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王铁良教授治疗IgA肾病的临证经验浅析

孙瑞涛

关键词:王铁良, IgA肾病, 辨证治疗
摘要:王铁良教授从事肾病临床与科研已40余载,对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IgA肾病辨证分为4型:风热上犯,结于咽喉;脾失健运,气不统血;气阴两虚,湿瘀阻络;肝肾阴虚,湿热内蕴.分别遣方用药,并强调治疗中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内经》的阴虚气虚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探析

    主要讨论了<内经>中的阴虚、气虚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指出<内经>中阴虚的涵义有三:一是与阳气虚相对,是指阴气虚亏及其凉润、宁静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二是与在外或在上之气的不足相对,是指在内或在下之气的不足;三是与气属阳相对而指精虚.<内经>中的气虚概念,主要有二:一是指人体之气虚亏及其各种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属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二是指以针刺泻法使气得散的一种状态.目前临床应用的阴虚概念,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虚.阴虚与阳虚都是人体之气某一部分的虚亏,阴阳两虚是阴气与阳气不对等的皆虚,它们都属于气虚的范畴.气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气虚包括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等,狭义的气虚是阴阳二气对等的皆不足.气阴两虚与气阳两虚在理论上是悖论,不可再用于临床疾病的病机和证候的表述.

    作者:孙广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肾损害病机简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高血压与肾脏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近10年导致终末期肾病患病率迅速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发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占28%[1].而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会进一步致血压升高,对心脑的危害性更大,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应评估其肾脏的受损情况,在降压治疗的同时保护肾脏.

    作者:徐向青;郑三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金匮要略》妊娠病的论治特点述析

    妊娠期间发生的与妊娠有关的疾病称为妊娠病.妇女受孕后因其体质差异及随着胚胎的发育,可产生诸多疾病.

    作者:宋阳;何燕萍;单丽囡;单静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RP-HPLC法测定炎可宁片中黄芩苷的含量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可测定炎可宁糖衣片中黄芩苷含量的RP-HPLC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150mm×4.6mm 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2:78);检测波长为278nm;流速为1.0mL/min;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黄芩苷在40.2μg·mL-1~321.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4%;RSD1.91%;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周静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王道全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摭拾

    王道全教授为著名推拿专家,从事推拿临床、教学20余年,不断探求杏林精微,学验俱丰,尤其对颈椎病、腰椎问盘突出症等运动系统疾病的诊治颇具造诣.笔者有幸从师学习,每见颈椎病患者的病痛在王师手中逐日减轻,真有妙手回春之效,现将王师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验举要如下.

    作者:周长春;王进;崔晓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米伯让异病同治医案举隅

    先师米伯让(1919-2000)第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从医60余年,造诣颇深.

    作者:米烈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针药并用治疗功能性尿潴留疗效观察

    功能性尿潴留原因诸多,但多见于由中风等神经性疾病引起的后遗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针药并用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天安;刘群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胃胶囊对胃液分泌及小肠吸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健胃胶囊对胃液分泌和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测定健胃胶囊对胃液分泌的影响;正常小鼠给药后给予3H-葡萄糖,测定小肠肠壁及肠腔内残留的葡萄糖量.结果:健胃胶囊各剂量组对正常大鼠胃液分泌量及正常小鼠肠腔3H-葡萄糖残留量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P>0.05),但可以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高、中剂量组还可提高胃液的游离酸度与总酸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健胃胶囊对小肠吸收功能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可以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胃酸的分泌.

    作者:何岚;蔡宇;陈宝;徐月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按摩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应用述评

    就按摩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作用机理从中医及现代医学的角度分别进行阐述;并结合按摩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类型以及其在不同类型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作以综述,以此指出中医按摩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优势及展望.

