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经》消渴病发病理论探要

沈浪泳

关键词:内经, 消渴病, 发病理论, 病因, 病机
摘要: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内经>对消渴病的论述虽未设专篇,但在<素问>、<灵枢>约10余篇章中,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证候、传变、治疗、预后等问题均有论述,有些认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从中医学角度研究消渴病仍很有启迪.就<内经>对消渴病发病理论论述作一探讨.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六阴经原穴伏安特征的昼夜规律研究

    针灸治疗时,在选穴用穴、针刺手法选用等方面均必须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这是针灸时间治疗学的理论核心.目的:研究六阴经原穴伏安特性的昼夜节律特征.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穴位伏安特性检测仪对20名正常大学生六阴经原穴进行48h连续检测,同步测试体温节律,并对所测数据进行余弦分析.结果:所测试6个穴位中,太渊、大陵、神门、太冲4个穴位惯性面积具有显著的昼夜节律,其峰值相位对应于体温节律谷值相位.结论:人体部分穴位惯性面积具有昼夜节律性;人体机能较旺盛时穴位惯性面积较小,这可能与穴位惯性面积代表脏腑-体表之间信息传递的缓冲程度有关.

    作者:魏建子;周钰;华连明;沈雪勇;王彩虹;周玉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

    探讨了中医体质与证的历史源流、内涵、分类及其特点,以及二者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并指出体质分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中医体质学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提出体质是证的前提和灵魂,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医体质与证的关系,使中医体质学说真正融入于辨证论治的体系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刘保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

    综述了反流性食管炎的有关研究状况.反流性食管炎是一个较多发的疾病,是由于机体保护性和损害性因素失衡的结果.其临床症状表现各异,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诊断不难,但隐性GERD诊断不易,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24h食管内PH监测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目前该病的诊断多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证实有胃食管反流的存在,另一方面是证实有食管炎.内科治疗的原则是:(1)减少胃食管反流;(2)减低反流物的酸度;(3)增强泵食管的作用;(4)保护食管粘膜.药物治疗多采用制酸药、动力药和粘膜保护剂等,如奥美拉唑红霉素、思密达等.

    作者:郑国静;齐达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暑温气分阶段及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则辨识

    暑温气分阶段及秋燥初、中、末三期治疗大法之具体内容,历版<温病学>教材及参考书均未予阐释.历版<温病学>教材及参考书对暑温气分阶段及秋燥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大法具体内容多不予阐释,或略作解释,但亦失之于偏颇.今笔者据历代医家论述作一剖析,以纠其偏.

    作者:月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脑的位置探析脑病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特点

    脑由颅骨裹盖,位处高巅,为人身脏腑之极顶,故脑的位置决定了其病机及证治有其特殊的特点.

    作者:张思超;王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外台秘要》对针灸学的贡献考略

    唐·王焘(公元670~775年)郿(今陕西眉县)人,出身世家,是唐朝宰相王王圭的孙子.<新唐书>附见王珪传.幼多疾病,长好医术,数从高游,遂穷医术.历任徐州司马、给事中、邺郡刺史.曾在弘文馆(国家图书馆)供职20余年,博览群书,采集诸家医方,于752年著成<外台秘要>一书.全书共100卷,分1104门,载方六千九百馀首,其中包括针灸百馀首,是继<千金>之后又一部集唐以前方书之巨著.

    作者:严善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药防治酒精性肝病实验性研究述评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肝纤维化(AF)及酒精性肝硬变(AC).

    作者:矫承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四君子汤对小鼠膀胱癌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BTT739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BTT739肿瘤细胞接种T739小鼠,随机分组,①对照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0.2ml一次;②四君子汤组:每日一次四君子汤灌胃0.2ml;③MMC组每日一次腹腔给药1mg/kg;应用电镜,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测定四君子汤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荷瘤生存时间,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结果:四君子汤组小鼠肿瘤组织电镜下可见特征性凋亡细胞的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出在G1期前出现凋亡峰;四君子汤组小鼠的抑瘤率为32%,荷瘤生存时间为33.3天,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为32%.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四君子汤可以直接抑制小鼠膀胱肿瘤生长并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证明四君子汤配伍三氧化二砷治疗小鼠膀胱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并且四君子汤可以提高荷瘤小鼠的抗氧化能力[2,3],但其抗癌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作者:李传刚;李墨林;舒晓宏;刘用楫;贺瑞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中医角度研究端粒、端粒酶与衰老关系浅识

    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的末端,是一种小的DNA重复序列.其生物学功能是维持细胞复制能力和保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使真正的遗传信息得到完整复制.端粒酶是一种能不断的延长染色体末端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中医药能够调控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变化.衰老会出现脾虚或肾虚的症状,补益脾肾的方药能够延缓衰老.中医药有可能通过调控端粒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来延缓衰老.

