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椎创伤性骨折脱位的前路手术疗效观察

周富根;荆鑫;肖建如

关键词:治疗颈椎, 创伤性, 骨折脱位, 前路手术, 现报告如下, 钢板内固定, 前路减压, 疗效满意, 植骨, 应用, 复位, 方法
摘要:本院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0月,应用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加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颈椎创伤性骨折脱位1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6%.本院自1998年7月至2002年2月间,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加选择性植骨的方法,治疗各型锁骨骨折6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志军;倪红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头颅CT表现与预后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ASDH)病情急重,死亡率达50%~80%.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多种,本文分析12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C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尹康;朱良才;彭余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休克的围手术期护理

    四肢开放性骨折的病人往往病情严重.由于骨外露,骨折容易移位,伤口往往大出血,如护理不当,容易继发神经血管的损伤,增加感染的机会,甚至伤肢的坏死.

    作者:刘蓉蓉;姜巧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剂量抑肽酶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出血的影响

    大剂量抑肽酶能明显减少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出血已有公率[1].近有研究发现小剂量抑肽酶同样能减少此类患者的围术期出血,但该观点仍有争议[2].笔者将小剂量抑肽酶应用于不同病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取得了不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社良;倪科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

    剖宫产中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已广泛用于临床.从2001年开始,本院将头孢唑啉作为剖宫产中预防性抗生素用药的首选药,取得了明显的预防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救治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脑损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导致脑损伤患者重残和植物生存的常见原因,其临床诊断的及时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本院近年来结合亚低温等措施综合治疗DAI12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陈敢峰;崔海宁;蒋永进;杜朝亮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颅脑外伤后继发癫痫是颅脑外伤后严重后遗症之一,约占全部癫痫的10%左右[1].笔者对1994年1月至2002年12月因颅脑外伤而继发癫痫的34例患儿进行了随访,现总结如下.

    作者:阮仙利;阮善平;余小彬;胡小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

    围术期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与术后肿瘤生长、转移、扩散密切相关[1],不论是否导致免疫功能反应过度,都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利影响.

    作者:姜爱芬;金胜威;张旭彤;徐旭仲;黄志莲;连庆泉;温怀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本院自1998年8月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和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方法[1],治疗了35例38侧跟骨关节内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创伤性膈疝的CT诊断

    创伤性膈疝常合并全身多个脏器的严重复合性损伤,因患者病情多较危急,且早期缺乏特殊的症状与体征,临床易造成误诊,如能迅速地进行CT检查,可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笔者搜集了1992年至2001年资料较完整的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桂坚;涂建飞;梁桂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载药自固化人工骨在慢性骨髓炎手术中的应用

    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治疗多采用病灶清除闭合冲洗吸引法、病灶清除游离组织移植复合瓣复盖骨髓炎创面、含庆大霉素的骨水泥链珠填充[1]、吻合血管的阔筋膜瓣移植[2]、利福平-珊瑚羟磷灰石载体填充[3]、载药骨水泥填充等方法,但临床存在再骨折及反复发作可能.

    作者:李展振;危立军;祝海炳;刘志安;龙亨国;明文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附109例分析)

    国内肝外伤占腹外伤中第3位,而死亡率在第1位,特别是严重肝外伤死亡率在46%~58%[1].本院自1993年1月以来10年收治109例肝破裂,报告如下.

    作者:程云霄;吕忠;葛敦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后颅窝损伤后急性脑积水的外科处理

    后颅窝损伤致急性脑积水临床上较少见.本院自1995年至2002年,收治后颅窝损伤后合并急性脑积水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德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内窥镜的临床应用观察研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病人对疾病疗效认识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本院自2000年3月至2001年4月,以脑窥镜或窥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病人21例,效果满意.

    作者:屠传建;章月江;柳建生;葛孟华;连厚奎;陈锷峰;马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型脑伤病人脑氧和脑温监护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脑伤患者亚低温期间,脑组织氧分压(PbtO2)及脑温(Tb)变化规律的临床意义及手术对脑温的影响.方法选择重脑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各58例.进行亚低温治疗同时,用Licox-Ⅱ型PbtO2、Tb监测仪,监测PbtO2、Tb1~7天,平均86小时,同时监测肛温、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随访6个月,以GOS评估法判断预后.结果116例严重脑伤病人24小时PbtO2均值13.7±4.94,比正常值偏低,亚低温组比常温对照组PbtO2恢复到平均低值时间缩短10±4.15小时(P<0.05).降温组成活率60.43%,高于对照组46.55%.复温后PbtO2随脑温升高而增加.肛温(Tr)与Tb的变化:手术组低于正常差距,占66.7%;非手术组高于正常差距,占52.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btO2、Tb直接监测技术安全可靠,对严重脑伤病人判定病情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岩湘;姚杰;卢尚坤;章更生;周关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青少年陈旧性Monteggia骨折的治疗

    Monteggia骨折,约占前臂骨折的17%,尤以青少年多发.症状轻的青少年Monteggia骨折早期不易发现,漏诊率高,当临床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尺骨短缩畸形时,骨折往往进入陈旧期,需手术治疗.本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1998年7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21例,取得相应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孙波;伍峻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喉气管开放性外伤15例治疗体会

    喉气管开放性外伤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急诊.随着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喉气管开放性外伤有所增加.由于本病病情危重,必须及时抢救,否则易引起生命危险.本院自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治疗15例喉气管开放性外伤,报告如下.

    作者:高金建;金建新;杨继红;黄赛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AF椎弓根内固定术中失误和术后并发症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已逐渐成为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常用的内固定物.本院1996年7月至2000年12月,共运用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40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DYXN(石玄)献;占龙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后血清TNF-α和IL-6的表达及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血清TNF-α和IL-6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方法,检测颅脑损伤后血清中TNF-α和IL-6的含量,比较颅脑损伤分级与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外伤后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清TNF-α和IL-6明显升高,在不同时间轻型、中型颅脑损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1). 结论血清中TNF-α和IL-6表达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明显增高,与颅脑损伤轻重成正比,并与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牟朝晖;李谷;刘伟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单侧髂骨翼骨折伴股神经损伤1例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因车祸致右侧骨盆受伤、右下肢行走障碍而被收住入院.入院查体:患者神志清,右髋部和右臀部软组织肿胀、压痛,骶部软组织轻微挫伤,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阳性,右髋关节活动障碍,右股四头肌肌力Ⅱ级.X线:右髂骨翼横行粉碎性骨折,骨折块分离.

    作者:阮国模;朱珉珞;王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