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秀燕;李妍
目的:观察肥胖对高血压大鼠血清胰岛素、瘦素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两组(普通饲料组和营养饲料组),再从营养饲料组肥胖大鼠中随机挑选两组,即模型组和空白组(继续喂养30天),观察普通饲料组(非肥胖大鼠)、模型组和空白组三组间Lee's指数、血脂、血糖、胰岛素、瘦素、内皮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普食组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和空白组(P<0.01);普食组血清胰岛素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而ISI则显著高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普食组(P<0.01),空白组血清瘦素水平较模型组升高明显;内皮素方面,空白组较普食组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肥胖可以诱导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后者通过影响血脂代谢以及瘦素、内皮素的分泌,进一步加重高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作者:石占利;方堃;程志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体质状态,是由健康向疾病转化的过渡阶段.有报道当今世界约有5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上升.
作者:李航;杨少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针对慢性肾衰竭病程长,病情复杂且严重,并发症多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介绍于敏教授运用内服中药汤剂辨证论治与中医外治法相结合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和用药体会.
作者:王安娜;高吉;史耀勋;田谧;于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从调节局部免疫、影响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和迁移3个方面研究外用中药对大鼠皮肤的作用.方法:用中药乙醇提取液外涂大鼠背部皮肤,3周后活检取材,用半定量RT-PCR检测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c-KIT)、白介素-2(interleukine-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的含量.结果:中药3、5、6、7外用后,大鼠皮肤中SCF mRNA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2.59倍、5.82倍、2.60倍和3.74倍(P<0.01);中药1、2、4使IL-2 mRNA表达水平降至对照组的42.9%、50.5%和68%(P<0.01或P<0.05);而中药1、2、3、4、7外用后,大鼠皮肤中TNF-α mRNA表达水平也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25.7%、22.8%、51.7%、53.4%和51.5%(P<0.01或P<0.05);中药5还明显上调TYR mRNA的表达为对照组的2.41倍(P<0.01).结论:外用中药治疗白癜风有效的机制可能与调节皮肤局部微环境有关.
作者:张迪敏;许爱娥;常淑彪;李永伟;尉晓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肾复方对绝经动物模型血清雌二醇(E2)、骨钙素(BGP)、钙(Ca)的影响.方法:选用性成熟雌性恒河猴4只,先按体重分层,然后将4只恒河猴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2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人工绝经模型;中药组以补肾复方,对照组以结合雌激素倍美力干预.分别于给药前、第1疗程、第2疗程、第3疗程后(28天为1疗程)检测血清E2、BGP、Ca的含量.结果:补肾复方与西药雌激素均能增加血清E2、Ca的含量,降低血清BGP的含量.其中补肾复方对血清E2、Ca的作用较雌激素持久稳定.结论:补肾复方能降低骨高转换率,促进骨矿物质吸收.
作者:任丽萍;文乐兮;尤昭玲;张延武;孟琼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动脉硬化闭塞症(Ⅰ、Ⅱ期)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包括量化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标准).方法:根据文献调研、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动脉硬化闭塞症(Ⅰ、Ⅱ期)的四诊资料,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筛选症状,确定症状对证候的贡献分值,以ROC曲线分析确定证候诊断阈值.结果:建立了动脉硬化闭塞症(Ⅰ、Ⅱ期)的量化诊断标准,并对量化诊断标准进行检验,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后建立了程度分级标准.结论: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以用于中医证候的量化诊断研究,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作者:高怀林;吴以岭;贾振华;陈静;西广成;谷春华;陈建新;袁国强;吴相春;魏聪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人体感冒易感性与哪些因素相关,以通过控制可控因素,减少患者感冒尤其是病毒性感冒的发生,以免引发它疾或加重原有病情.方法:通对在上海曙光医院、岳阳医院等6家医院就诊的感冒就诊患者883例感冒患者相关情况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以研究分析感冒易感性与基础疾病的相关性.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肺系疾病、循环系疾病、糖尿病均与患者感冒易感性相关,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者易感性是正常人的12.954倍,有循环系统疾病者是正常人的3.505倍,有内分泌系疾病(糖尿病)者是正常人3.055倍,年龄的变化对易感性基本无影响.结论:人体感冒易感性除人们所熟知的与禀赋不足有关外,还与是否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糖尿病有关,其中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性大,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可减少患者感冒的发生,进而防止诱发它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
作者:周霞;王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何新慧教授为江南中医世家何氏传人,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肾虚为本,阴虚为主,阴阳失衡,治疗同理先后天,平衡阴阳;肝郁贯始终,治肾不忘调肝;知犯何逆,随症治之.同时本病为典型的身心疾病,在临证时必须注意和患者交流沟通,要嘱咐患者注意生活、工作的调节,以缓解身心上的不适.
