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戊酸钠对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张军辉;赵玉林;董明敏

关键词:喉肿瘤, 丙戊酸钠, 增殖, 凋亡, survivin
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体外培养的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VPA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VPA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以3 mmol/L的VPA处理Hep-2细胞后,其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上升(P<0.01).RT-PCR检测发现人喉癌Hep-2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0.01).结论:VPA对人喉癌Hep-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Survivin表达比例有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荆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

    目的:了解荆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分布情况,为荆门地区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8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对10种吸入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及吸入变应原分组阳性率在分布上的差异.结果:在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主要的吸入变应原是屋尘螨(76.83%)、粉尘螨(75.50%),其次分别是艾蒿(10.50%)、豚草(7.39%)、真菌Ⅱ(6.28%)、真菌Ⅰ(5.83%)、春季花粉Ⅱ(4.44%)、春季花粉Ⅰ(3.72%)、多价兽毛(3.56%)和多价羽毛(1.89%).并且屋尘螨、粉尘螨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有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屋尘螨、粉尘螨是荆门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

    作者:黄芳;赵艳;何荆培;邓萍萍;周平;周净洁;赵喜桂;杨自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结合内镜的甲状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术临床效果初步报告

    目的:探讨结合内镜技术甲状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术治疗部分T1b~T3声门型喉癌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结合内镜的甲状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术并一期喉功能重建治疗27例T1b~T3声门型喉癌患者,并对术后3、5年生存率及喉功能(呼吸功能、发声功能、吞咽保护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年生存率为83.3%(15/18),5年生存率为75.0%(9/12).术后4周拔管率为92.6%(25/27).术后3个月呼吸功能评价:拔管后3个月Ⅰ级77.8%(21/27),Ⅱ级14.8%(4/27),Ⅲ级7.4%(2/27).术后4周全部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无呛咳.发声功能评估:术后3个月Ⅱ级74.1%(20/27),Ⅲ级25.9%(7/27).术后喉腔局部复发率:3年为10.5%(2/19),5年为15.4%(2/13).结论:结合内镜技术甲状软骨开窗式喉部分切除术术后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低;术后呼吸、发声、吞咽功能恢复较为满意.适用于T1b、T2及部分T3喉癌.

    作者:舒畅;彭志林;陈建超;孙常领;殷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鼻内镜鼻腔鼻窦术后迟发性鼻中隔穿孔病因分析

    鼻中隔穿孔的原因很多,以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或矫正术多见.而鼻窦炎、鼻息肉、鼻出血鼻内镜下手术,且同期未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或矫正术者,术后并发迟发性鼻中隔穿孔少见.现将我科1998-2006年资料完整的6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兰金山;傅寅;李胜;张宏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鼻内镜下儿童腺样体低温等离子融切术21例体会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青少年的常见多发病,可以引起耳、鼻、咽、喉和下呼吸道的多种症状,重者常引起全身病症,导致患儿发育和营养状态不良[1].2009-04-2009-08笔者对21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镜下腺样体低温等离子融切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孝江;赵家利;张红伟;李烁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鼻翼恶性肿瘤切除并鼻唇沟带蒂皮瓣Ⅰ期修复11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唇沟带蒂皮瓣在修复鼻翼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1例鼻翼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肿瘤,并根据鼻唇沟面部血供特点及缺损区大小设计出需要修复区域的长度、角度和体积,设计鼻唇沟面部带蒂皮瓣.经鼻侧移至缺损区修复鼻翼缺损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血液循环良好,色泽良好,供区无明显瘢痕.术后随访1~5年,肿瘤无复发,外鼻美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鼻唇沟带蒂皮瓣血运丰富,易成活,可提供足够的组织量用以修复较大面积鼻翼缺损,且血管蒂长,转移灵活,操作简便,供区无明显瘢痕.鼻唇沟带蒂皮瓣是修复鼻翼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较大面积缺损的佳皮瓣.

