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芳;李喜凤;耿宏伟
就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许建阳教授运用中药治疗SARS的心得及经验方做一分析和探析,以资临床医生运用及参考.
作者:李建银;王学勇;周秀芳;杜茂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祛瘀宁痛贴是笔者总结前人临床工作经验,发掘、整理民间验方,根据中医药理论自拟的一种中药外治制剂,主要由三七、延胡、血竭、赤芍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强壮筋骨等功效.为了探讨其临床应用的药理学依据,本文对该方进行了抗炎和镇痛作用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乐之;孟德胜;温宝书;吕金胜;魏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地龙胶囊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不同实验组豚鼠肺组织的C-JUN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豚鼠肺组织的C-JUNmRNA呈高表达,尤其是在哮喘激发后24h表达的明显.而其他三组则表达不明显.结论:地龙胶囊可以通过改善C-JUNmRNA的表达治疗哮喘.
作者:袁清思;陈以国;陈若冰;铭彩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对服用3种补肾助孕方药的临床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的LH-2、LH+7、LH+10进行子宫内膜组织活检取材,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内膜组织形态学表现,VEGF、TGF、LIF、bFGF/FGF共4种血管生成因子和VEGFR、EGFR、TGFR、CD105、PDGFR-α共5种血管生成因子受体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方药对人子宫内膜组织的血管生成活性和作用均具有强烈的正向促进作用,组织中具有旺盛的血管生成表现,除TGF和TGFR外其它7种因子的表达强度均明显增强.说明补肾助孕中药具有明确的促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张树成;陈秋梅;夏誉薇;沈明秀;蔡连香;贺斌;刘效群;张子洲;李巧凤;杜淑英;阚国英;王介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再灌注时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及灵芝多糖(GLP)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HS-R)模型,观察休克和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PH值、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以及GLP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休克前相比,休克时血浆MDA、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SOD活性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血浆PH值则明显降低(P<0.05);生理盐水(N-S)再灌注时可明显降低休克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细胞压积(P<0.05),而血浆MDA进一步升高,红细胞SOD活性、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血浆PH值与休克时相比则进一步降低(P<0.05);GLP再灌注时可明显逆转休克时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结论:GLP可明显改善HS-R时的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微循环,对HS-R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GLP提高红细胞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
作者:杨红梅;王黎;陈洁;裴瑞;郭安齐;桂兴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福州壶山医学研究所所长林兴江先生,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临床能明确病因,辨证论治,多愈奇疾.
作者:林越汉;李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肝纤维化是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多是持续性肝脏损伤或存在纤维化刺激因子的结果,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慢性肝炎、肝硬变等进一步发展、恶化的重要环节,抗肝纤维化治疗可减缓、阻止乃至逆转纤维化进程,从而达到治疗肝病的目的.
作者:彭勃;张金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45~55岁),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症候群,其发病率高达70%左右.笔者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4月用更年舒胶囊治疗4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云芳;李喜凤;耿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如何有效地防治男性骨质疏松症在国内外缺乏公认有效的方法,国内外正研究雄性激素对骨质疏松发病中的作用,试图探索雄性激素的替代疗法.
作者:蔡斌;叶俏波;邓友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心脉通胶囊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RS)作用机理.方法:用Fishman空气干燥法,建立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前与处死前从耳缘静脉抽血2ml检测ET.结果:A(心脉通组)B(华法令组)C(手术空白对照组)各组于术前ET值无显著性差异,术后A组显著低于B、C组.结论:心脉通能抑制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ET(内皮素)分泌,可能是心脉通防治再狭窄的重要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管昌益;张文高;周苏宁;邵念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变常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至今仍是世界难题.近年来,虽各种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目前西医仍主要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毒副反应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在我国,结合中医药治疗SLE确有一定的优势,可明显减少激素等药物的副反应,提高SLE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SLE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就有关临床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作者:吴元胜;范瑞强;吴晓霞;禤国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王左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老中医.其博采众长,独成一家,从事中医急诊工作数十载以来,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扶正固本治疗理念,主气血畅和是其中之一,兹浅述之如下:
作者:周霞;魏江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研究生脉素含药血清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Chicken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实验模型,探讨生脉素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作用机理,阐明生脉素促进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高、中、低剂量生脉素及空白对照含药血清作为被测物置于CAM表面的载体上,作用后制备CAM标本,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图像分析,得到定量数据,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结果:生脉素含药血清具有明显的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用药组较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中剂量组较低剂量有显著性差异,高、中剂量组无差异.
