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桑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述评

孙胜国;陈若芸

关键词:桑属植物,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摘要:对桑属植物化学和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桑属植物所含的化合物类型较多,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有酚类成分及生物碱.黄酮化合物主要有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查耳酮等.生物碱为四氢吡咯类生物碱、去甲莨菪烷类生物碱、六氢吡啶生物碱及其甙.桑属植物尚含有甾体、三萜、香豆素类、挥发油及酸性成分.药理活性主要有抗高血压、抗菌和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降血糖、抗癌等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金匮要略》风湿病治法探要

    对<金匮要略>关于风湿病的治法进行了探讨.主要有祛风寒湿法,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利小便祛湿法,如麻杏苡甘汤用薏苡仁;微汗法,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温阳祛风湿法,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温中祛寒湿法,如肾着汤;涌吐风痰法,如藜芦甘草汤;外治法,如纳药鼻中、针刺;补肾法,如八味肾气丸;补气养血法,如防己黄芪汤、薯蓣丸.

    作者:黄仰模;赵诗哲;刘丽娟;郑献敏;赵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黄恩申骨折治疗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拾萃

    黄恩申,男,1942年12月生,辽宁省辽阳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师承沈阳市骨科医院创始人著名骨伤专家孙华山.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事部审定为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导师.曾任沈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成人骨科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沈阳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

    作者:刘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考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的症状;发热是SLE活动期的常见表现,尤以低、中度热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中根据SLE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运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嘉熙;黎壮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痛经平抗痛经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痛经平抗痛经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镇痛、实验性痛经模型及大鼠在位子宫方法评价痛经平的主要功效.结果:痛经平具有明显的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致痛作用,抑制PGF2α所致的大鼠原发性痛经,显著降低PGF2α引起的大鼠在位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痛经平具有明显的抗痛经作用.

    作者:张会常;冯勤喜;于春艳;吴宜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健胃胶囊对胃液分泌及小肠吸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健胃胶囊对胃液分泌和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测定健胃胶囊对胃液分泌的影响;正常小鼠给药后给予3H-葡萄糖,测定小肠肠壁及肠腔内残留的葡萄糖量.结果:健胃胶囊各剂量组对正常大鼠胃液分泌量及正常小鼠肠腔3H-葡萄糖残留量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P>0.05),但可以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高、中剂量组还可提高胃液的游离酸度与总酸度(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健胃胶囊对小肠吸收功能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可以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胃酸的分泌.

    作者:何岚;蔡宇;陈宝;徐月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血压病肾损害病机简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高血压与肾脏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近的一项调查表明:近10年导致终末期肾病患病率迅速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原发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占28%[1].而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会进一步致血压升高,对心脑的危害性更大,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应评估其肾脏的受损情况,在降压治疗的同时保护肾脏.

    作者:徐向青;郑三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药学刊》2003年载文与引文分析

    根据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学刊>的载文量、引文量、文献类型、引文语种、引文年代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统计结果.目的是了解本刊作者吸收和利用文献资源情况,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刊以及中医药学科的发展现状.供大家参考.

    作者:李春杰;韩明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米伯让异病同治医案举隅

    先师米伯让(1919-2000)第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从医60余年,造诣颇深.

    作者:米烈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诱导肝癌细胞分化研究纂要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与清热燥湿的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诱导肝癌细胞分化,补中益气与清热解毒中药复方也可诱导肝癌细胞分化,养阴、温阳等不同治法都有诱导肝癌细胞分化的作用,相互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中药可通过下列途径诱导肝癌细胞分化:细胞形态改变:细胞由原来的卵圆形为主转变为多边形、长梭形或树枝状;细胞核变小,核浆比例减少;细胞器成熟增多;细胞微绒毛减少.生化指标改变:AFP分泌量和γ-GT的活力下降,ALB分泌量、OCT、TAT的活力升高.细胞周期改变:人参总皂苷、苦参碱使肝癌细胞G1/G0期细胞数减少,S期细胞数增加;羟基喜树碱则使肿瘤细胞阻滞于G2/M期.信号传导变化:cAMP含量增加,cAMP/cGMP升高.基因表达改变:抑癌基因wp53、P27、P16、Rb表达增强,癌基因c-myc、c-ras、突变型P53表达降低,cyclinD1表达减弱.

