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lA基因下调人鼻咽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提高放疗敏感性

周蓉蓉;肖志强;廖遇平;肖华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鼻咽肿瘤, 放疗
摘要:目的:探讨腺病毒ElA基因通过下调人鼻咽癌CNE-2Z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来提高人鼻咽癌CNE-2Z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方法:选用人鼻咽癌CNE-2Z细胞为靶细胞,分别用PBS、Ad-β-gal、Ad-ElA作用48 h后,用6MV X线分别给予0、2、4、6、8和10 Gy剂量照射后.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周期变化来观察ElA基因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同时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3组细胞VEGF水平的表达.结果:经照射后Ad-ElA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和Ad-β-gal对照组.Ad-ElA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PBS对照组和Ad-β-gal对照组.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d-ElA组比PBS对照组和Ad-β-gal对照组的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VEGF表达明显下降.结论:ElA基因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来提高人鼻咽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鼻-鼻窦炎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分析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病原菌感染是CRS常见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自2001年2月~2004年2月随机选择114例CRS患者,在鼻内镜下采取患者鼻腔及鼻窦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并分析结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云鹏;孟大为;暴继敏;李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鼻内镜下声带良性肿物摘除45例

    2004年7月~2006年9月,我科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70°鼻内镜下行声带息肉及声带小结摘除术4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良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鼻颅底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诊断(附123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鼻颅底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的特征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病理学特点为小圆细胞的鼻颅底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比较其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结果.结果:123例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鼻塞,头痛.涕中带血,复视,视力下降伴体重减轻等.体检发现多数患者单侧鼻腔鼻窦有粗糙易出血的肿物.影像学检查发现鼻颅底软组织肿块,膨胀性或浸润性生长,骨壁破坏.组织学上是分化差的小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多数患者在进行5~6个标记物的检测后作出诊断,个别甚至检测20多个标记物才确诊.透射电镜榆查5例,可找到桥粒、肌丝等特征性表现.结论: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对肿物的恶性生物学特性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病理组织学特征可进一步确定病变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但往往难以单凭此作出具体诊断;各种标记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是确诊关键之一;透射电镜检查是诊断的有力辅助.

    作者:雷文斌;苏振忠;文卫平;史剑波;廖冰;吴星辰;许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唾液酸Lewis-X在慢性鼻-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唾液酸Lewis-X(SleX)在慢性鼻-鼻窦炎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利用SleX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9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组织及7例正常对照鼻黏膜组织进行染色,分析SleX在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leX在鼻黏膜上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有表达.SleX在慢性鼻-鼻窦炎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8.9%,在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为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X在慢性鼻-鼻窦炎黏膜组织高表达,可能参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

    作者:朱学伟;朱冬冬;孙克巍;王宇声;董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应用Wormald技术行额隐窝开放术20例报告

    目的:探讨应用Wormald技术行额隐窝开放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例(24侧)慢性额窦炎患者应用Wormald技术行额隐窝开放术,术前鼻窦CT尤其是矢状位重建明确病变范围、来源及其与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9个月,手术有效率为90%.除2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外,余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应用Wormald技术行额隐窝开放术安全可行,未见颅内、眼眶等严重并发症.术前明确定位导致额隐窝阻塞的病变气房;遇到难以辨认的额窦和额隐窝,应意识到手术的潜在困难;术中注意保护隐窝口黏膜;术后加强换药、冲洗、氧喷雾治疗,以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徐颖;冯云海;朱华斌;叶海波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p53、p63、p7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53、p63、p7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7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6例癌旁组织和36例鼻腔鼻窦的非癌组织中p53、p63和p73的表达.结果:p53、p6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和非癌组织(均P<0.01),p53与p6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P<0.01);p7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癌旁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与p6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相关性,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p73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可能不发挥作用.

    作者:张涛;贾海英;王继群;山艳春;罗思瑾;唐智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鼻声反射测量的临床应用进展

    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在正常经鼻呼吸过程中,鼻腔阻力约占整个呼吸道阻力的一半,鼻腔通气状态的轻微改变即可明显影响整个气道的阻力,进而影响呼吸功能.对鼻腔的通畅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989年Hilberg等首先提出将声反射技术应用于鼻腔测量,通过声反射法、注水测量法、鼻阻力值测量及CT扫描4种方法对尸头浇铸模型、正常人、鼻中隔偏曲患者和鼻肿瘤患者的鼻腔进行测量,认为鼻声反射测量(acousticrlainometry)作为一种评估鼻腔空间结构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客观评估鼻腔通气状况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曹春婷;张罗;韩德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鼻腔鼻窦及前颅底恶性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鼻腔鼻窦及前颅底的解剖关系复杂,涉及该部位的恶性肿瘤因位置深,毗邻重要解剖组织,切除时有较大的局限性.我科自1999年8月~2006年4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该部位恶性肿瘤,相比常规术式有明显优势,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英武;何云生;钱国红;刘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80例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传统的治疗手段无外乎手术和非手术治疗 [1].在非手术治疗方面,随着抗生素的相继问世及磺胺类制剂的出现,其疗法及疗效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但仍有诸多不足,比如过去的一些抗生素多为静脉途径给药;磺胺类制剂对鼻窦炎疗效不佳,其不良反应较大.我科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琴;刘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吸血海绵填塞注药对鼻腔术后镇痛止血效果的观察

