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凌;刘博;吴国学;张红伟;朱瑄
探讨古代名方天王补心丹的组方规律及深刻内涵,结合历代著名医家方论,研究该方的组方规律,发掘其蕴藏的丰富理论内涵,以期对临床组方用药及更好地运用此方有所启示.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理虚元鉴》是明末医家汪绮石论治虚劳的专著,该书具有鲜明的学术特色.在病因上重视情志因素,在病机上倡虚火、伏火致病学说,治疗上依三本二统,尤其重培补脾胃,重视预防,强调虚劳当治其未成,该书对临床慢性虚损性疾病辨治颇具指导意义.
作者:贺立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止泻奇效散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方法:该制剂中主要中药成分的定性鉴定用显微鉴定法,主要有效成分的鉴定用薄层层析法,葛根的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可控.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袁国卿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从调节局部免疫、影响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和迁移3个方面研究外用中药对大鼠皮肤的作用.方法:用中药乙醇提取液外涂大鼠背部皮肤,3周后活检取材,用半定量RT-PCR检测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c-KIT)、白介素-2(interleukine-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的含量.结果:中药3、5、6、7外用后,大鼠皮肤中SCF mRNA表达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2.59倍、5.82倍、2.60倍和3.74倍(P<0.01);中药1、2、4使IL-2 mRNA表达水平降至对照组的42.9%、50.5%和68%(P<0.01或P<0.05);而中药1、2、3、4、7外用后,大鼠皮肤中TNF-α mRNA表达水平也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25.7%、22.8%、51.7%、53.4%和51.5%(P<0.01或P<0.05);中药5还明显上调TYR mRNA的表达为对照组的2.41倍(P<0.01).结论:外用中药治疗白癜风有效的机制可能与调节皮肤局部微环境有关.
作者:张迪敏;许爱娥;常淑彪;李永伟;尉晓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山萸肉饮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HPLC法.结果:建立了山萸肉饮片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不同产地不同批次山萸肉饮片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结论:HPLC指纹图谱可以用于山萸肉饮片质量的控制.
作者:张振凌;刘博;吴国学;张红伟;朱瑄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安脑片对慢性点燃癫痫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灌胃给药,观察安脑片对青霉素点燃癫痫的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脑组织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安脑片能显著降低癫痫大鼠脑皮质和脑干Asp、Glu、GABA的含量,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高剂量安脑片能升高脑皮质Gly,但同时又降低脑干Gly.结论:安脑片能减少癫痫大鼠脑内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从而减轻神经元损伤.
作者:方若鸣;方更利;柯雪红;方永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建立测定消肿解毒丸中血竭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Phenomenex 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440nm,柱温40℃.结果:血竭素线性范围0.0305~0.244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00%,RSD为2.53%(n=6).结论:本法分离好,快速、简便,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邢俊波;贾恒明;王朝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为探讨CTGF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的作用,寻找有效的干预药物,观察绞股蓝总皂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肾脏病理形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脏中CTGFmRNA含量的测定,分析绞股蓝皂苷改善肾功能的机制.结果:病理切片示各造模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呈不同程度的积聚.和正常大鼠(F组)相比,各组CTGFmRNA含量均增高;各给药组(A、B、C、D组)CTGFmRNA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E组)降低;D组对CTGFmRNA蛋白表达的降低作用与B组相似.结论:绞股蓝皂苷能明显抑制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CTGFF表达,从而减少肾小球系膜区ECM的积聚.
作者:黄平;钱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十全大补汤/CTX抑瘤作用及对肿瘤小鼠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0只C57小鼠复制Lewis肺癌模型后,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十全大补汤及CTX处理,比较各组小鼠的生活质量及各组药物的抑瘤率.结果:CTX抑瘤率明显高于十全大补汤组,但十全大补汤在改善小鼠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将使患者在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方面受益.
作者:孙在典;郑小伟;包素珍;宋红;毛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银荆感冒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接种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于狗肾细胞(MDCK),观察银荆感冒颗粒体外抗病毒作用;体内实验(1):以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小鼠,观察14天,计算小鼠存活率及存活天数;体内实验(2):以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滴鼻感染小鼠,观察肺指数,病理改变等.结果:银荆感冒颗粒体外抗甲型流感毒EC50为3.24mg/mL.银荆感冒颗粒10g/kg和20g/kg剂量组可明显延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存活天数,降低死亡率;银荆感冒颗粒10g/kg和20g/kg剂量组可明显抑制肺指数值,抑制率分别为31.4%和29.1%.结论:银荆感冒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邱召娟;朱萱萱;倪文澎;严士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从高脂血症的辨证治疗、辨证分型的实验研究及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当前中医药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概况加以分析,提出建立一个完善的规范化、客观化的辨证体系是今后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发展方向.
作者:范丽丽;龚一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从咽论治小儿炎症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炎症性斜颈患儿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加味消瘰汤治疗,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率为7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表明应用中药加味二陈消瘰汤加减从咽论治小儿炎症性斜颈疗效优于应用西药抗生素.