作者:周毅萍;何新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复方黄根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复方黄根对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肝组织匀浆SOD、MDA、GSH-PX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复方黄根可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同时能减少肝匀浆MDA含量,并能使降低的肝匀浆SOD、GSH-PX活性升高.结论:复方黄根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其保肝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邓家刚;郑作文;王勤;秦华珍;王硕;周小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为探讨CTGF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的作用,寻找有效的干预药物,观察绞股蓝总皂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肾脏病理形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中CTGFmRNA含量的测定,分析绞股蓝皂苷改善肾功能的机制.结果:病理切片示各造模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呈不同程度的积聚.和正常大鼠(F组)相比,各组CTGFmRNA含量均增高;各给药组(A、B、C、D组)CTGFmRNA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E组)降低;D组对CTGFmRNA蛋白表达的降低作用与B组相似.结论:绞股蓝皂苷能明显抑制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CTGFF表达,从而减少肾小球系膜区ECM的积聚.
作者:黄平;钱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参杞养生酒抗小鼠疲劳作用的影响.方法:考察参杞养生酒作用前后,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能力、血红蛋白含量和运动小鼠的乳酸的变化.结果:海参提取液可显著延长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和存活时间,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和抗缺氧效应.同时也显著提高人血红蛋白含量和减少运动小鼠血乳酸的积累.
作者:郭斌;刘桂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芩葫胶囊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病毒性心肌炎12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芩葫胶囊口服,同时应用西药极化液、能量合剂;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极化液、能量合剂.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芩葫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可靠疗效.
作者:王翠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尿毒康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7.6%,相对标准偏差RSD=0.5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尿毒康合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清;钟希文;雷素云;高玉桥;梁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探讨古代名方天王补心丹的组方规律及深刻内涵,结合历代著名医家方论,研究该方的组方规律,发掘其蕴藏的丰富理论内涵,以期对临床组方用药及更好地运用此方有所启示.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海珠益肝胶囊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神经肽SP、VIP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离小鼠淋巴细胞,经佛波醇乙酯(PMA)、离子霉素、莫能菌素刺激培养6h后,收获细胞,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比例: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和脑垂体中SP、VIP含量.结果:在模型组,外周血和脑垂体中SP含量较正常组逐渐增加,VIP含量较正常组逐渐降低,第18天、25天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h1细胞的百分率逐渐升高,Th2细胞的百分率逐渐降低,Th1/Th2的比值增大,与肝组织损害程度呈现正相关:海珠益肝胶囊能够降低外周血和脑垂体中SP含量,增加VIP含量,与模型组第25天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能够恢复SP与VIP的平衡;降低Th1细胞的百分率,恢复Th1/Th2的比例,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P<0.05).结论:在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过程中,存在SP与VIP的分泌紊乱及Th1/Th2细胞失衡,海珠益肝胶囊能够恢复SP/VIP、Th1/Th2细胞的平衡,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利改善作用,可能是其免疫约理机制之一.
作者:黄育华;晏雪生;彭亚琴;明安萍;盛国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方法: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测组用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照组用传统循经取穴法.测定两组血浆ET和NO值.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浆ET和NO值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治疗前后两组差值之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皮发际区排针法对于偏头痛患者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智斌;牛文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吴茱萸次碱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损伤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造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用J点变化评价心肌损伤,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5min内的心律失常情况评价缺血性心律失常程度.结果: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J点明显下降,吴茱萸次碱能够减轻J点的下降程度,吴茱萸次碱还能减少缺血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结论:吴茱萸次碱能够减轻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缺血损伤及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程度.
作者:凌峰;段徐;杨建敏;夏强;叶治国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止泻奇效散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方法:该制剂中主要中药成分的定性鉴定用显微鉴定法,主要有效成分的鉴定用薄层层析法,葛根的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可控.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袁国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重楼中总皂苷含量,确定优显色方法.方法采用高氯酸反应使薯蓣皂苷元显色,对影响显色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于408nm波长处对重楼中总皂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重楼总皂苷在3.74~26.1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2.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良好,适用于重楼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骁;张振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炎2号对IgA肾病大鼠肾小球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口服和尾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方法进行IgA肾病模型的制作,治疗组、对照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肾炎2号(15g/kg)和福辛普利(4.17mg/kg)至12周末.观察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肾小球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①第7~12周末模型组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组与对照组(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小球内α-SMA的表达减弱(P<0.01),但治疗组、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肾炎2号具有减轻肾小球内α-SMA的表达的作用.
作者:张小云;马红珍;何灵芝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