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祛瘀宁痛贴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乐之;孟德胜;温宝书;吕金胜;魏斌

关键词:祛瘀宁痛贴, 抗炎, 镇痛
摘要:祛瘀宁痛贴是笔者总结前人临床工作经验,发掘、整理民间验方,根据中医药理论自拟的一种中药外治制剂,主要由三七、延胡、血竭、赤芍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强壮筋骨等功效.为了探讨其临床应用的药理学依据,本文对该方进行了抗炎和镇痛作用方面的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台港中医学历教育特点探析

    台港两地与大陆血脉相连,两地独特的人文历史进程使中医教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台湾学士后中医教育、中西一体化办学宗旨、八年中西双主修学制为其主要特点;香港有悠久的中医培训历史,但其正规教育起步较晚,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中医药学历教育的开始,学业完成者同时获得中医学和理学双学士学位.两地中医药教育具有历史悠久,从业者众;融汇中西,各有侧重;政府认可,发展之基的特点.

    作者:曾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医理论研究新结合点管窥

    现代科学的一系列新理论,为深化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为理解和消除中西医之间的理论差异提供了桥梁,为实现中西医理论的统一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现就几个突出的理论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郑忻;金明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黄益骨方对去卵巢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采用卵巢摘除术+链脲佐菌素复合方法建立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从骨代谢学角度探讨双黄益骨方对去卵巢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量效关系及其机理.方法:将60只6月龄雌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高剂量中药组,低剂量中药组,尼尔雌醇组)5组.于成模后及治疗后第12周末取尿及眼眶静脉窦血液,行骨代谢学指标检测,并与假手术及模型组对照.结果:各组体重及雌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HbAlc及BALP则明显增高(P<0.01);另外,模型组尿DPD/Cr、Ca/Cr及BGP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CT则显著降低(P<0.05~0.01);各治疗组尿DPD/Cr、Ca/Cr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尼尔雌醇组的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中药组及模型组(P<0.01);中药组CT较模型组、尼尔雌醇组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中药组差异更显著(P<0.01);各治疗组BGP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尤以高剂量中药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中药和尼尔雌醇能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尤以中药组更显著.

    作者:李赛美;陈长青;熊莉华;杨艳红;邓长青;朱艳芳;冯鑫;何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研究现状评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病变常累及多个器官、组织,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至今仍是世界难题.近年来,虽各种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等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但目前西医仍主要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毒副反应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在我国,结合中医药治疗SLE确有一定的优势,可明显减少激素等药物的副反应,提高SLE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SLE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就有关临床研究现状概述如下:

    作者:吴元胜;范瑞强;吴晓霞;禤国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ET分泌的影响

    目的:为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心脉通胶囊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RS)作用机理.方法:用Fishman空气干燥法,建立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前与处死前从耳缘静脉抽血2ml检测ET.结果:A(心脉通组)B(华法令组)C(手术空白对照组)各组于术前ET值无显著性差异,术后A组显著低于B、C组.结论:心脉通能抑制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ET(内皮素)分泌,可能是心脉通防治再狭窄的重要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管昌益;张文高;周苏宁;邵念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外医学交流对医药学发展的贡献简析

    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斗争中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一颗瑰丽的明珠.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外医药的交流都是分不开的.由于我国曾为世界文明发达早的国家之一,医药学的发展也成为世界尤其是亚洲的中心.

    作者:王蕊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治疗脱发40例及发中微量元素变化的研究

    笔者近十几年来,用针刺方法治疗200余脱发患者,其中40例在治疗前后做了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针刺治疗脱发,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的同时,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变化,由此推断,脱发的病因,可能与微量元素锌、铜、锰的含量有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研究述略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简称POF)是一种病因复杂,治疗困难,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其特点为四十岁以前的妇女出现持续闭经,雌激素水平低下和促性腺激素(Cn)水平升高,与绝经后妇女相似,文献上又称为早期绝经.

    作者:周华;赵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广东大青镇咳平喘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广东大青水提液的镇咳、平喘、祛痰作用.方法:采用刺激豚鼠迷走神经向中端引咳法,豚鼠离体气管容积法、喷雾引喘法、黏膜上皮纤毛运动法和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结果:广东大青水提液可非常显著地提高电刺激豚鼠速走神经向中端的引咳阈值(P<0.01),非常显著地增大豚鼠离体气管容积(P<0.01),非常显著地增加豚鼠的喷雾引喘期(P<0.01),非常显著地加快蛙口腔黏膜上皮纤毛运动(P<0.01),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也有一定的增多.结论:广东大青水提液有显著的镇咳、平喘、祛痰效果,毒性小(LD50为160.8±18.93g.kg-1),安全系数大(临床用药为LD50的1/160~1/320).

