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地四根汤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学研究

刘蕤;田静

关键词:银屑病, 二地四根汤, 药效研究
摘要:寻常型银屑病多病程长,迁延日久,极易耗伤阴液.田静教授自拟汤剂二地四根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笔者进行了该方对小鼠阴道基底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奎滨教授对补益类中药运用之学术思想浅识

    高奎滨导师在五十余年的中药研究生涯中,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注重中医的辨证论治,结合扶止祛邪理论,把补益中药作为自己的重要研究课题,并把这种观点渗透到每种新药的研究过程中,在临床和药物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进一步研究补益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兰少红;王朝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和营通气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和营通气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醋酸扭体法诱导小鼠疼痛模型;用二甲苯、鸡蛋清作致炎剂引起小鼠炎症模型;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用外力打击致家兔急性软组织挫伤模型.结果:和营通气片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减轻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的耳廓肿胀及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踝肿胀;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并促进家兔急性软组织挫伤修复.结论:和营通气片具有镇痛、抗炎、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活血化瘀作用.

    作者:张朝驹;李孝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绮石论虚劳病因病机及证治述要

    绮石又称之为绮石先生,以善治虚劳见称.其遗著有<理虚元鉴>上下两卷,理法方药具备,为虚劳证治的专著.笔者从病因、病机、证候、治法、预防及调护等方面,再现绮石先生对虚劳病证的论述,以期读者对虚劳病机、病证、治则及预防调护等方面有更全面的领会,以便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尤其是对虚劳病症的防护提出了更独到的见解.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作者:王桂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舒乐宁抗炎消肿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舒乐宁洗剂的抗炎消肿作用.方法:选用多种炎症模型观察舒乐宁对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跖肿胀、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在多种炎症模型中证实舒乐宁洗剂有良好的抗炎消肿作用: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结论:舒乐宁洗剂有良好的抗炎消肿作用.

    作者:吴启端;方永奇;李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论神的性质与实质

    调控是神的特性,所以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调控特性的器官应是神的实质所在.现代医学证明,脑髓(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神的实质应是脑髓.

    作者:贾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不同采收季节及炮制方法对太白洋参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确定太白洋参药材适宜的采收季节和合理的炮制方法,为太白洋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不同采收季节和不同方法炮制的9种太白洋参样品运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氨基酸分析测定.结果:秋季采收太白洋参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酒蒸炮制品均较清蒸炮制品和未炮制品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总氮基酸含量高.结论:太白洋参宜在秋季植物未完全枯萎时采收.

    作者:范少敏;雷国莲;李智勇;岳若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五种祛风湿类中药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影响研究

    目的:应用小鼠体外T淋巴细胞模型,对几种常见祛风湿类中药进行体外实验研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脾脏,制备脾淋巴细胞,与待测药物预孵1小时,加入刀豆蛋白A刺激剂继续培养,总计培养72小时后收获细胞,进行MTT染色,以酶标仪进行测定.结果:放线菌酮对T细胞有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4.01×10-4mol/L,五种祛风湿类药材对小鼠T淋巴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加皮的抑制作用强.结论:可以把应用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作为药物抗炎活性筛选的一种模型.

    作者:林力;王耘;王春梅;乔延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益肺颗粒联合化疗预防肺癌术后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益肺颗粒联合化疗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小细胞肺癌术后ⅡA-ⅢA(偶然性)期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益肺颗粒加化学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学治疗,观察疗效、血常规、NK细胞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1年内复发转移数为11例,占28.95%;对照组为16例,占53.3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用益肺颗粒能减轻化疗后血白细胞的下降,提高NK细胞活性及CD4值,使CD4/CD8比值趋于正常(P<0.05,或P<0.01).结论:益肺颗粒联合化疗预防肺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良好疗效,其机理可能与提高免疫机能,保护骨髓功能,调动机体自身抗肿瘤能力有关.

    作者:张志娣;黄挺;杨少山;张建刚;黄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基因组基础上的微观辨证探析

    微观辨证是传统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之一,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竞争发展中,必须与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相结合,建立基因组整体基础上的微观辨证学,然后再与宏观的辨证论治学相结合,从而建立整体的全面的新的辨证论治学.

    作者:刘家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阳和汤组方配伍及临床观察

    为了进一步研究阳和汤的组方原理,探讨其对后世临床组方用药的启示,本文就其方义、功效以及所针对的病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该方组方配伍科学,用量配伍精确独到,在治疗病机、主治功效、组方原理上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树脂联用纯化人参总皂苷

    目的:采用吸附树脂与离子交换树脂联合去除人参提取物杂质,建立人参皂苷的纯化方法.方法:人参醇提物不溶液经吸附树脂AB-8除去水溶性杂质后,再用强碱树脂D280进一步脱色纯化;并通过HPLC等多种分析手段,监控树脂纯化过程中各阶段的树脂除杂脱色能力以及皂苷的损失程度,验证本法的可靠性.结果:树脂联用处理人参醇提物后,除杂和脱色能力由单用吸附树脂时的94.7%和93.0%分别提高到99.6%、97.4%,样品纯度由单用吸附树脂时的84.21%提高到98.57%,皂苷损失小于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高,可用于人参皂苷的大枇量纯.

