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新的检测细胞凋亡的多参数流式细胞分析方法

王珊;梁学颖;李宁;周春喜;于力方;廖杰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细胞凋亡
摘要: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细胞凋亡的多参数流式细胞分析方法.HL60白血病细胞株经化疗药物足叶乙甙处理后,加AnnexinV (AV)-FITC/PI孵育双染,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凋亡细胞的百分比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表明AV-FITC/PT双染法既能对细胞膜表面特异蛋白染色,又同时检测细胞膜完整性.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快速、简便又准确的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各指标的测定及其正常值

    研究证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在各种高血压,而且在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病、糖尿病、肺动脉高压及心肌肥大等的研究中均须观察其变化.为配合临床诊疗及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我们测定了89名成年健康者在随意饮食、体位状况下血浆血管紧张素原(ATO)、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Ⅰ和Ⅱ(ATⅠ、ATⅡ)的正常值.

    作者:任兵;胡盛寿;朱晓东;李国荣;马维国;张红叶;孙凯;公茂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β-内啡肽、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在军事应激时的变化

    以实弹射击考核为应激源,研究新战士受到军事应激时体内应激激素的变化.42名男性新战士,以其考核前半个月平静状态下抽血为对照组,实弹射击考核就地抽血为应激组.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对β-内啡肽(β-EP)、甲状腺激素(T3、T4)、皮质醇(COR)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应激时,β-EP、COR明显升高(P<0.01,P<0.001);T3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T4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军事应激时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含量的变化,因此建立应激激素的检测,对于提高部队军事应激能力,保障指战员的身心健康是有一定价值的.

    作者:韩翠华;刘青;漆兵;张瑾;赵军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对照组53名, 糖尿病肾病组63例, 糖尿病无肾病组69例.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ET水平. 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ET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糖尿病肾病组与糖尿病无肾病组相比, 血浆ET含量亦明显升高(P<0.01).血浆ET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朱文茹;于华;孙术红;徐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清CEA和CA15-3的测定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CEA、CA15-3早已用于临床, 本文旨在探讨这两种肿瘤标志物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标;包荫堂;汪美娟;沈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对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复制程度对肝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173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6组: 慢性肝炎轻、中、重度3组, 肝硬化Child-Pugh A、 B、 C级3组;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8、PⅢP、c-Ⅳ含量, 并同时测定HBV-DNA, 按其阳性、阴性进行分组比较. 当HBV-DNA(+)时与HBV-DNA(-)时, 血清IL-6、IL-8、PⅢP、c-Ⅳ含量相比较, 除在轻度组、 C级组无显著差异外(P>0.05), 其余4组皆有统计学意义, 以重度组、A级组为著(P<0.01).提示: 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可促进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从而在肝纤维化的起始、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徐斌;黄祝青;韩丽红;龚守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清Ⅳ-C、TNF和IL-6检测对慢乙肝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

    探讨血清Ⅳ-C、TNF和IL-6检测对慢乙肝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 应用RIA测定44例慢乙肝、31例肝硬化患者和32名正常人血清Ⅳ-C、TNF和IL-6.44例慢乙肝和3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Ⅳ-C、TNF、IL-6含量均明显增高, 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TNF含量明显高于慢乙肝患者, 慢乙肝患者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 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慢乙肝与肝硬化患者分别测定Ⅳ-C、TNF和IL-6, 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其肝细胞炎症、坏死与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黄维丽;苏玉林;朱高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胰岛素抵抗、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相关性. 对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药物干预治疗前后及30名正常人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并进行糖耐量、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结果显示: 糖尿病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下降, IAI与血浆ET呈负相关, 在伴有微血管病变中变化更明显(P<0.01). 提示胰岛素敏感性和内皮系统完整性在某些方面是关联的, 药物干预治疗在减弱胰岛素抵抗及延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显著作用.

    作者:杨希秀;孙金风;李鲁生;王淑芳;赵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标记免疫分析技术进展

    1959年Berson和Yalow报道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浆胰岛素,由此开创了放射免疫分析(RIA)技术检测微量物质的新纪元,四十余年RIA已成为成熟的技术,在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中产生重要影响.我国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的三十余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取得了瞩目的进展和广泛应用.近十余年,应用相关的放射免疫原理,以非同位素物质替代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非同位素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如酶、化学发光、酶放大和荧光免疫分析等技术,与放射免疫分析技术一起统称为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现就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作如下综述.

    作者:朱承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者血铜、血糖和铜蓝蛋白的调查分析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新生儿, 起病缓慢隐匿,出现明显黄疸时常伴有肝、脾肿大, 肝功能异常, 部分患儿可诱发成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这些患儿常伴有血铜、血糖和铜蓝蛋白的变化. 2000年本文检测了45例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患者的血铜、血糖和铜蓝蛋白的水平,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瑾;焦翔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CA15-3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术后的价值

    观察CA15-3和CEA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空腹取静脉血, 分别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CA15-3和CEA.结果是:(1)乳腺癌术后无复发转移127例, 其中CA15-3增高3例、CEA增高2例, 阳性率分别为2.4%、1.6%.复发转移18例, 其中CA15-3增高15例、CEA增高8例,敏感度分别为83.3%、44.4%,特异度分别为97.6%、98.4%.CA15-3和CEA两者均异常,在无复发转移组为0, 复发转移组6例, 其敏感度为33,3%,特异度为100%. 联检两者之一阳性16例,其敏感度为88.9%, 特异度为96.1%,经χ2检验, 联检与单独检测CA15-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复发或转移乳腺癌患者CA15-3和CEA水平显著高于无复发或无转移乳腺癌患者(P<0.01).CA15-3和CEA的检测可作为乳腺癌术后随访的重要指标, 检测CA15-3和(或)CEA对预测复发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汉刚;李龙;朱小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型铕络合物用于HBsAg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

    利用稳定的新型铕荧光络合物BHHCT与Eu3+标记羊抗人HBsAb和Eu3+标记BSA-SA,建立定量测定血清HBsAb的Eu3+-BHHCT-HBsAb-TRFIA法和Eu3+-BHHCT-BSA-SA-TRFIA法.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低检出值分别为0.2ng/mL和0.05ng/mL,标准曲线范围均为0-100ng/mL,批内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后者回收率为85%-115%.用Eu3+-BHHCT-BSA-SA-TRFIA法与ELISA法同时检测118份血清样品,结果表明前者的检出率比后者高.