作者:钟艳萍;李伟强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子遗传学技术在针灸学运用的状况.方法:对近10年(1994-2006年)分子遗传学技术在针灸学运用的文献进行概括、分析.结果:分子遗传学技术已在针灸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且针灸治疗作用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研究所选用的对象仍然以实验动物为主,少见人体试验.结论:分子遗传学技术很可能有利于针灸学各种重要问题的阐明,而针灸学也很可能在人类基因组功能测试及基因转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恩华;吴焕淦;刘慧荣;赵天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海珠益肝胶囊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神经肽SP、VIP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离小鼠淋巴细胞,经佛波醇乙酯(PMA)、离子霉素、莫能菌素刺激培养6h后,收获细胞,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比例: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和脑垂体中SP、VIP含量.结果:在模型组,外周血和脑垂体中SP含量较正常组逐渐增加,VIP含量较正常组逐渐降低,第18天、25天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h1细胞的百分率逐渐升高,Th2细胞的百分率逐渐降低,Th1/Th2的比值增大,与肝组织损害程度呈现正相关:海珠益肝胶囊能够降低外周血和脑垂体中SP含量,增加VIP含量,与模型组第25天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能够恢复SP与VIP的平衡;降低Th1细胞的百分率,恢复Th1/Th2的比例,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P<0.05).结论:在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过程中,存在SP与VIP的分泌紊乱及Th1/Th2细胞失衡,海珠益肝胶囊能够恢复SP/VIP、Th1/Th2细胞的平衡,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利改善作用,可能是其免疫约理机制之一.
作者:黄育华;晏雪生;彭亚琴;明安萍;盛国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培元解忧方和西药氟西汀对抑郁症肾虚肝郁型患者的疗效,并对肾虚肝郁型的症状评定标准进行进一步验证.方法:在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中,选取抑郁症肾虚肝郁型的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对73例抑郁症患者进行中药培元解忧方和西药氟西汀的对照研究.使用证候研究中制订的《抑郁症肾虚肝郁证型症状评定表》和HAMD抑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采用培元解忧方治疗轻、中度肾虚肝郁型抑郁症基本与氟西汀等效,6周观察结束时,二者HAMD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培元解忧方起效较氟西汀快,在2周时培元解忧方组的HAMD总分和因子分已明显下降(P<0.01),并且在胁肋胀痛,腰酸背痛等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的改善方面优于氟西汀.结论:培元解忧方治疗轻、中度肾虚肝郁型抑郁症基本与氟西汀等效.但是起效较氟西汀快,在躯体症状和睡眠障碍等改善方面优于氟西汀.
作者:曲淼;唐启盛;裴清华;侯秀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穴输氧治疗大鼠颅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被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损伤对照组、电针组(取百会、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电针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仙台合剂4.17L/g)、经穴输氧组(将氧气按0.1L/min输入穴位)5组.后3组大鼠制备脑损伤模型.各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进行对应治疗7天后活杀动物取双侧脑组织,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丙二醛含量变化,并进行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各治疗组SOD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穴输氧组高于各治疗组(P均<0.05);经穴输氧组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低于各治疗组(P均<0.05).治疗前创伤各组双侧半球不对称,伤侧半球明显肿胀,挫伤中心区有出血、神经细胞坏死,挫伤周边神经组织水肿、细胞肿胀、毛细血管塌陷、有血管外出血;治疗后各组均为正常脑表现.结论:经穴输氧对治疗脑损伤后遗症有效,可以改善脑部血供,纠正组织缺血缺氧,使机体具有对抗自由基损害的而起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杨华锋;杨喜民;王晓峰;李栓德;李晓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何新慧教授为江南中医世家何氏传人,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肾虚为本,阴虚为主,阴阳失衡,治疗同理先后天,平衡阴阳;肝郁贯始终,治肾不忘调肝;知犯何逆,随症治之.同时本病为典型的身心疾病,在临证时必须注意和患者交流沟通,要嘱咐患者注意生活、工作的调节,以缓解身心上的不适.
作者:周毅萍;何新慧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对常用治肝之法如疏肝、缓肝、柔肝、平肝、清肝、泻肝进行了诠释,并从辛散酸收并用、疏肝为治肝之通法、治肝勿忘顾护肝阴、柔肝养阴务必法取灵动、实脾为治肝的防治之法、脏腑相关疾病调肝为先、举例瓜萎柴胡运用等5方面讨论了临证治肝之法的体会,旨在灵活运用治肝之法治疗内科杂病.
作者:范金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对血脑屏障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芳香开窍类等中药及针刺对血脑屏障作用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认为针刺疗法对血脑屏障的保护及促开放作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针药结合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谭克平;林咸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18,19世纪现代思潮涌人中国,几百年间,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现代文明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却被不断削弱.而中医作为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科学,由于失去了其合适的土壤,亦变得日渐衰弱.是否中医真的已不合时宜,太过落后了呢?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来分析论证中医的生存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需要.中医的理论并不落后,随着科学进步和新兴学科的建立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中医药事业将再次腾飞,中医必将展现出其绚丽的光彩.
作者:朱杭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