    作者:白雪冰;陈祥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集萃

    近年来大量的中药实验和临床研究从多方面阐明了中药神经保护的药理作用机制,现就其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周志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广佛手组织培养中的污染及防治研究

    目的:研究广佛手组织培养中的污染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广佛手顶芽、带节茎及叶片为材料,以MT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1mg·L-1的6-BA,对影响外植体消毒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采用0.1%升汞(HgCl2)消毒6min后再用50mg/L的头孢噻肟(Cefotaxime)浸泡30min,消毒效果好;广佛手外植体在夏季污染率和死亡率均高,冬季广佛手的污染率和死亡率均降至低,成活率高,达67.9%;不同外植体中顶芽的污染率低,成活率高,叶片次之,带节茎的污染率高.结论:升汞与抗生素配合使用,消毒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污染率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冬季取材,外植体带菌率较低,可以提高广佛手组织培养的成功率.

    作者:张桂芳;贺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灵芝液体深层发酵工艺中培养基的制备研究

    培养基是人们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组成对菌体生长繁殖、产物的生物合成、产品的分离纯化乃至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下面的实验就是以G3-Ⅰ为菌株,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法,确定了灵芝菌的常规发酵配方,佳碳源、氮源组合及佳发酵工艺参数.

    作者:张玉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黄恩申骨折治疗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拾萃

    黄恩申,男,1942年12月生,辽宁省辽阳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师承沈阳市骨科医院创始人著名骨伤专家孙华山.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事部审定为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导师.曾任沈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成人骨科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沈阳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

    作者:刘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内关公孙穴应用及其机理研究探析

    内关和公孙配伍可治疗心、胸、胃、腹等疾患如原发性低血压,不稳定心绞痛、化疗期胃肠道副反应、食管癌梗阻、妊娠呕吐、呃逆等.从临床和科研两个角度较全面地论述了内关、公孙的配伍机理及两穴的配伍应用.

    作者:钟鸿;武哲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山梨猕猴桃根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山梨猕猴桃根提取物乙醇浸膏正丁醇溶解部分对肿瘤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细胞集落形成法、生长曲线法测定山梨猕猴桃根提取物乙醇浸膏正丁醇溶解部分对白血病细胞株L1210和P388D1、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神经性肿瘤细胞株NG108-15、人肝癌细胞株Hele7404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山梨猕猴桃根乙醇浸膏正丁醇溶解部分对7类肿瘤细胞株生长均有抑制作用,MTT法抑制率在30%以上,细胞集落形成法抑制率在50%以上,细胞生长曲线图提示其对肿瘤细胞生长也有较好抑制作用.结论:山梨猕猴桃根乙醇浸膏正丁醇溶解部分在体外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张凤芬;钟振国;张雯艳;陈希慧;黄初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痛经平抗痛经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痛经平抗痛经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镇痛、实验性痛经模型及大鼠在位子宫方法评价痛经平的主要功效.结果:痛经平具有明显的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致痛作用,抑制PGF2α所致的大鼠原发性痛经,显著降低PGF2α引起的大鼠在位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痛经平具有明显的抗痛经作用.

    作者:张会常;冯勤喜;于春艳;吴宜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桑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述评

    对桑属植物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桑属植物所含的化合物类型较多,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有酚类成分及生物碱.黄酮化合物主要有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查耳酮等.生物碱为四氢吡咯类生物碱、去甲莨菪烷类生物碱、六氢吡啶生物碱及其甙.桑属植物尚含有甾体、三萜、香豆素类、挥发油及酸性成分.药理活性主要有抗高血压、抗菌和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降血糖、抗癌等作用.

    作者:孙胜国;陈若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自拟黄龙汤治疗肾性蛋白尿35例分析

    肾性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笔者采用自拟黄龙汤与苯那普利合用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作者:杨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丹参素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影响的细胞因子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Wistar鼠分成正常注制备UC大鼠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各10只.用5%乙酸和三硝基苯磺酸(TNBS)经结肠灌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灌服生理盐水10mL/kg,中药组、西药组每天灌服丹参素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1次,每次2mL,3周后处死.按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中、西药物组TNF-α和IL-1β分别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显著,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素可以显著降低UC大鼠TNF-α和IL-1β的水平,有治疗UC的前景.

    作者:陈志伟;许惠玉;冯占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赵刚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经验摭拾

    赵刚教授认为慢性肾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指脾、肾两脏虚弱,邪实主要指湿浊、瘀血为患,治疗以扶正祛邪并用,同时注重补益气阴,顾护胃气,临床取得较好疗效,试对赵师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张秀娟;宁红雨;赵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