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铁光
目的:观察中药浸泡联合微波治疗甲周疣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甲周疣患者57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使用微波治疗后加中药浸泡(木贼草、马齿苋、大青叶、紫草、苦参、蛇床子、苍术、细辛、桃仁、红花、川芎)与对照组单纯使用微波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75%,对照组治愈率60.0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联合微波治疗甲周疣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李丽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王道全教授为著名推拿专家,从事推拿临床、教学20余年,不断探求杏林精微,学验俱丰,尤其对颈椎病、腰椎问盘突出症等运动系统疾病的诊治颇具造诣.笔者有幸从师学习,每见颈椎病患者的病痛在王师手中逐日减轻,真有妙手回春之效,现将王师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经验举要如下.
作者:周长春;王进;崔晓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制定前列腺增生症(BPH)证候调查表,为BPH的证候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及德尔菲法(Delphi),结合临床病例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结果:自行设计的BPH证候调查表临床小范围试用对证候分型及证候指标分布规律有较好的概括性.结论:采用文献调研及德尔菲法(Delphi)结合临床试验可构建临床证候调查表,为BPH的证候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可为疾病证候学的研究提供方法与思路.
作者:陈志强;代睿欣;王树声;欧爱华;毛炜;王昭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内关和公孙配伍可治疗心、胸、胃、腹等疾患如原发性低血压,不稳定心绞痛、化疗期胃肠道副反应、食管癌梗阻、妊娠呕吐、呃逆等.从临床和科研两个角度较全面地论述了内关、公孙的配伍机理及两穴的配伍应用.
作者:钟鸿;武哲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把循证医学的理念融入中医的教学中去,是新世纪中医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中医教学中,如何体现循证医学的理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从单纯的传播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从短期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开展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循证医学与辨证论治的关系;谨慎、准确、明智地应用佳证据;尊重病人的价值观和意愿.
作者:辜孔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目前倍受关注的天然活性产物之一.近年来,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逐渐增多.大量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艾滋病、抗菌、抗过敏、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及药理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对人类的肿瘤、衰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构效关系的研究,对从中草药中筛选出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手段.同时,从实验中获得大量有关构效关系的信息,应尽快写进<中药化学>的教材中,填补空白,提高教材的理论水平.
作者:佟铁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对实验性痴呆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凝聚态Aβ1-40直接定向注射右侧海马CA1区造成AD大鼠模型,以大鼠跳台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行为,测定脑组织中SOD活性、MDA及脂褐素含量,光镜观察海马病理变化.结果:加减地黄饮子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细胞的退化、变性程度,提高Aβ致痴呆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加减地黄饮子可以通过影响自由基水平对老年性痴呆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谢宁;宋琳;牛英才;邹纯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NO的合成及生物特性NO是一种非蛋白多肽无机小分子物质,水中溶解度为1mmol/L,具脂溶性,极易通过细胞膜扩散,拥有额外电子,生物半衰期为3~5s,为高活性的自由基,在高浓度时可以直接杀伤细胞和微生物而产生病理和生理作用.在体内主要参与以下3个反应[1]:其一,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发挥信号传导功能;其二,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酸血红蛋白而失去活性;其三,与超氧阴离子反应,产生毒性很强的过氧化亚硝酸.L-精氨酸在NOS作用下生成NO,NOS可分为结构型(cNOS)和诱生型(iNOS),cNOS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平滑肌和血小板,为Ca2+依耐性,生理情况下产量较低,且作用主要是血管的舒张和神经信息的传递.iNOS在生理情况下不表达,主要产生于巨噬细胞,炎性中性粒细胞,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及胰岛细胞等,iNOS可以催化产生大量的NO,其催化产生的高水平NO是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和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物质.
作者:余建;尤昭玲;申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造成组织损伤,临床可出现各个系统和脏器损伤的症状;发热是SLE活动期的常见表现,尤以低、中度热为多见.笔者在临床中根据SLE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运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嘉熙;黎壮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论述了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特点,并根据腧穴功能的多因素影响及其特异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二者结合的可行性和优点.对目前正交试验设计在针灸研究中应用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的运用,将会有效的促进腧穴功能特异性的研究乃至整个针灸方法的研究.