作者:樊粤光;刘建仁;曾展鹏;何伟;李雄;徐传毅;王海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扶正平喘中药对豚鼠哮喘发作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8只豚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扶正平喘中药组.用鸡卵清蛋白(OVA)制成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和扶正平喘中药组分别于激发前3天灌药至激发后3天停药.计数外周血嗜酸细胞(EOS),观察肺切片中EOS的浸润情况.结果:哮喘组豚鼠外周血EOS明显增多,肺内支气管有大量的EOS浸润;地塞米松组、扶正平喘中药组豚鼠外周血EOS有不同程度增多,肺内支气管有不同量的EOS浸润,均少于哮喘组.结论:扶正平喘汤可降低外周血EOS,抑制肺内EOS浸润.具有类似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
作者:李月珍;金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Ⅰ、Ⅲ型胶原的影响,为其干预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复制成功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随机分为VMC模型组、心肌康组、氯沙坦组,并设正常对照组,用药30天后,处死动物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方法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心肌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心肌康组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较VMC模型组明显减少,与氯沙坦组相比疗效相当(P>0.05).结论:心肌康能抑制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胶原的增生,具有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王振涛;韩丽华;尚东丽;朱明军;陈瑞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威麦宁对人肺癌等6种不同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增殖作用及与化疗药物(顺铂)合用后的增效作用,并探讨其抗肺癌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威麦宁单独及与顺铂(DDP)合用对不同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威麦宁对肺癌细胞株(PG、PAa)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威麦宁对肺癌细胞株PG、PAa、A549、肝癌细胞株BEL-7402、胃癌细胞株MGC-803及黑色素瘤细胞株B16-BL6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1,0.001);并可明显加强化疗药物顺铂(DDP)抑制肿瘤细胞体外增殖作用(P<0.001);可将PG、PAa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
作者:娄金丽;林洪生;邱全瑛;裴迎霞;祁鑫;何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小儿咳嗽的病因虽由来甚多,但不离乎外感与内伤之分,又皆与肺失宣肃有关.其中痰是其病情演变过程中的主要病理产物,亦是重要病因.
作者:王会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广东大青水提液的镇咳、平喘、祛痰作用.方法:采用刺激豚鼠迷走神经向中端引咳法,豚鼠离体气管容积法、喷雾引喘法、黏膜上皮纤毛运动法和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结果:广东大青水提液可非常显著地提高电刺激豚鼠速走神经向中端的引咳阈值(P<0.01),非常显著地增大豚鼠离体气管容积(P<0.01),非常显著地增加豚鼠的喷雾引喘期(P<0.01),非常显著地加快蛙口腔黏膜上皮纤毛运动(P<0.01),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也有一定的增多.结论:广东大青水提液有显著的镇咳、平喘、祛痰效果,毒性小(LD50为160.8±18.93g.kg-1),安全系数大(临床用药为LD50的1/160~1/320).
作者:曾晓春;吴映明;凌敏;管寿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奇蒿80%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背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背部深Ⅱ度烧伤模型,创面直径3cm,创面外用奇蒿80%乙醇提取物的生理盐水溶液,每个创面用药液0.2ml,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羟脯氨酸(OHP)和细胞周期变化,并统计创面愈合时间,以生理盐水组(每个创面0.2ml)作为对照组,观察奇篙80%乙醇提取物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奇蒿80%乙醇提取物组创面OHP含量及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奇蒿80%乙醇提取物组为17.88±1.24天,生理盐水组为20.13±0.83天(P<0.01),提示奇蒿80%乙醇提取物可促进创面愈合.结论:奇蒿80%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局部OHP含量增高,S期细胞百分比升高,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作者:谭蔚锋;郭家红;邢新;年华;秦路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现代科学的一系列新理论,为深化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为理解和消除中西医之间的理论差异提供了桥梁,为实现中西医理论的统一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现就几个突出的理论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郑忻;金明秀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