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君子汤对小鼠膀胱癌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李传刚;李墨林;舒晓宏;刘用楫;贺瑞麟

关键词:四君子汤, 膀胱癌, 小鼠, 抑瘤率, 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BTT739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BTT739肿瘤细胞接种T739小鼠,随机分组,①对照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0.2ml一次;②四君子汤组:每日一次四君子汤灌胃0.2ml;③MMC组每日一次腹腔给药1mg/kg;应用电镜,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测定四君子汤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荷瘤生存时间,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结果:四君子汤组小鼠肿瘤组织电镜下可见特征性凋亡细胞的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出在G1期前出现凋亡峰;四君子汤组小鼠的抑瘤率为32%,荷瘤生存时间为33.3天,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为32%.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四君子汤可以直接抑制小鼠膀胱肿瘤生长并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证明四君子汤配伍三氧化二砷治疗小鼠膀胱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并且四君子汤可以提高荷瘤小鼠的抗氧化能力[2,3],但其抗癌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

    探讨了中医体质与证的历史源流、内涵、分类及其特点,以及二者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并指出体质分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中医体质学说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提出体质是证的前提和灵魂,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医体质与证的关系,使中医体质学说真正融入于辨证论治的体系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刘保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适量饮红酒好处多等12则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从脑的位置探析脑病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特点

    脑由颅骨裹盖,位处高巅,为人身脏腑之极顶,故脑的位置决定了其病机及证治有其特殊的特点.

    作者:张思超;王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内经》消渴病发病理论探要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内经>对消渴病的论述虽未设专篇,但在<素问>、<灵枢>约10余篇章中,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证候、传变、治疗、预后等问题均有论述,有些认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从中医学角度研究消渴病仍很有启迪.就<内经>对消渴病发病理论论述作一探讨.

    作者:沈浪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针刺对女性生殖内分泌调节的动物实验研究揽要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于女性生殖内分泌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进垂体前叶分泌的两种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它们促进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索,雌、孕激素除了作用于子宫及乳腺等组织外,还对下丘脑、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分泌、释放具有正,负反馈性调节作用.本文就1984年以来针刺对女性生殖轴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果;许晓英;杨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药领域应用生存质量评价浅识

    随着生存质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它在临床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预防医学及卫生事业管理等领域都会有更深入和广泛的作用.

    作者:李建婷;郭新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四君子汤对小鼠膀胱癌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BTT739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BTT739肿瘤细胞接种T739小鼠,随机分组,①对照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0.2ml一次;②四君子汤组:每日一次四君子汤灌胃0.2ml;③MMC组每日一次腹腔给药1mg/kg;应用电镜,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测定四君子汤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荷瘤生存时间,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结果:四君子汤组小鼠肿瘤组织电镜下可见特征性凋亡细胞的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出在G1期前出现凋亡峰;四君子汤组小鼠的抑瘤率为32%,荷瘤生存时间为33.3天,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为32%.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四君子汤可以直接抑制小鼠膀胱肿瘤生长并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证明四君子汤配伍三氧化二砷治疗小鼠膀胱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并且四君子汤可以提高荷瘤小鼠的抗氧化能力[2,3],但其抗癌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作者:李传刚;李墨林;舒晓宏;刘用楫;贺瑞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髓内扩张自锁钉配合灵鹿接骨丹治疗胫骨陈旧性骨折14例

    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2年5月,采用骨髓内扩张自锁钉内固定配合灵鹿接骨丹口服治疗胫骨陈旧性骨折1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海;闻辉;黄丹奇;李新建;沙里泉;李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及药物防治揽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及缺血性猝死.

    作者:姜树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调研--附1200例病案资料分析

    五脏相关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在长期临证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理论学说.目的:探讨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学说临床基础.方法:随机抽样调研1200例住院病案资料,分析中医诊断病名证型与脏腑相关联系、西医诊断与中医脏腑证候相关联系、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相关联系、诊疗计划中医治法相关联系、诊疗经过与转归相关联系.结果:中医病名证型涉及二至四个脏腑所占的比例为1108例92.33%;西医诊断涉及中医两个脏腑以上所占比例为1191例99.25%;临床综合使用两种以上辨证方法782例占65.17%;诊疗计划中医治法两项以上的病案为1109例占92.42%;转归第一诊断治愈、好转1104例92%.结论:五脏相关是中医五行学说与脏腑学说结合、解释疾病相关联系现象并用以指导临证诊疗的理论学说.