    作者:庹红莲;杨光东;凌丹;马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前后的主客观评估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前后的主客观评估及相关性.方法:对70例术前CRS患者进行主观症状调查[视觉模拟量表(VAS)],并进行客观检查及评分(Lund-Kennedy内镜评分系统及Lund-Mackay CT评分系统).所有患者FESS术后随访1年,进行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VAS评分及Lund-Kennedy内镜评分.分析各评价方法的相关性及比较手术前后的评价得分.结果:术前鼻塞、鼻分泌物和鼻后滴漏、头面部胀痛感较为突出,经FESS后6、12个月症状改善明显;嗅觉减退和全身不适感术后改善不明显.术前VAS评分与Lund-Mackay CT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866,P<0.01);术前Lund-Kennedy内镜评分与Lund-Mackay CT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803,P<0.01);术前VAS评分与Lund-Kennedy内镜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912,P<0.01).术后6、12个月VAS总分与术后内镜总分呈正相关(6个月r=0.798,12个月r=0.882);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中鼻塞、鼻分泌物和鼻后滴漏、头面部胀痛感与Lund-Kennedy(总分)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91,0.760,0.751),嗅觉减退和全身不适感与Lund-Kennedy(总分)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327,0.438).术前Lund-Mackay CT总分与术后Lund-Kennedy内镜评分和VAS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术前的CT评分、内镜评分和症状评分相关性良好;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内镜和症状评分相关性良好.主客观评价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建议对CRS患者进行包括主观症状、影像学和鼻内镜在内的综合评估,全面评价患者的疾病程度.

    作者:郭蓓;袁琨;张帆;钟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纤毛超微结构和鼻症状变化的研究

    目的:通过变应原诱发大鼠变应性鼻炎(AR),观察鼻黏膜纤毛超微结构和鼻腔症状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为变应原激发大鼠鼻黏膜建立AR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每周2次鼻腔激发,分别至16 d、42 d、56 d、112 d、140 d.正常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以生理盐水代替OVA.观察变应原激发后的鼻黏膜纤毛超微结构改变以及检测鼻黏膜中浸润的嗜酸粒细胞(EOS)情况,同时观察变应原诱导的大鼠鼻腔流涕症状.结果:暴露变应原会引起大鼠鼻黏膜细胞纤毛排列紊乱,有的纤毛粘集成团向不同方向倾倒,上皮纤毛和绒毛多数脱落等超微结构进行性损害改变,EOS浸润先增多后降低;抓鼻次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鼻腔流涕症状起初一直加重,随着暴露变应原时间的延长出现鼻涕排除障碍.结论:AR大鼠模型在延长变应原诱导下鼻黏膜纤毛呈进行性损害;此外,长期变应原攻击下鼻腔症状变化可能与鼻黏膜纤毛结构进行性损害有关.

    作者:刘建国;刘月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PI3K-Akt抑制剂诱导人鼻咽癌细胞CNE2凋亡的作用

    近年的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启动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避免细胞发生凋亡[1-2].LY294002[2-(4-morpholinyl)-8-phenyl-4H-1-benzopyran-4-one]是PI3K的特异抑制剂,能够完全抑制PI3K 的活性,对其他ATP 依赖性激酶无抑制作用[3].本组实验应用PI3K-Akt 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 作用于鼻咽癌细胞系CNE2,观察其对CNE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LY294002 对鼻咽癌细胞系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温文胜;张哲;谢莹;徐志文;黄光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鼻内镜手术并发症与麻醉方式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与麻醉方式的相关性.方法:总结176例(321侧)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按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下手术对并发症进行对比和统计.结果: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22/321),其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6%(5/321).采用局部麻醉手术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4/210),全身麻醉则为16.2%(18/11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1,P<0.01).各型疾病之间麻醉方式的选择没有差异(Ⅰ型和Ⅱ型、Ⅰ型和Ⅲ型、Ⅱ型和Ⅲ型之间χ2=0.06、2.56、3.82,P>0.05),但各型之间局部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全身麻醉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局部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值得推广应用.特别值得飞行人员借鉴,以提高术后复飞率.

