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性ITP动物模型ET-1CGRP的变化及紫癜颗粒调整作用的实验研究

王家辉;马骥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紫癜颗粒,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内皮系统的相关性及紫癜颗粒的新的作用靶点.方法:观察杨氏[1]免疫性ITP动物模型血小板计数、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及紫癜颗粒的调整作用.结果:模型组的血小板计数、血浆ET,与空白组、治疗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CGRP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组与治疗组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紫癜颗粒有效;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内皮系统之间有相关性,且很可能是紫癜颗粒的作用靶点.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许建阳教授治疗SARS临证经验述要

    就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许建阳教授运用中药治疗SARS的心得及经验方做一分析和探析,以资临床医生运用及参考.

    作者:李建银;王学勇;周秀芳;杜茂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祛瘀宁痛贴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祛瘀宁痛贴是笔者总结前人临床工作经验,发掘、整理民间验方,根据中医药理论自拟的一种中药外治制剂,主要由三七、延胡、血竭、赤芍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强壮筋骨等功效.为了探讨其临床应用的药理学依据,本文对该方进行了抗炎和镇痛作用方面的研究.

    作者:张乐之;孟德胜;温宝书;吕金胜;魏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单味成分生脉素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研究生脉素含药血清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Chicken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实验模型,探讨生脉素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作用机理,阐明生脉素促进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高、中、低剂量生脉素及空白对照含药血清作为被测物置于CAM表面的载体上,作用后制备CAM标本,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图像分析,得到定量数据,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结果:生脉素含药血清具有明显的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作用,用药组较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中剂量组较低剂量有显著性差异,高、中剂量组无差异.

    作者:樊粤光;刘建仁;曾展鹏;何伟;李雄;徐传毅;王海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朱生梁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证经验选萃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属中医胃脘痛、痞症范畴;朱生梁教授从详辨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为本,临床强调,辨病辨证相结合,尤重疏肝和胃,并注重心理因素在FD发病中的作用.据此,朱教授应用中医理论组成疏肝健胃方,同时配合心理干预,临床治疗FD疗效显著.

    作者:方盛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医治疗女性不孕重在调经探源

    女性不孕症是呈不断上升趋势的常见病,非意愿性生育困难达到8%~15%.[1]近年,生殖生物学和生殖医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猛的学科之一,现代科学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新的临床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同时,世界范围内对传统医学更加关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中医妇科同样需要整理和挖掘,以利于现代的继承和发展,继续造福于华夏儿女.

    作者:蔡连香;张树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脉宁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表面p-选择素表达影响

    目的:研究血脉宁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ECV)表面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血脉宁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理.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加地塞米松注射方法造成高脂血证大鼠模型,制作高脂血清及血脉宁含药血清;以高脂血清、高脂血清加含药血清培养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表面p-选择素表达.结果:造模组大鼠血脂明显高于对照组;造模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p-选择素表达明显增高,且6h组高于12h组;血脉宁组内皮细胞表面p-选择素表达明显低于造模组.结论:高脂血清可损伤ECV,使ECV表面p-选择素表达增高;血脉宁含药血清可以使捐伤的ECV表面p-选择素表达下降;血脉宁具有保护损伤ECV的作用,其机理与其降低ECV表面p-选择素表达有关.

    作者:陈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D小鼠脑内SOD、MDA和GSH-Px含量的变化和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和机制,观察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前脑纹状体SOD、MDA和GSH-Px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MPTP制作PD小鼠模型.应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前脑SOD、MDA和GSH-Px.结果:(1)模型组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2)14天、28天中药组脑组织中SOD、GSH-Px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而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01).结论: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组能增加PD模型小鼠脑组织内自由基清除酶类的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

    作者:张军;孙红梅;白丽敏;许红;吴海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威麦宁体外杭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浅探

    目的:探讨威麦宁对人肺癌等6种不同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增殖作用及与化疗药物(顺铂)合用后的增效作用,并探讨其抗肺癌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威麦宁单独及与顺铂(DDP)合用对不同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威麦宁对肺癌细胞株(PG、PAa)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威麦宁对肺癌细胞株PG、PAa、A549、肝癌细胞株BEL-7402、胃癌细胞株MGC-803及黑色素瘤细胞株B16-BL6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1,0.001);并可明显加强化疗药物顺铂(DDP)抑制肿瘤细胞体外增殖作用(P<0.001);可将PG、PAa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

    作者:娄金丽;林洪生;邱全瑛;裴迎霞;祁鑫;何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尖锐湿疣发病机理的研究述评

    从中、西医两大方面阐述了尖锐湿疣发病的机理,指出HPV的特性、宿主的免疫状况等是影响尖锐湿疣发生和转归的重要因素.并从免疫学的角度详细地探讨了尖锐湿疣易于复发的原因.

    作者:练霭云;范瑞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张琪教授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撷菁

    张琪教授,以治疗肾病著称,还擅治疑难杂症.随导师初出诊,颇有心得,受益非浅.现举例一二:

    作者:李淑菊;张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王新陆教授常用对药集释

    探讨了王新陆教授常用的数十对对药的临床反应,认为配伍得当的对药或可相互制约,或可互相协同,或可各司其职,寒热并用或气血并用,或可产生与原药不同的新功效,可以扩大用药范围,降低毒副反应,适应复杂病情,收到桴鼓之效.