    作者:刘小斌;刘友章;王清海;刘泽银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益气平悬饮提取物对肺癌胸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平悬饮治疗肺癌性胸水的局部免疫学机理.方法:采集病人胸水,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搜集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自体肿瘤细胞(ATC),培养液中培养,效靶比为40:1,加含益气平悬饮培养液中混合培养2、7、14、21d,MTT比色法,计算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益气平悬饮组第7d、14d、21dTIL杀伤活性分别达(46.62±0.36)%、(58.87±0.42)%、(59.10±1.09)%,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平悬饮能明显提高TIL杀伤ATC的活性.

    作者:黄立中;伍参荣;王云启;王平辉;肖雅;何欣;唐小梅;王大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头针治疗中风临床研究述略

    头针治之具有独特的功能和良好的功效.研究不同的头针疗法及疗效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就近十年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陈尚杰;陈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陈纪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证经验述要

    1病因病机根据中医理论和RA的临床特点,陈教授认为,肝肾、气血亏虚是本病发生的内因,而风寒湿邪侵袭则为发病的诱因.

    作者:林昌松;关彤;刘晓玲;沈晓燕;陈光星;刘清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内经》五脏阴阳区分的内涵及临床意义浅析

    在脏象学说中,总体上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然而,就五脏而言,同样可区分为阴脏阳脏.这种区分形式不仅在理论上表明脏腑特性之不同,而且对临床五脏病的治疗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此予以阐述.

    作者:吴成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NO,NOS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黄芪对其水平影响的研究

    对近十年来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黄芪对其水平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表明NO是NOS将L-精氨酸转变为L-胍氨酸过程中的氧化产物,故其表达增加提示NO产生增加,而黄芪治疗可使糖尿病(DM)时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基因表达下调,同时减轻DM时肾脏系统所受NO的损伤;从而认为黄芪在改善DN中的NO损害方面有很大作用,研究重点应放在黄芪对iNOS基因表达的研究上.

    作者:晁梁;金智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述要

    强直性脊柱炎(AS)又称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病.虽然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但如何从根本上治愈本病还亟待研究.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肯定,较之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关键在于正确的辨证.因此我们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揭示本病的辨治规律,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学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TNF-α和NO含量的影响

    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机能的细胞因子,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一氧化氮(NO)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长期以来倍受人们的关注.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TNF-α和NO含量的影响来研究针刺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放射免疫和化学比色的方法分别测定缺血及缺血加针刺后不同时段大鼠脑组织TNF-α和NO含量.结果:脑缺血3h、12h、24h、72h后TNF-α和NO含量均有所升高,且TNF-α以12h升高为明显,NO以24h升高为明显,之后两者含量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电针治疗后各个时段的TNF-α和NO含量均有所下降.结论:TNF-α和NO含量升高可能在急性脑缺血损伤中起到一定作用,而针刺可以降低脑缺血损伤中TNF-α和NO含量,这可能是防治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家康;何伟;刘又香;陈墩寿;张茂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中药的含药血清对大鼠离体子宫的影响研究

    1实验材料痛经灵及宫血安:由本院制剂提供浸膏粉,使用时用0.5%CMC-Na配成一定浓度混悬液.

    作者:刘方洲;王希浩;何美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痛经宁胶囊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集要

    痛经宁胶囊是以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经析方研究,按佳工艺制得的中药复方制剂,主治血虚气滞,具有补血调经之功.目的:研究痛经宁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制造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模型和大鼠惠性血瘀模型考察其活血化瘀作用;凝固法考察其对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影响.结果:痛经宁胶囊3g生药/kg、1.2g生药/kg和0.5g生药/kg组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及血栓长度、湿重和血栓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3g生药/kg组及1.2g生药/kg组可显著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细动脉管径缩小、(细动脉管径减少值与模型组比较,均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5mg和1mg生药/ml组PT显著延长(均P<0.01),5mg,1mg和0.2mg生药/ml组KPTT显著延长(均P<0.01).结论:痛经宁胶囊有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的作用.

    作者:张金艳;曹永孝;刘静;姚宏萍;王佩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集释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文献.其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主要分为瘀血说、气阴两虚说、阴虚寒凝说及痰瘀痹阻说,其中血瘀是本病的要点和主要病机.治疗上主要从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益气养阴、化瘀祛痰四方面进行辨证论治及采用针灸、中药外洗等外治疗法.而活血化瘀均贯穿治疗始终.展望:在今后临床研究中应制定严格统一的诊断治疗标准,该病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谢湘春;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