作者:解秸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神昌滴丸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小鼠一次性经口灌胃给药,观察动物7天内的反应情况,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95%可信限.长期毒性试验:大鼠连续3个月经口灌胃给予神昌滴丸,药后进行病理、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停药观察2周后,同样进行上述检查.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经口灌胃LD50为5.1255g/kg,此剂量相当临床剂量的410倍;长期毒性试验:高剂量组剂量相当于临床剂量的93倍,有些动物活动减少,毛发松散,精神状态稍差;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和血糖升高,血红蛋白降低(P<0.05),但未超出正常范围;2只大鼠心肌有灶状水肿、空泡变性,其中1只伴纤维化瘢痕形成;病理解剖及器官指数未见异常;其余动物及其它剂量组未见异常.停药2周后,各项检查未见异常.结论:神昌滴丸在正常的临床剂量下没有明显毒性反应,是安全的.
作者:李翎;邹衍衍;王丽新;匡忠生;魏刚;林双峰;方永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广佛手组织培养中的污染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采取广佛手顶芽、带节茎及叶片为材料,以MT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1mg·L-1的6-BA,对影响外植体消毒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采用0.1%升汞(HgCl2)消毒6min后再用50mg/L的头孢噻肟(Cefotaxime)浸泡30min,消毒效果好;广佛手外植体在夏季污染率和死亡率均高,冬季广佛手的污染率和死亡率均降至低,成活率高,达67.9%;不同外植体中顶芽的污染率低,成活率高,叶片次之,带节茎的污染率高.结论:升汞与抗生素配合使用,消毒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污染率与死亡率,提高成活率;冬季取材,外植体带菌率较低,可以提高广佛手组织培养的成功率.
作者:张桂芳;贺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黄恩申,男,1942年12月生,辽宁省辽阳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师承沈阳市骨科医院创始人著名骨伤专家孙华山.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事部审定为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导师.曾任沈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成人骨科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沈阳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
作者:刘旸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三七复方成分对炎症子宫内膜形态学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Rhesus猴子宫内膜炎动物模型,治疗组以复方三七成分灌胃治疗,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另设空白对照组,3个疗程后,在预测下一次月经来潮前一天切取三组猴的子宫内膜,固定后置光镜下观察.结果:模型组为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改变,内膜上皮坏死,间质炎性细胞增多明显,出血严重,螺旋动脉扩张较明显,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空白组为正常行经前期图像,治疗组间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少量出血,螺旋动脉较模型组管径缩小.结论:复方三七成分可以促进螺旋动脉的修复和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
作者:尤昭玲;刘文娥;王若光;付灵梅;马红霞;谭朝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培养基是人们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所需要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组成对菌体生长繁殖、产物的生物合成、产品的分离纯化乃至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下面的实验就是以G3-Ⅰ为菌株,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法,确定了灵芝菌的常规发酵配方,佳碳源、氮源组合及佳发酵工艺参数.
作者:张玉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先师米伯让(1919-2000)第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从医60余年,造诣颇深.
作者:米烈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存在一些误区:单纯强调生物医学的原因,忽视社会、心理因素;中医病因重视湿热,忽视肾虚、湿热、瘀滞三者的相互为患;诊断片面强调生物医学指标,忽视心理诊断;治疗重视寻找有效抗菌素、特殊用药途径,单纯清热利湿或滋补肾阴、温肾壮阳,或寻找特效中成药,而忽视本病的综合调理、中西结合、内外并治,特别是心理治疗和生活调养.
作者:何清湖;刘朝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赵刚教授认为慢性肾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指脾、肾两脏虚弱,邪实主要指湿浊、瘀血为患,治疗以扶正祛邪并用,同时注重补益气阴,顾护胃气,临床取得较好疗效,试对赵师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张秀娟;宁红雨;赵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动态研究(CFU-GM)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隔日计HCMV AD169体外持续感染后1~19天内黄芪注射液对CFU-GM细胞簇、集落、大集落及细胞总数变化规律.结果:培养后各组CFU-GM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7天达峰后减少.病毒组CFU-GM增殖均较空白组有明显降低(P<0.05);黄芪组、更昔洛韦组和空白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病毒组(P<0.01);更昔洛韦组和黄芪组CFU-GM增殖显著高于病毒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促进体外培养HCMV感染CFU-GM的增殖.黄芪注射液;粒--单系祖细胞;人巨细胞病毒;细胞增殖.
作者:赵自明;张迎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蛇胆川贝散和蛇胆湖贝散在镇咳、祛痰、平喘等方面的药效差异.方法:分别以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祛痰法、药物引喘法测定蛇胆川贝散和蛇胆湖贝散的药理活性.结果:蛇胆川贝散和蛇胆湖贝散均显示显著的镇咳、祛痰、平喘的药理活性.
作者:蔡金艳;张勇慧;阮汉利;皮慧芳;赵薇;吴继洲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