    作者:周永红;胡怀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支急发期证型与免疫及呼吸道微生态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期患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的免疫及上呼吸道微生态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免疫、微生态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学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型、痰浊郁肺型患者,进行免疫功能及上呼吸道微生态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期患者两证型均有微生态失调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两型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人体微生态和免疫功能指标,可作为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机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之一.微生态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是慢性支气管炎急发期及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

    作者:袁嘉丽;李庆生;陈文慧;韩妮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在MCAO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健脑安干预的研究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内的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对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中药对此的干预.方法:应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采取甲苯胺兰、TUNEL和免疫组化实验方法,动态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内的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中药对此的干预.结果:TUNEL阳性细胞从再灌注2h开始表达,再灌注6h阳性细胞表达继续增加,再灌注12h达高峰,再灌注24h下降.治疗组、对照组、拮抗剂组与模型组在再灌注各时点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其中治疗组和拮抗剂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健脑安可有效抑制脑缺血再灌注24内,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对海马神经元的促凋亡作用.

    作者:魏翠柏;田金洲;白晶;唐一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杜仲口服液治疗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杜仲口服液对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作用.方法:60例高血压病受试者根据来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仍服用原来的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变),试服组加服杜仲口服液,4周为1疗程,观察4周后血压及血脂的变化.结果:1个疗程后,试服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服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试服组TC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无一定的变化;两组用药前后其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均无异常.结论:杜仲口服液有明显的降压及调节血脂的作用.且对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作者:康存战;高社干;陈虹;段建功;王其政;李新强;田中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医精诚》的医学伦理学思想探析

    近十年来,全国各地医患纠纷骤增,人们普遍反映现在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滑坡,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作为一个医务人员,从自身的角度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是改善医患关系,为更好实现社会主义医疗事业的目的而必须做的一件事.

    作者:陈建伟;张万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双黄益骨方对去卵巢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采用卵巢摘除术+链脲佐菌素复合方法建立绝经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从骨代谢学角度探讨双黄益骨方对去卵巢糖尿病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量效关系及其机理.方法:将60只6月龄雌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高剂量中药组,低剂量中药组,尼尔雌醇组)5组.于成模后及治疗后第12周末取尿及眼眶静脉窦血液,行骨代谢学指标检测,并与假手术及模型组对照.结果:各组体重及雌激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HbAlc及BALP则明显增高(P<0.01);另外,模型组尿DPD/Cr、Ca/Cr及BGP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CT则显著降低(P<0.05~0.01);各治疗组尿DPD/Cr、Ca/Cr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尼尔雌醇组的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中药组及模型组(P<0.01);中药组CT较模型组、尼尔雌醇组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中药组差异更显著(P<0.01);各治疗组BGP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有显著升高,尤以高剂量中药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中药和尼尔雌醇能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尤以中药组更显著.

    作者:李赛美;陈长青;熊莉华;杨艳红;邓长青;朱艳芳;冯鑫;何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是痰病的物质基础探源

    痰病是中医特有的一种疾病类型,其病机与临床表现复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痰相关的疾病如肿瘤、代谢性疾病、呼吸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等均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机体免疫系统与以上疾病密切相关,而细胞因子则是极为重要的免疫物质.本文从所致疾病的广泛性、难治性方面探讨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与痰病的相关性.

    作者:贺新怀;席孝贤;侯新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味保元汤注射液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应用中药复方加味保元汤注射液(BYI)对快、慢两型多种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目的:观察复方中药制剂加味保元汤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72只新西兰种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前者静注BYI100~150mg/kg,后者分别静注盐酸利多卡因5mg/kg(第四组阳性对照应用异丙肾上腺素0.25mg/kg)和生理盐水(NS)100~150mg/kg.各组再分为4组,于注射BYI及盐酸利多卡因,NS5min后分别静脉给予:肾上腺素50μg/kg,500mg/L的乌头碱0.8ml/min灌流,5%Ca-Cl22mg/min灌流及异搏定1mg/kg.用上述药物分别诱发严重心律失常,观察BYI对实验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及死亡率等指标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保元汤注射液能显著推迟并缩短由肾上腺素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时间;可显著降低由乌头碱所致的心室颤动(VF)发生率和死亡率;可显著降低CaCl2所致的VF发生率,明显延长动物的存活时间;可显著推迟并缩短由异搏定诱发的缓慢型心律失常,降低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结果:加味保元汤注射液可延缓、降低甚至阻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对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共轭性屏障治疗作用.

    作者:高晓东;赵健雄;刘家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配合中药治疗脑出血61例分析

    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配合口服中药逐瘀利水口服液共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61例,并与59例单纯微创清除术组进行对照,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加用逐瘀利水口服液及冬眠疗法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加速血肿吸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活血利水及冬眠疗法可促进脑循环,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及坏死状况有关,从而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

    作者:王宝亮;金杰;秦润笋;赵铎;宫洪涛;钱仁义;刘群霞;张振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卢秉久教授诊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撷菁

    卢秉久教授为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肝胆病专家,曾师从我院国家级名老中医王文彦教授,深得王老真传,结合自己多年临证经验,在诊治慢性前列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临证心得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李谖;金洪鑫;谢映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