中药及针刺对血脑屏障作用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认为针刺疗法对血脑屏障的保护及促开放作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针药结合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谭克平;林咸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18,19世纪现代思潮涌人中国,几百年间,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现代文明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却被不断削弱.而中医作为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科学,由于失去了其合适的土壤,亦变得日渐衰弱.是否中医真的已不合时宜,太过落后了呢?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来分析论证中医的生存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需要.中医的理论并不落后,随着科学进步和新兴学科的建立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中医药事业将再次腾飞,中医必将展现出其绚丽的光彩.
作者:朱杭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排石饮对肾结石大鼠血清Ca2+、Mg2+、P3+、尿酸及肾组织草酸以及尿Ca2+、Mg2+、P3+与尿尿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排石冲剂对照组和益气活血排石饮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以1.25%乙二醇合1%氯化铵灌胃制作大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清Ca2+、Mg2+、P3+、尿酸及肾组织草酸以及尿Ca2+、Mg2+、P3+与尿尿酸的含量.结果:排石冲剂对照组和益气活血排石饮组均能显著降低肾结石大鼠血清Ca2+、Mg2+、P3+、尿酸及肾组织草酸以及增加尿Ca2+、Mg2+、P3+与尿尿酸排泄含量,且以益气活血排石饮组疗效为好.结论:益气活血排石饮对1.25%乙二醇合1%氯化铵灌胃制作草酸钙结石大鼠模型有肯定的疗效,通过降低血清Ca2+、Mg2+、P3+、尿酸及肾组织草酸的含量以及增加尿Ca2+、Mg2+、P3+与尿尿酸的排泄,发挥该方的治疗作用.
作者:宋秀英;赵宗江;于波;张学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用药规律.主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应采用宣肃肺气司其升降、疏肝理脾调畅气机、酸甘缓急祛风止痉、运脾祛痰绝病之源、清热解毒养阴润肺的组方用药原则.
作者:龙惠珍;夏永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双黄连鼻喷剂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经鼻腔给药的一种新剂型.该剂型避免了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给药剂量小,奏效迅速,使用方便,适合大量生产.
作者:王选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属世界多发病,疑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因此,对于哮喘的防治存在一定的困难.当今的研究表明:Th1/Th2的失衡与哮喘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西医对于这一失衡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中医药运用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治疗特点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回顾中医药防治哮喘的相关研究,结合中医理论与西医发病机理,探讨中医药防治哮喘与Th1/Th2的平衡调节关系,以期为哮喘的防治开辟新思路与方法.
作者:余建玮;薛汉荣;洪广祥;程光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该技术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医药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中应用也较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柴可夫;黄晓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金氏膝三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OA患者随机分两组.金氏膝三针组采用金氏膝三针疗法进行治疗,诺福丁组予口服诺福丁片.采用WOMAC调查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金氏膝三针组的WOMAC总积分、僵硬与功能积分下降明显(P<0.05),疼痛积分下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金氏膝三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勇刚;宣丽华;张舒雁;龚秀杭;莫晓枫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