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延逵;邓虹蛛;张荣幸;杨永华
总结整理沈敏鹤主任中医师运用升降理论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从气机升降,天人相应;气机调畅,治之所求;后天之本,居中如枢;肺与大肠,表里互通;心肾失交,应调达等方面进行阐述,其这一思想为中医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阮善明;沈敏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利用现代化的视诱发电位检测方法来观察中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患者给于滋补肝肾、利水渗湿、软坚散结为主要组方的中药治疗2个月,对照组25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患者用维生素治疗2个月,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进行图形P-VEP的检查,观察P-VEP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P-VEP的振幅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视诱发电位技术可以应用于中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萎缩型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灵萍;卢奕峰;李秀娟;李元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广金钱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芹菜素为对照品,测定波长272 nm.结果:芹菜素在2.144~10.72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回收率为97.3%,RSD为1.8%(n=5).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有助于广金钱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思妮;张振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临证治疗中发现一些女性患者的心率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常在经期下降至低于正常水平,伴见面色(白光)白、头晕眠差、气短胸闷、乏力畏寒、血压偏低等,经用经方桂枝甘草汤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任利;张红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防己茯苓汤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棉球肉芽肿、大鼠蛋清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等炎症模型,研究防已茯苓汤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动物实验表明防己茯苓汤对二甲苯、蛋清所致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降低大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将防己茯苓汤用于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发现其确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能显著降低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
作者:田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丹参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丹参注射液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显微镜下观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凋亡,并计凋亡细胞率及活细胞率.结果:丹参诱导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发生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凋亡率升高及活细胞细胞率降低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但当丹参浓度及作用时间达到一定域值后,细胞凋亡率及活细胞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丹参可诱导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凋亡,且有剂量、时间依赖性.
作者:邹萍;盛薇;李惠林;张志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适合中医药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为例,探讨辨析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特征的思路与方法.结论:表明通过辨析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的中医证候特征,可以建立稳定、均一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作者:屈会化;赵琰;王庆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介绍骆仙芳老师临床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验,并阐述了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分析其主要病理因素、危险因素和辨证分型的特点,另举医案以验证.
作者:周忠辉;骆仙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对在大负荷专项训练期铁人三项运动员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组对照法.6名男运动员和15名女运动员随机平均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按照对比实验设计,实验1组给服用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实验2组每日给予营养品铁红强;对照组给予淀粉胶囊安慰剂.结果:(1)血红蛋白(HB)浓度:实验2组在实验4周时,HB明显升高(P<0.05),而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铁蛋白:实验2周时,实验1组与实验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而且,实验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实验4周时,实验1组、实验2组铁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周(P<0.05).(2)超氧化物歧化物(SOD):对照组实验4周的SOD浓度明显高于实验0周(P<0.05),实验1组和实验2组都是明显低于实验0周水平,而且实验2组的这种明显差异从实验2周就开始出现.两个实验组在实验后时的SOD浓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大摄氧量和无氧功.实验2组和对照组大摄氧量有下降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1组实验前后有显著增加(P<0.05),提示,补血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对提高大摄氧能力有促进作用;大功率和平均功率:实验1组和实验2组在4周时都高于实验0周的对应结果(P<0.05);总功率方面,对照组和实验1组第4周的总功率都高于实验前(P<0.05),而且实验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实验1组药物的服用对运动过程中有氧能力的降低有延缓作用.结论:补血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与铁红强都能提高铁蛋白的浓度,增强有氧耐力,效果较明显;补血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与铁红强服用导致了SOD浓度都明显降低;铁红强能够降低MDA浓度;两种药物对提高大摄氧能力均有促进作用,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效果要好于铁红强.
