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汁返流性胃炎从肝论治

陈宝玲

关键词:胆汁返流性胃炎, 从肝论治, 中医药疗法
摘要:胆汁返流性胃炎,又称碱性返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慢性胃炎的一种,是指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经常返流入胃,使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而形成的一种病变.胃镜检查所见以幽门收缩时有淡黄色液体返流入胃,使胃内有黄色液体贮留,胃黏膜屏障因此受到损害.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使胃血管扩张、黏膜充血、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从而使黏膜水肿、出血,外观呈红白相间的花斑样改变,甚至糜烂等炎症病变.该病多发生在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及幽门括约肌松弛者.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苦参总碱控释微丸中生物碱含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苦参总碱控释微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苦参总碱控释微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线性范围为0.1~1.002mg/mL,加样回收率为103.3%;氧化苦参碱线性范围为0.1~0.996mg/mL,加样回收率为98.47%;精密度符合要求;所测3批控释微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平均为(38.66±1.20)mg/g、(68.12±1.62)mg/g.结论:HPLC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马方励;时军;程怡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胸段硬膜外阻滞联合中药对哮喘大鼠ET-1 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中药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哮喘大鼠模型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浆中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阐明中药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哮喘大鼠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及胸段硬膜外阻滞模型,中药灌胃及硬膜外给药,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ET-1,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哮喘大鼠BALF及血浆中ET-1,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中药与硬膜外阻滞以及二者的联合应用均可抑制ET-1,TNF-α含量的升高.中药组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组ET-1,TNF-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二者联合应用组ET-1,TNF-α水平低于中药组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组.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联合中药对ET-1及TNF-α有抑制作用

    作者:刘建秋;刘晓;李竹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出血性脑中风新论

    根据脑为元神之腑的理论,本文提出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病名,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脑,并在病机上提出阳亢血菀、痰热阻脑、瘀血阻滞、气不摄血等,致血溢脉外,压迫脑髓,元神不利,失于支配而发诸症,并在辨证上分清病情之轻重,分为阳亢血菀、痰瘀阻络、气虚血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虚阳脱等六个基本证型进行施治.

    作者:姚廷周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月经前后穴位伏安特性观察

    目的:观察健康女子月经前后穴位伏安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自制新一代智能型穴位伏安特性计算机检测系统对健康女子月经前、中、后穴位伏安特性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月经前、中、后穴位伏安特性扫描中电阻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月经后>月经中>月经前.结论:月经前、中、后穴位伏安特性扫描电阻变化趋势与月经过程中的血气盈亏变化相符.穴位伏安特性可较敏感地反映人体血气变化.

    作者:沈雪勇;丁光宏;魏建子;周钰;邓海平;张海蒙;赵玲;毛慧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术康颗粒抗炎镇痛作用

    目的:研究术康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观察术康颗粒对小鼠耳壳二甲苯致肿、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酒石酸锑钾致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致小鼠疼痛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结果:术康颗粒可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蛋清性足趾肿胀,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致痛的痛阈,使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延长,10min内扭体次数减少,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抑制作用.结论:术康颗粒有很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李娥;苗明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温郁金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郁金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温郁金成分;以5-Fu为阳性对照药物,采用MTT法,测定温郁金提取物对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运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温郁金提取物对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温郁金提取物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均P<0.01),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高,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100mg/L、200mg/L浓度的温郁金提取物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1.59%、64.44%,在这个浓度水平,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物5-Fu效果相当.温郁金提取物能下调VEGF121和VEGF165 mRNA表达.结论:温郁金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癌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何必立;吕宾;徐毅;苗青;范一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论五脏整体基础上的分化-精气神辨证

    传统中医学是以整体观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天人一体、五脏一体、形神一体,以此建立了整个中医学,而辨证论治观就是建立在这个整体基础上的.前人建立中医学时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均不发达,对人体和自然界的微观系统观察地不够细致,无法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完整的科学体系;人是社会的人,自从有了人,自然界就不再是原来的自然界,社会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更大,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而神经生物学是21世纪科学的潜在前沿,建立完整的精气神辨证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家强;李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肾病58例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威胁糖尿病病人生命的主要疾病.祖国医学中属于消渴、水肿等范畴.本病目前尚元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于2000年1月-2005年1月,先后在门诊和住院病人观察治疗5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初步总结如下.

    作者:吴家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观察,填写病例观察表,由课题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共同量化诊断证型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不同分期、病情程度、既往病史与证型的关系.结果:中风急性期前2周风证是为常见证候,痰证次之;至发病2~4周,风证和痰证并重;在恢复期前3个月,血瘀证为常见证候,痰证、火热证次之;在恢复期的后3个月,气虚、血瘀、痰阻为其主要证候;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候,阴虚阳亢、风证、痰证次之.中风病情轻、中、重度患者均以风证、痰证为主要证候,病情轻度患者血瘀证次之,病情中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病情重度患者火热证、血瘀证次之,但出现概率与风证、痰证相近;中风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的患者均以风证为主要证候,高血压患者阴虚阳亢证次之;高脂血症、高黏血症患者均以痰证、血瘀证次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阳亢证和火热证为主要证候,风证次之.结论:缺血性中风病不同发展阶段,证型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其病机变化越复杂,且患者既往病史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型的分布有一定影响.