    作者:朱艳冰;李庆阁;王桂兰;袁景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IMMULITE Ⅰ型全自动分析系统使用初评

    本文通过测定血清中T3,T4含量为例,介绍IMMULITE Ⅰ型酶放大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的比较.IMMULITE Ⅰ型分析仪测得血清中T3,T4重复性良好,批内变异和批间变异均小于5%.在对T3值是432ng/dL和377ng/dL的血清样品作回收实验,回收率为103.2%-116.9%.两种方法测得T3结果呈相关,相关系数 0.91,回归方程为Y=1.06X+0.159.IMMULITE Ⅰ型分析仪测量,在25min后出第一个样品结果,以后每35sec出另一个结果,而RIA通常需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才能出结果.因此IMMULITE Ⅰ型分析仪操作简便,其采用的化学发光法可与RIA媲美,是一种功能全,运行平稳的化学发光分析仪,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曙光;陈绍亮;顾伟光;毛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TV-DNA

    为检测肝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TV-DNA(输血传播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以TTV ORF1为模板, 应用地高辛(Dig)作为标记物, 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制备探针, 建立原位杂交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血清TTV-DNA阳性组, 双链探针检测PBMC中TTV-DNA, 阳性检出率为58.06%(18/31); 血清TTV-DNA阴性组, 双链探针检测PBMC中TTV-DNA, 阳性检出率为27.59%(8/29).双链探针阳性者, 再以负链探针检测其复制情况, 阳性率为22.2%(4/18). 结论: TTV可感染PBMC并在PBMC中复制.

    作者:刘暘;其其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肥胖患者外周脂肪组织中瘦素受体水平的研究

    通过对肥胖患者外周脂肪组织中瘦素(leptin)受体表达的研究,进一步探讨肥胖发生发展的机制.用放射配基竞争试验的方法,对71例受检者(其中肥胖32例,超重19例,正常人20名)外周脂肪组织leptin受体的密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随着体重指数(BMI)的增加,瘦素受体密度肥胖组和超重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肥胖组与超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受体与瘦素结合的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的解离常数(Kd)值无差异,表明瘦素受体与配基结合的能力与BMI无关.从散点分布图可以看出,体重指数越大leptin受体的密度就越小,BMI与Bmax呈显著负相关(r=-0.76,P<0.01).结论:肥胖患者外周脂肪组织中leptin受体的表达减少与BMI密切相关,这提示体内存在着leptin受体水平下调而造成leptin耐受,继而形成肥胖.

    作者:杜同信;孙君江;韩流;黄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一种新的检测细胞凋亡的多参数流式细胞分析方法

    建立了一种新的检测细胞凋亡的多参数流式细胞分析方法.HL60白血病细胞株经化疗药物足叶乙甙处理后,加AnnexinV (AV)-FITC/PI孵育双染,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凋亡细胞的百分比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表明AV-FITC/PT双染法既能对细胞膜表面特异蛋白染色,又同时检测细胞膜完整性.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快速、简便又准确的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

    作者:王珊;梁学颖;李宁;周春喜;于力方;廖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近年发现的一种与血管增殖有关的多肽生长因子.因它具有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又称血管通透性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 VPF).它能特异的、高效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因此,VEGF对生理性血管生成过程十分重要,VEGF促成血管生成活性是通过多种机制实现的.

    作者:董晓军;陈泮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β2-MG新型酶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本文将通用固相二抗和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应用于酶免疫分析中,成功地建立了β2-MG新型酶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各项指标均可满足临床检测的要求,其优点是:二抗包被板可以通用、保存期长、节省抗体,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高、精密性好.

    作者:杨小翠;王永堂;刘玉泉;胡国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性甲亢左心功能及肝脏功能相关性研究

    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发生多系统改变, 极易危害人体健康. 本文应用γ心功能仪及放射免疫分析观察老年性甲亢患者左心功能主要参数射血分数(EF)、平均射血率(ER)、相对心排量(RCO)、平均充盈率(FR)、高峰充盈率(PFR)、高峰充盈时间(TPFR)及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甘胆酸(CG)、酸性铁蛋白(AIF)浓度变化, 发现极大部分老年性甲亢患者左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伤, 且心脏功能损伤与肝脏功能损伤程度呈规律性变化.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俊驰;刘薇薇;杜素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细胞因子与多发性硬化病的关系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以髓鞘成分为自身抗原(Ag)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炎症和脱髓鞘为本病的特征.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 EAE)是研究MS的动物模型,通过对EAE的研究,发现MS的发生、发展与免疫调节网络的功能失衡有关.炎性细胞因子(cytokine, CK)和下调免疫反应的免疫抑制性CK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这一调节网络的两个主要方面.本文就这两类CK在MS及EAE中的作用和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调控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靳雁斌;颜光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500例血清五项HBV标志物检测的回顾分析

    由于HBV-DNA检测的应用,对以往血清五项HBV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为临床乙肝诊断、预后、转归提供新的依据,现将500例血清五项HBV标志物归纳为23种模式进行系统分析.

    作者:张艳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

主管: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