作者:邓运龙;黄世林;王晓波;张海忠;袭荣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秦艽作为常用中药,由于受地域限制或不法药贩制假贩假等原因影响,其假冒伪劣之品不断的冲击市场,严重地影响了临床用药和患者的康复.麻布七就是其中之一,常常冒充秦艽使用.因此笔者采取显微和理化的鉴别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新技术对其进行了鉴别研究.秦艽的横切片有放射状的木质部,内皮层处有众多层呈不规则增厚的厚壁组织,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麻布七的木质部排列不规则,无增厚的厚壁组织,薄壁细胞中无草酸钙针晶.秦艽粉末中可观察到草酸钙针晶,麻布七粉末中不含草酸钙针晶而含淀粉粒.理化鉴别,荧光法,秦艽断面在紫外灯下显黄白色,而麻布七显淡蓝色;显色反应,麻花秦艽碘试液不显色,麻布七显蓝色;化学定性反应,两者提取液加碘化铋钾和浓氨水,麻花艽显棕绿色,麻布七显黄白色.高效液相色谱法,秦艽的出峰时间与标准品龙胆苦苷相同,而麻布七不同.
作者:高松;韦娟;刘运富;郭萍;戴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根据人才素质培养要求,对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体系进行了探讨.拓宽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强化辅助考查作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利国;潘超美;杜勤;彭光天;何国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重要病理反应过程.缺血性脑损伤后,活性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增加,通过坏死或凋亡的方式引起细胞死亡,还介导线粒体途径、核转录因子信号转导间接导致细胞凋亡.近年来中药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作者:张春霞;胡利民;康立源;刘利萍;郭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衰老是人类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肾中精气的盛衰与衰老发生的早迟息息相关,且贯穿于整个衰老的过程,肾虚与衰老的关系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所论述.不仅从古代文献中进行引证,也从肾虚致衰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加以证明,认为人体衰老的根本是肾中精气发生了变化,只有补肾固精,扶其根本才能大限度地延长人类的平均寿命,以至渐臻天年.
作者:邓洋洋;郑洪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并艾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0例的疗效.方法:取龙路、火路网络在体表的反应穴或皮下反应点,每次选2~3个穴位,持针尖快速刺入皮肤0.1~0.2 cm,绞断表皮少许纤维,尽量不出血,每3天1次,配合艾灸,10次为1疗程.结果:显效102例,有效78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壮医针挑并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仍显著.
作者:朱红梅;苏东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苦瓜提取物(Mornordica charantia extract,MCE)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糖耐量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旨在建立一个分析和评价苦瓜提取物降血糖活性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通过灌胃给药比较不同样品作用效果.结果和讨论:苦瓜提取物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其降血糖效果与其放免分析数值的高低相一致.实验所使用的苦瓜提取物对实验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均不显著.苦瓜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合成引起的而非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引起的.
作者:周建武;徐黄兆;高观祯;项雷文;饶平凡;柯李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洋参御糖丸的水提工艺进行筛选研究,以芍药中芍药苷的提取率作为考查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佳工艺为A3B1C3,所得提取液中芍药苷含量高.
作者:谢宁;关慧波;侯淑峰;吴颂;王小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慢性重型肝炎是临床疑难病症之一.于培龙主任医师认为,本病具有并发症多、证情兼夹多变、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以湿热蕴阳、气血瘀滞为主要病机,故治疗大法为清热祛湿,解毒活血,基本方以《伤寒论》茵陈蒿汤加味.且在临证时,注重祛温化瘀这一关键环节,并处处顾护脾胃盛衰为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玉忠;宋爱军;于睿;于培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文本挖掘技术能从大量的文本信息中发现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将文本挖掘技术运用到形神一体观的理论研究为中医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郑淑美;胡立胜;李友林;程素森;王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叶桂在继承《内经》和《难经》有关奇经的理论上,融汇脏腑、十二经脉和奇经理论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了前所未有的比较全面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奇经辨证论治学说,不仅填补了奇经辨治的空白,更为内伤杂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陈林榕;吴焕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透法于温病治疗中应用广泛,无论邪气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何阶段,均可辨证使用.本法通过运用轻清灵动、辛香宣透之品,以达到畅气机、调气血,予邪出路,祛邪外出的治疗目的.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和名医医案对透法在温病不同阶段的运用进行阐述,以浅析透法之妙.
作者:李斌;曲道炜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