    2006年1月~2007年7月,我科对112例施行鼻腔手术的患者,术后鼻腔填塞吸血海绵并在海绵内注入2%利多卡因立止血(reptilase)混合液,起到较明显的镇痛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青录;赵颖;秦瑶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额钻辅助定位在经鼻内镜额窦修正手术中的评价

    目的:评价额钻辅助定位在经鼻内镜额窦修正手术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18侧)因复发性额窦炎行经鼻内镜额窦修正手术患者的资料,11例患者术中均不能辨认额窦开口,以额钻辅助定位额窦开口,术后随访观察评估疗效.结果:11例(18侧)额窦炎患者均在额钻辅助定位的帮助下,成功开放额窦,除1例(1侧)术中损伤筛前动脉引起出血外,余10例(17侧)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7~35个月,术前症状均消失,经鼻内镜检查额窦口开放良好.结论:在经鼻内镜额窦修正手术中以额钻辅助定位额窦开口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季俊峰;王秋萍;李泽卿;王天友;江满杰;汤健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前列腺素El脂微球载体制剂对不同类型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

    前列腺素El脂微球载体制剂(1iposomal pros-taglindin El,Lipo-PGEl)是一种较常见的血管扩张剂和抗凝剂,具有扩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血管与神经等病变的治疗,并已在国内应用于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 SD)的治疗.临床上SD可呈现不同的听力学类型,且听力图类型与疾病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故Lipo-PGE1可能对不同类型听力图SD的疗效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探讨Lipo-PGEl治疗不同类型SD的差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瑜;周振劲;付国武;师洪;陈敏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咽异感症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各科间的密切协作,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咽异感症与上消化道疾病有关.现将我院收治的155例咽异感症患者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楼正才;金忠海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Clara细胞10-KDa蛋白在小鼠细菌性慢性鼻-鼻窦炎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Clara细胞10-KDa蛋白(CC10)在小鼠细菌性慢性鼻-鼻窦炎(BCRS)模型中的表达.方法:C57BL/6J小鼠用鼻腔阻塞加肺炎链球菌接种的方法建立BCRS模型.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组织病理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小鼠鼻窦黏膜组织CC10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CC10阳性细胞数及鼻窦黏膜形态学参数.结果:BCRS模型组小鼠鼻窦黏膜固有层内多型核中性粒细胞(PMN)数、上皮下胶原纤维沉积、上皮厚度及杯状细胞数均较假手术对照组增多(均P<0.01);BCRS组小鼠鼻窦黏膜上皮CC10阳性细胞数、CC10 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对照组减少(均P<0.01).CC10阳性细胞数分别与黏膜固有层PMN数、固有层胶原纤维沉积、上皮杯状细胞数及上皮厚度晕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4、-0.776、-0.841和-0.805,均P<0.01;CC10平均灰度值分别与黏膜固有层PMN数、固有层胶原纤维沉积、上皮杯状细胞数及上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802、0.887和0.855,均P<0.01.结论:小鼠BCRS模型鼻窭黏膜中CC10表达下调.CC10作为一种内源性负调控蛋白可能参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过程.

    作者:王恒;刘争;陆翔;游学俊;高起学;崔永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ElA基因下调人鼻咽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提高放疗敏感性

    目的:探讨腺病毒ElA基因通过下调人鼻咽癌CNE-2Z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来提高人鼻咽癌CNE-2Z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方法:选用人鼻咽癌CNE-2Z细胞为靶细胞,分别用PBS、Ad-β-gal、Ad-ElA作用48 h后,用6MV X线分别给予0、2、4、6、8和10 Gy剂量照射后.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周期变化来观察ElA基因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同时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3组细胞VEGF水平的表达.结果:经照射后Ad-ElA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和Ad-β-gal对照组.Ad-ElA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PBS对照组和Ad-β-gal对照组.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d-ElA组比PBS对照组和Ad-β-gal对照组的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VEGF表达明显下降.结论:ElA基因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来提高人鼻咽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作者:周蓉蓉;肖志强;廖遇平;肖华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鼻声反射在学龄前儿童鼻腔容积测定中的应用

    目的:使用鼻声反射技术检测学龄前儿童鼻腔容积,提出检测方法、结果分析方法以及相关正常参考值.方法:①在小横截面积相同但容积不同的模拟鼻腔,通过鼻声反射仪和通气阻力检测仪测量管腔容积和通气阻力,比较小横截面积和管腔容积在反映通气阻力变化时的敏感性.②使用鼻声反射仪测97例4岁儿童和137例5岁儿童的鼻腔容积.结果:①在模拟鼻腔小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通气阻力随鼻腔容积增加而减小.②学龄前儿童平均双侧鼻腔容积为(2.03±0.4)ml.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鼻腔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析鼻声反射检测结果时,鼻腔容积变化比小横截面积更能反映鼻腔通气阻力变化.本次研究提出鼻声反射检测结果评估方法和学龄前儿童鼻腔容积正常参考值.

    作者:沈一贞;赵琳;马行凯;钱炜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结扎术在难治性后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近,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结扎术(ESPAL)治疗难治性后鼻出血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1].本文通过复习国外有关文献,将ESPAL介绍如下.

    作者:李彦;涂德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