    作者:吴雄志;陈丹;陆重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前列腺炎诊治的几个误区浅识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存在一些误区:单纯强调生物医学的原因,忽视社会、心理因素;中医病因重视湿热,忽视肾虚、湿热、瘀滞三者的相互为患;诊断片面强调生物医学指标,忽视心理诊断;治疗重视寻找有效抗菌素、特殊用药途径,单纯清热利湿或滋补肾阴、温肾壮阳,或寻找特效中成药,而忽视本病的综合调理、中西结合、内外并治,特别是心理治疗和生活调养.

    作者:何清湖;刘朝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减地黄饮子对Aβ1-40所致AD大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对实验性痴呆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凝聚态Aβ1-40直接定向注射右侧海马CA1区造成AD大鼠模型,以大鼠跳台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测定脑组织中SOD活性、MDA及脂褐素含量,光镜观察海马病理变化.结果:加减地黄饮子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细胞的退化、变性程度,提高Aβ致痴呆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加减地黄饮子可以通过影响自由基水平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谢宁;宋琳;牛英才;邹纯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针药并用治疗功能性尿潴留疗效观察

    功能性尿潴留原因诸多,但多见于由中风等神经性疾病引起的后遗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针药并用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天安;刘群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裘昌林妙用石菖蒲治脑系顽疾经验浅识

    石菖蒲,味苦辛,微温,无毒,入心、肝、脾经.其功效有开窍豁痰,化湿和中.治热病神昏、癫痫、痰厥、健忘、耳聋、心胸烦闷、胃腹疼痛、风湿痹痛、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现代药理研究:石菖蒲含挥发油(β-细辛醚、α-细辛醚、玉竹烯、α-律草烯、石草醚、氨基酸、有机酰和糖类),具有镇静抗惊厥、抗老年痴呆、抗癫痫、调节心率、解痉、促进学习与记忆等作用.

    作者:林祖辉;王珏;裘昌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西药新药研究的异同点及开发的独特性

    1中药、西药新药研究的异同点中药新药研究的重点在于由传统剂型改为现代剂型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药传统剂型的有效性、即药效是千百年临床应用的经验总结,是已得到证实的医药学成果.

    作者:裘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针灸按摩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按摩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64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针刺按摩组33例,以针刺按摩方法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针刺方法治疗.结果:针刺按摩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用常规针刺疗法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按摩疗法比单纯针刺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鄂建设;文碧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药微波并用治疗甲周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浸泡联合微波治疗甲周疣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甲周疣患者57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使用微波治疗后加中药浸泡(木贼草、马齿苋、大青叶、紫草、苦参、蛇床子、苍术、细辛、桃仁、红花、川芎)与对照组单纯使用微波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75%,对照组治愈率60.0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联合微波治疗甲周疣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李丽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马王堆帛书《脉法》《阴阳脉死候》考疑

    马王堆帛书<脉法>和<阴阳脉死候>,主要论述经脉病证治疗及三阴五死证候,书中没有关于诊脉的内容,参阅<灵枢·经脉>篇中的经循路线、脉病主证、经病治疗及五阴死候等内容,初步认定二书不是脉象诊断学书籍,也不是独立成篇的著作,它们应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是同一部书,即今之<灵枢·经脉>,只是前者成书较早,文理简略,而后者成书较晚,论述详尽.

    作者:金仕荣;姚纯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肝病的内涵与外延探析

    肝脏是人体的器官之一,人之情志、气血、消化、水液代谢,女子冲任的调和全赖于肝.现就其生理特性及病变规律和治疗法则略谈如下.

    作者:徐经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黄芩苷对E-选择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肺炎衣原体和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导的E-选择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在24孔板培养人脐静内皮细胞(ECV-304),待长成单层后加入肺炎衣原体(CPN)为衣原体组,加入CPN和黄芩苷0.48g/L为实验1组,加入大肠杆菌脂多糖(LPS)为LPS组,加入LPS和黄芩苷0.48g/L为实验2组,不加任何刺激物为正常组,每组设4个复孔,培养4d后,各组细胞消化后用流式细胞仪技术进行E-选择素检测,上清检测NO.结果:血管内皮细胞经CPN刺激后E-选择素表达增加,NO分泌没有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经LPS刺激后E-选择素表达增加,NO分泌也增加;黄芩苷可降低LPS诱导的E-选择素和NO.结论:CPN和大肠杆菌LPS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有不同的病理结果,中药黄芩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作者:邝枣园;吴伟;黄衍寿;孟繁甦;罗海燕;张赛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医体质学研究的逻辑思想浅释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与疾病和健康密切相关,体质分类是体质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内容.历代医家对体质从现象分类到本质分类,逐步对中医体质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分析体质分类方法,对中医体质理论中的逻辑思想作一简述.

    作者:高京宏;龚海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