    作者:陈雷;李德新;王彩霞;崔家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内经》消渴病发病理论探要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内经>对消渴病的论述虽未设专篇,但在<素问>、<灵枢>约10余篇章中,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证候、传变、治疗、预后等问题均有论述,有些认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从中医学角度研究消渴病仍很有启迪.就<内经>对消渴病发病理论论述作一探讨.

    作者:沈浪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探要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起源的,以t(9;22)染色体易位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作者:周海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壳聚糖在被动靶向制剂中应用述评

    壳聚糖(Chitosan,CS)是甲壳素脱乙酰基产物,来源丰富,制备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体内能被溶菌酶等降解并代谢,且其分解产物对人体健康无害.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发展,壳聚糖成为应用广泛的新型辅料.用壳聚糖制备的靶向制剂具有缓释、控释;靶向释放药物,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增加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及提高药物稳定性,改变给药途径等特点,因此,壳聚糖在靶向给药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溶解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查阅近几年有关壳聚在被动靶向制剂中应用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壳聚糖在微囊、微球、纳米粒、脂质体中的应用.

    作者:姚金成;李万忠;胡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氚标记丹参酮ⅡA透皮特性的在体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比较不同促渗方法对药贴中丹参酮ⅡA经皮渗透速率的影响.方法:以3H标记丹参酮ⅡA为指标,根据丹参酮ⅡA粪便排泄分数测定贴膏中丹参酮ⅡA的在体小鼠的透皮速率.结果:促渗剂组贴膏中丹参酮ⅡA经皮渗透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硝酸甘油预处理加促渗剂组渗透速率明显高于促渗剂组.结论:丹参酮ⅡA氚标记后用于透皮吸收实验研究是可行的,1%Azone与20%PG作为促渗剂合用可提高丹参酮ⅡA的经皮吸收速率,48h透过率10.550±1.499%;小剂量硝酸甘油预处理皮肤能够促进丹参酮ⅡA的透皮吸收.

    作者:赵玲;戴居民;方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痛经宁胶囊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集要

    痛经宁胶囊是以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经析方研究,按佳工艺制得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血虚气滞,具有补血调经之功.目的:研究痛经宁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制造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模型和大鼠惠性血瘀模型考察其活血化瘀作用;凝固法考察其对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影响.结果:痛经宁胶囊3g生药/kg、1.2g生药/kg和0.5g生药/kg组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及血栓长度、湿重和血栓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3g生药/kg组及1.2g生药/kg组可显著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细动脉管径缩小、(细动脉管径减少值与模型组比较,均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5mg和1mg生药/ml组PT显著延长(均P<0.01),5mg,1mg和0.2mg生药/ml组KPTT显著延长(均P<0.01).结论:痛经宁胶囊有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的作用.

    作者:张金艳;曹永孝;刘静;姚宏萍;王佩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的临床观察

    2型糖尿病是目前中老年人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为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本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它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糖尿病早期即存在微血管病变,出现眼、肾脏、神经等组织器官的微血管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活性变化,同时观察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章少华;傅仁杰;万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述要

    强直性脊柱炎(AS)又称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病.虽然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但如何从根本上治愈本病还亟待研究.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肯定,较之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关键在于正确的辨证.因此我们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揭示本病的辨治规律,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学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欣怡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欣怡胶囊是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周宜轩教授运用临床多年的经验方.具有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的特点,对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作起效快,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观察欣怡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采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P)(50mg/kg)皮下注射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于ISOP造模前、造模后5min、30min、60min时,分别测定实验各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dp/dtmax(左室压力上升/下降的大变化速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作为心功能评价.结果表明与基础值比较,空白对照组心脏舒缩功能减退,MAP、LVSP及±dp/dtmax下降,HR、LVEDP上升(P<0.01).而欣怡胶囊不同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改善,高剂量组更为显著(P<0.05~0.01);提示欣怡胶囊具有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保护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朱琳;周宜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中药的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子宫的影响研究

    1实验材料痛经灵及宫血安:由本院制剂提供浸膏粉,使用时用0.5%CMC-Na配成一定浓度混悬液.

    作者:刘方洲;王希浩;何美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纤维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5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氧化苦参碱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病毒学指标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PCⅢ、Ⅳ.C、LN).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HA、PCⅢ、Ⅳ.C、LN分别为92.43±23.18ng/ml、109.55±34.77ug/L、59.13±21.23ug/L、89.54±24.06ng/m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殷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蜂胶生理活性与药理作用研究浅释

    蜂胶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受到了医药卫生和食品界的关注,在畜牧兽医、植物保护、水产品加工和日用化妆品等领域均有应用.蜂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是一种新型、天然的保健品.对蜂胶的化学组成、生物药理效应、临床各科应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不断丰富发展蜂医学,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潘娅;郑德俊;周莉玲;李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