    作者:李洪刚;何克江;韩蔚;栾宏伟;杨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二地四根汤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学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多病程长,迁延日久,极易耗伤阴液.田静教授自拟汤剂二地四根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笔者进行了该方对小鼠阴道基底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蕤;田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优秀文化传统在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中的作用研究

    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是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革命文化传统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创新文化传统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走向成功的不竭动力源泉.

    作者:季惠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浅识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晚期,肾功能减退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的一系列全身中毒症状,而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水肿、癃闭、淋证等病证久治不愈转化形成,主要病理机制是脾肾两脏受损湿毒浊邪内停.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纳气,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两者生理上互根互用,病理上互损互衰,久之则形成脾肾两虚,阴阳俱虚并见,因此在治疗上补脾益肾,是施治原则,临床准确辨证、精选方药,获效显著.兹刍议于下.

    作者:郭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论GAP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地位

    中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药自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药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既有诸多机遇,又面临着许多挑战,为此,我们想就中药的现状、中药的现代化以及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实施GAP的意义等问题谈谈个人的管见,供大家参考.

    作者:罗兰;潘金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补肾健脾药物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Smad2 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中药吸收后不同浓度血清对离体大鼠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2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补肾健脾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机制.材料方法:采用胶原-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新生大鼠的成骨细胞(rOB),用改良钙钻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鉴定rOB;以补肾健脾药物吸收后药物血清,加入体外培养的rOB中进行培养,分别以RT-PCR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rOB的Srna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补肾健脾吸收后药物血清可上调rOB的Smad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补肾健脾中药通过诱导rOB TGF-β1的信号转导分子Smad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促进rOB的增长与分化.

    作者:任艳玲;郑洪新;杜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医神经信息学研究的意义与运用

    中医神经信息学是中医学、神经科学、信息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其目的是借用现代神经科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的有关研究成果,充分利用中医的学术优势,使之促进中医脑科学的发展,促进现代神经科学的发展,使中医脑研究真正融入到现代科学的模式中,为人类了解脑、保护脑、创造脑寻找新的思路和模式.

    作者:王爱成;王玉来;尹岭;李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PTA术后血府逐瘀胶囊药物血清对兔VSMC分泌MIP-1 MCP-1的影响

    目的:探讨PTA术后血府逐瘀胶囊药物血清对兔VSMC分泌M1P-1、MCP-1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模型,运用球囊原位扩张和喂饲高脂饲料致PrA术后再狭窄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含血府逐瘀胶囊和西药组(普伐他汀、巴米尔)的饲料进行治疗4周,获取模型动物和给药动物血清;采用ELISA法观察药物血清作用12h、24h时,对兔VSMC分泌MIP-1、MCP-1的影响.结果:①血府逐瘀胶囊和西药组药物血清作用12h均能显著抑制VSMC分泌MIP-1,与模型血清组比较,P<0.05;但随作用时间的延长,24h血府逐瘀胶囊未显示出抑制作用,而西药组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二组药物血清作用12h、24h均未显示出抑制VSMC分泌MCP-1的作用.结论:①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抑制VSMC分泌MIP-1的作用,但随作用时间的延长作用逐渐减弱,比西药(普伐他汀、巴米尔)的作用差;②验证了普伐他汀、巴米尔具有抑制炎症反应作用,同时也为血清药理学的合理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佐证.

    作者:彭哲;王硕仁;李秋梅;牛福玲;崔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述要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irsium Setosum(Willd.)MB.的干燥地上部分,目前也有以菊科植物刻叶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Bge.)Kitam.的干燥地上部分作为小蓟入药.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刺儿菜在不同地区别名不同:小蓟,刺刺菜(江苏),野红花(四川),大小蓟(河北),小刺盖(贵州),青青菜(山东).

    作者:陈毓;丁安伟;杨星昊;张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癌痛宁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45例

    目的:观察癌痛宁散对癌性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共治疗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癌痛宁散组(治疗组)45例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组(对照组)15例.用药前及用药后记录疼痛强度,瘤体变化,并观察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5.73,P<0.05).结论:癌痛宁散可有效地控制癌性疼痛,与芬太尼透皮贴剂相比,疗效有显著差异,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孙玉冰;周亦农;张诚光;李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