    作者:张扬;徐先荣;马晓莉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鼻中隔骨及软骨拼接缝合支架重建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青少年鼻出血、反射性头痛、鼻阻、鼻窦炎的常见病因,需行手术治疗[1],由于青少年鼻面部正处于发育阶段,大多数医师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往往建议患者成年后行鼻中隔矫正术,因此造成疾病迁延及加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了及早干预因鼻中隔偏曲引起的症状及体征,我科采用鼻中隔骨、软骨拼接缝合支架重建治疗青少年鼻中隔偏曲,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马敬;何军玲;周柳青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术后并发鼻窦炎的防治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术后并发鼻窦炎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187例行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鼻窦炎的情况.结果:187例患者中术后发生鼻窦炎12例(6.4%),其中蝶窦炎9例(4.8%),筛窦炎2例(1.1%),上颌窦炎1例(0.5%).10例经门诊非手术治疗治愈;2例保守治疗无效,再次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后治愈.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可以迅捷到达蝶鞍区,安全有效地切除垂体腺瘤;及时确诊鼻窦炎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明显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严波;张秋航;吕海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鼻中隔黏骨膜瓣修补眼眶和硬腭及前颅底部分缺损

    目的:探讨利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修补眼眶、硬腭及前颅底部分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2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根据肿瘤性质和病变范围,采用经鼻侧切开上颌骨部分截除或全部截除加筛窦切除术.结果:12例患者中,筛骨水平板破坏5例,筛顶破坏2例,眶顶壁破坏1例,眶内壁及眶下壁破坏各1例,硬腭破坏缺损2例,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一期修补成功.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在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当眼眶、硬腭及前颅底骨质受到肿瘤侵蚀,切除肿瘤后形成部分缺损时,可转移适当的鼻中隔黏骨膜瓣一期修补局部缺损.

    作者:陈剑秋;贡振扬;王延生;林家峰;余少卿;王宝东;朱春生;侯晓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丙戊酸钠对Hep-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体外培养的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VPA处理人喉癌Hep-2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RT-PCR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VPA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以3 mmol/L的VPA处理Hep-2细胞后,其凋亡率呈时间依赖性上升(P<0.01).RT-PCR检测发现人喉癌Hep-2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0.01).结论:VPA对人喉癌Hep-2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Survivin表达比例有关.

    作者:张军辉;赵玉林;董明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LL-37和IL-8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人源抗菌肽LL-37和IL-8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1例慢性鼻窦炎息肉组织中LL-37和IL-8的表达,并以11例慢性鼻炎下鼻甲组织作对照.结果:LL-37和IL-8 mRNA在所有息肉组织和下鼻甲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二者在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均P<0.01),且在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LL-37与IL-8蛋白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织(均P<0.01),二者在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LL-37和IL-8可能在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除天然免疫作用外,LL-37还可能通过增强获得性免疫提高机体的抗感染功能.

    作者:谢丹;郭运凯;吴丹;谢鼎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慢性鼻窦炎与细菌感染

    慢性鼻窦炎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作为炎症性疾病,细菌感染在慢性鼻窦炎的发病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浏览2001-2009年的国外文献对细菌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孟昕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鼻中隔穿孔大小与不同修补术式的选择

    我科自2005-10-2009-02根据穿孔大小的不同,分别对14例鼻中隔穿孔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修补,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忠;郑明秀;朱嘉卫;吕操;李芸芬;李瀚宗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职业性铬鼻病37例临床分析

    铬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但很多铬的化合物危害健康,其中以6价铬毒性大,因其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又有透过生物膜的作用,能影响体内物质的氧化还原等正常生理过程.由于铬和其化合物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合金、颜料、油漆、皮革等都离不开它,铬对人体健康影响这一课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解电镀车间气体毒性对工人鼻腔的影响,本文对某电镀厂职工进行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珍;王卫;孟敏华;张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