    作者:杨牧祥;于文涛;魏萱;王长垠;王秉岳;安俊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周绍华教授应用温胆汤治疗神经精神科疾病经验

    温胆汤始载于<姚氏僧垣集验方>,方中以生姜为君,主治胆寒所致的虚烦不得眠,故名温胆汤.此方后转载于<备急千金要方>,仍以温胆祛痰为法.传至<三因方·卷十>,将<集验方>中的君药生姜减至五片,而竹茹用量不变,使竹茹成为方中的新君,这样全方的功效就由原来的温胆变成了清胆,并且方中还加用茯苓以渗湿化痰.这样,虽然仍名为温胆汤,但治则已由原来的温胆和胃、理气化痰变为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主要病机也从胆气虚寒转变为胆郁痰阻.后世医家所用的温胆汤多为经<三因方>演变后的温胆汤,名为温胆,实则清胆.

    作者:宁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瘤体内注射消痔灵对荷H22肝癌小鼠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瘤体内注射消痔灵(XZL)对荷H控肝癌小鼠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模型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予瘤体内注射生理盐水(NS),瘤体内注射XZL,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CTX).瘤组织固定、脱水、石蜡包埋,3μm切片,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瘤组织内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镜下见NS组瘤组织排列致密,核大、深染;XZL组可见坏死组织,核固缩或碎裂、XZL组和CTX组的Bcl2蛋白都有所下降而Bax蛋白表达增加,而NS组相反,与N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调Bax蛋白的表达而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可能是XZL发挥起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崔艳;肖曼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解建国教授疑难顽怪病验案赏析

    解建国教授长期从事各种疑难顽怪病的临床、科研工作,于各种疑难顽怪病的调治,经验丰富,屡见其效.文中通过列举3例病案,突出反映了解教授在疑难顽怪病的诊治中独特的辨证思路和圆活的用药经验.

    作者:徐小曼;韩树洲;解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艾灸百会和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灸百会、太冲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将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抑郁模型组、艾灸治疗组和阿米替林组,每组7只.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白介素(IL)2、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抑郁模型组动物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艾灸治疗组和阿米替林组血清中IL-2、IL-6和TNFα含量显著下降,艾灸治疗组与阿米替林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通过下调升高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作者:李丽萍;华金双;孙忠人;孙冬玮;黄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浅谈药物姜制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称为姜制法.生姜辛温,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用姜汁炮制药物是传统的炮制方法的一部份.常以姜汁制的药物有竹茹、厚朴、黄连、草果仁、半夏等.

    作者:靳庆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药治疡液对外伤性手部足背部感染伤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疡液治疗外伤性手部足背部感染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外伤性手部感染惠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40例外伤性足背部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治疗后和随访期伤口创面的治愈率及有效率.结果:手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治愈率为84.6%,对照组总有效率72.6%,治愈率37.2%,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01).足背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治愈率为85.3%,对照组总有效率74.5%,治愈率34.1%,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01).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中药治疡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中药治疡液有杀菌抑菌、抗炎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结果显示中药治疡液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特别是对外伤性手部足背部感染伤口创面有促进愈合作用,对局部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从而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黄星垣;黎建义;梅全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赵绍琴教授温病证治经验考释

    笔者有幸于80年代初师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赵老身边学习,亲耳聆听赵老教诲,深得其传,尤其是赵老论治温病,有独特之处.余铭记于心,廿多年来,临床中应用赵老这一理论治疗肾脏病,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赵老治疗温病学说之精辟论述献与诸同道,愿共勉之.使之能发扬广大,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作者:夏云峰;余慧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醒脑益智方对脑组织N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醒脑益智方对AD模型大鼠脑组织NGF表达的影响,以研究该方对AD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按文献复制AD大鼠模型,并用脑复康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量高组P<0.01.AD大鼠脑组织NGF表达增强含量增加,并显著优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表明本方提高AD大鼠脑组织NGF的含量,是本方治疗AD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邱幸凡;王平;张六通;袁德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杨国红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杨国红教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以中医为主治疗胃肠道疾病,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颇有见解,注重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现经验总结.

    作者:康美清;丁源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药复方治疗免疫性不育症的机制探讨

    用精子抗原免疫昆明种雄性小白鼠,建立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同时分别饲喂中药复方、醋酸强的松,生理盐水;并观察血清精囊液抗精子抗体、睾丸附睾病理学、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和妊娠等指标.结果显示:免疫性不育雄鼠血清、精囊液抗精子抗体高,睾丸间质、睾丸曲细精管界膜、精原细胞、附抗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恢复曲细精管精子和晚期精子细胞数.

    作者:黄震;王望九;胡德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口腔溃疡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相关口腔溃疡动物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现将有关口腔溃疡动物模型综述如下.

    作者:苗明三;徐玉茵;刘会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