    作者:曾晓春;吴映明;凌敏;管寿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李秀亮教授从痰治咳经验撷英

    小儿咳嗽的病因虽由来甚多,但不离乎外感与内伤之分,又皆与肺失宣肃有关.其中痰是其病情演变过程中的主要病理产物,亦是重要病因.

    作者:王会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女性不孕重在调经探源

    女性不孕症是呈不断上升趋势的常见病,非意愿性生育困难达到8%~15%.[1]近年,生殖生物学和生殖医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猛的学科之一,现代科学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新的临床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同时,世界范围内对传统医学更加关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中医妇科同样需要整理和挖掘,以利于现代的继承和发展,继续造福于华夏儿女.

    作者:蔡连香;张树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及意义

    从辨证研究、中医文献研究、中药研究等三方面,论述了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得出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以使数据结果更具客观性,并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作者:刘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药并用治疗复合性口腔溃疡病50例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症状顽固,不易治愈的特征.笔者从1998年以来以中药加针刺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施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祛瘀宁痛贴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祛瘀宁痛贴是笔者总结前人临床工作经验,发掘、整理民间验方,根据中医药理论自拟的一种中药外治制剂,主要由三七、延胡、血竭、赤芍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强壮筋骨等功效.为了探讨其临床应用的药理学依据,本文对该方进行了抗炎和镇痛作用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乐之;孟德胜;温宝书;吕金胜;魏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灵芝多糖对兔失血性休克血液流变学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家兔失血性休克和再灌注时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及灵芝多糖(GLP)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再灌注(HS-R)模型,观察休克和再灌注过程中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PH值、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变化以及GLP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休克前相比,休克时血浆MDA、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压积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SOD活性和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血浆PH值则明显降低(P<0.05);生理盐水(N-S)再灌注时可明显降低休克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细胞压积(P<0.05),而血浆MDA进一步升高,红细胞SOD活性、红细胞变形能力和血浆PH值与休克时相比则进一步降低(P<0.05);GLP再灌注时可明显逆转休克时上述指标的变化(P<0.05).结论:GLP可明显改善HS-R时的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微循环,对HS-R损伤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GLP提高红细胞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

    作者:杨红梅;王黎;陈洁;裴瑞;郭安齐;桂兴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脉散总皂苷对实验性心肌缺氧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生脉散总皂苷口服和静脉给药抗心肌缺氧作用,并观察静脉给药的量效和时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急性心肌缺氧模型,考察生脉散总皂苷口服和静脉给药不同剂量对小鼠存活时间和心肌匀浆上清CK、GSH、SOD、MDA等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研究静脉给药的时效性.结果:生脉散总皂苷口服50mg/kg组和静脉2mg/kg组均明显延长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氧模型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明显降低模型小鼠心肌中CK活性,升高其GSH活性,静脉给药低起效剂量为0.386mg/kg,给药后药理效应迅速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在45min左右达2次高峰.结论:生脉散总皂苷具有明显抗心肌缺氧作用,静脉2mg/kg组和口服50mg/kg组作用相当.

    作者:寇俊萍;裴兴辰;余伯阳;朱丹妮;严永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支急发期证型与免疫及呼吸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期患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的免疫及上呼吸道微生态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微生态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学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型、痰浊郁肺型患者,进行免疫功能及上呼吸道微生态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期患者两证型均有微生态失调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两型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人体微生态和免疫功能指标,可作为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之一.微生态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是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期及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

    作者:袁嘉丽;李庆生;陈文慧;韩妮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神昌滴丸对大鼠脑出血损害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神昌滴丸对脑出血大鼠脑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灌胃给药7天,用胶原酶Ⅶ造成大鼠脑出血,观察神经症状评分、脑含水量、皮质细胞凋亡积分.结果:神昌滴丸能降低神经症状积分、减轻脑水肿、抑制脑皮质细胞凋亡.结论:神昌滴丸对脑出血大鼠脑损害有保护作用.

    作者:方永奇;李翎;吴启端;魏刚;林双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朱生梁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证经验选萃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属中医胃脘痛、痞症范畴;朱生梁教授从详辨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为本,临床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尤重疏肝和胃,并注重心理因素在FD发病中的作用.据此,朱教授应用中医理论组成疏肝健胃方,同时配合心理干预,临床治疗FD疗效显著.

    作者:方盛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D小鼠脑内SOD、MDA和GSH-Px含量的变化和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和机制,观察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前脑纹状体SOD、MDA和GSH-Px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MPTP制作PD小鼠模型.应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前脑SOD、MDA和GSH-Px.结果:(1)模型组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2)14天、28天中药组脑组织中SOD、GSH-Px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而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01).结论: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组能增加PD模型小鼠脑组织内自由基清除酶类的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

    作者:张军;孙红梅;白丽敏;许红;吴海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